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侯爷将孩子交给容川,走到门口,刚才还是几滴的雨,越下越大了,宁侯爷有些可惜,自家孙女要是再等一会出生该多好,不过,这日子选的也好,哈哈笑着,“这孩子有福气,生的好。”
  宋氏等人心里何尝不可惜,晚一盏茶的时间多好。
  竹兰在屋子里内听了宋婆子的话,撇了撇嘴,真以为福气大多好呢,她觉得自己的外孙女重名极了,不早不晚,有福气,却不会将下雨按到外孙女的身上,福气也双刃剑,人一旦习惯你的福气,你要是又一次没福气,跌落神坛!
  竹兰笑着:“不可惜,我孙女这才聪明,会选时辰,你别以为福气多好,大福气不好,不好。”
  女官听了这话,眼里含笑,这才大智慧的人!


第1108章 进京
  不一会,孩子送回了产房,雪晗已经收拾妥当,外面下着雨也不能放屋子内的血腥味,血腥味依旧很浓,因为雪晗不喜欢熏香,屋子里也没点。
  雪晗看了眼自己的闺女,最后实在是累得不行,眼皮子直打架,闭上就睡了。
  容川进来闻到血腥味腿有些软,这是流了多少的血,再见媳妇苍白的面容,心疼的不行,小心的坐到床边,轻轻的握着媳妇的手。
  竹兰一直没出去,并不仅仅是因为惦记闺女,还因为陪着闺女坐的时间太久了,腰疼的不行,需要缓一会,“雪晗没事,睡醒了就好了,她现在知道用尽了力气。”
  容川抬起头,顿住了,看到了娘青紫的手,手上都是指痕,“娘,您的手?”
  竹兰活动着手,自己的手真是惨兮兮的,“你媳妇握的。”
  容川心里愧疚,“今日让娘操心了。”
  竹兰不在意,产房内的女官和产婆等人都离开了,只有水婆子看着孩子,竹兰想了想问,“你闺女今日出生,外面天降甘霖,你怎么想的?”
  容川刚才在外面,大嫂刚才还念叨,说闺女晚一会出生就好了,爹也有些这个意思,“娘,儿子是您和爹教养长大的,儿子不蠢,我闺女只是有些福气,并不占最好的时辰。”
  竹兰露出了微笑,没办法,古代人大环境下更迷信,尤其是出生的八字,“你能这么想就好,你已经不需要有个福气很大的闺女加持身份。”
  她没出去,也能猜到一些宁国公府的想法,对于不明真相的宋氏等人,现在的宁国公府挺衰的,需要个天大的喜事,宁侯爷的心疼容川,可也因为容川的真是身份,宁侯爷不会觉得福气大不好,皇上的孙女福气大一些没什么。
  容川小声的道:“娘,儿子害怕呢,我闺女就是聪明会选时辰出生,儿子真怕占了时辰,下一次干旱让我闺女求雨呢。”
  别管到时候什么身份,重压下,自家闺女只能是牺牲品,而且,他可不希望自家闺女抬的太高,爹娘一直说普通是福气,他一直这么认为,责任越大担子越重,普通快乐些挺好的。
  竹兰满意的勾着嘴角,“你心里有数就好。”
  只要容川心里有数,皇上就不会多想,皇上对容川愧疚着呢,至于皇后,刚才女官在的时候,她该说的已经说了,相信皇后明白。
  皇宫内,皇上和太子正站在窗边看着窗外的雨帘,太子语气欢喜极了,“父皇,下雨了。”
  皇上哈哈笑着,“对,下雨了,这是一场大雨,旱灾会得到缓解,喜事,喜事。”
  顿了下问柳公公,“容川的孩子可出生了?”
  柳公公还没得到消息,刚想回话,小公公进来,“回禀皇上,半个时辰前,宁世子喜得贵女,重六斤。”
  柳公公一听,恭喜道:“恭喜皇上。”
  皇上示意小公公下去,高兴有了嫡亲的孙女,随后想得更多,“这雨下了有半个时辰没?”
  太子立马明白父皇要问的是什么,“没有。”
  皇上沉默片刻,哈哈笑着,“这丫头是个有福气,机灵的,福气占了,还不出风头,不愧是朕期待的孙女。”
  太子脸上也带笑,他不是没有心胸的人,对于齐王都能容的下,更何况是亲弟弟,福气大的侄女他不在意,现在不占这么大的福气,他更喜欢,觉得不愧是亲弟弟生的,孩子都让人喜欢的很。
  皇上喜滋滋的去找很早就取好的名字,“当初太医诊脉的时候,朕就问过是男是女,看看,只都是女娃的名字。”
  太子瞄着父皇,所以父皇手里真的有能摸准男女的圣手,父皇你暴漏了。
  次日一早,竹兰醒了就看到了周书仁,周书仁正那药膏给媳妇擦手,见她醒了,嘴里嘟囔着,“这也就是亲闺女,换了人试试。”
  竹兰心里甜蜜蜜的,这是心疼她呢,“你来看过外孙女没?”
