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政委秒懂,他跟着道,“工人几乎是百里挑一来选择的,当时报名的有上千人,我们只收了前一百人。”
“这些人工作来之不易,自然是珍惜的。”
高司令道,“这些帽子戴得好,免得人家说我们不干净。”
容易掉进去毛发。
这一次周中锋开口了,“帽子是我们家舒兰提议的,后面统一定制了帽子。”
他的语气很平静,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但是却让一行,十多口人,下意识地看了过来。
那眼神,怎么也藏不住刀。
高司令道,“周团长,你媳妇姜舒兰,确实是聪明。”
这种细枝末节都能注意到。
周中锋轻咳一声,面色不显,但是却有藏不住的骄傲,“嗯,她比我聪明。”
所有人,“……”
明明是来考察的工作的,结果,却被硬生生的晒狗粮。
雷师长看不下去了,打断了话,“好了,你汇报下海货厂的情况。”
这在下去,他怀疑会成为周中锋的个人茶话会。
嗯!专门夸媳妇的那种。
周中锋迅速进入了状态,“第一批海货是一千斤海带,五百斤紫菜,打算先让工人们练练手,先晒一下海带和紫菜,这两个都是所有海货里面最便宜的一种,万一失败了,成本会小一些。”
雷师长颔首,“成本多少钱?”
“海带刚捕捞上来,五分一斤,紫菜四分。”
不要看价格给的低,这些刚捕捞上来,都是湿的带着海水,极为压秤。
而且这种东西,一千斤海带,运气好点,可能一家人的渔船就捕捞到了,若是运气差点,也就是三四家情况。
基本上一早上,若是平摊下来,一个月渔民们收入也不低。
甚至,远远高于平日里面的收入。
“挺便宜。”
高司令忍不住道,平日里面家里买菜,海带要一两毛了。
不过那种是清理干净的。
而这种是毛货。
周中锋话到嘴边,到底是没说什么,接着,带着他们去了机器旁边。
“这个是塑料袋子机器,从我们海岛部队出去的产品,在袋子上都会印制上海岛两个字。”
这话一说。
高司令和雷师长来了兴趣。
周中锋上前去开了机器,轰隆之间,机器上吐出了一个又一个袋子。
型号也不一样。
而白色透明袋子上,都印着海岛两个字。
高司令和雷师长一人接过来了一个,“不错。”
这个是真不错。
难得这么细心,还把名字印上去了。
周中锋轻咳一声,“我们家舒兰推荐的。”
所有人,“……”
部队没建过厂子,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全部从头开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具体的计划书,他们也没详细到这个地步。
但是,不得不说,姜舒兰补充的这些小细节,是真的很有用。
雷师长,“好了,好了,下一个。”
接着去了隔壁的果脯厂。
比起海货厂,果脯厂内空了许多,只有框子里面堆积满满的芒果。
绿色的芒果,几乎堆积了整个仓库。
周中锋介绍,“果脯厂,第一批货物是芒果。”接着,他轻咳了一声,“这个芒果,没怎么要钱,我带着部队的战士们,下班后去山上摘的。”
一人一筐一百斤,几天就能把仓库给堆满了。
高司令,“……”
雷师长,“……”
捡起来一个芒果,掂量了下,“还挺会过日子。”
周中锋,“我家——”
“打住。”
又是你家舒兰提议的。
雷师长有些无语,指着角落的一些另外一堆水果,“这是做什么的?”
还单独洗干净了,明显是堆在那里晾晒的。
“嗯,这个是打算分出来一批,尝试下水果罐头。”
“不过,还在实验当中。”
既然果脯都做了,水果罐头漏下来,实在是可惜。
这——
雷师长和高司令对视了一眼,“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水果罐头厂是被垄断的,你哪里来的技术?”
他们要是会,当初就不提议做果脯厂了。
而是直接让开罐头厂了。
要知道,水果罐头可是紧俏货。
而且卖的老贵了,还不一定买得到。
开一个罐头厂,指不定这一个厂子的收入,能超过海货厂和脱水蔬菜厂。
无他,罐头厂就是个金娃娃。
“真让我说?”
