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人际关系,好像很难的样子,如果小雷子在就好了,他肯定一眼就看懂老姑这样做的含义了。
  姜舒兰摸了摸铁蛋儿的头,“书本上的东西好懂,那你就好好学习。”
  “也是一样的。”
  姑侄两人说着悄悄话,冰洞这边却是一阵热闹的鼓掌声,“好多鱼,好多鱼,”
  这些鱼因为长期缺氧,从冰层上砸出一个冰洞时,几乎不用他们动手,那鱼就自己往外面跳了。
  也就个把小时的功夫,就装了满满的一桶鱼。
  姜舒兰瞧着也够吃了,便说,“今儿的就先这么多吧,吃完了在来抓。”
  不然,鱼不新鲜了,不好吃。
  也是去海岛那边把嘴巴给养叼了,几乎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海鱼,那般挂掉的鱼,她反而有些吃不下去了。
  姜舒兰这个长辈一开口,下面的孩子们自然就跟着收工了。
  几乎不用姜舒兰帮忙,姜大山一个人就把一桶鱼给提着了,瞧着丝毫不费力。
  姜舒兰忍不住感叹道,“都这么大了。”
  之前她走的时候,大山和大河两个人,明明还是个小娃娃,如今瞧着站在她一旁,都比她高了半个头出来了。
  姜大山嘿嘿笑,“姑姑,那是你走得太久了。”
  全家人都跟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姑姑回家。
  姜舒兰一听这话,忍不住拍了拍姜大山的肩膀,“以后姑姑有时间了,会经常回家的。”
  这话,让姜大山和姜大河都有些雀跃。
  等到回家的时候,姜舒兰还担心,把周中锋一个人放在家里,他不太能适应。
  结果回去却发现,对方适应得良好,劈柴挑水陪着姜家大哥做上山抓猎物的套子,忙得不亦乐乎。
  姜舒兰进来了,安排两孩子跟着大人去菜地拔雪白菜去了,自己则是悄悄地走到周中锋身边,低声问道,“还习惯不?”
  周中锋点了点头,把手里的做到一半的套子,拿起来看了看。
  “还好。”
  “家里人都挺好。”
  姜家人都是个热心的,而且也淳朴,没啥幺蛾子,和他们在一起相处,倒是很自在。
  这话,让姜舒兰松了一口气。
  等到晚上的时候,用着下午去抓的新鲜鱼,做了一个酸菜鱼,那酸菜是自家腌制的,极为到位,从坛子里面拿出来的时候还带着冰碴子,用水一清洗出来,那酸味隔着厨房都能闻到。
  另外,薄如蝉翼的鱼片,也不是煮着的时候放着的,而是在花椒芝麻热油烧开后,直接泼到新鲜白嫩的鱼片上,刺啦一声。
  鱼片打卷,配着那滚烫热油,酸香味,一下子都散出来了。
  引得孩子们,都往厨房跑。
  姜母和姜舒兰今儿的掌锅,挨个给小孩子们,一人夹一片滚烫的鱼肉来,又麻又辣又烫,孩子们烫得吸溜。
  却没一个人舍得丢开手。
  饶是闹闹和安安很少吃辣,也捧着鱼片,在手心里面,舔个不停。
  瞧着那馋猫样子,让人忍不住发笑。
  家里做好吃的时候,厨房几乎是孩子们的天堂。
  所有孩子都跟在厨房门口守着,洗干净手后,揣着袖子,凌冽的寒风吹着,也不嫌冷。
  在厨房忙活的姜舒兰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感慨道,“时间过得可真快,以前我和学民学华学卫,最爱蹲厨房门口的。”
  她说的这三个,都是自己的侄儿子。
  因为她出生晚,所以和侄儿子们的岁数也差不了多少。
  听到这话,在刷锅的姜母,忍不住回忆道,“就你最娇气,每次耐不住冻,站一会,就要偷偷躲到灶膛旁边,搬着个小墩子,一边吃东西,一边烤火。”
  灶膛就那么大,还有一个人专门烧火。
  旁边那个小位置,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也就姜舒兰受宠,才能每次都蹲在那个专属角落。
  听到这话,姜舒兰也忍不住抿着唇笑了,“年纪小,不懂事。”
  旁边的蒋秀珍一依了,“哪里,你小时候可是我一手带的,每次乖巧得不行。”
  从来不闹人,这才是蒋秀珍为什么这般稀罕她的原因。
  再次听到这种夸奖,姜舒兰都有些不好意思,“都两个孩子的妈了,还小时候。”
  她在切腊肉,是家里刚腌制的腊肉,腊肉腌得极好,挑的是最好的五花肉,上半层肥肉,下半层瘦肉。
  一刀切开,肥瘦相间,油光泛亮的肉片,非常板正地倒在案板上。
  姜舒兰刀工好,一口气切了一整条腊肉,足足装了一满搪瓷盘,这才收手。
  她手大,这一顿切了家里一周的肉,看得蒋秀珍眼皮子直跳,但是到底是没说些什么,舍不得。
  舒兰才回来,别说一条腊肉了,就是十条她想吃,也是有的。
  旁边的姜母倒是看出来了,忍不住点了点姜舒兰的额头,“照你这个吃法,家里有金山银山也不够吃。”
  姜舒兰抿着唇笑了,“肉管够,我和中锋这次回来,拿了不少肉票。”
  “吃自家的东西,谁让你拿票的,这不是见外吗?”
