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怎么就将政儿养成吃货了?这样养育始皇崽崽真的没问题吗?
  但已经养成这样子了,朱襄也没办法。
  他牵着嬴小政,领着秦王去看棉花田。
  咸阳附近日照多,棉花长势不错。但现在没有结果,什么都看不出来。秦王巡视了一遍,觉得没多大意思,就回到院子里,让朱襄表演戏法。
  朱襄将相和也叫出来,和他一起表演戏法。
  墨家钜子给了朱襄一个难以描述的眼神。
  他曾经说要誓死跟随朱襄,甚至想把墨家钜子令都送给朱襄。现在他很庆幸朱襄没有接受钜子令。
  但后悔了,相和还是要与朱襄一起为秦王表演戏法。
  硝石制冰,焰色反应,小孔成像……秦王眼睛越睁越大,嬴小政坐在凳子上的肉乎乎小屁股磨来磨去的速度越来越快。
  每次看到舅父变戏法,嬴小政就感到了一种想要让梦境中的自己再多埋一点方士的冲动。
  这些小把戏,梦境中的自己都见过。
  比如有个叫徐福的,就特别擅长变把戏。已经成为秦始皇的自己对徐福所说的神仙戏法深信不疑,给了徐福大量钱财,让徐福去寻仙岛。
  嬴小政都想捂脸了。
  梦境中的自己,你被骗了啊!你堂堂一个始皇帝,居然被方士骗了!
  当方士看到梦境中的自己被骗时,心里一定在嘲笑自己很蠢吧?还好,梦境中的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
  他秦始皇嬴政被方士骗,和我这个舅父的好外甥政儿有什么关系?
  一点关系都没有!
  “真是……还好寡人不信方士。”秦王感叹完后,庆幸道。
  嬴小政刚停止磨板凳的小屁股又默默挪动了。
  虽然他曾大父肯定不知道他被方士骗得有多惨,但他总觉得这句话是在嘲讽他。
  “如果方士真的有仙术,他们又怎会在凡间求富贵?”朱襄叹气,“不过长生不老,羽化成仙,是所有人的梦想。即使知道不可信,但很多人仍旧会想要抓住一点可能性吧。”
  秦王好奇:“海外也没有仙山?”
  朱襄道:“秦国应该是这片土地上如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了。”
  秦王没问朱襄为何知道海外的事,他只感叹道:“也对。如果真的有神仙,他们怎么会不出现?要么他们对凡人毫无兴趣,要么他们根本不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哪种,我们都无处寻他们。还有其他戏法吗?我听闻方士能炼丹,你可知道炼丹术?”
  “知道,也是同样的原理。”朱襄给秦王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那九转金丹的九种变色,就和这个道理差不多。他又说起重金属的毒性,相和辅助说明。
  做实验的时候,墨家弟子帮了许多忙。
  “如果能让太医和我们一起研究就好了。”朱襄眼巴巴,眼巴巴。
  现在靠谱的医生非常难得,朱襄也只能眼巴巴地瞅着秦王,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要求。
  秦王故意不回答,待朱襄垂着头叹气时,才失笑道:“你想让谁帮忙,就拿寡人的诏令去找人。”
  秦王从袖口掏出一块令牌,丢给朱襄道:“这块令牌还可以调动卫兵,不要乱用。不过你足不出户,也没机会乱用。”
  朱襄乐得对秦王连连作揖:“君上放心,我想找卫兵干活,都是直接找蒙武和白公!”
  秦王笑道:“让他们多出点力也不错,免得他们没事干。”
  荀子见秦王居然直接丢给朱襄令牌,眼皮子忍不住颤了颤。
  朱襄才入秦多久?不到一年时间,秦王就已经对朱襄如此亲近信任了吗?
