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竹兰信周老二能处理好,周老二又说了雪梅和孩子,双胞胎很听话,姜升还置办三亩地,剩下的两页信才写了昌智,昌廉,读书的明云和容川,先说的两个读书的成绩不错,个子也长高了许多。
  然后才说昌廉,昌廉回家后就安心读书了,董家人来请昌廉出门,昌廉都不出去,至于昌智,昌智秋日也会一起来礼州,参加祭祖后,昌智就和许进士去游学了。
  竹兰放下信,心里感慨,分开的确会淡薄感情,尤其是她和周书仁才来古代三年,好不容易又当爹娘的感觉了,又分开了,分开的日子,她唯一惦记的就是孩子,至于大人,她忙起来真的很少想起来。
  也不对,她挺惦记雪梅的,每次给雪晗买东西,她都会想起雪梅,有雪晗在身边,她给雪梅也买了不少东西。
  竹兰不用等周书仁看信直接回了信,因为就算周书仁看了也不会亲自回信的,现在周书仁的心里装着百姓,便宜儿子的位置就更少了。
  李家村宅子,周老二和昌廉相对而坐,周老二现在出门都是周家二老爷,衣服都是新做的,用的京城的料子,哪怕长着老实脸也没人敢小瞧,最近酒席有些多,周老二胖了。
  周老二喝着茶道:“也不知道信到没到礼州,礼州城的情况也不知道如何了。”
  他担心爹能不能处理好礼州城的事。
  昌廉对爹现在是完全的崇拜,“皇上看重爹,爹一定会有办法处理好礼州城的问题,等回信就知道了。”
  周老二放下茶杯,他是真的想立刻去礼州城,他现在羡慕老大了,以前觉得当老大挺惨的,现在他恨不得自己是老大,“也不知道大哥能不能帮上爹娘。”
  昌廉默了,“大哥不再是以前的大哥了。”
  等再见大哥,他和二哥想坑大哥都难了,一年多独当一面的磨练,爹娘手把手教导,他心里都羡慕的很。
  周老二也沉默了,原来爹娘更偏爱憨憨,对哦,等再见面憨憨都不再是憨憨了。
  周老二想到了王老四,以前王老四能气死他,现在的王老四讨好赔笑喊他周二爷,再也不会炫耀分家的好了。
  屋子内赵氏和董氏绣着帕子,赵氏心情舒畅,这回董氏再也没优势可言了,公公的品级比董县太爷高呢,而且还得皇上看重。
  当家的说了,有多少府城官员一辈子都没见到过皇上呢,公爹不仅见了,还得到了重用,瞧瞧董氏对昌廉无微不至的,对她这个二嫂也格外尊重了。
  赵氏高兴一会心情又低落了,以前在婆婆身边,她还能和大嫂争一争婆婆的关注,现在婆婆面前只有大嫂了,难道真是傻人有傻福?老天疼憨人?
  董氏已经经历过落差了,自从公公中了贡士,爹娘就告诉她了,她就是周家的儿媳妇,别的什么都不是,日后能拿得出手的身份也是靠着周家。
  公爹成了榜眼不说,一上任就是知州,还是直隶州的知州,爹说了,公爹只要能稳住礼州城,公爹的前途不可限量。
  她现在回娘家,哥哥嫂嫂们都喊她周家二太太,而不是小妹小妹的喊了,想想嫂子们的嘴脸,想想难为过昌廉的亲戚,不仅亲自登门赔礼,还把强卖方子赚的银钱送了一半过来,足足有一千两呢!
  只可惜相公说了,这些银钱都是大嫂的,当初卖方子的银钱就都给了大嫂,公爹和婆婆都警告过,算计外人可以,不许算计家人,这一千两到礼州城是要给大嫂的。
  至于为什么没让二伯哥写信上,原因很简单,相公和二伯哥都嫉妒大哥大嫂,自然不愿意告诉好消息。
  别说相公了,她都嫉妒大嫂,还好再有几个月就能去礼州城了!


第363章 炫耀是要代价的
  礼州,竹兰写好了回信,她不急着找快马送回去,准备些吃的用的一起送回去。
  最近一个月家里没少采买东西,礼州城靠近边境,虽然刚打了大战,整个边境外族商人少了不少,可也是有的,咳咳,只是礼州城太穷没有外族商人愿意来。
  竹兰就在川州采买了不少吃的干果大枣等,买的还不少,这个月份的皮毛不好,她倒是没卖。
  竹兰让柳芽喊来丁管家,将信递给丁管家,“你再收拾出来一些干果和大枣等吃的托给镖行送走。”
  丁管家借过信,“主母还有别事情要交代吗?”
