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便的很呢。
  到了办公室,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居委会大妈,一听是县里上班,就知道他们要登记出行。
  大妈看来对这事儿很熟悉,一听在城关一中:“在北街那边吧,北街的话,坐二号车。陆同志,星期一,车辆在门口,六点半准时出发,需要接么?”
  “阿姨,接是几点呀。”
  “正常是六点开始接,有些是五点下班的,接完差不多七点左右。回来到七点半了。”
  “接吧。”陆静秋好奇,想体验一下。
  除了社区门,去了旁边的报停,用电话给京市那边打了个电话。
  告诉了爷爷这边的情况,都安顿好了,小承也上幼儿园了,静秋工作也安排好了。
  问候完以后又给陆爸爸打了个电话。
  然后给漫漫单位打了个电话。
  想着小姨现在,应该还没到家。
  就没给姨夫打。
  从社区出来后,三口又返回了居民区,去了后面三厂的家属楼,找到了杨家。
  杨老头出去做工了。
  杨老太道:“你们是要修哪里?”
  “阿姨,我们想要修下厨房灶台。”
  “几号楼几单元几楼的,老头子回来过去看看,不过这几天有活,估计要等上几天。”
  蒋南州道:“没关系,啥时候都行。”
  说完,在大妈本子上做了个登记。
  中午吃过饭,杨老头来了。
  蒋南州领着他去了厨房,说想要垒个台面。
  陆静秋和他说用砖头垒,然后用水泥涂抹,要是又砖块就好了。
  她怕杨老爷子听不明白,还提前把画好的灶台给他看了看。
  杨老头笑道:“砖头垒的有几家,我垒过,不过他们都没按柜门,都是按了个帘子,这能按柜门么?”
  “能。”
  “那行,星期三我那边两家的活能做完,来给你们弄,你们自己弄砖,还是我给你们弄。”
  蒋南州给杨老头递了根烟,陆静秋给他倒了杯水。
  客气的杨老头都挺不自在的,以往找他修房子的,可没有端茶倒水的待遇。
  人也笑了起来,道:“这桌子你们还要不要?”
  “不要了。到时候我提前给老爷子搬下去。”
  ”你们都上班呢,不用你们,我自己都帮你们搬了,就是厨房里做饭的家伙什,你们提前腾出去。
  照着图上的垒的话,下来得十块钱,包括砖头水泥。
  陆静秋道:“可以,老爷子,您那边有瓷砖么?”
  “有,小块的,都是白色的,你用贴台面么?”
  陆静秋忙点头道:“要的要的,咱们爱干净。”
  那老头也笑了:“你们年轻人,有知识的,都爱讲究,我弄了几家,是帮着贴屋里地面的。”
  陆静秋道:“屋里地面也能贴呀。”
  “主要是卫生间地面,还有墙上,都是半墙,厨房贴了半墙,不过贵,卫生间要十块钱,厨房十块钱。你这要全弄下来,得一个月工资。”
  现在花一个月工资弄房间的,可不多,但陆静秋愿意花这个钱。
  两口子还特意跟着杨老头去了她后山的小棚子里,看了下瓷砖。
  长条的那种,也挺好看的,就是费工,这要是大块的,不就好贴了。
  不过老爷子这边就只有这种,听他说是厂子里有亲戚,这种的便宜。
  蒋南州给老爷子叫了两块钱的定金。
  等着星期三来帮忙修厕所和厨房。
  下午没什么事,蒋南州骑着摩托带着媳妇孩子去县城了。
  准备给陆静秋订个长桌子,孩子房间弄个小书桌。
  带着他们直接来到了之前定家具的地方。
  要了一个两米的桌子,放到他们床尾那面墙上,两个人都能用。
  孩子的书桌直接有现成的,还刷了淡蓝色的漆面。
  长桌子得等个一个星期,到时候害还得自己过来拉。
  两个桌子一共六块钱,还带凳子。
  从木匠这边出来,陆静秋又去了书店,给小承买了几本作业本,铅笔,还有画笔。
  小承在书店竟然扒拉出来一本《自己做》的绘本:“妈妈,这边也有这本书,和咱家的一样。”
  陆静秋到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看了下日期,最新发行的,看来县城卖的也很好。
  ………………………………
第四百一十九章 :老熟人
  从书店出来,他们又到了一个卖玻璃的门店,这门店她知道在哪,陆静秋在这里生活过,之前他们知青点换玻璃,就是来这里,十里村上面还有个镇,她们之前也都是去镇上活动,只不过镇上没有。
  这边离十里村还有几十公里的路呢,不过那不是她留恋的地方。
  一共换两块玻璃,跑过去换下来,需要两块钱。
  啧啧,这年头,玻璃价格不便宜呀。
  蒋南州带着她们买完东西,又去了公安局那边。
  陆静秋买了一兜苹果,一桶麦乳精,两包红糖。
  来到这边了,怎么也得和庄晨打声招呼。
  庄晨现在是刑警队的大队长,一听有人要找他,还以为是什么案子呢。
  结果一出门,看见陆静秋和她丈夫,直接愣住了。
  还是蒋南州上去给他低了根烟:“庄同志你好。”
  “蒋同志,静秋,你们怎么难道是小严又出了什么事情?”
