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晴偷偷的拧了自己一把,上次差点丢人,这次是真丢人了。
丫鬟吓的脸都白了,幸好刚才的公子知礼数没伸手,否则她都不敢想,“小姐,您没事吧!”
林晴懊恼如果不是看的专注些,她也不会出意外,嗯,都怪周明瑞长的太好,“我没事,咱们回吧。”
丫鬟扶着小姐下楼,楼梯上的动静并没有引人注意,全因明瑞的动作太快。
丫鬟扶着小姐坐在车内等自家公子,猛然反应过来,“那个是周家公子。”
啊,这个缘分,她听说小姐的亲事要定了,只有十有八九了,她才会知道,松口气再次感慨缘分。
周家马车上,昌忠刚才一直没吭声,现在出声了,“刚才的是林家小姐。”
明瑞愣了,难怪觉得面善,如果不是面善,他一点都不会帮忙,只是疑惑的道:“不是胖姑娘吗?”
自己的亲事,他有自己的思量,并不是一直拖着不定亲,现在有合适的他也不会一直拖着,他看了爹查到的所有信息后,终于松了口,这段日子两家来往很频繁。
如果没有意外,林家小姐就是他未来的妻子。
昌忠失笑,“你这消息太落后了,有一次正巧我在主院没离开,看到了林家小姐,当时还没这么瘦,现在更瘦了。”
正娘说的,男俊女美的一对,他都能想到未来小娃娃该多好看了。
明瑞反应过来,“刚才林家小姐是认出我,所以才没留神脚下?”
明腾,“应该是了。”
明瑞扯了扯嘴角,“该说幸好我带了扇子?”
昌忠和明腾对视一眼,二人忍不住都笑了,的确多亏了有扇子,否则明瑞一定站着干看着,别指望周家男娃怜香惜玉,从小奶奶打下的基础,他们是能避嫌就避嫌。
明瑞是不喜欢扇子的,今日难得带扇子出门,现在看明瑞和林家小姐真是缘分了。
平州城,姜笃看着第五的名次,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
姜升对儿子的表现很满意,“今年平州竞争激烈,这个名次已经很不错了。”
姜笃笑着,“儿子知道,爹,我也很满意的。”
姜升放心了,他就怕儿子和明云几个比,还好儿子性子有些随他。
姜笃思绪有些飘远,然后脸忍不住红了,乡试结束他成亲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姜升拉着儿子往家里走,“咱们在平州多留两日,然后回周家村休息几日就回京城。”
回京城儿子就要成亲了,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姜升想想头就有些疼了。
周府,竹兰和李氏都等着消息呢,昌忠先进来,“娘,汪蔚第三名,名次很不错。”
明腾几个才不是去看温瑢成绩,他们是为了汪蔚去的,乡试后,周家又要嫁孙女了,这些日子在周家府门时常能看到抬箱子进来的人。
这是大房最后的采买,都是一些并不重要的却又必不可少的东西。
明腾坐在一旁,“玉露过些日子就是别人家的了。”
李氏瞪眼,“你知道就轻点气你妹妹。”
明腾尴尬了,他就是想妹妹在家多轻松些,忙转了话,“娘,我给妹妹准备了添妆。”
第1345章 出嫁
竹兰看向明腾,明腾对自家人是个大方的,不管是弟弟妹妹,还是表弟表妹,明腾都是一视同仁,玉霜成亲的时候,明腾就想出一份添妆,赵氏拒绝了。
这孩子的心很好,并不是因为自己不缺银子就大方,而是真的想分享给弟弟妹妹,他拿出添妆的银钱还不是荣氏一族给与的,而是这几年办差得到的赏赐。
赵氏的原话,“婶子高兴明腾对玉霜的好,但是第一兄弟添妆适当就好,过了就不好了,第二家中的兄弟众多。”
最后一条没说的太明白,明腾也是理解的,家中的兄弟众多,他带了头会给其他兄弟造成压力,现在家中的兄弟们大部分还没独立,最后知道自己莽撞了,准备的添妆和兄弟们差不多。
现在对玉露就不同了,亲妹妹,李氏不会多说,其他各方的兄弟也不会多想。
竹兰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反而等着明腾的话。
明腾摸了摸鼻子,“儿子在南方就是淘到了不少字画真迹,还有一些古董,都是给妹妹准备的。”
一些灰暗地带的猫腻很大,他没去哪里淘东西,东西是要给妹妹做嫁妆的,万一被人认出来就不好了。
所以他都是跟着姑父身后淘的,当然还有坑齐王世子淘来的,价格比市面上便宜了三成。
李氏听后没高兴的眉开眼笑,反而出奇的沉默,“辛苦你了。”
他们爹娘没那么大的本事给闺女准备字画和古董,对于嫁入汪氏一族,嫁妆中首饰金银再多,好看是好看,却不会得到太多的脸面,反而陪嫁的字画和古董众多,不仅脸面好看,还会让人高看新妇。
公婆给的添妆就偏向古董字画,大儿子和大儿儿媳妇准备的添妆也是如此。
其他各房的添妆也是偏向字画古董一类,反而他们做父母,只能尽量多陪嫁一些金银首饰。
明腾见娘半天没吭声,有些手足无措,“娘,您怎么了?”
