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廉颇命令家丁收拾行李的时候,李牧正在喝酒。
他喝了一坛又一坛,家人都在门外,不敢进来劝说。
李牧得知的邯郸的消息比廉颇落后,蔡泽特意利用秦国的情报渠道,及时把平原君、平阳君被软禁,邯郸城喜气洋洋迎接秦国使臣的事告知了李牧。
李牧第一次有想要提剑砍蔡泽的冲动。
喝酒误事,军营禁酒。虽然这个禁令对将领是一句空谈,但李牧向来以身作则,除了庆功和鼓舞士气的时候,他从来不在军营中喝酒。
现在酒水一坛一坛的灌进肚子里,他却悲哀地发现,自己酒量如此好,都喝撑了,意识还是如此清醒。
“朱襄啊朱襄,你被赵国卖掉了,也要我和廉公重新经历一次你的痛苦吗?
李牧喝进去的酒都化作了眼泪,怎么也停不下来。
“不,这怎么能说是你的错呢,你只是告诉我和廉公,我和廉公如果继续留在赵国,要么被赵国卖掉,要么被赵国杀掉。你不是害我们,你是害怕我们被害啊……”
李牧就像个孩子一样无助的哭泣。
在与匈奴的战场上,他遇到再多的艰难和危险,身上受了再多的伤也没无助过。
他很希望蔡泽是在欺骗他。但他第一眼看到蔡泽传来的消息,他就知道蔡泽就算有所隐瞒,那也定是隐瞒了一些不让自己受到更大刺激的事。
在另一个时空中,李牧不仅是将军,也当过相国。他不但会打仗,在政务上也颇有成就。
这一个时空,他与朱襄、蔡泽交好,得到廉颇、蔺相如、荀子的教导,比另一个时空同年龄的自己更加聪慧敏锐。所以蔡泽隐瞒的事,他猜到了。
不过就是一些赵国宗室争权夺利的破烂事。
那群人大概认为,立下大功的廉公和自己阻挡了他们在赵国微弱时瓜分赵国权力的路。
赵国衰弱不仅会为他国提供瓜分赵国的机会,也能为内部的宗室贵族提供机会,就像当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一样。
李牧甚至都能想象出他们那张嘴脸和口中的话。
宗室可能会想,只要自己能当上赵王,那么赵国土地小一些没关系;其他大贵族可能会想,赵氏也是因为三家分晋才成了赵王,为什么不能再两家三家四家分赵,让他们也当当王?
赵国如何无所谓,庶民更是低贱如蝼蚁。无论是阻拦匈奴肆虐的自己,还是抢夺燕人转移赵国饥荒的廉公,在他们看来,不过是阻碍他们获得更多权力更高地位的绊脚石。
如果没有朱襄的事,他可能还会心生侥幸,认为赵国不会这么愚蠢。
但他是已经被赵国放弃,在立下大功之后差点被赵王杀死的朱襄的友人。现在自己也走到了朱襄这一步,难道要坐以待毙吗?
李牧喝光了最后一滴酒,没有再让家仆送酒来。
他坐在地上,双手抱着头呜呜哭泣。
李牧的父亲已经战死在赵国的北疆,李牧许多长辈和亲人都死在了战国的北疆。
他的母亲还活着,但身体已经在北疆恶劣环境的摧残下变得过度衰老。
李母拄着拐杖,一步一晃地走到抱头哭泣的儿子背后。
她放下拐杖,艰难地蹲下了身体,将健壮的儿子抱在了干瘦的怀里。
“牧儿,入秦吧。”李母道,“我们家世代都在打匈奴,去了秦国也是打匈奴,没差别。”
李牧哽咽道:“但是……”
李母道:“没什么但是。阿母和李氏的族人说好了,想留下的就留下,也算为李氏留些根基。想入秦的就和你一同入秦,阿母也和你一同入秦。”
李牧不敢置信地转头看向母亲。
李母笑道:“虽然阿母已经老了,但勉强还能远行。阿母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雁门郡,我也想看看更远的地方。还有你口中的朱襄和政儿,阿母也想见见。牧儿,就当陪阿母入秦,好不好?”