  竹兰拿过写好的单子,心都是痛的,一大笔的银钱,“的确有,你带上两个小厮冬至和小寒去川州买茶具,碗碟和一些花回来,这是单子,你照着上面写得买。”
  丁管家拿过看了一眼,买的东西不少,“我送了信就带冬至和小寒启程。”
  “嗯。”
  丁管家揣着信出了院子,虽然事情比以前干得多,可他一点都不觉得累,谁能想到,他从举人家的管家一跃成为知州家的管家,当初被转卖的时候,他都绝望了,以为会被卖到商贾家,日后只能低三下四当孙子,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前对他喝斥的牙子,现在见到他丁爷丁爷的叫着不说,还赔不是。
  只可惜讨好他没用,想到牙行的东家亲自上门的场景,该啊,让他们打歪心思,不过,老爷是真在乎主母啊,他也很快悟了出来,这个家主母的话比老爷都好使呢!
  京城,周书仁的折子也到了皇上的手里,皇上手里不仅有周书仁的折子,还有探子更详细的汇报。
  皇上外躺在小炕上,先看的周书仁折子。
  周书仁的折子一句废话都没有,开头交代路上花了多少银子,购买了多少粮食和种子,到了礼州后又干了什么,从分了第一批粮到修路挖池塘,又写到农耕,分鸡猪等都交代的十分清楚,笔墨最多写了分苹果树,说了打造苹果之乡的计划。
  皇上看完了折子拿起探子汇报的折子,滤过前几句的马屁看着重点,汇报的折子更详细,不仅有周书仁干了什么,附带了账簿,还有周书仁的行程,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都十分详细。
  厚厚的折子都是周书仁的信息。
  皇上对比了两个折子后丢给太子,“你看看,咱们这个周大人不仅稳住了礼州城,还想将礼州打造成为富裕州呢!”
  他是真期待啊,唔,他可以期待礼州城未来的税收了,高兴自己的眼光好,瞧瞧,这么多的人,他就看好周书仁。
  太子浏览完,看到了重点,“父皇,周大人娘子先种的果树?”
  皇上笑眯眯的,“别小瞧妇人,咱们这位周大人的娘子可是抓银钱的好手,平港的三座宅子,周大人娘子一千八百两买的,现在翻了四倍不止,儿啊,父皇告诉你,千万别小看任何女人,你母后下狠手朕都害怕。”
  皇上一想到现在宅子是他的,心里美的很,这还是第一次赏赐宅子能换来银钱回报!
  太子,“……”
  这和他认识的母后说的是一个人?他的母后明明贤良淑德,温柔慈爱的人!
  皇上一副儿子你不懂的模样,你母后暴怒的时候,朕都溜着墙根走,“行了,你把周大人的折子改一改,你知道怎么改吧!”
  太子点头,他知道,父皇厌恶满篇废话的折子,几次说了让写重点,结果废话反而更多了,父皇气的牙痒痒,自然也希望大臣们感受一把,每次要读地方的折子,父皇都会往上添不少废话,依照父皇的意思,说了大臣也不听,那就互相伤害,反正父皇坐着,大臣们站着听!
  太子心想,他也是站着听的,心里记了大臣一笔,又想着周大人的折子,看着真让人欢喜,别说父皇喜欢周大人,他也十分喜欢。
  礼州城,周书仁第一次天还亮着回家,晚饭都还没做好。
  竹兰等周书仁换了常服,把信里的内容说了,周书仁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然后没了。
  竹兰就知道会这样,见周书仁皱着眉头,“遇到难事了?”
  周书仁拉着竹兰坐下,“也不算难事,就是听你提了明云和容川,我想起了书院,礼州城的举人,秀才还是有的,只是现在百姓吃都费劲,哪里有银钱读书,一些耕读人家缓过劲也要几年后,学子们就耽误了。”
  这要是明年只有几个人考秀才或是举人的,整个礼州又出名了。
  竹兰,“所以你想办书院?”
  周书仁摇头,“不是,州城是有官学的,只是礼州城目前官学只有几个人,我寻思着由衙门出笔墨和银钱,招一些字写的不错,未考取秀才的童生和读书学子来抄书。”
  竹兰看着周书仁不仅是为了学子吧,“你想抄写的书都是市面上少有的吧!”
