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书仁咧着嘴傻笑,“这才是我儿子,没出生知道心疼娘。”
  竹兰听了这话,轻笑一声,“他的确心疼我。”
  竹兰拉着周书仁的手,“现在秋收结束了,只等着苹果卖了,银子入账了,我就让老大送年礼回去顺便把庄子买了。”
  周书仁,“好。”
  竹兰又道:“等江南两个庄子的银子收回来,我想买宅子。”
  周书仁来了兴趣,周家现在的家底大部分都是竹兰倒卖房产起来的,“你想在哪里买?”
  竹兰弯着眼睛,“我想在江南买,这一回只在最繁华的州城买宅子。”
  周书仁挑眉,“为何?”
  竹兰勾着嘴角,“王朝十几年了,元气恢复了不少,你就从礼州城这两年的出生率就能看出来,人口多了,人口多了宅子一定增值,尤其是繁华的州城更是稳步上升,买富贵地界的宅子保值不说,一旦急需用银子脱手也快,还不怕压价。”
  周书仁接话,“宅子租出去也不用过多的操心。”
  周书仁知道,竹兰原本是准备大干一场的,只是怀孕了,竹兰为了保证自己和孩子都平安,所以改变了计划。
  竹兰笑着点头,“小家伙来了,孕妇多思多虑不好,这几年我的精力都会放在他的身上。”
  周书仁搂着竹兰,竹兰也是不想让他担惊受怕。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卖苹果的季节,今年苹果的虫子多,可结的果子也多,一些虫子少的苹果贱卖也是能卖银子的。


第423章 喜欢吗
  一大片果园,入账将近四千两,杨家入账也不少快要接近两千两了。
  周家最大的一笔收入入账了,竹兰核对一年的花销了,去年去锦州拿了一万两,家里留下家用两千两。
  今年一年的花销,衣食住行花的不是太多,花了三百多两,主要是衣服料子贵。
  一年里的大头在送礼上,陈大人家有银子送的都是贵重的,周家回礼也不能太失礼了,一来二去的。
  今年送礼上花了七百多两。
  还有一些首饰,换季了都会添一两样的首饰,竹兰还给几个儿媳妇订了玉镯子,这就是一笔大开销了。
  再加上遇到好的皮子和木料都会给闺女存下嫁妆。
  两千两银子基本见底了,现在账面上还有秋收的银钱和卖苹果的。
  周老大站在娘的身边,看到了最后核算过的数目,倒吸了一口气,“娘,咱家一年两千多两?”
  几年前他觉得一年十两银子都多,这才几年啊。
  竹兰低着头,“不算多。”
  竹兰真不觉得多,虽然花了可也攒下了,尤其是一些皮毛,现在攒下都是赚了,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皮毛和木料等都会涨价,而且是翻倍的涨。
  随让开通了海上贸易,这才不到两年,皮毛比去年涨了一成。
  周老大捂着心口,这还不多,娘给大房置办了产业和土地,大房今年一年的收入才一百两,想到收入,大房的银钱少,真比不上二房,他给二房算了一笔账,二弟光瓜果和苹果园,一年的收入就上千两了。
  三房,三弟妹的银钱多,三弟也不少,当年在平州城,三弟收了不少礼,据说在来礼州的路上就给倒卖了。
  三房的土地都是经过他手的,三房光田地收入就有小二百两,还有一些铺子没算呢。
  周老大想到李氏的话,他们大房的确该努力。
  竹兰算好了账目,让闺女收着,竹兰对着周老大道:“年礼我都置办好了,你收拾收回准备回老家吧。”
  周老大知道要买庄子的事,想到账目上的银子,“娘,虽然东北地广人稀庄子的田地价格比南方便宜,可您要买的大庄子,账目上的四千两不够啊。”
  竹兰揉着肩膀站起身,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房契,“这是当初在京城,我买了两座宅子,一座在西北城交界地方大能建三进院子,这座宅子我不准备卖了,等日后银子充裕了重新建,还有一座是西城地方太小了,我不准备留下。”
  竹兰将房契交给周老大,“这两年平港繁荣,京城的宅子价格也涨了,虽然没有平港涨的吓人,咱们家西城的宅子也能涨个一百二百两,当初买的时候两千八百两,应该能卖到三千两,你顺路去京城找邓秀才卖了,加上我给你的三千五百两,两座庄子基本就够了。”
  竹兰说了这么多,一想顺便都交代了吧,“如果还有剩下的银钱,你就在周家村附近再买二十亩地捐给族内的族学,作为族学的开销。”
  周老大都一一记住了,“娘,家里的老宅呢?”
