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部,周书仁接受着恭喜,嘴角翘着,“谢谢。”
王大人调侃,“大人府上三代出榜眼,京城的传言坐实了。”
周书仁摸着胡子,“哎呦,我的要求还真不高,要是能代代出榜眼,未来不出状元,我也是愿意的。”
代代榜眼和一个状元,他更愿意代代出榜眼。
邱延无语了,“大人还真不贪心。”
周书仁转了话,“说来,也要恭喜王大人。”
王大人乐呵呵的,儿子在二甲的名次不错,运作好了能进翰林院,“同喜,同喜。”
邱延就羡慕了,都是户部的高层官员,结果就他家的孩子不争气,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出彩,自家的孩子还是课业留的少了。
周书仁又道:“也要恭喜邱大人,听说你孙女定亲了。”
邱延脸上的笑容深了,“定亲了,年初的时候定的。”
这里还要谢谢周书仁,上次的花宴帮了大忙,最后选定了不错的亲事。
皇宫,太子,“还真是榜眼,父皇,您没放水吧。”
皇上,“这次殿试,周明云和状元郎不分伯仲,只是他错失了机会。”
太子心道可惜,如果春闱周明云为会元,这次状元郎就是他了,“还是差了运气,运气摸不到却的确很玄。”
爷爷认定了周尚书的运气与国运相连,他是不信的,后来听爷爷细数周书仁误打误撞的事,他也有些怀疑了。
所以对运气一说,小太子觉得很神奇。
皇上也认为周明云差了一些运气,“现在榜眼也不错,周家三代榜眼也是美谈。”
太子一想也是,榜眼也不是谁都能中的,“儿子觉得未来周家子嗣参加科举,赌局一定不会押周家子嗣中状元了。”
皇上乐了,还真有这个可能,“那也挺有意思的。”
次日,明云要游街,竹兰依旧早早占了茶楼看游街,看到大孙子骑马而过,“还是我大孙子最帅,今年的探花郎颜值不行啊!”
玉宜纠结了,她觉得玉蝶有些像奶奶,听听刚才的话!
李氏胖胖的身子还撑着窗边,“娘,我是榜眼的娘。”
竹兰,“是啊,我的丈夫是榜眼,我儿子也是榜眼。”
李氏啊了一声,竹兰哈哈笑了,这么一想她才是大赢家啊!
玉宜拿着扇子挡了脸,找到根源了,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玉蝶的确像奶奶。
竹兰继续看着外面还没过去的队伍,“咱们家光游街图就好几副了。”
李氏点头,只要自家参考,婆婆都会画。
竹兰继续道:“等我和你爹去了,这些画你们可要仔细的保存着,这是咱们家的荣耀,要让子孙后辈看看先辈的风采。”
周家现在几代应该是最风光的时候,未来皇上不需要继续扶持周家,周家就要低调了,子嗣后辈很难再呈现现在的盛况。
李氏听着心里不是滋味,“娘,您和爹要长命百岁的。”
竹兰听了没回话,都说长命百岁,又有几个能活到百岁。
明云是榜眼,周家要回去祭祖,这一次周老大两口子和明云一起回去,长孙到底是不同的,明云必须亲自回去祭祖。
冉婉留在了京城,由竹兰看着,家里赵氏几人帮忙,大房三口离开的很放心。
蕲州,因为离京远,大房启程两日,蕲州才接到了金榜,昌廉知道消息,激动的跳了下,“明云真争气。”
明云是三代的长孙,这代表未来百年,只要周家不作死,周家能兴盛百年。
同僚们纷纷恭喜,都能理解昌廉的激动,谁家的后辈这么争气,谁都激动。
蕲州的知府是从京城来的,对昌廉很客气,昌廉上面有知府吸引注意力,他在蕲州适应的很快,因为不显眼,虽然有人试探,昌廉没有多余的动作,加上有爹镇着,在蕲州过的还真不错。
昌廉下衙门回家,现在家里只有他们两口子,孩子都在京城,昌廉一进门就见妻子正做针线活,看着衣服大小,“给玉宜做的?”
