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薇又和林小桃说了一下她工钱的事情。
林小桃和林正轩一样,过去后,每个月的基本工资都是三十五块钱,但是做的好的话是会涨工资的,工资并不是一成不变。
对于林正轩和林小桃来说,其实能去京市,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能包吃包住,就是不给工钱都没有关系。
结果小姑这么大方,一个月给他们开三十五块钱的工资呢。
他们两个人加在一起,一个月就能挣到七十块钱。
一年下来,就能给家里盖一个砖瓦房。
要不了几年,林正轩也就有钱娶媳妇。
林大哥和林大嫂哪能不知道林薇愿意带着两个侄子侄女过去,并不是因为缺人手,而是特意的帮衬着他们家呢。
京市那边那么多人,就算是缺人手,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
对于林薇的这一份心意,林大哥和林大嫂也是记在心上的。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的很高兴。
等着吃完了午饭,林薇和苏庆华在林大哥这边又坐了一会儿,下午才起身告辞回去。
回的是王铁蛋家。
别说,王家自从盖了砖瓦房以后,确实宽敞明亮了很多。
房间多盖了几间,家里就算是多来几个人,都是宽敞够住的。
王家的生活条件现在真不差,家里通了点,除了买了电风扇,还买了电视机。
第1008章 越过越年轻
不过王家买的不是彩色电视机,而是黑白电视机。
饶是如此,在乡下,谁家能买上电视机,那也是了不得的。
而王家也是生产队第一家买上电视机的人家。
当初王家搬了一台电视机回来的时候,可是没少惹生产队的人眼红羡慕。
直接整个大队的人都来观看。
可惜大家羡慕归羡慕,大多数人家是买不的电视机的。
就算是有这个钱买也舍不得。
一台电视机的钱得攒上好久呢,谁会舍得随随便便的花出去的。
王家如今是有钱,生产队有名的富裕户,一般人谁能和他们家比?
看到王家的变化,林薇也是觉得很惊喜的。
见王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她也是打心眼地为他们家高兴着的。
林薇回来,王大爷和王大婶都非常的高兴,热情的招待和问候起来。
虽说好几年过去了,林薇觉得王大爷和王大娘看上去比以前还要来的年轻的架势。
这倒不是林薇的错觉,生产队里不少人都是这样的觉得的。
这几年王家的条件好了,王大爷和王大娘吃喝方面都没亏待着。
吃的好了,气色自然好。
加上养鸡鸭还有女儿女婿帮衬着,他们不怎么累,对比以前在生产队上工挣工分的的时候,可是要来的轻松许多。
人的状态就是越养越好,越养越年轻。
当然,还有一方面是王家的日子逐渐的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王大爷和王大娘的心态好了,人看上去也就显得年轻一些。
听到林薇夸着他们变年轻了,王大爷和王大娘脸上的笑容也是止不住的。
王大娘笑着道,“要说年轻,也是薇薇丫头你和庆华看着年轻的。
你们都四十多了,我瞧着和生产队里二三十岁的人一样。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点儿都不见老的架势。
这不知道了,还以为是吃了长生不老药呢。”
林薇听着王大娘这话,不由得笑了起来,“王大娘,你这说的太夸张了。”
王大娘摆了摆手,“夸张啥,大娘说的是真的。
你看你们两口子的妆发,哪有四十岁的样儿?
尤其是薇薇丫头你,怎么看怎么年轻的。”
王大爷在一旁笑着附和,“确实,都年轻着呢。”
对比生产队人这个年纪,看上去和林薇直接岔了一辈的感觉。
林薇笑着冲王大爷和王大娘道,“平时保养的好,京市那边的生活条件比这儿好太多了。
不用出去干活儿,不经受风吹日晒的,所以看着才会觉得年轻一些。
等你们都到了京市,以后也是这样,越活越年轻。”
说到以后去京市的事情,王大爷和王大娘也是挺激动的。
他们在乡下刨地一辈子,都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有机会去京市。
而且还是在那边长久的生活下去。
要是有机会能去大地方,谁愿意待在乡下呢。
对于乡下人来说,哪个不盼着自己能成为城里人?