  或许越是疑心病深重的人,就越喜欢朱襄吧。
  秦王看完戏法之后就累了。他年纪大了,现在精力不济。
  秦王让人去叫太子柱进宫帮他处理剩下文书,就歇息在了朱襄家中。
  他决定给自己放几日假。
  太子柱已经长大了,该让太子柱学习政务,为他分忧了。
  秦王原本不服老,但和嬴小政相处久了之后,他的精神不知不觉放松了不少。
  他确实已经老了,曾孙都这么厉害了。
  或许自己应该多休息休息,这样还能多活几年,多教导几年曾孙。
  秦王现在越看嬴小政越喜欢。
  他虽然不信方士,也不信自己能找到仙山,但他确实信上苍有灵。
  秦国各代君王努力了这么久,但统一天下仍旧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即使秦国在他的手中已经变成了最强盛的国家,但当年的晋国不也如此?他心里仍旧没底。
  直到朱襄和嬴小政出现,秦王才真切地感觉到,天命在秦国这一边,秦国确实能统一天下。
  不是在他手中,也不会在大柱手中,而是在子楚或者政儿手中。
  每个朝代更替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位才华举世无双的君王。
  政儿出生后不久就能言语,连未满周岁的事都能记得一清二楚。他过目不忘,举止沉稳,思想成熟,自制力极强,小小年纪就已经展现出了君王应该有的本事。
  秦国出现了这样一位公子,那么确实是该秦国统一天下。
  而朱襄的出现,让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后也能找到继续前行的路。舅甥二人相辅相成,秦王觉得哪怕自己现在闭上眼睛,也放心了。
  即便是政儿现在就坐上王位,秦国也一定会没问题。
  所以,他终于可以放松了一些了。
  秦王在庄子里睡了个好觉,正在妻妾床上睡觉的太子柱被驱赶起来,一脸懵懵地往王宫赶。
  “蒙武,为何君父突然让我批改文书?”太子柱越想越害怕,该不会是君父在考验他吧?
  蒙武老老实实道:“因为君上吃饱喝足玩累了,正在睡觉。君上明日还要继续在庄子里休息,让太子批改文书。”
  太子柱傻眼:“啊?”
  蒙武道:“朱襄做的凉面真好吃。”
  太子柱:“……”你究竟在说什么?
  太子柱按着额头,道:“你的意思是,君父真的在朱襄家中休息,让我暂代国君之职?”
  蒙武纠正道:“那是君上赐给政儿的庄子,所以应该叫政儿的家。”
  太子柱道:“政儿的家和朱襄的家有区别?”
  蒙武道:“朱襄的家是政儿的家,政儿的家不是朱襄的家。这是朱襄告诉政儿的,应该是有区别。”
  太子柱微愣,然后扶额苦笑着摇头:“朱襄真是……唉,我怎么没有这样的舅父?”
  蒙武疑惑道:“太子,朱襄是你的子侄,这有什么需要羡慕政儿的?”
  太子柱再次微愣。半晌,他叹了口气,笑道:“是啊,他是政儿舅父,也是我的子侄,是我想岔了。”
  马车里沉默了一会儿,太子柱问道:“那个凉面,真的很好吃?”
  蒙武使劲点头:“夏天吃真舒服,我真想每日都吃。但虽然朱襄给了我食谱,我家里做的饭菜总没有朱襄做得好吃,真奇怪。”
  太子柱有些馋了。他也想去啊。但朱襄去了城郊之后,他不好意思每日去打扰,担心君父会猜忌他。
  君父都说朱襄是他的辅政大臣了,他是不是去蹭饭也没关系?
  太子柱有些意动。
  当他到了王宫,看到满桌子的文书时,他脸上的意动散去。
  文书太多,压得他动不了了。
  他坐在案旁,一边翻看文书一边叹气。君父每日要处理这么多事,也太累了。他将来真的能像君父一样,将这么多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吗?
  “真不知道君父怎么会在处理完文书后,还能有精力每日去朱襄家闲逛。”太子柱嘟囔。
  他愁眉苦脸地批改起文书,而秦王则牵着曾孙儿去水边钓鱼。
  太子柱得知此事后,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
  又过了两月,咸阳学宫建立起来。
  荀子开始和蔺贽商量怎么“招生”的时候,韩非紧赶慢赶来到了咸阳城外。
  他本来不会这么快到达,但路上遇到了吕不韦的车队,被捎带了一程。
  吕不韦的眼光极好,即便韩非还是个年轻的结巴,他也认准这是个贤才。当他听说韩非要去拜见长平君的时候,那一颗“奇货可居”的心又蠢蠢欲动,立刻拍着胸脯表示自己能帮韩非引荐。
  吕不韦向朱襄解释完误会后,虽说没能成为被秦王护得很严实的朱襄的友人,但也算是能在秦王不在的时候,去朱襄家里转悠转悠,和朱襄说上几句话了。
  只是推举一个想要拜见朱襄的学子而已,吕不韦以自己对朱襄的了解,朱襄不会拒绝。
  韩非当知道帮助他的“商人”就是著名的吕不韦时,结巴得更厉害了。
  “吕、吕公不是和长平、长平君不睦吗?”韩非紧张道。
  吕不韦大笑:“朱襄公如此高德,我敬仰朱襄公都来不及,怎么会和朱襄公不睦?你放心,朱襄公是一个非常和善的人。你一心求学,朱襄公一定会指导你。对了,你知道咸阳学宫吗?”