  周书仁笑眯眯的,还是竹兰最了解他,“是啊,我和你说,咱们的同知陈大人家学渊博,家中可有不少藏书呢,你看啊,越稀少的书价钱越贵,等抄写好了,就可以让人拿到各州城书店去卖,换得的银子除去笔墨纸和人工费用,剩下的银子,都用在学子读书上,比如补助笔墨纸张啊,对,还有参加考试的时候吃住行等费用,一举多得!”
  竹兰心想,周书仁不知道惦记多久了,“真难为你百忙中还能惦记陈大人家的藏书。”
  周书仁,“谁让他有事没事炫耀下自己读过什么,你说你炫耀就炫耀了,还喜欢问我看过没,好像读书上压过我,他心里就能好受似的,我保持微笑很多天了,终于逮到机会坑他了,你说我这个想法如何?”
  竹兰,“……好是好,你怎么说服陈大人拿书出来?”


第364章 孝顺
  周书仁弯着眼睛,“戴高帽子呗!”
  竹兰,“……”
  让陈大人炫耀,她同情陈大人了。
  竹兰笑眯眯的,“我和你说,我想办个茶会,等你们休沐的时候办,品的是皇上赏赐的茶,我觉得到时候和陈大人说书的事一定事半功倍。”
  周书仁握着竹兰的手,“那就这么说定了。”
  两口子相视而笑,敲定了怎么坑陈大人。
  晚上,周家的菜色越来越丰富了,晚上六道菜,四道肉菜两道青菜,就连下人的饭菜都是一肉一素。
  下人吃得饱了,还能有油水,一个月干瘦的小厮和丫头都长了肉。
  次日一早,下人领月钱的日子,管家一个月一两半,婆子都是八百文钱,二月也提到了一两,三个跟着杏花的丫头还小,也帮不上什么一个月二百文钱,跟着雪晗的两个丫头四百文。
  小厮年龄大一些基本都有活,四百文一个月。
  李氏等主子的月钱也提了,周老大一个月三两月钱,李氏和雪晗是二两,孙子辈的都是一两。
  李氏去盯着发的月钱,等发月前结束了,来了主院,“娘,自愿卖身的立秋请了假回家了。”
  竹兰想到还有冬至和小寒也是自愿卖身的,才想起来,昨个跟着丁管家去川州了,今个没法领月钱,否则也会请假的,“她是送月钱回家了。”
  李氏,“娘,您不是让老大雇佣了立秋的家人看山吗?现在立秋家里应该有些银钱了,怎么还要立秋的银钱?”
  竹兰拨弄着算盘,“立秋的家里有几个要娶妻的,需要的银钱不少。”
  而且也没有人会觉得银钱多了就不要银子的,正好她也想看看,立秋的人家会要多久立秋的月钱,也能判断是否继续用立秋的家人继续看山。
  竹兰算好了账,今个丁管家不在家,卖铺子的事不急,“走吧,跟我去看看你外公外婆。”
  李氏来了礼州城一个月了,当家的忙了,她很少在出门了,她珍惜每一次出门的机会,“哎。”
  竹兰带着李氏和闺女去的杨府,杨府有护卫守着的,下了马车直接去了孙氏的屋子。
  孙氏坐在窗边,“我说今个你一定会来,你爹说你忙不会来,我还和他打了赌,我赢了。”
  杨大勇笑着,“是,你赢了。”
  竹兰带了两身衣服,“眼看着换季了,我给爹娘做了两身衣服,您二老换上看看合不合身?”
  孙氏嘴上道:“你够忙了,还给我们做什么衣服。”
  可手却很诚实的摸上了衣服,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薄的料子。
  竹兰选的都是最好的料子,现在不仅她能穿了,爹娘也可以,她一共在川州买了三匹料子,夏日上了年纪穿最好了,透气还舒服。
  竹兰笑着拿过衣服帮着爹娘换了,换了衣服后,爹娘更像老太君和老太爷了,倒不是武春不给买,杨家的家底有数基本花的差不多了,现在靠的都是武春的俸禄呢!
  武春的俸禄也不少,可养活一大家子又养活几个下人就有些不够了,现在粮食不花银钱勉强够用。
  竹兰道:“家里还有些料子,等回去再给爹娘做两身换着穿。”
  杨大勇也稀罕身上的衣服,心里感慨,到老了没少享闺女的孝顺,这一路来的人参就吃了不少,“你家大业大的,最近花了不少银钱,日后的花销更大,别往我们身上搭钱了,我们有衣服穿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