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舒兰点头。
  等周中锋走了。
  司务长啧啧了两声,“周团长在家,这么黏糊啊?”
  这都不像他本人了。
  姜舒兰抬头看了一眼他,“你没结婚,不懂。”
  司务长,“……”
  司务长想了好半天,才想到回怼姜舒兰的话,结果,姜舒兰走了,去看火势了。
  司务长只觉得一拳头砸在棉花上,怪难受的。
  姜舒兰看了下火势,灶膛已经烧红了,又约摸着等了四十分钟左右,便让司务长把全部的火炭都给撤了出来。
  提前准备好的铁皮就派上用处。
  此刻,铁皮上摆满了绿油油的蔬菜,接着,整个铁皮都跟着送到了灶膛里面。
  下一秒。
  灶膛口就被死死的封上了。
  一个小时后。
  灶膛门口被打开,铁皮也跟着被拉了出来。
  那一刻,所有人都跟着屏住呼吸。
  司务长有些不太敢看,“成了吗?”


第125章 
  付出的心血太多了,到头来反而不太敢了。
  因为怕失败。
  姜父小心翼翼地用着铁锹,把整个铁皮都跟着从灶膛里面拉了出来。
  此刻,铁皮上面的萝卜丝和长豆角,已经像是被烘干了一样,卷在一起。
  但是和正常晒干成为灰褐色不一样。
  这铁皮上面被烘干的萝卜丝和长豆角,都还保持着原来的色泽。
  青葱绿色,极为亮眼。
  当看到那一抹绿色的时候,姜舒兰就知道成了。
  她看着紧张的闭着眼睛的司务长,忍不住笑了笑,“司务长,你睁开眼睛看看。”
  司务长有些不太敢,但是姜舒兰还在喊他。
  他慢慢睁开眼睛,然后看向放在桌子上的铁皮,当看到那一抹亮眼的绿色时,他眼睛也跟着亮了,“成了!”
  语气里面藏不住的欢喜。
  这一成,不止是西北基地能够受益,连带着他们海岛部队的战士也可以。
  甚至,别的地方战士也照样能行,尤其是固守边疆的战士,才是最辛苦的。
  不管是黄沙漫天,固守边防的战士,还是冰天雪地守卫边防的战士。
  前者啃的是咸菜,甚至连咸菜都没有,只有窝窝头。
  后者也恍不多让,天冷零下几十度的天气,杂粮馍比石头还硬,没办法把雪水煮了,用来热馍馍或者土豆,在这种时候,甚至连土豆都是奢侈品。
  没有绿色。
  不是他们不吃,而是环境不允许。
  黄沙漫天不长青,冰天雪地不长青。
  存不住,留不住,藏不住。
  这就是真正的边防生活,艰苦极致。
  有人说,海岛开垦建设难,但是难在体力和人力上,他们可以费尽心思,百姓可以劝,荒野可以开垦,会流血流汗,但是却不会饿肚子。
  因为,海岛物资富饶,一年四季,漫山遍野的果子。
  不管任何时候,都不会让人饿肚子。
  但是边防不是,满目苍茫,寸草不生,比起这个,海岛已经算是天堂了。
  而这个脱水蔬菜的成功,在也没有比司务长更明白,这里面所带来的含义了。
  司务长捧着脱水蔬菜,甚至顾不得烫,忍不住笑了起来,那笑着笑着,眼眶就跟着微微发红。
  “我们边防战士,有可以补充的食物了。”
  不用在因为缺乏维生素,而导致指甲凹陷,嘴唇干裂,嘴角溃烂,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甚至,司务长几乎能料到,这些脱水蔬菜,送到边防后带来的希望了。
  司务长一手抓着脱水蔬菜,一手紧紧地握着姜舒兰的手,朝着她鞠躬,“姜舒兰同志,我替所有边防战士,谢谢您。”
  这一刻,他对昔日的下属,用了您这两个字。
  虽说,姜舒兰他们初始是为了西北基地的科研人员,能够过上更好生活。
  但是,这脱水蔬菜的成功,这不止让西北基地的科研人员能够受益,连带着边防部队,也可以受益。
  这到最后,不止能在他们海岛推广,甚至能够推广到所有有需要的部队去。
  这哪里能不是一件大事呢!