得亏是孙子厉害,考上了大学,分配到了京市的工作,拿到了京市的户口,要不然的话,对于去京市的事,想都别想了。
第1009章 苏大嫂过来
大孙子在京市还挣到钱了,买了房子。
一家人到京市的话,是能彻底的安顿下来的。
他们这些老的,主要就是想着能在儿孙的跟前。
儿孙在哪儿,他们就去哪儿。
王铁蛋能有本事留在京市,他们肯定也是想着能跟过去的。
絮絮叨叨的聊了好一会儿,对于京市的生活,王家人都充满着期待和幻想。
晚饭王家人招待的很丰盛,鸡鸭鱼肉都有。
林薇和苏庆华吃过饭便去睡觉了。
晚上王家有电风扇,也没觉得特别的热。
等着两人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王家人都已经准备好了早饭。
陆婉看了下,早饭还是挺丰盛的。
王大娘煮了一锅绿豆粥。
这大夏天的,吃绿豆粥是最合适不过的。
另外王大娘还切了一盘咸鸭蛋,煎了几张韭菜盒子,还有炒了一盘酸豆角。
这样的早饭对于乡下来说一点儿都不寒碜了。
林薇和苏庆华吃过了早饭。
这几天,王家人也开始为离开去京都做起来了安排。
其实事情都是好安排的。
在县城的两个店面,刘春花直接转给两个女儿女婿。
都是自己的孩子,能帮衬着一点是一点。
王铁蛋如今是不用愁的了,在京市有工作,还有一个铺子每个月能有稳定的进项。
至于两个女儿,等着将店面转给他们,好好干上几年,也能在县城这边买房子,买铺子。
家里的养家养鸭的活儿,就转给大姑子两口子。
正好,他家的日子比较难过。
养鸡养鸭是辛苦了些,可是好好干,也是能挣到钱的。
家里的房子暂时不住,可以借给大姑子住,顺便在这边养鸡养鸭,帮着看一下家。
不然房子长久不住人的话,反而容易坏。
在家里这边安排个几天,到时候就能和王铁蛋一起回京都。
林薇刚才吃过早饭,就见到王翠花找了过来。
看到王翠花,林薇皱了皱眉头。
说起来,自己的这个大嫂她好长时间都没见过了。
这么多年来,林薇和苏庆华和苏家那边就没怎么来往过。
和前些年不同,王翠花看上去明显老了一圈。
两鬓都有些花白,看着和一个小老太太似的。
不过算算,王翠花今天都五十好几呢。
加上乡下的生活条件差,干的活儿重,看起来显老也是很正常的。
王翠花则也看到了林薇和苏庆华两口子。
见他们这么多年都没啥变化,林薇还像是一个大姑娘似的,心里自然流露出来了浓浓的羡慕之色。
这京都就是不一样啊,林薇去了京市,整个人身上的气质都变了。
看着林薇的穿着打扮,洋气的不行。
明明他们以前是妯娌,如今看着倒像是两个世界的人呢。
王翠花脸上挤出来了一抹笑容,冲林薇和苏庆华打起来了招呼道,“四弟,四弟妹,好久没见到你们啦?
你们难得回来,咋不过去大嫂家坐一坐呢?”
林薇则没给面子道,“咱们又不熟,我去你家坐什么?有什么好坐的?去了干瞪眼么?”
王翠花的脸顿时尴尬了一瞬。
第1010章 苏庆华身世秘密
虽然林薇对自己冷着一张脸,但是王翠花想到自己今天的目的,即便人家不待见她,脸上还是扯出来了笑容道,“四弟妹,你这说的啥话,怎么会呢?
咱们总归是妯娌,在一起生活那么久,咋可能不熟。”
林薇翻了一个大白眼,不知道王翠花说这话到底心虚不心虚。
“你今天来到底什么事的,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可没时间和你耗着。”
说到这个,王翠花也不再磨磨唧唧的。
王翠花朝着林薇跟前来,冲林薇的耳边小声道,“四弟妹,我今天来,其实是有事情想和你们商量的。
我想着和你们谈一笔交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兴趣。
是关于四弟身世秘密的。”
林薇挑了挑眉头。
苏庆华身世的秘密?