周中锋看向他们。
雷师长他们有了个不好的猜测。
果然,就听见周中锋道,“我们家舒兰在做实验,不过还没成功,等她成功了,就过来教这些工人们。”
所有人,“……”
行吧,知道你有个无所不能的媳妇。
处处彰显。
家里。
姜舒兰是在研究周中锋口中说的水果罐头,但是她只是刚有一个念头。
还没开始实验。
因为,她也不会,还在实验过程中。
姜舒兰看着桌子上七八种水果,她低声道,“做哪一种好呢?”
弹幕刚好上线。
'做芒果和菠萝,挑硬的水果,这两种比较适合。'
'我在家就做过,先将切芒果切成小块用凉开水沥干,在把锅里面倒上水,加入冰糖,熬成糖浆煮开后,放入芒果块,在里面煮两到三分钟,便关火,晾到冷却后放入密封的罐子中,记得罐子里面不能有任何细菌和水渍,放三天以上,就可以食用了。'
'我觉得这个不用科普了吧,大家都会呢,这么简单的东西,舒舒肯定也会。'
姜舒兰,“……”
不,我不会。
第132章
她是真不会,这年头要是人人都会做水果罐头的话。
那水果罐头,也不会卖那么贵了。
没错,就是贵,还不是一般的金贵。
而且还不好买,因为光有钱还买不到,还需要票证。
就算是凑齐了票证,那也要提前得到百货商店的消息,这才能抢得到。
像是乡镇的那些供销社,一般卖的都没有罐头。
小地方的供销社,根本进不到货,更别说往外卖了。
所以,这一来二去,罐头也成了紧俏货。
罐头厂每年产量有限,而且现在买什么都是计划性,这也就导致了,什么都不好买。
这才有了姜舒兰想自己尝试做下罐头。
如果,她真能把罐头给研究出来了,那可是不亚于海货厂的利润的。
甚至,只会更高。
要知道,海岛一年四季如春,热带水果种类又多,这简直就是做罐头的天然场地。
根本不需要为水果的来源而担忧。
记下弹幕说的话后。
姜舒兰心里存着警惕,上次她便差点在弹幕面前暴露,所以这一次,她也没按照弹幕说的水果来。
而是挑了一个大芒果,又挑了一爪荔枝。
把荔枝递给了姜母,“娘,你把荔枝都给剥开,单独放到碗里面,我有用。”
姜母向来听闺女的话,对方一说,她立马就剥了起来。
黎丽梅送来的荔枝很新鲜,都是从树上才摘下来的,一颗颗外表红色壳子的荔枝,一去壳,露出白色莹润的果肉来,汁水也顺着手指流了下去。
还没吃,就能闻到一股甜味。
姜母一边剥,一边忍不住感叹,“丽梅这女娃娃实在,一送荔枝就是满满一篮子,瞧着最少有三十斤。”
姜舒兰在用刀去芒果皮,她肚子大了,站不了多久,索性坐在了一个高椅子上。
这是姜父单独为她做的,椅子腿高,后面还带着靠背,坐上去腿是能舒展开的,极为舒服。
闻言,忍不住抬头,细声道,“这是她们族内最好的挂绿,还有一半是桂味。”
这荔枝里面分的种类还挺多。
她也是后面被黎丽梅科普了以后才知道。
姜母哪里懂这些哦,她就是一个又一个剥着,剥着剥着。
还不忘给舒兰嘴里在喂一颗。
活脱脱跟小时候一样,不管家里厨房做啥好吃的,第一口总是给她的。
姜舒兰摸了摸肚子,有些发愁,“娘,罗大夫让我这段时间少吃一些,控制下食量,不然到时候不好生,要去羊城的大医院剖腹产呢!”
“呸呸呸!”