  陆静秋摇摇头:“不是,庄严的事儿。”
  庄晨自然知道庄严又进去的事儿,这次只判他一个月,罚点儿款,已经很轻判了。
  “这事儿不赖你们,他该的。你们不用因为这事儿大老远专门跑到这里。”说着,就招呼他们往办公室去。
  到了办公室,陆静秋才道:“庄晨哥,我们这次来不是为了庄严,我家蒋同志被调到了关山机械厂,我也跟着过来了,这不到了你的地界,赶紧跟你来打声招呼。”
  庄晨道:“啊,蒋同志被调到我们机械厂了?是山里那个吧。”说着给蒋南州卧了个手:“那边是我们省里最好的一处了,还是你有本事呀。”
  蒋南州忙道:“算不得算不得,那边的老前辈个个都是很厉害的。”
  “你们来多久了?”
  “蒋同志来了一个月,我刚来几天,我现在在城关一中上班。”
  “城关一中呀,我堂哥家的女儿在那个学校,现在在上高一。”
  陆静秋道:“我教高一美术。”
  两人和庄晨聊了会儿天,把东西放下就出来了。
  庄晨拉着他们非要去他家吃饭。
  盛情难却,只能跟着去了,正好也见见嫂子。
  庄晨家里是公安部门的家属楼,一套筒子楼,二楼中间,一个房间。
  之前见嫂子一面,还是庄晨从队里离开的时候。
  转眼几年,现在孩子都快小学毕业了。
  庄嫂子二小子也都三岁了。
  见陆静秋来了,赶紧下去割了两斤肉,蒸了大米饭,招待他们。
  庄大嫂道:“真没想到你们能在这边,都安顿好了么?”
  “安顿好了。”
  “那就行,以后常来家里坐坐,就当亲戚走动。”
  “行。以后就要劳烦嫂子了。”
  “劳烦啥,我们在县里也没什么亲戚朋友的。”
  和庄嫂子聊天的时候,还说她堂哥家的女儿,学习好。
  村里能考上高中的真不多。
  陆静秋和蒋南州在庄大哥家里待了一个多小时,出来天已经大黑了。
  就因为知道他们有摩托车,庄晨才留他们这么久。
  晚上回到家都已经八点多了。
  小家伙在陆静秋怀里睡着了,回到家放床上也没醒。
  这一天,也算是没闲着,陆静秋躺在床上,也不想洗澡了。
  直接一个枕头,就翻身睡着了。
  第二天。
  老公起了个大早,去买菜,卖肉。
  早饭都是老公做的。
  一家三口刚吃饭呢,门口门卫就跑过来叫了。
  说是按玻璃的。
  蒋南州赶紧下楼去接。
  小承道:“妈妈,他们怎么来这么早呀。”
  “叔叔有门店需要照看,大多是早上一早帮人做活,或者晚上下班了过去。
  白天要留在店里看店接生意。”
  “哦,他们可真辛苦。”
  “挣钱哪有不辛苦的。”
  “哦,挣钱好辛苦呀,那我以后不吃冰棒了。”
  陆静秋捏了捏她的小鼻子:“马上天凉了,你想吃也不能给你买了。”
  “要是太爷爷和外公在,多凉他们都会给小承买的。”
  “就你太爷爷和外公惯着你,快赶紧吃,一会儿叔叔要来咱家干活了,咱们得腾地方。”
  “妈妈,我能下去玩么?”
