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搜刮全国,他倒是还能凑出二三十万的青壮,再用老弱妇孺凑一凑,也能称得上五十万大军。
但庞煖一死,谁来为寡人领兵?
听了郭开的担忧后,赵王偃心中恐惧更甚。
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瞧不起的老将廉颇,会给赵国造成多大的麻烦。
廉颇确实太老了,他在赵惠文王时就已经是大将军。
又不是人人都有名将天赋,年纪轻轻就能独领一军。四十岁以下的将领资历太浅,赵王偃不敢让他们统率一国之兵,把赵国的存亡压在他们身上;四十岁以上的赵国宿将,几乎都在廉颇麾下干过。
其实廉颇的脾气很怪异,虽然领兵能力很强,但脱下了战袍,麾下没有与他私交良好的。
除了蔺相如能受得了他这个狗脾气,连宗室中也只有平原君赵胜能让他敬上一二,平阳君赵豹都不够格。
任何和廉颇接触过的赵人,都不可能相信会有赵将因曾经是廉颇麾下将领,就去投奔廉颇。
但赵王偃信了。
毕竟那时他还小,身处深宫,又没有接受过太子教育,确实不清楚廉颇的为人。
何况面临亡国危机,赵王偃再小心也不为过。
可他太小心了。
赵王偃先任用了扈辄。
扈辄不仅在廉颇和庞煖手下都干过,还受业于儒学,文武双全,确实有几分本事。
在朱襄前世的历史中,李牧在赵孝成王暮年被提拔,赵王偃驱走廉颇后,李牧替代廉颇成为赵国肱骨将领,一度成为赵国相国。
但在赵王迁继位之后立刻冷落李牧,李牧回到雁门郡。赵王迁重用和郭开交好的赵将扈辄。
可惜扈辄虽然有几分本事,但不多,被秦将桓齮所杀。赵王迁连忙召回李牧。
李牧打败秦军,斩杀秦将桓齮,为扈辄报了仇。
然后,李牧就被秦王政和王翦的离间计除掉了。
现在赵王偃身边没有了李牧,庞煖又已经战死,以资历来看,扈辄成为唯一能扛大旗的人。
这时候扈辄还没有重金贿赂郭开,郭开也不需要为了坑廉颇和李牧交好军中将领,所以他们二人还是陌路。
于是郭开的谗言就对准扈辄了。
扈辄不仅曾经是廉颇的副将,还是儒家弟子。还需要什么证据啊!看看这个身份配置,他不是奸细谁是奸细!说不定扈辄还曾经授业荀子,是朱襄的师兄弟呢!
赵王偃大惊失色,赶紧去查。
郭开说的都是真的。
扈辄身为儒家弟子,当荀子住在朱襄家的时候,他当然曾经去拜访过荀子,还给荀子送了许多书籍和笔墨,听荀子讲过学。
扈辄如果脸皮比邯郸的城墙还厚,也确实能自称荀子的弟子,朱襄的同门。
偏偏原本历史中,扈辄能为了前程交好郭开,显然脸皮真的非常厚。当长平君名扬天下时,他为了交好权贵,多次自称朱襄同门,曾与朱襄把酒言欢。
事实上他在邯郸的时候,朱襄还是个庶人,他瞧不起朱襄;待朱襄成名时,他已经离开邯郸,而且朱襄也很快离开了赵国,他根本没机会与朱襄结识。
凭借着厚脸皮,扈辄得到了平原君、平阳君和信陵君的好感,今生仕途走得比原本历史中顺利多了。
现在他付出了代价——赵王偃坚信扈辄投秦,派人赐死扈辄。
此时扈辄已经来到沙丘,整兵布阵,修筑堡垒,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赵军刚进入状态,主将被斩首了。
不仅如此,赵王偃还自作聪明,为了震慑赵将,他将扈辄传首赵国边疆,给赵国边防军的将领观看,震慑边防将领。
这一手,连郭开都没有想到,连连说赵王英明,然后转头就让自己夫人以探亲为名,带着孩子离开邯郸。
郭开擦了一把冷汗。
赵王太卖力,他担心自己就算给秦国立下大功,为了平息赵国愤怒,也必死无疑。
事到如今,郭开已经没有了退路。自己的命估计难以保全了,希望蔺相能说话算话,善待他的家人。
我郭开是秦国的大功臣!秦国统一天下有我一份大功劳!秦国如果不善待他的家人,会寒了所有功臣的心!
