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脸上有光,和女婿的安慰比起来,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只是,等出了照相馆后,姜舒兰仍然拧着眉。
周中锋抱着安安,一边哄他一边问。
“怎么了?还是担心,照相馆老板留底,趁着我们走了,他在洗出来当招牌?”
姜舒兰点头。
“放心,他不会了。”
周中锋语气透着几分斩钉截铁。
这让姜舒兰有些意外。
就听见周中锋继续说,“我走的时候给他看了一下证件,我告诉他,如果照片再次出现在台面上,后果自行承担。”
当时照相馆老板的脸色都有些发白。
应该说是他们两人,都猜中了照相馆老板原先的心思。
前面一番话,对方不一定听进去了。
但是,后面一个本本,却足够让人把所有的话都听进去。
有了这话,姜舒兰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周中锋,我看你还挺厉害的嘛。”
非常周全的那种。
方方面面他都会处理得很好。
周中锋没说话,只是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她的发丝很柔软,摸起来很舒服。
旁边的姜父姜母自动当做没看见。
这小两口结婚孩子都生了,还能这般腻歪,真是少见。
等他们腻歪完了。
老两口就发话了,“我们领着孩子去招待所收拾东西,你们去邮局?”
这是分头行动了。
姜舒兰点头,只是想着四个孩子,不由得头疼,“要不,我们带两个,你们带两个?”
姜父摇头,“铁蛋儿和云宝都很乖,不用待,他们自己会跟上,就是闹闹和安安,我们一会去给他们冲点奶粉。”
姜舒兰也没跟自己的父母客气,直接道,“那成,我们快去快回。”
信早都提前写好了,连带着照片,打算一起寄出去。
到邮局寄东西,他们两口子算是轻车熟路了。
只是,有些麻烦的是,他们分三个地方寄,写三个地址,买三种不同的邮票。
等弄完这些,已经早上八点多了。
周中锋又找了一个吃早茶的店子,昨天他们来得太晚,又太急着办事,没吃到。
他特意定的下午的船票,就想着带着舒兰,还有岳父岳母过来体验下。
让姜舒兰在早茶店占了位置,周中锋则是回招待所去接姜父姜母,顺带把招待所的两间房给退了。
等到早茶店的时候,一张张圆桌子,每一个桌子上,几乎都坐满了人,而桌子上摆放着的白色盘子,小蒸笼,甚至,蒸笼里面的馒头都是动物类型。
看起来精致又漂亮。
姜母有些犹豫,站在门口,始终没迈步子进去,“中锋,这里是不是很贵啊?”
一看就不便宜,还不如路边吃点算了。
周中锋摇头,跟服务员说了一声,便领着二老和孩子们进去了,“也不是天天吃,既然来了,就尝尝这边的特色。”
“爹娘,价格的事情,你们不用操心。”
这——
姜母忍不住和姜父对视了一眼,想让姜父劝劝,结果,姜父指着舒兰坐的那一桌子,“你看到没,舒兰面前饭菜都上齐了。”
这会说再多都是没用的。
反悔也来不及了。
姜母跺跺脚,“他们小两口这手啊,真是大得没边。”
又买衣服又买鞋子,还来这么高档的地方吃早饭。
这不是浪费钱吗?
只是——
等看到那桌子上的十个碟子,八个碗时。
姜母说不出话了。
太好看了。
每一样东西虽然不多,但是却格外精美。
姜舒兰觊着娘老子的神色,立马夹了一个虾饺,“娘,您试试虾饺。”
她之前和周中锋吃过一次,他们这家的早茶,味道确实不错。
“虾饺?”
姜母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只觉得这饺子也不知道怎么做的,面皮薄得跟水晶一样,还能看到里面的玉米粒和肉。
她尝了一个,忍不住点头。
姜舒兰继续,“烧麦,凤爪,莲蓉包,奶黄包,春卷,芋头糕,糯米鸡,都尝尝?”