  谁都没想到,司务长竟然朝着姜舒兰鞠躬了,而且还是九十度鞠躬。
  这让大家心里都有些复杂。
  姜舒兰避开了司务长的动作,她拉着他起来,“司务长,您这是做什么?我也是部队的人,我更是军嫂。”
  “这更是我该做的。”
  更何况,她初始的意愿,只是为了帮助西北基地的人,在具体点,就是她有私心,她希望公婆少受点罪。
  她的初始点是为了小家,但是经过司务长这一说,变成了为了大家。
  司务长站了起来,摇头,“要不是你提出这个法子,这脱水蔬菜又哪里能够成功呢?”
  这才是真正利战士的东西。
  什么干海货果脯,大家没这个条件,但是脱水蔬菜,却是最便宜的,最轻便,也能都吃得起。
  见司务长如此真诚,他真的是一心为部队,一心为战士了。
  旁边的姜父也跟着感慨,“小伙子人不错,那药方子,我在给你减半味苦药。”
  司务长,“??”
  还有?
  姜舒兰忍不住瞪了一眼自家父亲,“好了爹,咱们说正事呢!”
  “这脱水蔬菜,到现在还不算成功。”
  这一说,大家都跟着望了过来。
  这保持着原色泽,甚至连营养都没有流失,这还不算成功吗?
  姜舒兰摇头,“不算,等这些蔬菜都晾透了以后,再次泡发一下,看下还原度有多少。”
  如果能还原度到七八成,那才叫做成功。
  姜舒兰这话一说,大家都下意识地看着她,“这么麻烦吗?”
  姜舒兰笑了笑,“不麻烦的,只需要最后一个步骤,就能知道结果了。”
  一个小时后,所有蔬菜都晾凉了之后。
  姜舒兰抓了一把萝卜丝,又抓了一把长豆角,分别泡在了两个搪瓷盆里面,搪瓷盆里面加的都是凉水。
  就为了做实验。
  当萝卜丝和长豆角,一泡进去后,原本蜷缩的部分,瞬间像是喝足水了一样,慢慢被放开了。
  其中,在泡水的这个阶段,每一分钟,这些东西都在变化。
  到了半个小时后。
  这些脱水蔬菜,喝足了水后,就像是再次恢复了原本的样子,当然不能说是十成,但是七八成还是有的,起码能够肉眼可见分辨出来。
  这到底是什么蔬菜。
  “成了。”
  饶是姜舒兰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泡发后的脱水蔬菜,再次恢复到原本的样子。
  光达到这一步,就很不容易。
  旁边的司务长也跟着攥紧了拳头,“是成了,我回去,我回去就加大灶膛的垒建。”
  “不行,我要跟部队去申请,建立一个脱水蔬菜厂。”
  大家都把重心放在了干海货和干果脯上面,但是在司务长看来,这干蔬菜才是价值最大的。
  毕竟,海鲜可以不吃,果脯可以不吃,但是蔬菜这种维生素却是必须要吃的。
  这是必需品。
  这才是重中之重。
  姜舒兰看着激动的司务长,忍不住点了点头,“那后续需要司务长你来操心了。”
  顿了顿,她看了看眼前这一口灶膛,便低声道,“这一口灶膛,就算是我们家私灶了,后面我会用这一口灶膛,来做一些脱水蔬菜,送到西北基地那边,算是我们家个人出的。”
  “前期会尽量供应整个西北基地,但是到了后期如果部队这边也建设脱水蔬菜厂了,我就只单独做,供应给我公婆了。”
  西北基地的科研人员不多,一百多人。
  前期他们家累一点,多做一些蔬菜,那边在省着点吃,应该是够的。
  等后期部队这边,大厂若是建立起来,就看不上他们家这种小作坊了。
  而姜舒兰也可以用这灶膛,给她公婆单独开个小灶之类的。
  司务长点头,“这个没事,你这边建的灶膛,我会上报上去的,就是我不上报,现在领导那边也知道了,而且你也不用太劳累了,我回去就在我们食堂后面先开辟几个土灶台,到时候双管齐下,第一批货,先送到西北基地。”
  因为这脱水蔬菜的初衷,就是为了西北基地。
  姜舒兰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她点头。
  等司务长后了以后。
  姜舒兰便朝着姜母道,“中午咱们吃饭,就先尝尝这个脱水蔬菜的口味。”
  姜母点点头,便把脱水蔬菜收到厨房去忙活了。
  她忍不住道,“咱们多做一些,你公婆那边收到了,也能尝尝味,起码少受点罪。”
  要她说,舒兰公婆他们这类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日子过得还没有他们这种普通人好。
  就是他们当初在东北老家的时候,一年四季的蔬菜也没断过,就是冬天最冷的时候,地窖里面都存着有大白菜。
  哪里像舒兰公婆他们那样?