……
王翦得知了扈辄传首边疆的消息,愕然许久。
他见惯了六国君王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一直以极端冷静的心态面对敌人。
这时他第一次为敌国国君的昏庸行为有了极深的厌恶,恶心得胃里翻腾,几乎吐出来。
即使扈辄是死于他的离间计,但赵王偃的所作所为,也突破出了他的心理底线。
王翦终于明白李牧说起赵王迫害朱襄的时候,那时隔多年仍旧难以抑制的厌恶语气。
王翦静静地缓了许久,才从恶心中缓过劲来。他找来军中擅长诗歌之人,为赵将扈辄撰写悼亡的诗歌。
“听那黄鸟在悲鸣,看那莪蒿长得高。怜我贤人扈辄公,被诬惨死苍天悼。
听那黄鸟在悲泣,看那莪蒿长得茂。怜我贤人扈辄公,含冤惨死苍天悼。
葛藤生长覆丛棘,蔹草蔓延在坟地。痛骂苍天不开眼,谁还与你共呼吸!
葛藤生长覆荆树,蔹草蔓延在野土。痛骂苍天不长眼,谁还与你共相处!”
诗歌传唱到黄河彼岸,赵军人心惶惶。
王翦一边继续慢悠悠修浮桥渡江,一边继续让人在赵国腹地传播这首诗歌。
这时,另一首诗歌时隔十几年,与这首诗歌一起,在赵国唱响。
“鹊鸟鸣于家,速速入秦。速速入秦,朱襄在秦国;
鹊鸟鸣于道,速速入秦,速速入秦,廉颇在秦国;
鹊鸟鸣于山,速速入秦,速速入秦,李牧在秦国;
带上家产和家人,速速入秦,速速入秦,贤人在秦国。”
有赵国卿大夫在民间听到此歌谣,双目紧闭,老泪纵横,以《诗经》与庶人所作诗歌相和。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第249章 王翦灭赵国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但无奈赵王偃和他父亲都爱这么做;临阵换下廉颇和……还是廉颇。
原本历史中,赵王偃的儿子赵王迁也学了这一手绝活;想要临阵换李牧。李牧让他别闹了,王翦就在对面,换人就完蛋。赵王迁就把李牧杀了。
爷孙三人,一看就是亲生的,连血缘证书都不用开。
王翦慢悠悠渡过黄河的时候,赵军几乎没怎么抵抗;一触即溃。
王翦没有追击残兵,稍稍整军,就朝着邯郸城前行。
秦军带够了粮食;赵地又几乎没有余粮,所以秦军没有就地补给,抢夺赵国的粮食。
他们雇佣当地人运送辎重;甚至还要给对方口粮。
赵人原本很害怕秦军。在得知给秦军干活有粮吃的时候,许多饥饿的赵人忍着恐惧凑了上来。
赵国也是蝗灾重灾区。
经历蝗灾之后,赵王偃没有休养生息,连番攻打燕国。
青壮年被征召,家中早已经饿得没力气的老弱妇孺种不了太多的地。
国内缺少青壮年;但赵王和贵族的徭役还是不会停。越是外部压力大;国内的贵族越是需要用享受来麻痹神经。妇孺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种田的时间更少了。
为了打燕国;赵国征收了很重的赋税。赋税不收土豆之类的救荒粮食,只收容易储存的谷物。妇孺寥寥无几的种地时间只能种谷物,好交齐赋税。
谷物如果没有充足的劳动力,把翻地、浇水、除草、捉虫、施肥等沉重的农活细致地干好,产量很低。
是以雨顺地荒芜;时和年不丰。无天灾,也人祸。
燕国也穷,赵王偃派大军攻打燕国,顶多满足大军一些粮草需求。
再者,就算赵国得到了多余的粮食,也不可能分给饥饿的赵人。
有秦国兵卒私下嘀咕,赵人都快饿死了,就算他们想抢,又能抢什么?