这一连串名字,报的姜父和姜母真是眼花缭乱。
他们一辈子都没想过,竟然还有这么精致,好吃的吃食。
除了贵,别的时候没有任何毛病了。
看着姜父和姜母吃了起来,姜舒兰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又看了一眼铁蛋儿和雷云宝。
这俩孩子爱吃甜的,奶黄包和莲蓉包,简直是停不下来。
原本姜舒兰还以为自己点得有多的,到最后发现不够吃。
她又叫了两盘肠粉,和一大汤碗的及第粥。
这才算是把老老少少的肚子都给填满了。
不过,他们这一顿,就造了小二十块。
这要是在家里当生活费,够全家人吃小半个月了。
当然,等到姜母问姜舒兰这一顿花了多少钱后。
姜舒兰眼皮子眨都不带眨的,“八块钱。”
这是直接砍半。
姜母愣了一下,在想着先前那满满的一大桌子,忍不住道,“这样来看,还挺便宜。”
一顿吃了八块钱,她竟然觉得便宜。
姜母觉得自己肯定是飘了。
飘的还挺高?
“你说,我下次请那老太太过来吃个早茶怎么样?”
那老太太帮了他们许多忙,之前姜母一直说感谢对方,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再加上,姜母现在和那老太太结下了深厚的闺蜜友谊。
八块钱的话,也就是老头儿卖二十副药膏子的钱。
她觉得还能接受。
姜舒兰,“……”
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她支支吾吾翻篇了。
唯独周中锋和姜父对视了一眼,眼里都闪过一丝笑意,憋着笑,难受。
这一个人敢说,一个人也敢信。
真是亲娘俩了,也是没睡了。
至此,一路上哪怕是坐船回去,周中锋好几次都忍不住捏了捏姜舒兰的脸,“八块钱?”
姜舒兰脸一热,“我下次绝对不说谎!”
姜父也跟着幸灾乐祸。
因为,路上姜母还回味了下味道,她觉得她这辈子都没吃过这种好吃的。
在想想没见过世面的儿媳妇们,她忍不住道,“要是老大媳妇以后来海岛看舒兰的话,我一定带老大媳妇过来吃,那不行,老大媳妇吃了,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肯定也要有。”
想到这里。
姜母忍不住喊了一声,“舒兰啊,如果我带四五个人过来吃,大概要多少钱啊?”
她算算,要开始监督老头子攒钱了!
姜舒兰,“……”
姜舒兰轻咳一声,企图岔开话题,“娘,这钱多少,要看你们点了多少呢。”
“那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点这么多,而且我们今天大大小小六个人,俩襁褓的孩子不算。”
“也才吃了八块钱,那到时候我带那大姐,以及你大嫂二嫂三嫂,她们来的话,我们就点一半的东西,那是不是只花四块钱?”
姜母语气带着几分期待。
她觉得自己还挺厉害。
会算账。
姜舒兰,“……”
她是真没法子了。
四块钱别说点一半了,那也就只能点今儿的四分之一,那才几个碟啊!
她求助地看向周中锋。
周中锋强忍着笑,跟着实话实话,“娘,您别听舒兰跟你瞎掰,今儿的这一顿,花了二十一。”
这东西瞒不住。
只要姜母来一次,就知道真正的价格了。
这话一说。
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接着是姜母一阵尖锐的声音,“什么?花了二十一块钱?”
整个船上都是她震惊的声音。
然后,一阵心疼的捶胸口,又一脸怒气地看着姜舒兰,“好你个姜舒兰,连你娘都跟着骗!”
姜舒兰,“……?”
第163章
一路上,姜舒兰都不敢和姜母说话,因为心虚!
一直上了海岛,回到家,姜舒兰像是咸鱼一样,她感觉再也动弹不得了。
出门实在是太累了。
周中锋则是极有精神的,和姜父一起,把全家最大的那一张全家福,给挂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就是差周中锋的父母和爷爷奶奶。
只是,想把他们都聚集在一起拍全家福,那比登天还难。
人的知足,对于周中锋来说,能有这么一张全家福,他觉得挺满足。
挂完。
这翁婿两人,忍不住相视一笑。
“位置正吗?”