“你少来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姜母一连着呸了好几声,“吃完,我就带你去岛上锻炼。”
姜舒兰知道姜母害怕这个话题,便也没在多言。
而是约莫着姜母剥了两斤多荔枝后,便低声道,“娘,你去把冰糖给我拿来。”
她敢说,整个海岛上,东西最齐全的绝对是他们家了。
因为,他们家舍得吃。
姜母闻言,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等她出去后,姜舒兰便将剥好的荔枝和切成块的芒果,单独放在筐子内晾着。
自己又去五斗柜里面,找了两个玻璃瓶出来,这两个玻璃瓶不是别的,正是之前肖爱敬上门赔礼道歉时,拿来的罐头。
里面罐头吃完后,两个玻璃瓶子还挺好,姜舒兰也没舍得丢。
这不,就派上用处了。
等姜母过来,就看到姜舒兰挺着大肚子,垫着脚尖,在五斗柜里面摸索。
她眼皮子顿时一跳,“你给我坐下,坐下,要什么东西,我来拿。”
她这辈子生了五个,都从来没像舒兰这般大肚子过。
姜舒兰忍不住苦笑一声,“娘,我真没问题。”
姜母可不依她,等两个玻璃瓶拿下来后,她便说,“你要做什么,跟我说,我来做。”
这种可能只有在亲娘面前,才会这般细心强势了。
姜舒兰性子向来不爱和人争辩,便老老实实道,“把这玻璃瓶放在锅里面,高温煮热杀菌。”
姜母照做。
等玻璃瓶高温煮热后,捞起来在一旁晾着,上面还被姜舒兰给叩着了一个搪瓷盆。
空气中会有细菌,她不想让细菌和瓶子接触。
接下来,姜母便做不了,姜舒兰打算自己做。
先把锅内加了半葫芦瓢的水,又放入了冰糖,不过,看到姜舒兰放冰糖的样子。
姜母眼皮子直跳,“舒兰,用不到放这么多吧?”
一下子倒进去了二三两。
这也太浪费了。
姜舒兰,“娘,我心里有数。”
得!
姜母不吭气了,心里直哆嗦,这得亏舒兰嫁给了中锋,这但凡是嫁的丈夫条件差点,都养不起舒兰,更经不起舒兰这般嚯嚯。
姜舒兰知道她娘细致了一辈子,也不和她争辩。
等这水果罐头要是做成了,这可不是二两冰糖的事情了。
这带来的利润,几万个二两冰糖都不止。
等冰糖和水熬成糖汁后,咕嘟咕嘟冒泡,整个空气中都带着一股甜味。
两个孩子更是循着味道来,“老姑,你在做什么?”
好甜啊,咕咚咕咚咽口水。
姜舒兰用着干净的筷子,沾了下糖汁,给俩孩子尝了味道,便拿着水果打发他们出去了。
接着,才把切成块的芒果倒了进去,用着糖汁熬着。
不过,她并没有按照弹幕说的三分钟来,而是熬了一分钟,她发现芒果有软烂的迹象后,立马把芒果块给盛了在了还在温热的玻璃瓶里面。
两个玻璃瓶都给装满了不说,锅内还剩一些。
她便把剩下的交给姜母,“娘,你来把剩下的盛起来,我们自己吃。”
接着,她专心致志地去忙活瓶子起来,她把瓶盖子拧紧了后,发现若是倒着放,那里面的糖汁还是会跑出来。
而盖子内部原本的白条,因为之前的拆开,而烂了。
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姜舒兰看了片刻,心里有了个主意,用着皮筋在上面绑了几道,果然,这样一绑后,就再也不会漏汁水了。
这也代表着罐头瓶子内部和外面彻底隔绝了。
姜舒兰心满意足,拿着罐头瓶子看了看,还怪好看的,白色透明的糖汁,里面摇晃着黄色的芒果丁。
至于能不能成,要看三天后了。
姜舒兰把罐头瓶子放在五斗柜后。
又让姜母去隔壁那家借了两个瓶子,顺带把之前没装完的芒果糖汁,给隔壁那老太太端了一小碗。
那老太太一尝味道,一惊,“这是罐头?”
虽然是热的,但是已经初见罐头味了。
姜母竖起大拇指,“老姐姐嘴巴厉害,还真是,我家舒兰说尝试做罐头,这不还没成吗?让我来你家借两个玻璃瓶。”
那老太太又尝了一口,她这嘴巴年轻的时候,养得叼,尝完,忍不住对着姜母竖起大拇指,“你家舒兰是这个。”
就没有她不会的。
姜母心里骄傲,“我家舒兰从小就爱捣鼓。”
“就是不知道成不成。”
“成,这准能成,已经有六七分味了,就只等晾凉了以后。”
这罐头可不是人人会做的。
要不那老太太怎么对姜舒兰竖起大拇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