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海岛出去的产品,统一用海岛,这也方便大家记住。
  提起瓶子,司务长忍不住头疼,“我这恨不得忙得飞天,都忙不过来。”
  又要招人,又要开厂,还要订购玻璃瓶子。
  周中锋,“你可以找宋政委给你帮忙,我这些天准备跑一趟西北,可能抽不出时间。”
  这话一落。
  姜舒兰啃莲雾的动作也跟着轻了几分。
  去西北?
  意料之中,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等出了厂子,周中锋扶着姜舒兰的胳膊往外走,“听到了?”
  一开始,也没有瞒着她的意思。
  姜舒兰嗯了一声,“什么时候去西北?”
  这一来一回,没有半个月怕是回不来。
  周中锋抬手摸了摸她发梢,低声道,“不想我去?”
  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乌黑的发丝,贴着莹白的面颊上,越发显得温婉又雅致。
  是极为漂亮的那一种。
  姜舒兰摇头,“那倒不是。”她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宝宝已经八个月零七天了呢,我怕你去了以后,赶不及孩子们的出生。”
  若是错过了,那才是最遗憾的。
  可是,任务就是这样。
  周中锋上面接到的任务是三天后出发。
  他有些内疚,下意识地紧紧地牵着她的手,“抱歉。”
  “我会尽快回来的。”
  一定会赶在孩子出生前。
  周中锋不去不行,三个厂子的货物已经堆积在仓库了,快要堆满了,而且除了他,也没人能去西北了。
  也只有他的身份才适合去。
  他根本无法推迟,也不能推迟。
  姜舒兰轻声道,“不用抱歉,这是你的工作,我一直都知道的。”
  海风吹散了她的发丝,露出一张莹白如玉的面庞,“你能去看看爸妈,我也能放心一些。”顿了顿,“还有几天,我和娘他们一起在家准备些东西,到时候你一起带过去。”
  她不是不讲理。
  周中锋他早点去西北,公婆那边就可以少受一天苦。
  这——
  让周中锋说不出话来了,他只觉得自己这辈子何其有幸,娶到了姜舒兰。
  回到家后。
  得知周中锋三天后便要离开海岛,去西北基地。
  全家人都跟着忙碌起来。
  姜母做了几件棉衣和棉裤,是按照他们东北的天气做的大棉袄子,西北和东北差不多,冬天都是冷,无非是西北是干冷,还刮风。
  她做的棉衣和棉裤,都是用的好棉花。
  海岛这边因为天热的原因,用不上棉花,所以棉花卖得格外便宜。
  姜母也不含糊,直接拿了姜舒兰他们两口子的定量,又去找了那团长他们一家三口的定量,再加上王水香一家子。
  三家的定量。
  凑齐了六斤新棉花,全部被她做成棉袄了。
  知道是送到西北的,那老太太也捡起来针线活,和姜母一块做棉衣。
  白日里面,就在院子里面铺上一层布,人坐在布上,借着日头的光亮,一个咔嚓咔嚓裁剪布料,一个往里面弹棉花。
  姜母和那老太太都是几十年的手艺人了,这做起来也算是轻车熟路。
  到最后,还剩半斤棉花,姜母用来做了两个棉花马甲,马甲不能做太厚,不然晚上睡觉穿着不舒服,贴身就更不舒服。
  这半斤棉花,做了两件,每件都是薄薄的,但是却因为是上好的棉花,要说冷真不至于。
  还能护着前胸后背。
  那老太太手巧,还在给女方的那一件马甲上,绣了一丛梅花,还怪好看的。
  旁边苗红云看了,和姜舒兰一起赶工,一人做了一副棉手套,露指头的那种,不影响干活。
  姜舒兰真是见缝插针,因为出发的急,海岛罐头厂又没做起来,她连带着黎丽梅和王水香一起拉过来当壮丁。
  黎丽梅一起在厨房帮她做罐头,王水香在外面帮忙看着院子的灶台。
  那个灶台做的是脱水蔬菜,姜舒兰挑了几样,蔬菜厂没做的,打算给公婆开个小灶。
  之前攒了一批,但是不够多,这才有了王水香来帮忙。
  王水香也热心,一听说是送到西北基地,那边的人几个月都吃不上青菜,顿时热心得不得了。
  基本上外面的两个灶膛被她包了。
  而姜父则是在整理他之前在山上采摘的药材,都准备收拾收拾,伤寒类,分热伤寒和冷伤寒,分了十多包药草。
  然后又有胃病类,这是最常见的一类胃药。