  韩非摇头。
  吕不韦道:“荀子,你知道吗?”
  韩非点头。
  吕不韦道:“荀子也曾指点过朱襄。他为了照顾朱襄入秦,现在成为了咸阳学宫的祭酒,你还可以去拜访荀子。”
  韩非惊讶:“为了、为了照顾?”
  吕不韦叹气道:“是啊。朱襄说荀子是他老师,但我看啊,荀子更像是朱襄的大父。”
  韩非纠结地扯了一下头发:“咸阳、学宫,秦王要学稷下学宫?”
  吕不韦道:“不,秦王怎么会学别人?咸阳学宫就是咸阳学宫,不是稷下学宫。咸阳学宫是甄选为秦王效力的人才的地方,不是让别人不受约束地讲学的地方。你去了就知道了。”
  韩非道:“秦王、霸道。”
  吕不韦尊敬道:“当然,那可是秦王。”
  韩非问道:“是谁、谁提议,建、建咸阳学宫?”
  吕不韦道:“是上卿蔺贽,蔺相如的儿子,朱襄公的友人。朱襄公的友人个个都是贤才啊。”
  吕不韦说着说着,有点酸了。他也想成为朱襄公的友人。
  好处暂且不提,成了朱襄公的友人,就会被天下所有人认可为贤才了。


第61章 棉花地花蕾
  韩非去拜见朱襄的时候;朱襄正蹲在棉花田旁,指导农人整枝。
  现在棉花已经结出了花蕾,能看出果枝和叶枝。
  朱襄教导农人如何分辨果枝和叶枝;剪掉叶枝;只保留主茎下部的叶枝;留下的叶枝在三个以内;好腾出棉花果枝生长的空间,避免叶枝抢夺果枝的养分,节省地力。
  摘掉叶枝,农人尚能理解;但朱襄说果枝也要适当摘除;还要摘取剩余果枝上的果子时;农人面露犹豫。
  朱襄笑着解释:“棉花和果树一样,不是结果越多越好。摘掉烂掉的果子;才能保证其他健康成长的果子的营养。如果不摘掉不健康的果子;所有果子都会因为营养不良长不好;那收成就不好了。”
  农人点头;露出了理解的神色。
  见农人理解后;朱襄继续教导他们如何打顶心,抹赘芽;去空枝。
  朱襄说得很慢,每一句话都会重复很多遍。他总能从农人麻木沧桑的脸上观察出农人是否听懂了他的话,然后耐心十足地教导他们,直到他们全部听懂为止。
  如果是在现代,他会分发小册子;照着小册子指导农人。
  在现代社会;就算是农人也基本识字;只是对文字信息的理解能力比较差,需要农业指导技术员解释很多次。朱襄本以为教导这样的农人已经足够吃力。等回到了战国时代,朱襄才明白,现代的农人大概都能在这个时代当官了。
  识字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稀缺的技能啊。
  还好朱襄在赵国生活的几年,已经磨砺出教导不识字的农人的本事,现在教导六国中最听话的秦国平民,比当初在赵国轻松许多。
  不过即使只要他下令,秦国平民无论心中有多少疑惑都会照做,朱襄仍旧不厌其烦地试图让农人真正明白这些做法背后的道理。
  只有明白了这些道理,他现在教导的事才会成为农人自己的能力,才能让农人离开这个庄子后,将他教授的技能传播到其他地方。
  若只是他视野里的农田增收,对这个国家的意义并不大。只有他看不见的地方也用上了他教导的事,他才不枉穿越一场。
  秦王闲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控制不住权力欲,又回宫兢兢业业地干活。
  太子柱开心得泪流满面,立刻抛弃了家中的美人住进了朱襄的庄子上,每日含饴弄孙好不快活,整个人脸色红润了不少。
  现在太子柱就牵着嬴小政的手站在树荫下。朱襄耐心地教导农人,他和嬴小政耐心地看着朱襄教导农人。
  “政儿,你的舅父是不是和书里写的圣贤一模一样?”太子柱道。
  嬴小政老气横秋道:“舅父对贵族、对平民都一视同仁,确实和圣贤一模一样,所以很容易遭人记恨。”
  太子柱点头:“他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