  周书仁放下药膏,吹着媳妇的手,“看过了,小丫头长得好,对了名字已经起了,皇上起的,柳公公先一步送来的。”
  竹兰问,“叫什么?”
  周书仁撇嘴,“琳熙。”
  竹兰一听皇上只给了名,宁琳熙,张琳熙,随后压低声音问道:“柳公公来可说了别的没?”
  周书仁知道媳妇的担心,他也挺担心的,所以一大早特意过来看看,顺便敲打容川,“柳公公没多说什么,只是看了孩子就回去了,顺便带来皇后娘娘的礼物。”
  竹兰放心了,皇上和皇后对容川愧疚,二人脑子也是清明的,“那就好。”
  周书仁到了上衙门的时辰,“孩子出生了,你今日就回府吧,我在户部睡够了。”
  竹兰笑着,“好,一会我就收拾回府。”
  周书仁这才满意,家里有媳妇才是家,“嗯,那我就先去户部了。”
  “好。”
  竹兰等周书仁走了,才起身,手还真疼,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大雨,竹兰心情轻快。
  宋婆子边给主母梳头边道:“刚才姑爷过来说,孩子不办洗三了,说是低调一些的好。”
  竹兰心里有数了,这是容川和丈夫说的,不办洗三挺好,该低调,免得被做文章,“嗯,一会收拾收拾,我们回家了。”
  宋婆子,“是。”
  竹兰吃了早饭就看了闺女,闺女气色好了一些,见到娘目光落在娘的手上,“娘,女儿不孝。”
  竹兰,“好了,娘的手没事,看你休息的不错,我也回去了。”
  “嗯。”
  竹兰又交代了一些月子里注意的,最后看了外孙女吃了奶,才起身离开回家。
  这一场大雨下了一天一宿,雨过天晴后,周家的湖水积了不少水,一场大雨缓解了旱情。
  因为宁国公府不办洗三,只有相熟的送了礼物,更多的注意力都在大雨上,据说这一场大雨是大范围的降雨,干旱的州都下了雨,皇上和太子高兴的很。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是十几日,十几日间又下了两场雨,大雨也不小,彻底解除了旱情。
  而梁王也终于进了京,如果不是大雨耽搁,进京的日子缩短很多。


第1109章 信
  到了京城门口,梁王对着同样骑马的周昌智冷哼道:“这回还觉得本王骗你?”
  周昌智不觉得,其实疾行几日后他就信了,信上是真的了,对于梁王的冷言冷语,他习惯了,淡淡的道:“殿下,我们是直接进宫,还是在下先回家?”
  梁王噎了下,冷声道:“进宫。”
  昌智低头闻了闻自己的衣服,他更想先回家,这身衣服传了两天了,梁王说疾行是真的疾行,一路都是骑马而行,幸亏他的骑术不错,但是他也遭了不少的罪,刚开始的时候不适应快骑,大腿磨伤了,如果没有慎行的药膏,他真扛不住,现在大腿内侧已经有了茧子。
  进了京,就不那么急了,一路往皇宫而去。
  城门口,有守着的侍卫,见到梁王,飞快的回宫内汇报了,这几日,皇上不惦记旱情了,心思都在梁王什么时候到京城。
  户部,周书仁这边也得到了消息,侍卫请周书仁进宫,周书仁心里有数了,梁王回京了,箱子带回来了。
  周书仁到的是最晚的,梁王已经去侧殿换了衣服,就连昌智的衣服也换了。
  皇上已经拿了工具,开了密封的箱子,示意周书仁起身过来,“已经打开了一层,还有一层。”
  周书仁心道看到了,因为他看到了第二层有锁,见皇上看着他,周书仁扯了扯嘴角,“我娘没交代清楚。”
  所以别问他钥匙在哪里。
  皇上嗯了一声,接过柳公公手里的工具,几下子就开了锁,如果不是要等周书仁,他早就将锁打开了。
  周书仁的眼睛都直了,“皇上,您还有门手艺?”