  西北基地那边的人吃饭不准时,姜父猜到这一点,胃药这一类,他准备了五十副。
  又有跌打损伤类的活络油。
  还有上次给舒兰做的治腰疼的药膏,后面改善房子给猴子用,哪里想到猴子用了药膏后,是出乎意料的好。
  连带着带来不少小战士都来朝姜父买药膏。
  这不,这类药膏,姜父做了七八十幅,都是能做多少做多少。
  还有下火类的药,这个没分类,直接就是一大包,要是上火口疮便秘,都能抓一把泡水喝。
  到最后,姜父犹豫再三,还是将给闺女准备的新鲜人参,从里面匀了一根出来,偷偷地塞在了里面。
  任何人都没说。
  不得不说,姜父准备得是真周全,在准备完药草后,还在每一副药草上面,分门别类写清楚用法。
  姜舒兰在厨房做罐头,有时候出来拿东西的时候,看到姜父忙活,忍不住笑了笑,“爹,你这是把老本都给拿了出来。”
  有些药,从山上采摘下来,姜父稀罕得不行。
  俩孩子碰一下,都要被他打手,结果这次一锅端,全部打包给西北公婆了。
  姜父哼了一声,“你公婆是个好人,他们值得。”
  这种人不长命百岁,好好活着,身体健健康康的,太可惜了。
  姜舒兰没拆穿姜父的嘴硬,拿了冰糖就进厨房。
  黎丽梅已经可以掌锅了,姜舒兰就在旁边指点。
  这一次做罐头,是做了大量的,就为了周中锋走的时候能带一部分离开。
  姜舒兰一共做了五种,第一类首选青芒,第二类是木瓜,第三类是荔枝,第四类是白桃,不过桃子不多,是从供销社买的。
  第五类这是黎丽梅拿来的快要笆园三华李,这些李子都特别硬,比较适合来做罐头。
  一共做了两天。
  用的也不是小瓶子,小瓶子不够,有的直接去供销社买的那种大泡菜透明的玻璃瓶。
  一桶足足有十斤重的那种。
  五种罐头,分别用十斤装的大罐子装了以后。
  又单独用了几十个小瓶子,分门别类装了下,很明显,这些小瓶子就是姜舒兰,她公婆他们单独开的小灶。
  特别适合揣兜里面,随时拿出来充饥的那种。
  周中锋下班回来,就看到家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王水香在烧火做干蔬菜,远一点的地上铺着不用的大被单子,姜母和那老太太在做棉衣。
  苗红云拿着毛线织手套。
  姜父在整理药材,一包一包的,足足在桌子上摞起来几十包。
  在往里面走。
  姜舒兰和黎丽梅两人在厨房,做罐头。
  是姜舒兰的声音,“丽梅,做完这一锅就不做了,咱们冰糖指标不够了。”
  这些天,足足有了三四斤冰糖,这几乎是一家人一年的指标了。
  甚至都不止。
  周中锋闻言,顿了下,她进去,就见到姜舒兰准备提着桶,他上去就接过来大桶,“我来。”
  看着整个厨房内,柜子上,案板上,地上,全部摆着大大小小的罐头时。
  以及外面的药材,棉衣,蔬菜。
  这些,都让周中锋有些沉默。
  “谢谢。”
  姜舒兰抻着腰,忍不住道,“周中锋,你跟我们客气什么呀?”
  她知道他的意思。
  姜舒兰想了想,“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活,就只是想,让爸妈在那边日子稍微好过一些。”
  “仅此而已。”
  不管是那老太太还是王水香,她们都是自愿的。
  包括,姜舒兰也是。
  她们想着,她们在这边多做一些,那些科研人员在西北基地就能少受点罪。
  不至于连口蔬菜,连口水果都吃不上。
  周中锋看着姜舒兰三秒,什么都没说,提着罐头捅,站在原地好一会。
  一时之间,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姜舒兰,“好了,厨房都差不多了,你去帮我爹把药材整理下,他药材种类划分的太多了。”顿了顿,思忖道,“如果可以,你再去医务室弄点西药,一起送过去。”
  西北基地那边西药有没有,她不知道。
  但是,姜舒兰觉得有备无患。
  宁愿多点,也不能少点。
  周中锋嗯了一声,把罐头桶放在地上,轻轻的抱了下舒兰,“谢谢。”
  又是一次谢谢。
  夫妻之间不该讲这些的,但是在这一刻,除了这两个字,在也没有比它们更适合的了。
  姜舒兰愣了下,“好了好了,一家人不讲究这些,你忘记了,之前爸妈给我们寄了那么多钱。”
  她花起来,可没说谢谢的。
  旁边的黎丽梅看着,忍不住叹了口气,“周团长,还有我在场呢!”