“挺正。”
“我觉得挺好看的。”
“我也觉得。”
面对那翁婿两人没营养的对话,姜母忍不住笑了下,接着精神抖擞地,去给隔壁那家送了照片过去。
在掰扯下双方还没买的年货差多少。
后来双方算了算,基本都差不多了,剩下的没买的几项,基本上都是部队会发的。
这几乎是部队的福利了。
也确实是那样,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司务长那边组织了食堂,把养了一年的猪给杀了。
但凡是成家的人,每家发五斤肉,包含肥肉和瘦肉在一起,没成家的单身们因为住宿舍,无法开火,那份福利名额,直接交给食堂。
食堂统一做了,过个肥年。
另外,还每人分了一箱子苹果,一箱子橘子,这都是海岛上没有的水果,也算是稀罕物。
这还是果脯厂和罐头厂成立后,把罐头和果脯销到了西北和内陆去。
又顺带用销售的钱,买了一批苹果和橘子回来。
一些是用来加工做罐头,一些则是发给大家的福利。
当然,这是以往都没有的,往年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发个二斤肉。
这也是今年部队经费充足,这才能领这么东西回来。
所以——
当男人们下班回家的路上,各个怀里抱着箱子,手里提着一块细细长长的肉时,大家都面面相觑。
然后,相视而笑。
老实说,结婚这么多年来,部队还是头一次这么阔绰。
所以,等到周中锋抱着两箱子水果,又提着肉回到家的时候。
立马得到了姜母最大的热情,家里是不差这点东西,但是老一辈儿人总是喜欢不要钱,免费发的东西。
姜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姜舒兰看得忍不住笑和周中锋吐槽,他要是在单位再多发点东西,感觉她娘能把女婿给捧起来。
在姜母看来,能发福利的单位,那可是极好的金饭碗。
转眼到了年三十。
一大早,周中锋起来给孩子换了尿布,又拿着姜母提前糊的浆糊,搬着梯子,就去院墙外面贴对联。
姜舒兰则是手里抱着一个孩子,小车车里面睡着一个孩子,像个小尾巴一样跟上去。
看着周中锋爬上梯子,展开红彤彤的对联。
她立在墙根下面,跟他指方向,“歪了,歪了,左边一点,对对对。”
好几次她说话的时候。
周中锋都忍不住回头看她。
姜舒兰不明所以,仰着一张白净的脸,眼神透着疑惑,“怎么了?”
周中锋摇了摇头,“这种场景,我曾经梦到过好多次。”
他很少有贴对联的时候,唯一有记忆的便是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的那两年。
后来他们年纪大了,就去了退休干所,每年贴对联的活就交给了警卫员和保姆。
从他以后,他就没再贴过对联。
没想到,他这辈子竟然还会有再次贴对联的时候。
而他的妻儿,就站在脚下,笑容满面地跟他指着方向。
他突然觉得,这辈子就算是死,也无憾了。
姜舒兰沉默了下,接着,她扬起明媚的笑容,“以后还会有很多年的。”
“对不对啊,闹闹,安安?”
“来,告诉你爸爸,是不是还有很多年呀?”
俩孩子才多大,他们知道什么?也听不懂。
但是也会咿咿呀呀地回应着。
周中锋站在梯子上,看着妻儿,忍不住笑了,那向来冷峻的眉眼也跟着柔和起来。
“舒兰,谢谢你。”
很多时候,在舒兰身上,他才有了一个真真切切家的感觉。
外面小两口甜甜蜜蜜。
厨房。
姜父姜母一早都在忙活了,先是把周中锋单位发的肉给清洗出来,打算做一个红烧肉。
又杀了一只鸡,当然杀的不是家里的大黄,杀的是从外面偷偷买的公鸡。
接着,剩下的便是海鲜大餐了,青蟹梭子蟹一共有二十只,虾爬子弄了一小桶。
姜舒兰估摸了下,少说有四五斤。
蛤蜊八爪鱼,更是一样两三斤,一条大的东星斑,两条小的黄花鱼。
甚至,还弄来了十多个鲍鱼。
说是渔民打捞上来的,大家都快抢疯了。
也就是姜母眼疾手快,这才抢到了十二只。
剩下的就是素菜了,海岛这边一年四季如春,所以姜舒兰他们的小院子的青菜还接得上吃。
白灼菜心,红烧茄子,再来一个蒜拍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