  他记得娘说过要重新建的。
  竹兰没忘了,现在家里的老宅空了出来,大闺女已经在周家村买了地基建了宅子,“先放着吧,明年再说,还有你别忘了祭奠祖宗。”
  周老大每次回去都祭奠的,“娘,我忘了什么都不会忘了祭奠。”
  竹兰笑着,“嗯。”
  三日后,周老大带着准备好的年礼走了,周老大刚走没多久,周老二和赵氏就回来了。
  因为周老二要去江南,只是一起同去的还有丁管家。
  至于赵氏怀孕了,又不能让赵氏一人在川州,所以回来住两个月。
  周老二两口子回来,带回来不少的东西,两箱子的东西摆在竹兰面前,周老二道:“娘,我认识个皮毛商,知道娘喜欢皮毛,我就买了一些回来,你看喜欢吗?”
  竹兰当然喜欢,“要不少银子吧。”
  这些皮毛都是上等的,三张皮子可不少银钱。
  周老二笑着,“娘,儿子今年赚了不少,您就别操心银子了。”
  竹兰看着周老二,这么多年了,她好像第一次收到周老二给她的东西,竹兰眯着眼睛,这是她怀孕了,周老二怕她和周书仁偏疼小儿子有危机感了。
  另外一箱子,都是一些布料和吃的了。
  赵氏手里拎着包袱,“娘,我们知道您有身孕了,这是我给未出生孩子做的小衣服。”
  竹兰木着脸,她差点忘了赵氏也怀孕了,月份也都差不多啊。
  周老二望着茶杯,他也牙疼的很,弟弟或妹妹跟他儿子或是闺女差不多大啊。
  竹兰接过包袱,顺手就打开了,只是看着包袱里的小衣服,竹兰默了。
  赵氏忐忑了,“娘,你不喜欢吗?”
  她按照婆婆喜好做的衣服啊,婆婆喜欢闺女,她为了讨好婆婆特意买女娃娃穿的布料。
  竹兰笑着,“很喜欢。”


第424章 周府最有银子的人
  晚上,周书仁见竹兰还看着小衣服,拧着眉头扯了过来,“别看了。”
  竹兰失笑,她知道周书仁不高兴了,他们希望是儿子,赵氏送女孩子的衣服扎了周书仁的心了,“我就是看看赵氏的刺绣又长进了不少。”
  周书仁才不信,今天晚上竹兰的饭量都小了,一看也很郁闷,“屋子里只有我,你就别装了。”
  竹兰叹气,“好吧,我不装了,郁闷倒是没多少,我就是忍不住思考完万一是女儿呢,我们是不是该提前预防准备些什么。”
  周书仁盯着手里的小衣服抿着嘴,“我还谢谢赵氏提醒我们了?”
  竹兰,“谢谢就不用了,的确提醒我们了,这些日子一直念叨儿子儿子,我们自己都被洗脑了,一切都太想当然了,万一是女儿呢?所以还是有些准备的好。”
  周书仁眼底精光,“万一是女儿养个童养夫,然后把童养夫当儿子养,洗脑他。”
  竹兰噗呲笑了,的确是周书仁能干出来的事,竹兰摸着肚子,“时辰不早了,你也去洗漱吧。”
  现在每天饭后,周书仁都要去教施卿,竹兰早就洗漱过了,就等着周书仁了。
  周书仁站起身,“好,我一会就回来。”
  一刻钟周书仁就回来了,洗了个简单的澡,竹兰拿过帕子给周书仁擦拭头发,“今天周老二给我们带了不少东西回来。”
  周书仁撇嘴,“他那是怕了,我看他们两口子就在川州好好待个几年吧。”
  他没教育好,别想回周家。
  竹兰就是感慨,周老二是成年人,哪怕下了狠手,想改变依旧很难,她告诉怀孕,两口子没表示,这回家了倒是带了东西。
  周书仁听到竹兰叹气,“别想老二两口子了。”
  竹兰嗯了一声,等周书仁的头发干了,竹兰放下帕子,拿着梳子给周书仁梳头发,“你这头发薄了不少。”
  周书仁郁闷了,还好掉的很全面不是从头顶掉的,否则他真的要哭了,“我吃了张大夫调理的药也不知道好不好使,还是吕老爷子更让人信任啊。”
  竹兰的身子骨就是证明,竹兰的身子能养的这么好,老爷子头功。
  周书仁想到吕老爷子,竹兰生产要是老爷子在就好了,他也能更安心一些,只是老爷子年纪大啊,出远门不太可能。
  次日一早,早饭后,竹兰叫来了周老二,递给周老二一张单子,“这是回程采买的单子收好了。”
  周老二拿好了单子,“娘,还有什么嘱咐吗?”