李母松开了怀抱,李牧跌跌撞撞爬着转过身,朝着母亲叩拜,哽咽不止:“是,阿母。”
李母揉了揉儿子的头发,眼中有惶恐,有愧疚,也有坚决和释然。
良人离世前曾经嘱咐自己好好辅佐、教育李牧,让李牧代替他继续为赵国尽忠职守。
但她却自私了。
将领或许会死在战场上,但她不忍心自己的儿子死在肮脏的阴谋诡计下。
李家虽然是将门,但因为雁门郡艰苦,娶不到身世太好的女子为妻。李母虽然是士人之女,但自己耕织,比有田地的庶民家庭条件好不到哪里去。
或许是李母才疏学浅,见识浅薄。朱襄是李母知道的第一个会为了拯救庶人而赴死的大贤。所以李母违背了良人的遗愿,希望儿子能接受朱襄的邀请入秦。
孩子,入秦吧,入秦吧,连朱襄公都在秦国。
第71章 赵歌谣鹊鸟
楼缓入秦的时候;秦王给了他五座城池换廉颇。
他入赵之前,在那五座城池旁逛了一圈,寻了些主权不明的废弃小城镇村庄;改口送赵国十座城,三大二小换廉颇;二大三小换李牧。
纵横家不仅有将几万精兵吹到几十万的本事,五座城池也能拆拆捡捡给你加一倍。
楼缓捋了捋灰白的胡须,十分得意。
李牧只立过一次大功,年纪也不大;他用五座城池换李牧,赵国贵族肯定会心动。
廉颇入不入秦无所谓。楼缓了解廉颇;经历燕国一事后,廉颇恐怕从此以后都难以带兵。他入秦;给秦国带来的是声望的好处。李牧这样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的将领入秦,带给秦国的才是实质上的好处。
当然,最好是一老一少将领同时入秦,这样赵国人心散去;赵王总该换一支宗室坐了。
楼缓已经年老体衰;此次恐怕是他最后一次出使。他迫切希望能够成功。
楼缓为赵国大贵族出身,他是根据赵国大贵族的心理出招。蔡泽受朱襄熏陶;第一次尝试在民间使用纵横家的手段。
楼缓高调入赵时,蔡泽一直带着人在民间传递消息,煽风点火。
甚至他都不用煽风点火,实话实说即可。
廉颇虽然在天下士人那里坏了名声;燕人更是恨廉颇入骨。但在赵人眼中;廉颇是庇佑他们的大英雄;声望已经直追朱襄。
李牧阻拦了匈奴入秦;赵国北部的民众也是视李牧为保护神。
去年冬季朱襄被逼入秦,今年廉颇和李牧也被逼入秦。赵人得知此事后,心能不乱吗?
蔡泽在煽动赵国民众的时候,又和楼缓联合,让楼缓透露消息给赵国大贵族,说廉颇和李牧可能会挟民造反。
赵国官兵出动,挨个村庄敲打,不准民众私自集结,擅自离开村庄。官道上派兵把守,严防民变。
燕赵民间管得非常松,到处都有游侠儿游手好闲。
在赵国田间道路上居然见不到游侠儿,可见赵国戒严的程度。
黑云压境,风雨飘摇。这气氛,连山野庶民都能感觉到。他们蜷缩在自己昏暗的小土屋中,就像是躲在阴影中的老鼠。
蔡泽带来的人十分不理解,为何蔡公要对一群连思考都不会的庶民费这么多心思。把这些精力用在贵族上,不是更有用吗?
其实蔡泽自己心里也有疑惑,所以他才坚持这样做。
他只有做了这些事,看到了这件事的结果,才能解答内心的疑惑。
楼缓就在这样的气氛中进入了邯郸,奉上了地图,换取廉颇和李牧。
赵王坐在上首处,神色十分疲惫萎靡。
他粗粗扫了一眼地图和秦国的文书,什么话都没有说。他身边一位赵国宗室代替他与楼缓对答,讨价还价。
楼缓已经与这些贵族达成了一致意见,朝堂上的讨价还价不过是做给人看。他们很快就交换了文书,结束了这次商议。
秦国以十座城池和数车金银的代价,换廉颇和李牧入秦为将,就像是当年赵国换取齐国的复国英雄田单一样。
既然有先例,那么就不算卖掉自家有功的大将。不过是秦国实力微弱,跪下求我们赵国的将领去帮秦国打仗而已。
赵国贵族就是这么宣扬的。
他们对这场交易十分满意,便增加了一个添头——赵国宗室收春花为养女,赐姓赵,送公子子楚的夫人赵姬回秦国,阖家团聚。
原本历史中,赵姬的名字是演义小说取的,含义为赵国出生的女子。现在她身份地位大为增长,真的成为了赵姬。
赵姬在被找到时惶恐不已,以为会被杀。当知道子楚和嬴小政都颇受秦国国君看重之后,她立刻得意起来,还摆上了主母的架子。
迎接赵姬的是子楚的心腹卜。卜早就知道赵姬蠢且恶毒,但他没想到赵姬居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愚蠢和恶毒。
凭什么你抛弃朱襄公和公子政,还认为朱襄公和公子政会成为你的靠山,让你回秦国之后能作威作福?