李氏感慨,“娘只是想,我儿真的长大了。”
明腾眨了眨眼睛,“娘,您这话两年前就说过了。”
当时他和旭琛帮着秦王小姑夫做到了大力宣传,小姑夫奖励了他们,皇上也奖励了他们。
虽然主意是他偷偷问的爷爷,爷爷说谁都不要告诉,这是他们爷孙的秘密!
李氏心里的感慨瞬间没了,这个糟心孩子,“行了,你们去忙你们的。”
竹兰拿着帕子挡住上翘的嘴角。
昌忠不想走,他还没分享呢,小嘴不停讲了茶楼的事,明瑞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小叔叔。”
竹兰才不承认是因为自己教导的太好了,孩子们将她的话都记在心里呢!
不过,竹兰想了想明瑞没拿扇子任由林小姐崴到脚,这要是成亲回忆,想想还挺有意思!
赵氏笑了,“这是缘分了。”
儿子多不喜欢带扇子啊,今日偏偏就带了。
明瑞耳根子都红了,“娘。”
他不关注林小姐的时候,对林小姐的了解只在消息中,今日见到林小姐,耳根子更红了,的确长得好。
明瑞白皙的皮肤红了很明显,竹兰忍不住笑了,这一笑屋子都笑了。
乡试结束了,成亲的日子是选好的吉日,等不到雪梅一家回来,乡试榜单出来后的第十天就是成亲的吉日。
这一日,雪梅都要生的肚子也回了娘家,挺着肚子看着妹妹上妆,穿上嫁衣,雪梅的眼眶都红了,自己成亲都没这么大的感触。
玉露拿着帕子递给大姐,“你可别哭啊,你一哭我一定跟着哭。”
雪梅擦着眼睛,“我不哭,我就是高兴。”
玉露忍着有些发红的眼眶,“我们的确该高兴,我们都在京城日后姐妹见面容易。”
这就不远嫁的好处,回娘家容易不说,还有娘家撑腰不用怕自己被欺负狠了。
雪梅拉着妹妹的手按在了自己的肚子上,“我不是个迷信的人,但是我也希望我能给你带来好孕,姐姐不说什么百年好合,姐姐对你的嘱咐多子多孙,子孙满堂。”
玉露啊了一声,“那我可要好好的摸摸,小家伙一定要给二姨带来好孕啊!”