  “可以,但不能跑远。”
  “好。”
  小家伙一听能下去玩,大口扒拉扒拉饭,小手一蹭就往下跑。
  陆静秋想要多交代几句,都来不及。
  安装的工人上来,卧室的一块,厨房的一块。
  师傅也快,量完尺寸,下去一楼把玻璃块裁好,安装好,就用了半个小时。
  结束后,蒋南州又送两人到了门口。
  陆静秋也下来了。
  她要去看看小菜园,小承这会儿,和楼里的几个孩子在操场玩。
  问他要不要去小菜园,这孩子玩疯了,不愿意跟他们去。
  陆静秋叮嘱了几句,跟着蒋南州去家属楼后面了。
  这边不平整,家属楼小菜地也不在一块,没家差不多长三四米,宽一米左右吧。
  但每家每户的也都不一样。
  都比较分散。
  他们家的那一处旁边也有几块。
  都种了白菜萝卜,发芽长了几片小叶子了。
  蒋南州道:“只见社区分下来的时候,还有些青菜,我平时在食堂,不做饭,就让邻居弄走了。
  现在这个季节,也该种白菜萝卜了。”
  “咱们下午整整地,买些白菜萝卜种子种下吧,这边冬天全靠白菜萝卜呢。”
  “行。小卖部那边有种子,我去买点儿,顺便借他的抓钩。”
  “我在这里等你。”
  蒋南州去了二十分钟,拿来了两个工具,把小承也带过来了。
  小家伙一说要刨地,拿个小抓钩,学着爸爸的样子。
  这一点儿地,蒋南州半个小时就弄好了。
  整理平整,把白菜籽撒到一边,另一边种萝卜。
  然后又去弄了水过来,简单的浇了一下,十点多就结束了。
  中午吃的是排骨汤。
  明天要去上班了,陆静秋看着衣柜找了几套衣服,让蒋南州帮着看看。
  拿一套,蒋南州说好看,拿两套,还说好看。
  她就说,穿衣服就不能问男人。
  不过蒋南州说得也没错,陆静秋平时穿衣服确实好看。
  身材好,穿什么都不错,而且她选衣服很有眼光。
  陆静秋找来找去,就找了一个白色的针织衬衣,下面是一个格子裙。
  这这身装扮,在小区都很显眼了,在县里更是没得说。
  但这还是陆静秋前几年的衣服了呢。(本章完)
  ………………………………
第四百二十章 :新工作
  第二天一早,因为要赶车,陆静秋五点多就起来了,梳洗完下去买了菜。
  煎了几个鸡蛋,凉调了个青菜。
  煮了小半锅粥。
  弄好这些,她都来不及吃饭,赶紧下楼区赶车。
  正好遇到隔壁的曹嫂子。
  “曹嫂子。”
  “陆同志,你也赶车呀。”
  “是。”
  “那正好,以后咱们一楼层的,我可有个伴了,你做几号车。”
  “二号。”
  “呦,我也二号。楼下陈同志坐的一号。走走,咱们快点,马上发车了。”
  “哦。”
  陆静秋跟着曹嫂子一路小跑的去了厂门口,拉着她上了一辆车。
  还有几分钟发车,都是跑着赶车的。有的手里还拿着包子,一边跑着一边吃着。
  她们两个上去的时候,车上还有位置,刚坐下不到一分钟,就到齐了。
  大巴上除了一位司机,还有一个协助员。
  不是收费员,而是安排接送家属事宜的,给司机指挥着。
  车出发以后,那协助员就给第一排一个小本子,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大家也不知道在本子上画什么。
  到了她们这边陆静秋才发现,是这个车上的名字和上班的地址,后面有个接送。
  曹嫂子迅速的打完她的勾后,给陆静秋说道:“如果你下午需要接的话,就在后面打对勾,不需要就画×,这样他们好安排车。”
  “哦。”
  陆静秋果断的在后面打了个对勾。
  这边协助员也过来了,笑着道:“陆同志是今天社区那边刚安排的家属,在城关一中是吧,下午需要接么?”
  陆静秋笑道:“需要,需要。”
  “我姓陈,他们都叫我陈姐。下午到你们城关一中。应该在六点四十,你提前在你们大门右侧二百米的地方等着。”
  “行。”
  六点半车准时出发,到县城的路上,没有停,开的也挺快的。
  因为这边直通的就是这个厂子,早上这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