卜在接到子楚命令的时候,心里还嘀咕主父太小心谨慎。现在他明白,主父不愧是主父,真是猜透了枕边人的心思。
卜冷冰冰对出发时一会儿要金银首饰绫罗绸缎,一会儿要更多人服侍,否则就要治他们罪的赵姬道:“你抛弃公子政,另嫁他人,不思自己入秦后会接受惩罚,还敢嚣张?”
赵姬有恃无恐道:“我弟心善,他定会原谅我。我听闻朱襄在秦国已经是封君,你们敢对封君女兄如何!”
民间称阿姊,贵族称女兄。赵姬摆足了贵族的架子。
卜的视线投向嚣张的赵姬身后赵国宗室赠送的侍从。那侍从立刻低下头。
卜冷笑了一声,一摆手,身后黑衣兵卒立刻冲出,将赵姬在内的所有人按在了地上。
赵姬鬓发散乱,焦急道:“你们胆敢犯上!”
卜没有说话,他让人将赵姬的头抬起,然后先将赵姬的姘头带到赵姬面前,亲自一剑枭首,血溅了赵姬一脸。
赵姬立刻噤若寒蝉。
卜丢掉了不太趁手的剑,换了一把秦国现在逐渐流行的厚背大刀,让人把赵姬的仆从一一拖过来。
“我是赵……”仆从话还未说完,就被卜一刀砍翻在地。
一刀,两刀,三刀……卜就在赵姬面前,将她身边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全部枭首。脑袋滚了一地,血将淋了她一身。赵姬想要闭上眼,却被身后人强迫翻开眼皮,继续看这一幕幕杀头的景象。
为了避免赵姬乱叫,卜让人塞住了赵姬的嘴,让她安安静静地看完这一幕。
看着赵姬惊恐的表情,卜脑海里浮现出幼主的话。
“阿父唉,好烦啊,能不能杀了她,换个傀儡冒充她,反正也没人知道她是谁。”
“好吧好吧,换个人更麻烦。阿父,你可不能让她扰了舅父舅母烦心,否则我如果背上不孝弑母的名声,都是阿父的错。”
主父气急败坏要揍幼主,幼主围着主父绕圈圈。主父不仅没有抓到幼主,还被幼主绕晕了头,一屁股跌坐在地。
调皮的幼主扑到主父背上哈哈大笑,差点把主父压岔气。主父直骂朱襄公溺爱幼主,让幼主不学好。
回想到这一幕,卜狰狞的脸上不由浮现出笑容。
别人都不敢接这差事,担心虽然赵姬早早抛弃幼主,但幼主毕竟过分年幼,可能对幼年事情不太记得。母子连心,赵姬回秦国后哄了幼主几句,待幼主长大后,可能就会为赵姬报仇。
但他是不惧怕的。
“公子和小公子都很厌恶你,长平君和长平君夫人也很憎恨你。作恶却从未想过承担恶果,你还真是恶心。”卜杀完人之后,接过布擦手擦脸,“这是给你一个小小的警告。入秦后,公子会将你送进院落里,你安分守己,就能富贵终老。如果你胆敢出现在小公子和朱襄公面前,就是你的死期。”
他转身离去。
兵卒将浑身血的赵姬从地上拉起来,丢进了马车中,连衣服都没给她换。
廉颇和李牧到达时,闻到了马车中的血腥味,听到了马车中低泣的声音。
卜恭敬地将实情告诉两人。
廉颇皱眉:“若非朱襄那竖子运气好,恰巧碰到蔺相如在家,恐怕朱襄和雪姬二人的性命都被她间接所害;若非朱襄是个蠢物,寻常人遇到仇人之子肯定直接丢弃,她又间接害了政儿的命。就因她会害死的人没死就不接受惩罚?这人真是好命。”
李牧也频频点头。杀人未遂就不受罚,春花运气正好,有个好弟弟好儿子。
卜没想到廉颇和李牧居然还和和气气和他说话。他以为廉颇和李牧被迫入秦,会视秦人为仇敌呢。怎么廉颇和李牧看上去很洒脱的模样?
廉颇打量了卜几眼,道:“我记得你,你和夏同曾在朱襄家做事。”
卜立刻抱拳道:“是,我名为卜,是公子子楚家丁。廉公和李公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
廉颇点了点头,没有继续问话。
他去李牧的家眷队伍中,与李母见了一面,拉了拉家常,保证会好好照顾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