  不过,她也不得不感叹,他能娶到姜舒兰是真幸运啊!
  她这么一提醒,姜舒兰忍不住脸红了下,去推周中锋。
  向来和黎丽梅不对付的周中锋,难得没有和她杠起来,而是很郑重道,“谢谢你,黎族长。”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五斗柜下面,放着的两坛子梅子酒,应该也是黎丽梅带过来的。
  因为,按照周中锋的记忆里面,海岛本地人最爱每年泡这个。
  周中锋猛地这般客气,黎丽梅怪不适应的,她摆手,“算了算,我是看在姐姐的面子上的。”
  要不是,谁来哦。
  姜舒兰忍不住笑,抬手点了点丽梅的胳膊,“丽梅!”
  “好了好了,我就承认了,我就是为了西北基地的老同志好了吗?不忍心他们这般苦楚。”
  黎丽梅就是典型的嘴硬心软。
  嘴里硬邦邦的,心里却是最柔软不过。
  这里的水果,大半都是她提供的,连钱都没要,还来义务帮忙了两天。
  等周中锋离开后。
  黎丽梅忍不住道,“姐姐,要不你听姐夫的去休息一会?”
  周中锋进来一会,提了三次了。
  姜舒兰摇摇头,“我现在还没感觉,等我不舒服了就去了。”
  这边一准备就是三天。
  周中锋也没闲下来,去找高司令和雷师长拿了批条,支了一批阿莫西林和安乃近,以及最常见的甘草片。
  这三样药,几乎是涵盖了日常中最常见的病症了。
  而周中锋这边支药的时候。
  姜舒兰他们这边也忙到尾声了,她清点了下家里准备的东西,棉衣棉裤两件,马甲两件,手套两双,围巾两条。
  中药材若干,加起来一共有一百多包。
  脱水蔬菜,足足有一百多斤,分别有萝卜,豆角,黄瓜,茄子,白菜,土豆。
  至于生姜,姜舒兰没有脱水,她直接找人买了五斤,这个生姜可以放很久,到了西北以后,他们也能单独瓮在土里面。
  甚至不用土,光有水就能活下去。
  剩下的则是罐头了,五种罐头十斤装的一共是五罐,剩下的还有三十多小瓶罐头。
  至于肉类,姜舒兰没准备,西北那边最不缺的就是肉类,离藏区近,什么牦牛肉,羊肉都是比较多的那种。
  至于海货和干果脯,姜舒兰也没准备,这些是西北基地对海岛部队的单独采购。
  量极大,他们个人这个小作坊,可准备不起。
  基本上东西都齐全了,怎么装是回事。
  临到出发的这天,一大早工厂的果脯蔬菜,以及海货已经全部搬运到船上了。
  至于,姜舒兰他们家单独准备的货物,周中锋则是请来了赵团长,那团长,宋政委以及猴子和四眼他们,足足搬了三次,才算是搬完了。
  搬东西的路上,赵团长忍不住感叹,“中锋,你媳妇这是恨不得把家都给你爸妈搬过去吧?”
  这么多东西,光这些都够放半边仓库了。
  周中锋,“舒兰担心,我爸妈在那边吃不好穿不暖。”
  所以,她能想到的东西,几乎全部都准备了一遍。
  从吃的到用的,在到穿的。
  几乎是涵盖了所有的衣食住行以及病。
  旁边的宋政委跟着叹了口气,“你这种媳妇着实不多。”
  他当时想给自己的爹娘准备一些东西的时候,每次老肖都拦着。
  到了后面,宋政委没法子,只能单独给钱,但是男人嘛,忙起事业来,根本顾不上,每次有很多想不到的地方。
  多少还是欠缺点。
  在看看姜舒兰对待公婆的细心,大家一时之间也人忍不住羡慕起来。
  唯独那团长,得意地笑,“你们不知道吧?我媳妇对我娘,跟亲娘一样,我娘对我媳妇也是亲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