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颠倒众生,祸国殃民,百年甚至千年才能一出的美人!
在这样的美人面前,谁敢称绝色?
第175章 表寒里热证
所谓花甲“老太太”,竟是个芳华绝代的美人!
江慧嘉不能不惊,然而多看几眼之后,她到底是反应了过来。
只见这位美人的确极美,可她眼角细纹明显,鬓边甚至夹杂了零星白发。
由此可见,她的年纪的确不小了。
只是岁月太过厚爱她,又或者是她本身驻颜有术,虽然一些地方泄露了她的年纪,可她还是显得要比同龄人年轻不知多少倍。
岁月赋予她的,也不仅仅是年华的老去,还有韵味的沉淀。
此刻她烟眉微蹙,平白竟叫人心生怜惜之感。
说实话,江慧嘉有种见到老妖怪的感觉。
这位可是“老太太”级别的人物啊!美成这样,被人叫祖母的时候不觉得别扭吗?
当然,心中念头转动也就罢了,江慧嘉面上是半点不显的。
苏珍娘已经让开了位置,江慧嘉当即过来接过粥碗。
她的任务只是喂药喂食,因为老太太咽痛严重,她自己甚至无法吞咽食物。
当然,跟不懂事的金小郎不同,这位老太太是成年人,她神智清醒,会做配合。
江慧嘉用调羹舀了粥递到她嘴边,她就自己张了口,并将白粥含入了口中。
同一时刻,江慧嘉出手如电,忽地在老太太脖颈间就是一点!
老太太不由自主地咽喉一滚,那口粥就顺势被她咽了下去。江慧嘉又快速动手,从她咽喉处一路下抚,按揉到她肚腹。
忽就听“嗡”地一声响,她肚腹间竟被动地发出了肠鸣音!
旁边苏珍娘“啊”一声道:“这是怎地?”
那“老太太”面上现出不自然的嫣红色,也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江慧嘉。
江慧嘉道:“夫人咽痛不适,无法吞咽食物。即便勉强吞下,也会控制不住地反呕出来。我以特殊手法相助,使得食物才下食道便直通肠胃,又帮助解放肠胃中积热之气,如此一来,便不会再有反呕之虞。”
她实在没办法对着这样的人物口称“老太太”,便只好称呼对方为“夫人”了。
苏珍娘面上终于现出些微笑意:“甚好!元娘说你不错,果然如此。”
谈元娘笑道:“慧娘医术本就是极好的。”
江慧嘉就依法施为,连着给“老太太”喂了大半碗粥。
这时候外头传来花姑姑的声音道:“大娘子,两位大夫辩论好了,说仍是用麻黄汤,再过一刻钟即可将药煎好。”
麻黄汤!
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用在这里,似乎并没有错。
但江慧嘉虽然没有要插手开方的意思,可出于职业习惯,她在给“老太太”喂药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去观察患者的病症。
她用手扶过患者的脉象,听她脉浮紧而略数,又听她喉间痰音。她张口吃粥的时候,江慧嘉则发现她舌质见红,舌苔却又薄白之中微微现黄,且明显干涩。
这是风寒表证,入里化热。
所以实际上这位老太太的病应该是表寒里热证,光只用治疗寒证的办法,她的病当然不能见好,反而还会越加严重。
但外感风寒表实证,与表寒里热证,这两者在外在表现上确实极为相像。
就算是在温病学派已经大行发展的现代,很多医生都会将两者混淆,又何况是温病学派尚未兴起的大靖朝?
当然,如果是西医就不讲究这些了。
西医根本就没有什么风寒风热的说法,人家讲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直接就用抗生素治疗。
所以在某些方面来说,西医辨症是比中医更要直接简白许多的。
不过抗生素这种东西用多了会破坏人体本身抵抗力,江慧嘉学中西医结合,在非必要的时候,她是不主张轻用抗生素的。
她退在一边微微思量,那边谈元娘和苏珍娘则在细声交谈着什么。
很快,花姑姑进进出出,就又端了碗药过来。
又到江慧嘉出手的时候了,她需要为“老太太”喂药。
可端着手上这碗药,江慧嘉心里却着实有些犹豫。
饶是她先前已经打定主意要谨言慎行,绝不多事,可在明知这药不对的情况下,她真的还要闭口不言吗?