董氏放下手里的针线,“嗯,玉宜现在长得快,我这不刚得了一些新样式的料子,闲着没事就多给闺女做几身出来。”
昌廉,“最近你辛苦了。”
他虽然没被针对,可一些应酬避免不了,妻子交际多了也很累。
董氏摇头,“刚来的时候什么忌讳都不知道才会处处小心,现在基本的忌讳了然于心,已经不会那么心累。”
昌廉握着妻子的手,南边家族多,忌讳更多,错综复杂下消息也不好打听,他现在的许多消息都是妻子参加宴席打听出来的,既不能惹人反感,还要问的有水平十分的耗心力,怎会不辛苦。
昌廉知道妻子给孩子们做衣服,是想孩子们了,家里只有两个大人显得冷冷清清的,“等过了秋,咱们就接玉娇和明凌过来。”
董氏一听,“玉宜呢?”
第1327章 惜命
昌廉解释道:“玉宜的年纪一天天的大了,为了避免有人打玉宜的主意,玉宜留在京城最好。”
昌廉话里的意思,董氏心里一紧,这边太复杂,闺女不仅仅是通判家的女儿,还是户部尚书的孙女,玉宜在京城的名声很容易打探,她要是接过来才是害了闺女。
董氏脸色不好看,“年后就有人问我为何不接孩子们过来。”
昌廉,“问没问玉宜是否定亲?”
董氏的脸色就更差了,“问了,我都全凭娘做主。”
昌廉点头,“日后也这么回,至于为何不接玉宜过来,你就说娘留玉宜在京,我会和娘写信说清楚。”
董氏想了想,“那玉娇要不要也留在京城?”
昌廉摇头,“玉娇年纪还小接过来一两年没事,而且玉娇离开玉宜也能让这孩子成长一些。”
董氏,“好,听你的。”
京城书院,昌忠在家自由惯了,一直都享受单独教育,他在书院读书真不习惯,对,他在乙字班,明明他想去甲字班的,爹却以他年纪还小的理由拒绝,他要窝在乙字班。
昌忠在书院读书有些时日,却一个朋友都没交到,家里的董展侄子,已经去了甲字班,宁侯府的几个孩子,宁昭去了甲字班,宁旸和宁暝倒是在乙字班。
可惜昌忠更喜欢与比自己年纪大很多的人交往,而明辉的底子没昌忠好,要晚一年入书院,昌忠的小尾巴没了,更觉得书院没意思。
今日乙字班来了新人,昌忠一看眼熟啊,温家的傲孔雀温霄!
温霄也看到了周昌忠,本来就不情愿的脸一下子更黑了,转身想走又想到爷爷的话,硬生生的止住了步子,面无表情的做了介绍。
昌忠摸着下巴,温氏一族有族学的,他不得不怀疑,温霄来书院是因为他,不打不相识的桥段吗?
周家,竹兰逗着双胞胎女娃娃,“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肉又瘦了。”
姚瑶也愁,“这两个孩子生下来就比正常孩子体弱一些,每次换季都要大病一场,一到换季我这心就揪着,深怕两个孩子有什么闪失。”
儿子是假身体不好,闺女是真身体不好。
她和相公一到换季就提心吊胆的,去年冬日小的差点没挺过去,当时她跟着一起去的心都有了。
竹兰也愁,古代生双胞胎平平安安长大是天大的福气,所以古代知道怀了多胎,一家子都心惊胆战的。
竹兰注视着妹妹,心里也难受,这孩子活到现在不容易,“太医怎么说?”
姚瑶叹气,“话都没变过,让仔细调养大一些就好了。”
竹兰又问,“恩卿不是寻名医吗?寻到了吗?”
姚瑶道:“请秦王查了登记的名医,也请了几个回来和太医的话差不多,都是让仔细养着。”
竹兰安慰道:“只能慢慢来了。”
姚瑶点头,“侯爷又派人去接名医了,希望这次的有办法。”
竹兰看着姚瑶,“你也照顾好自己,我瞧你比过年时候瘦了一圈。”
姚瑶笑着,“两个丫头好了,我也能放宽一些心,调养几日就能恢复。”
其实相公才瘦的厉害,没生双胞胎的时候,相公应酬多肚子都起来了,现在孩子一生病,他们两口子就吃不好睡不好,都偏瘦。
姚瑶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这次来我是想请您帮我们说句话。”
竹兰好奇了,“对谁说?”