  哎!
  想想就让人心疼。
  姜舒兰点了点头,“我也打算这样,多做一些。”
  而且不光是蔬菜,在脱水蔬菜做成功的那一刻,她其实想到了很多东西。
  蔬菜可以脱水,海货可以脱水,那么同样。
  水果也能晒成果脯的同时,是不是也可以腌制?
  就类似,之前她第一次上岛晕船吐的时候,王水香给她的那种青梅。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种腌制的青梅,都是能放到半年以上的。
  酸是酸,但是比起干果脯,营养成分应该是更好。
  还有罐头,外面卖的罐头,太贵了,不适合大量购买,如果大批购买,就是西北基地也承担不起。
  毕竟,罐头在现在可是稀罕物。
  但是——
  姜舒兰却想到了一件事,罐头他们可以自己做啊!
  反正海岛这么多水果。
  其中,芒果和黄桃,最适合做罐头了,这些在海岛上,都是没人吃,每次台风落下,只能与泥土为伴的。
  在姜舒兰发散思维的时候,姜父已经再次烧热土灶台了。
  还不忘回头质问姜舒兰,“接下来,脱水什么?”
  姜舒兰想了想,“先脱水一批萝卜。”
  这是他们自家地里面有的,但是不够。
  这些明显不够,新鲜蔬菜要很多斤,才能做成一斤脱水蔬菜。
  姜舒兰想了想,“爹,你这边烧了以后,在搭两个灶台,我去把猴子和四眼喊过来,给您帮忙。”
  一口灶台不够用。
  猴子和四眼,几乎每天都在巡逻。
  而且,因为姜舒兰怀孕大肚子的原因,周中锋但凡不在家的时候,都会让猴子和四眼在巡逻的时候多注意点家里的舒兰。
  就为了防止意外。
  她这边要去,菜站弄一批蔬菜回来。
  只是量大,要怎么弄,她要好好琢磨一番。
  因为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是定量购买。
  晌午的时候,姜母做的用着上午做的脱水蔬菜做了两道菜,放在桌子上。
  一家人坐在一起。
  姜舒兰把这萝卜丝和长豆角,推到周中锋面前,“尝尝?”


第126章 
  周中锋其实还没反应过来,他正意外着,姜舒兰为什么会突然退给他两个菜。
  接着,周中锋迅速反应过来了,“你是说?”
  姜舒兰点头,“对,就是我白天做的脱水蔬菜。”
  周中锋细细品尝了下,萝卜丝和长豆角哪怕是经过烘干,再次重新做出来,其实味道没怎么变。
  若说,唯一的不一样,便是这种烘干的蔬菜比现摘的蔬菜,菜味道要淡几分。
  但是,在维生素面前,这淡几分的菜味,倒是能理解了。
  “难怪——”
  周中锋放下筷子,“难怪,今儿的上午我们开会,开到一半司务长疯了一样跑进去,跟高司令和雷师长说,一定要把蔬菜厂给开辟出来。”
  当时,不少人都提反对意见,因为干蔬菜这个东西,太过普通了。
  这年头,哪家哪户没有三分自留地,种个蔬菜啊?
  和干海货厂和干果脯厂比起来,蔬菜厂的利益实在是不算大。
  但是,司务长却说,干蔬菜厂的建成后,
  干蔬菜可以输送到西北基地,也可以海岛部队拉练训练上战场的队伍,自己内部消化。
  更可以,将干蔬菜厂运送到边防去,在边防的兄弟部队,同样可以享受到干蔬菜的成果。
  当司务长提出这个建议后,整个办公室都安静了下来。
  不出三分钟。
  建立干蔬菜厂这个提议,也被全票通过了。
  现在海岛这边同时进行的有三个项目,第一个是干海货厂,第二个是干果脯厂,第三个则是蔬菜厂。
  姜舒兰听完有些意外,但是又觉得是在意料之中,“那有说什么时候开始招人吗?”
  这三个厂同时建立,那需要的工人可不少。
  而且能提供的岗位,更是不少。
  周中锋,“先建立厂房,工人的话,也就这几天开始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