这实在有为她行医的原则,她虽然算不上有多高尚,但做害人的庸医她也是不愿的。
这一碗药如果不经她的手,她不会多说什么,可经了她的手,还要她亲手给患者喂进去,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要继续保持沉默。
思量了片刻,江慧嘉不愿平白给自己惹一身腥,但也不愿违背原则,因此到底隐晦地对谈元娘道:“元娘姐姐,用药后,这位夫人的病症若未好转,我还要留在此处么?”
这话说的可就太不好听了,当下花姑姑就怒目向她瞪来。
苏珍娘也满面不快,反倒是病床上的“老太太”神情并无变化。
谈元娘却有些听出了江慧嘉的言外之意,她愣了下,又看了看苏珍娘。
苏珍娘沉声道:“此次用药之后,老太太病症必有好转,自然便用不着你了!”说话间十分不喜地看向江慧嘉。
谈元娘就对着江慧嘉微微摇头,江慧嘉领会到她的意思,这是叫自己不要多言。
既然谈元娘都这样表示了,江慧嘉又是因谈元娘才会来此处,当下也不再多说,只仍旧用先前的法子帮助“老太太”将药服下。
老太太服了药,苏珍娘亲自上前帮她擦拭了嘴角药渍,又服侍她躺下。
谈元娘对江慧嘉道:“慧娘,辛苦你了。”眼中微露歉意。
她又亲自送了江慧嘉出门,在她耳边轻声问:“慧娘,你认为那麻黄汤有问题?”
面对谈元娘,她又是私下里来问的,江慧嘉便道:“倒也不一定,同样的麻黄汤还要看用法用量。只是说用药不对症,有可能使那位夫人病情加重。”
她说“有可能”,那实际上就是“很有可能”。
谈元娘若有所思,停顿了片刻,又问:“那若是……老太太的病情果然加重了,慧娘你可有法子再治?”
江慧嘉其实有办法,但谈元娘的态度使她心生犹疑,因此只道:“这却是要看情况了,我如今又哪里能预知?”
第176章 患者病加重
这一日归家时,已经是将近傍晚时分了。
江慧嘉从马车上下来,走进二门时,宋熠也刚刚到家,正在向杏仁询问她的去处。
一转头,却见江慧嘉正好回来,宋熠忙大步上前将她扶住,笑问:“娘子这是去了哪里?如今竟忙起来了?”
江慧嘉道:“去出诊了一趟,是元娘姐姐介绍的。”
与宋熠进了屋子,江慧嘉就又将下午在那无名小院所经历的事情跟宋熠说了一遍。
对方身份神秘,谈元娘行事也颇多疑点。
宋熠思索片刻道:“那两位大夫的身份应当不一般。”
如是常人听了江慧嘉的描述,首先想到的必定是那位“老太太”的身份不一般,可宋熠一开口,竟说那两位大夫的身份不一般。
江慧嘉一怔,宋熠这一说,她顿时也想到了。
谈元娘当时制止她多言,可不就是有那么点叫她不要挑战那两位大夫医术的意思在吗?
如果是寻常大夫,依谈元娘的身份与性情,她根本不会这样。
可是苏珍娘呵斥那两位大夫又如同呵斥仆佣,这事情可就有意思了。
什么样的大夫会身份不一般又随意被人呵斥呢?
小夫妻两个对视一眼,宋熠笑道:“不过再如何不一般,也不与我们相干。娘子今日应对便极好,只来日那位老太太若再病重,要娘子去治……娘子有把握便去,若无十足把握,推掉又何妨?”
两人便不再多说此事,江慧嘉又问到宋熠在府学的经历。
“与乡塾比如何?可是有趣?先生与同窗可都还好相处?”
宋熠道:“与乡塾当然大不同,在乡塾时,我们只读书,读经义。可到了府学,除去正经课程,经义策论等,还要学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科。”
礼、乐、射、御、书、数,是君子六艺,这个江慧嘉也知道。
说起这个,江慧嘉就佩服古代读书人,经史子集那么多也就罢了,还要学六艺,学得过来吗?
她不由得问:“这样多课程,人人都能学好么?”