姚瑶道:“我想请宋婆子去侯府帮着照顾双胞胎一年,所以想请您帮说句话。”
“宋婆子的确有本事。”
姚瑶不好意思,“我和侯爷也请了一些人回来,只是不尽人意,我们就想到了宋婆子,她是从周府出来又是您身边的人,我就厚着脸皮来了。”
竹兰理解姚瑶的心思,都是为了孩子,“帮着说话没问题,只是宋婆子同不同意,我不会强求,她到底是从周府出去的。”
她了解宋婆子,宋婆子会愿意帮着照顾一年,不为别的,为了谨言的孩子,宋婆子也会谋算。
姚瑶明白,“我明白。”
竹兰叫来了宋婆子,果然如她猜的,宋婆子愿意去照顾。
晚上,周书仁回来知道温霄去了书院,对着儿子道:“你读你自己的书就好。”
昌忠是有自己院子的,今日他又赖在主院不愿意走,“他就坐在儿子身边,今日儿子听了一天的哼哼。”
周书仁,“你就当没听见。”
昌忠揉着自己的脸,“儿子当没听见,他哼哼的声音更大,哎,还真是孩子啊,想吸引我注意力的方法都这么幼稚。”
竹兰无语了,“你也是个孩子。”
昌忠抬着下巴,“我的辈分比他高,我是长辈。”
周书仁笑着,“好,好,你是长辈,所以你该回自己院子了。”
昌忠不愿意,“我想留在主院住。”
竹兰见儿子渴望的眼神,心软了,昌忠的院子不小,又是自己一人的确孤单,“好。”
昌忠哦了一声,“娘,那我去睡觉了,爹娘也早些休息。”
周书仁无奈,“你也太惯着他了,这个月一半时间住在主院。”
竹兰斜了一眼,“谁最惯着他你心里没数吗?”
周书仁咳嗽一声,“海军已经离开平港南下了。”
竹兰,“准备了这么久,最近你会很忙吧。”
周书仁,“嗯。”
竹兰担心的道:“这会不会影响昌义他们的出使的使臣。”
周书仁摸着胡子,“不会,皇上与乔伊王子有合作,我估计乔伊王子也要行动了。”
竹兰,“皇上还真是走一步算十步。”
“皇帝没有简单的。”
“嗯。”
国外使馆,昌义听到敲门声,“请进。”
古卓民推门进来,“乔伊王子的人到了。”
昌义揉了揉脸,他出使就是来搞事情的,“我们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算着日子,海军南下了。”
古卓民心脏咚咚直跳,他以为普通的出使,没想到这么危险,“嗯,你该换衣服了。”
昌义拿起桌子上的假发带上,又换了一身衣服,最后披着斗篷出去,“这里就交给你了。”
古卓民张了张嘴,最后道:“我在使馆等你。”
昌义,“放心,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
他可惜命的很,他还等着回去升官,所以不会有意外。
第1328章 二年
两年的时间对有些人过得很快,对有些人来说,每一日都过得很难。
其中的典型就是昌义和古卓民等出使官员,出使四年,比预期的晚了一年回京,昌义也错了过了女儿的成亲。
回航的船舰上,昌义扶着栏杆眺望着家的方向,直到眼睛被海风吹的干涩,他才收回了目光。
昌义听到脚步声,低头揉了下眼睛,目光落在自己的手背处,一条很长的疤痕,两年前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当日他跟着乔伊王子的人走,一场预谋已久的政变,怎么可能没有死伤,杀人,当时他跟着杀了不少人,在国外他每日都在锻炼自己,结果还是大意了,如果当时不是用手挡了下,伤的就是脸,那是他再一次如此近的接触死亡。
古卓民头上的白发更明显,国外的几年惊险,人就老得快,“你又眺望京城。”
昌义思绪收回,“是啊,离家四年之久,我们终于回去家了。”
古卓民有些受了凉气,轻咳嗽一声,“可惜我们没赶上流枫成亲。”
说道这里,古卓民余光扫着周昌义,如果不是尚书大人厚道,周昌义的意思是等他回京,啧啧,真等他们回京成亲,流枫都过二十了。
昌义的周身气压低了,长女出嫁,他这个当爹的不在,想想就心塞,看古卓民也不顺眼了。
古卓民失笑,“流枫已经是举人,明年又是一年春闱,也不知道流枫能不能中。”
昌义想要离开的脚步顿住,“他准备这么多年如果还不中,呵。”
古卓民心道,周昌义这个岳父眼里,流枫现在是抢走闺女的敌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