  竹兰又拿出锦州两个铺子的契书,“这两个铺子卖了,然后拿着卖铺子的银钱和收上来的租金在锦州西城买宅子,小的不要,至少二进的宅子,两座庄子粮食卖的银子都带回来。”
  周老二忍不住瞟了一眼商铺的契书,上面是爹的名字,忍不住问,“娘,买的宅子写您的还是爹的名字?”
  竹兰怀孕是精神头不好却不迟钝,周老二的目光她看到了,“写我的。”
  周老二低着头,虽然他不希望分家,可爹说过,现在只是不能分家,不代表以后不分,爹名下的是要兄弟几个平分的,娘名下的全凭喜好了,所以这个家,还是娘手里的银钱最多,“娘,我记住了。”
  竹兰本来还想多交代几句的,嘴边的话又不想说了,周老二的秉性刻在了骨子里,他不算不想才不现实,打发着周老二,“丁管家收拾好行李了,你也回去收拾吧,明日就启程了。”
  周老二低着头,“是。”
  周老二出了门,站在台阶上,他才离家多久,他就觉得自己像是客人一样,昨个回来,昌廉喊着二哥回来了,他顿足了,因为多日不见,他发现昌廉又变了,昌廉变的更内敛了,同是周家儿子,他和大哥,昌廉差距又大了。
  周老二哪怕赚了银子,他也没觉得高兴,他只想早些回家,唯一安慰,儿子闺女被爹娘教育的很好,闺女一举一动越来越像小妹了,儿子更不用说了,背书背的有模有样的。
  周老二想到儿子,脚下有了力气,儿子是二房的指望了,他不求儿子比得上长孙明云,超过明腾就行。
  第二日,周老二和丁管家走了,赵氏就来了主院。
  赵氏看着婆婆道:“娘,您教导玉霜和明瑞辛苦了。”
  竹兰想到孙子孙女,有了笑意,玉霜不用说,就说明瑞,现在董礼不骄不躁了,她就很有成就感,“他们是我孙子孙女,不辛苦。”
  赵氏今个来是犹豫要不要去看娘的,相公不在家,她出门请示婆婆的,她又不想去娘家,娘最近的信很频繁,都是弟弟读书的事,还说弟弟起来了才能给她撑腰,对于弟弟,她的感情真没多深。
  她在川州还动心过,可见了儿子和闺女后,她就收了心,她的依靠从始自终都是儿子和闺女,只可惜她再改也做不到大嫂的样子,她要是和大嫂一样得婆婆喜欢,她的依靠就是婆婆了。
  竹兰见赵氏走神,“有事?”
  赵氏浅笑着,“娘,我就说想要不要回娘家,您也知道我娘一直给我写信,可我回来了不过去又不好。”
  竹兰听了赵氏的话顺耳了不少,别憋在心里让她猜,说出来多好,“你不用去,你娘今个不来,明个就来了,不过,等你娘来了将你给她的礼物一起带回去就好。”
  赵氏脸红了下,现在的娘她也觉得陌生,“娘,我娘怎么变了,没什么,娘,您先休息,我先回去了。”
  赵氏脸涨红着,她怎么就把心里话顺嘴说出来了,可她真的想不通,娘怎么就变了呢?
  竹兰听到了,心里道,方氏一直被压迫,压迫的久了,头上没人了跟弹簧似的反弹了。
  赵氏没走一会,方氏就到了,竹兰为了肚子里的娃清静,也为了赵氏肚子里的孙子辈考虑,不准备拖着了。
  方氏带了礼物来的,方家就方氏和钱可期两人,一年的花销少,方氏手里有银子,求人带的礼物也贵重,竹兰看着皮毛,心里想,估计都知道她喜欢皮毛了。


第425章 不那么美了
  可说真的,她真不是特别的喜欢,她只是为了给闺女,孙女囤嫁妆,家里还有两个孙女呢,说不好日后更多,哪怕日后分家了,她这个做奶奶不能厚此薄彼不是,所以她尽量多囤一些。
  所以她等孩子生了,还是要努力赚银子的,长辈有时候也不好当的,都是银钱。
  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