宋熠就笑:“怎么可能?人之精力毕竟有时而穷,如何能够面面俱到?当然,也有那家世渊源,或天赋异禀之人能样样出色,只是这等人物向来极少,不能以常理论。”
他说到自己:“君子六艺中,乐与御我原本都是一窍不通的。至于箭技,多赖我从前常常上山打猎,学了些野路子,倒还过得去。”
江慧嘉知道他曾有过上山打猎的经历,之前他的腿之所以会受伤,就是因为他在打猎过程中不幸遭遇狼群,被狼群追赶落入粟水河,这才折了双腿。
不过宋熠一向来都是十足的书生表现,江慧嘉还真的没法想象他上山打猎会是个什么样子。
他是寒门出身,君子六艺有所欠缺,尤其是乐舞和御马驾车这两项,他一窍不通也是正常的。他要是真的什么都懂,那才古怪呢。
江慧嘉关切道:“乐、御两科你从前不通,如今初学可有困难?”
“是有困难,但也无妨。”宋熠笑道,“真正要紧的还是经义策论,余者皆是小道,不必在意。”
两人说说谈谈,倒也惬意。
至于宋熠读书的事,江慧嘉就不多操心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她就是想操心也操心不上。
其实她觉得宋熠说的府学生活挺有趣的,可惜她是女儿身,不然也想办法考个功名去府学读读书,那多有意思。
晚间两人洗漱歇息,江慧嘉蹭到宋熠怀里,心里则在思量着调理身体的事。
如今困扰她的精神力问题已经被她彻底解决,她可以放心大胆强身健体了。否则要再这样体虚下去,既对不住自己,嗯,也挺对不住宋熠的。
一夜无话,忽忽而过。
第二天起来,与宋熠一道练过一遍五禽戏,又与他一起吃了早餐,送他出门。而后,江慧嘉便为自己重新开了一个养身方子。
她这边抓药吃药不提,到了午后,一个既在江慧嘉意料中,又在她意料外的人重又匆匆上了门来。
来者还是云娘,她又带了一辆马车来接江慧嘉,原来不曾超出江慧嘉的预估,昨日那位“老太太”果然病更重了!
谈元娘还是举荐她,云娘道:“我家夫人说了,江娘子先去瞧瞧人,能治便治,不能治也不勉强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江慧嘉还能不去么?
她就又带了白果与云娘一道上车。
到了昨日那处宅院,进了二门,却见正房前的台阶下直挺挺跪着两个人。
嚯!
这两人赫然正是昨日那两位“不可说”的老大夫!
他们竟跪在这院中,恭敬又沮丧。
一人口中还喃喃道:“不可能,便该是用麻黄汤的,怎会出错?”
另一人耷拉脑袋,一语不发。
江慧嘉从这两人身边走过,暗暗心惊。
什么样的人家,竟能在大夫治疗不力时罚他们下跪?
走进了门,经过通报,又进到昨日曾去过的房间,见到里间几人。
花姑姑说:“大娘子,不如再去请府城的大夫来看看?”
苏珍娘冷笑道:“陆、乔二人都无办法,还能指望府城庸医?东郡那边还是不肯放人?”
“大娘子莫恼,也是我们不能表明主子的身份,但今日大公子亲去了,量他们不敢再不放。”花姑姑又劝,并道,“不过元娘荐人总有几分道理,且试试罢,如今老太太等不得。”
她们谈话根本不避江慧嘉,谈元娘在旁边站着,只对江慧嘉露出无奈又歉意的笑。
江慧嘉心里其实有些不喜了,她再没脾气,一再被人这样轻视,也会恼火。
更何况她其实并不是没脾气的人,只是原本对这些东西不在意罢了。
但心中虽然不快,江慧嘉面上却仍然不显。
她心里明白,苏珍娘和花姑姑说这些话,只怕是有故意说给她听,敲打她的意思在。
既然是这样,那她的应对之法就该变一变了。
谈元娘终于来打圆场,她笑着对江慧嘉招手:“慧娘来啦!快过来!”
这是一句提醒,苏珍娘转过头看向江慧嘉,对她微微颔首,道:“你来把脉,仔细开方,若能见效,我这里有重赏。”
江慧嘉就走上前去,一看床上的老太太。
嗯,显见是病更重了,但见她面现病红之色,脸上尽是疲态。
看起来比昨日竟见得是老了好几岁。可见再美的美人也怕病魔,今天再一瞧,她已失了昨日那样令人惊艳的颜色。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