  “对对对,就是,舒兰你这话,可是让人不高兴了。”
  几个嫂子都跟着你一言我一语。
  姜舒兰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暖和。
  接下来是小鸡炖蘑菇,这些都是大山的馈赠,年前的时候,姜家人上山下套,抓得野鸡,回来之后做成了腊鸡,挂在横梁上风干。
  这不还没到过年的光景,蒋秀珍就直接取了一只,又抓了半盆子的蘑菇。
  蘑菇是山里面捡的,晒干后放在那里,吃起来丝毫不手软。
  一只鸡,少说放了一斤蘑菇,搁在锅里面炖的时候,再在锅沿周围,贴上玉米饼,等小鸡炖蘑菇炖好了之后,那玉米饼也烙好了,金灿灿的一个个,还带着鸡肉味,别提多香了。
  人多,贴饼贴的也多,足足贴了二三十个。
  捡起来的时候,捡了半盆子。
  剩下等锅干净后,便直接炒菜了,蒜苗炒腊肉,酸辣大白菜,猪肉炖粉条,再加上之前的,酸菜鱼,小鸡炖蘑菇。
  虽然只做了五个菜,但是各个菜都是用那种大搪瓷盆装的,各个菜量都很足。
  等上桌后,孩子们就迫不及待了,单独给孩子们置办了一个矮点的小桌子,菜也是单独盛在搪瓷盘里面,五个菜他们都有。
  又上了一筐子玉米饼。
  孩子们简直都快抢疯了,大口干饭,吃得满嘴流油,饶是闹闹和安安这种挑食的小朋友,也被感染了。
  一人吃了一个玉米饼,掰着玉米饼沾着小鸡炖蘑菇的汤汁,一口下去,香的舌头都快咬掉了。
  小孩子们这边都是这种场景,大人们那边也毫不多让。
  姜家条件是不错,但是这种大鱼大肉敞开了吃,这么多年是真没有。
  这也算是头一次了。
  要不是还顾忌着桌子上,还有个周中锋这个外来的女婿,怕是大家都要直接吃了。
  好在是好记得规矩,等大人这边人一上齐了以后,男人们便倒上酒。
  不过却不是他们敬周中锋,而是周中锋挨个敬老丈人,和几个大舅子。
  算起来,谁让姜舒兰最小呢,辈分最低。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圈轮下来,周中锋的脸都有些红了,姜舒兰忍不住拽了下他,朝着家人道,“要不就意思下,接下来咱们吃饭就好了,天冷,这些菜再不吃,就要凉了。”
  姜家大哥他们老实,自然不会反对的。
  倒是,姜家三哥滑头,向来喜欢和妹妹姜舒兰顶两句嘴。
  他便笑地打趣,“瞧瞧我们家妹子,心疼咯。”
  姜舒兰在桌子下踢了下姜家老三,恼羞成怒,“三哥。”
  姜家老三不惧,他起身和旁边的人换了一个位置,端着酒杯,坐在周中锋旁边,“别人可以不喝了,但是今儿的三哥必须和你喝。”
  “我妹子结婚到现在,四五年没回过门,你说这酒,该不该喝?”
  这也多少带着小惩大戒的意味。
  在姜舒兰娘家人面前,周中锋给足了面子,他点头,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是我的不是,我自罚三杯。”
  一口气灌了三杯。
  “漂亮。”
  姜家三哥竖起大拇指,“咱们男人就得这样的,干脆利落。”
  眼看着周中锋的脸色开始发红了,姜舒兰张了张嘴。
  旁边的姜家三哥抬手制止她,“舒兰,就知道心疼你男人去了,你三哥你就不心疼?”
  他让周中锋喝酒,难道他自己没喝?