  这技术牛得不得了。
  梁王嘴里的茶差点没喷出去,周书仁说话还真是随意的很,关键是父皇还不恼火,还得意的回着,“那是,朕当年没少偷偷开锁去厨房偷东西吃,这个锁都是小意思,朕会开很多的锁。”
  周书仁感慨道:“皇上证明有一门手艺的重要性,看来臣也学一门手艺。”
  皇上道:“朕教你开锁。”
  周书仁意动,“可以吗?”
  “当然可以,日后你想偷你家的银子,保准你媳妇不知道。”
  周书仁,“……”
  这语气好像很有经验的样子!
  梁王这一回彻底呛到了!
  太子咳嗽一声,他严重怀疑,母后丢的银子是父皇拿的,否则父皇的经验哪里来的?
  皇上已经从箱子内拿出了一串钥匙,还有几封信,还有几块玉佩,玉佩是荣家嫡支的玉佩,里面的东西不多,因为外面密封的好,箱子内的东西都保持的完好。
  皇上盯着一串钥匙,这些钥匙的形状并不是普通的钥匙,随后注意力都在信上,至于几块玉佩,皇上抿着嘴,人和玉佩是不会分开的,这几块玉佩不对。
  皇上拿起嘴上的信,里面拿出来几页的纸,并不是信,而是族谱,上面不仅有名字,还有的标注。
  周书仁就在皇上身边,看到名字和后面的标注,瞪大了眼睛,荣家竟然还有这个秘密,厉害了。
  皇上心里十分的复杂,他看到了几个男性的名字,难怪,难怪荣家从未有过双胞胎出生,当年他嫡亲的小舅是双胞胎之一,荣家的双胞胎只会留下一个,另一个不是丢了,而是隐在了暗处。
  荣家一共有三对双胞胎出生,小舅舅是近一百年的唯一一对,当年死的不是小舅舅,小舅舅和小舅妈都被送走了,死的是荣家掩藏起来的舅舅。
  周书仁看到了娘的名字,荣盈,排行第六,所以是六娘,娘不是原嫡支,娘的爹属于荣氏暗卫一样的族人,当年救荣家嫡支死了,所以娘才被赋予了嫡支的出身。
  周书仁心情复杂的很,所以他不能上天了啊!
  皇上看完名单,上面的男性不仅仅是送走的小舅舅,还有其他人,都是赋予嫡支的身份。
  皇上拿起另一封信,这是周书仁娘写给周书仁的,交代了自己的身世,还交代周书仁拿着玉佩进京,最后才是最重要的,先带入京城的棺椁,竟然是小舅舅和小舅妈的棺椁。
  当年周书仁的娘是单独走的,追上了小舅舅和小舅妈,只是小舅舅运气不好,赶到的时候,村子里遭了山匪,小舅舅死了,小舅妈也死了,小舅妈的肚子在动,周书仁的娘刨开了肚子,孩子活着。
  皇上捏着信,这就对上了,至于多出来的棺椁,是为了迷惑人的,多一个人的坟墓,也能掩藏一些痕迹。
  周书仁站着看都惊呆了,他觉得自己的娘真是厉害的不行,心里素质牛的不得了。
  皇上翻看下一页,重点来了,因为有人查了过来,带着孩子不方便,所以在县内找了一户也刚生了孩子的帮奶孩子,她好引开人,等转回来,县城燃起了大火,找到那一户人家,人和孩子都不见了,人和孩子都不见了,连续守了许多日,依旧没人回来。
  周书仁眼神有些飘,所以爹发现娘的时候,娘的状态不好,因为孩子丢了,的确,这样的状态能好吗,如果不是为了找孩子,和身上的责任,娘早就存了死了。
  皇上继续看着,周书仁的娘找了一阵子,但是不敢离开,就没走远,最后嫁给了周书仁的爹,而且,周书仁的娘,还托了周书仁的岳家找人,只可惜战乱起,这人更不好找了。
  周书仁的娘心里一直郁结于心,时间越久,越没有了希望,等战乱结束,周书仁的娘就写了信在箱子里。
  因为愧疚于没找到孩子,一股火上来多年的郁结爆发,病来得急,没交代清楚就去了。
  周书仁这回彻底明白了,难怪死的时候,不瞑目了,这么大的秘密,只要交代几个字就好,最后手也指着祖坟的方向。
  随后周书仁冒了冷汗,娘弄丢了皇上嫡亲舅舅的孩子啊,这个转折有些让他接受不了,还上天呢,不要做梦了。
  皇上到没迁怒,当年的情况,如果不是周书仁的娘追上去,那个孩子也会憋死的,而且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