渐渐地,秦军身后缀了许多赵人。
他们离秦军远远的,等候秦军随时差遣他们做事,好混口吃的。
王翦心硬如铁,看着都有些心酸。
他想,自己大概是被南秦的富庶惯坏了,居然对他国饥民看不过去。
攻打巨鹿的时候,巨鹿守军抵抗算是比较顽固。
不过王翦雇佣的赵人十分勇猛,秦军还未正式出手,他们就登上了城墙。
王翦想起李牧军中,那些从赵国而来的宿将老卒。
若赵王稍稍正常一些,赵国一定是一块特别难啃的骨头。赵人的战斗力确实很强。
王翦给这些赵人算了战功。
虽然战功只算秦兵的一半,且只折算成粮食,先登的赵人都很高兴。
王翦还给战死的赵人发了抚恤。
这是他和这些赵人提前说好的。如果战死,就将粮食送往亲人手中。
那些战死赵人的亲人,大多都缀在秦军身后捡活干。
当王翦兑现承诺,将战死赵人赚来的粮食送到一个个妇孺手上时,妇人对秦军连连道谢,和孩子一起抓着没煮的干豆子吃,连流泪都顾不上。
直到他们稍稍填饱了肚子,麻木的表情才变得悲伤,眼泪才涌了出来。
还有人帮忙打扫尸体的时候,问守城赵军的尸体秦人是否需要。若不要,对他们而言也是一顿饱饭。
他们看着尸体的眼睛都是绿的。
饥民易子而食,骨头上都没有几两肉可吃。战死赵军的尸体上,肉可比路边饥民的尸体多。
王翦虽然知道赵人吃赵人这一幕传出去,大概会给赵军士气造成很大打击。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待我进城后,立刻开官仓赈济你们。”王翦淡淡道,“你们缺粮,城中的富户不缺。”
他见那些饥民有些不满,补充道:“有粮吃,就不要吃人。你们是人。”
说罢,他先拿出一部分粮草分与打扫战场的赵人,让他们把赵兵与战死的秦兵分开烧了,阻止他们吃人果腹。
秦兵的骨灰将由同乡带回家,赵兵的骨灰就地埋了。
王翦这样做并非仅仅是怜惜。
打下这片地后,这片地就是秦国,这些人就是秦人了。
吃腐烂的人尸容易出现瘟疫,会加大秦国治理的困难。王翦要为之后治理赵地做准备。
王翦说到做到。进城之后,就以城里官吏、富户、贵族抵抗秦军攻城为由,把他们的家搜了一遍。
金银细软用来犒赏将士;粮食补充了部分军粮后,都交给在先登中活下来的赵人,让他们负责赈济灾民。
王翦还选了城中会识字的贫寒士子帮忙巨鹿城。
“待攻克邯郸,朱襄公就会回来。”王翦给这些赵人吃了一颗定心丸,“先拿这些粮食应急,待明年秋收就好了。”
王翦离开时,许多赵人留在了巨鹿城附近,开垦耕种几近荒芜的田地。
巨鹿城附近的田地都很肥沃,可惜没人种。
老弱妇孺逃入深山中可能还能活下去,待在平原肥沃的土地上耕种,才更容易饿死。
现在他们有了能支撑半年的粮,再多喝点水,混点其他草根树皮,现在种下救荒的土豆、大菽和野菜,极有可能活到丰收的时候,终于敢种地了。
现在正是春耕,本就该是种田的时候。
王翦留下了部分将士留守巨鹿城,顺便教导和帮助农人春耕。
他们都是南秦的兵,做这些事已经很熟练。
赵人怎么也不肯信王翦所说,种出的粮食都是他们的,秦国不仅不抢,还要减免他们一年税。
就算王翦搬出了朱襄公的名号,他们也不信。
不过不信也不妨碍他们种地。只要种出粮食,就算被抢走大半,总还是能攒一些果腹。
秦国这位将军有句话说进了他们心坎里。有粮吃,谁愿意吃人?人是不该吃人的。
巨鹿城破之后,王翦没有立刻南下攻打邯郸。
他先拿下了巨鹿城附近的任、平乡、广平三座城池。
任、平乡、巨鹿、广平四座城池呈现“”形状,从大陆泽(衡水湖)依次排列到黄河,是邯郸北面的城池屏障。
拿下这四座城池后,赵国各郡援军想要南下救援邯郸,就会被这四座城池和大陆泽挡住。
王翦稳扎稳打,先把邯郸与赵国北部大片国土孤立,再慢慢围城打援,困死邯郸。
他有的是粮,可以和邯郸拼消耗。
至于邯郸会不会趁着他稳扎稳打的时候求到救援,王翦还真希望楚国会出兵救援。
李牧和廉颇发过誓不会率兵攻打赵国,所以现在李牧就在南秦等着。
主要楚国刚出兵,李牧肯定率军跨越淮水攻打楚国。
……
赵王偃将扈辄传首边疆后,赵国将领一片哗然。
以前也有许多将领被无凭无据的赐死,但赐死后还遭遇这等侮辱,他们难以置信。
这行为,和纣王有何区别?!
邯郸城内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赵王偃充耳不闻。
他十分愤怒,有这个时间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