  姜舒兰瞬间无奈了,“三哥。”
  “好了,三哥心里有数,不会把中锋灌坏的。”
  姜家老三对于自己的酒量是有数的,今儿的这第一顿饭,一定要给妹夫一个深刻的记忆。
  让他知道,迟到了四五年让舒兰回家的他,到底有多过分。
  只是——
  姜家三哥料到了开头,没料到结尾。
  一瓶茅台干完后,他趴在桌子上,醉醺醺道,“喝。”
  周中锋越喝,他脑袋越清醒,“三哥,我醉了。”
  “真醉了?”
  “醉了。”
  得到这话,姜家三哥才算是彻底昏死了过去。
  旁边的姜家人,简直没眼看,实在是丢人。
  姜家二哥和大哥不信邪,过来也跟周中锋喝酒,没想到,最后趴下却是他们。
  而周中锋走路脚步虽然虚浮,但是瞧着眼睛却清明,还是清醒的状态。
  吃完饭,看着倒了一桌子的儿子。
  姜父忍不住骂骂咧咧,“废物。”
  一群废物,喝不过中锋一个,丢人!
  可惜,这一群废物们都醉得不省人事,根本听不到在说什么。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宿醉头疼欲裂,慢慢回想起昨儿饭桌上喝酒的事情。
  姜家三哥恨不得找个茅坑跳下去,怎么就那般丢人。
  “中锋酒量这么好,我怎么一丁点都不知道?”
  姜家三嫂哼了一句,“你以为你是谁?什么都要和你说?”
  这下,姜家三哥叹了口气,抓抓脑袋,“难哝,一家子都没一个能制住中锋的,往后我妹妹在他那受委屈了怎么办?”
  姜家三嫂,“我看你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你看看中锋对小妹那样子,能对她不好吗?一大早起来就去厨房忙活,你自己数数,姜家那么多男人,有哪个能做到中锋这个地步的?”
  “就你还想教育人家中锋?我看你真是不自量力。”
  姜家三哥还没醒酒呢,就被自家媳妇给数落个处处不是。
  他忍不住摇头晃脑,“我不跟娘们一般见识。”
  “滚!”
  “嗳,我横着滚,还是竖着滚?”
  本来站在门口准备送醒酒汤过来的姜舒兰,瞬间笑了,悄悄地退了出去。
  没在打扰两口子秀恩爱。
  到了上午的时候,灰蒙蒙的天上,又开始飘起来了鹅毛大雪。
  原本要出去的家里人,顿时都在家里猫冬,守着火盆子烤火,再在火盆子里面埋几个红薯,烧到外壳变黑的时候,便可以刨出来。
  一掰开红薯皮那香甜味就散得满屋子都是。
  闹闹和安安目不转睛地盯着,还时不时地咽下口水。
  旁边的大人们人忍不住笑,把黑色的外壳剥得差不多了,这才一掰两半,那红薯的糖汁瞬间就跟着流了出来。
  馋得闹闹指着红薯,拽着姜舒兰的手,“妈妈,吃。”
  姜舒兰点了点他们两个小馋猫,用着报纸包着,递给他们一人一半。
  两孩子顿时吃得香喷喷的,在海岛的孩子,哪里见过这类呢。
  吃完了烤红薯,还有烧的花生,带壳烧的,趁热剥开的时候,花生特别香,还有烧的黄豆,咬着干蹦脆,越嚼越香。
  在加上,在院子内下了一个簸箕,里面放着一些糙米,抓着了麻雀,把麻雀裹上黄泥,往火盆子里面一丢。
  用着火炭烤熟了以后,剥开黄泥,那鸟毛就跟着顺带脱落下来,露出里面金黄色的肉来。
  那香味,真的传得整个屋子都是。
  闹闹和安安哪里见过这些啊,顿时巴巴地望着过去,不住地咽口水。
  在他们眼里,那不大的火盆子,简直就成了闹闹和安安的天堂。
  因为,里面会变出好多好多的东西来。
  孩子们烤火,只顾着吃,女人们在织毛衣,纳鞋底,男人们则是在炮制药材,搓麻绳。
  满满当当的一屋子人,都在堂屋待着,火盆子里面的柴火烧得噼里啪啦。
  周中锋侧靠着椅子上,双手背在耳后,静静地聆听着,他的心情前所未有地跟着宁静下来。
  他好像知道为什么每次和舒兰在一起,都能那般自在了。
  因为姜家的每一个人都是,他们平静,舒适,不争不吵。
  这般环境下来,再紧迫的一个人,也会跟着慢慢放松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孩子们吃饱喝足,闹闹和安安开始犯困了,姜舒兰抱着他们去了炕上,炕下烧着柴火,炕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