之前林薇是猜测过苏庆华估计不是苏家老两口生的,如今听王翠花这意思,可能是真的?
王翠花看到林薇目光微动,就知道林薇应该是感兴趣了,便又说了句,“你们要是能给我五百,不对,能给我一千块钱,我就将这个秘密告诉你们。”
王翠花感觉自己要一千块钱不算多。
瞧着老四两口子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有钱的,要不然的话怎么可能穿的那么气派。
再说了,两人在京都这种大地方能扎根,又能穷到哪里去呢。
如果林薇和苏庆华能拿出来一千给她,那她就可以在乡下盖个砖瓦房,给儿子娶媳妇了。
现在家里条件太差,想娶媳妇儿都没那个条件。
可是儿子年纪拖大了,回头就得成为老光棍呢。
做父母的哪能不着急?
如今王翠花是将全部的指望都放在了四房两口子身上。
虽然林薇知道苏庆华不知苏家老两口亲生的,可是也好奇苏庆华的真正身世到底如何。
所在在王翠花王翠花怎么说了以后林薇是挺感兴趣。
感兴趣归感兴趣,可是要说直接给王翠花一千块钱买这个信心林薇自然是不乐意的。
这是将他们两口子当冤大头呢。
就算是坑人,也不带这么坑的。
至于苏庆华,也拧起来的眉头,满脸沉重之色。
听他大嫂的意思,就是他的身份有猫腻了?
苏庆华也隐隐猜测出自己不是杨大春和苏大山亲生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很多事情就能解释得通了。
因为不是他们亲生的,所以他从小到大不受待见。
林薇蹙着眉头道,“一千块太多了,一百块,你爱说不说。”
见林薇一下子压价压了这么多,王翠花心里有些接受不了。
“就一百块?这也太少了。
四弟,四弟妹,这样吧,你们看着,给五百也是可以的。”
林薇还是冷着一张脸,“一百。”
她的表情不容商量的余地。
王翠花还是不甘道,“三百吧,三百是最低价了。
四弟妹,这可是关乎四弟身世的事情,你们就不好奇么?你们如果知道了,可能给你们带来的利润不计其数呢。你们的目光可不能太短浅了,和我计较这三百块钱呐。”
第1011章 京市大家族的
听王翠花这意思,估摸着苏庆华的身份还哦有点不一般呢?
不过即便如此,林薇还是没有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
“我们家现在日子就已经过的挺好的,并不需要靠谁。
一百块,你不愿意说拉倒。”
王翠花虽然嫌钱少了,可是比一分钱拿不到来的强。
这个秘密对她老说其实也没啥用。
能换到一百块钱都是好的,一百块钱至少可以买到好多肉吃的,勉强凑点儿彩礼也是够了的。
这么想着,王翠花嘴里嘟嚷道,“好了好了,一百就一百吧。”
王翠花说着,伸出手来,冲林薇又道,“四弟,四弟妹,你们先拿钱出来。”
林薇冲怀里掏出来了十张大团结,给王翠花递了过去。
王翠花收了钱,便和林薇苏庆华全盘托出道,“四弟不是爹娘亲生的,是被送养过来的。
四弟的亲生父母好像是京市人,送他回来的那人,不愿意四弟回到京市去。
我听娘说,送人的那人是咱们苏家的老本家。
四弟好像是京市姓周的一户大户人家的,在京市可是十分有视力,家缠万贯的。
当初三弟的工作,后来三弟的事儿,都是送养四弟的人帮着摆平的。
人家的要求就是希望四弟不要回京市,一辈子在乡下刨地,但是谁知道四弟自己考上大学,又去了京市……”
王翠花将自己知道的和林薇,苏庆华说了一遍。
不过这些事并不是杨大春和苏大山亲口告诉他们的,而是自己意外偷听到的。
王翠花说完了,便没有在这边多待。
不过回去之前,还是特意的和他们两口子叮嘱了一句,“四弟,四弟妹,这事儿爹娘要是问起来,你们千万别说是我告诉你们的,要不然的话我肯定得挨训。”
而林薇和苏庆华则在王翠花走了后,皱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