雪梅肚子里动了动,玉露的眼睛亮了。
李氏和赵氏几人就这么看着,李氏心里发酸,闺女嫁得好却又太多的责任背负。
竹兰心里都压抑了几分,直到喜娘催促,大家的心情才好了许多。
时辰到了,前面明云几个已经堵着呢。
昌忠和哥哥们没去大门口,他们都跟着爹在一起。
昌忠感慨了两声,“咱们家的男娃不少,没有准备过关都难。”
现在可是雪晗姐姐出嫁的时候,明字被的男娃真不少,新郎官想进府有的难关要过。
最坑的是周家都读书的,大侄子榜眼,二侄子也是请了名师指导,每个侄子都不差的。
昌智笑着,“我以为你也会去门口。”
昌忠抬着下巴,“我是小叔叔,我是长辈。”
周老大没心情听弟弟们聊天,这还没见到女婿,眼眶就已经红红的,大房就一个女娃,一窝臭小子出了一个宝贝闺女,老大和李氏是真疼闺女的。
从嫁妆就能看出来,能带的基本都给玉露带上了,如果不是玉露拦着,二人还想再给多带一些。
昌义目光幽深,没参加自己闺女出嫁,等他忙完准备多和女婿聊聊。
周家再不舍,汪氏一族也冲了进来,大家族的好处不缺人,汪蔚一路过关还是娶到了妻子。
竹兰有过嫁孙女的经历了,心情还能稳得住。
老大两口子就受不住了,好不容易忍到闺女坐上了轿子,边往回走,老大两口子边哭,谁劝都没用,眼泪噼里啪啦的掉。
雪晗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大哥这么哭。”
竹兰笑着,“等琳熙出嫁,容川也会如此。”
雪晗噎住了,“娘,琳熙还小。”
竹兰知道雪晗两口子多宝贵琳熙,别说夫妻两个宝贝,太上皇和皇太后也是宝贝的,唯一的嫡亲孙女。
这两年雪晗身上的稚嫩彻底没有了,现在是京城被人敬着的秦王妃,一身的气势不收敛,会压得人喘不过气。
第1346章 自家弟弟必须宠着
回到主院,竹兰看着闺女的衣服都觉得累,“屋子里也没外人,你不用一直端着靠着歇一歇。”
雪晗也没硬撑着,“大姐回来就该姜笃的亲事了。”
竹兰嗯了一声,“日后你大姐有了长媳,她更可以安心的跟着你大姐夫到处走了。”
雪晗失笑,娘可羡慕大姐了,“大姐现在挺好的。”
有的人羡慕大姐,有的人不羡慕,她觉得大姐这一辈子太值得了,儿女方面不说,这个时代有哪个女子能像大姐一样浏览河山。
竹兰笑着,“她这一辈子过的是真潇洒,等她老了走不动了,她所看所感都是子孙后辈宝贝的财富。”
雪晗弯着眼睛,“娘,明年容川会带我去南方。”
竹兰,“那挺好的。”
她不希望闺女困在京城当着秦王妃,多出去见见是好事。
雪晗道:“容川说南方的口岸发展的特别快,出现很多新奇的东西。”
“明腾已经带回来不少。”
一些手工艺品越来越多样化,还发展了不少新兴的行业。
雪晗问:“二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我每次问二嫂,二嫂都说不用。”
“你二嫂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是不用,你二哥能处理好。”
雪晗也是怕有人欺负二哥,既然娘这么说,她也就不担心了,“明瑞的亲事就这么定了?”
“嗯,等姜笃成亲后就定亲。”
“这回京城不少姑娘该伤心了。”
竹兰乐了,“咱们家的颜值担当有人收了。”
雪晗也乐了,自家出了个俊俏的,她这个姑姑也被很多人询问过呢!
次日一早,汪家离前院比较近的院落内,这是汪蔚的院子,重孙辈的长孙,院落自然是大的。
玉露张开眼睛还有些恍惚,感觉身边躺着人,才慢慢的反应过来,她出嫁了。
汪蔚早就醒了,见新婚妻子回神,“醒了。”
玉露脸红了,“嗯。”
时辰还早,汪蔚按住要起的妻子,“时辰还在多休息一会。”
玉露这些年见汪蔚的次数挺多的,二人并不是没有感情,听了这话心里妥帖,嗯了一声没装闭上眼睛,这是汪府规矩大,她上面有婆婆,奶奶,太奶奶,后宅不是周家团结有爱,她要养足了精神不能给周家丢人。
汪蔚摸了摸鼻子,快要成亲的几日,大舅哥和小侯爷天天找他,不说太爷爷和爷爷的话,他也没想过欺负娘子啊。
汪蔚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的人,长孙的教育是全面的,自家的情况他知道,他担心妻子在周家友爱的环境下长大,不知道能不能应付得来。
显然汪蔚的担心是多余的,周家姑娘这些年在京城的名声不是虚的。
玉露得陶氏和老夫人的喜欢,加上家世真没人敢欺负,哪怕汪蔚的娘心里不是滋味,想挑刺都找不到由头,唯一能说事的嫁妆,竟然也体面的很。
因为上面有三代的女人,玉露记得奶奶说过知己知彼才能不被动,这些年她没少了解汪家女人的喜好。
出嫁前,奶奶还送给她更详细的消息,也不知道奶奶是怎么打听到的,汪家管事之间的恩怨也知道。
这一早,玉露得到了不少的礼物,回了自己的院子,她紧绷的心弦才松了。
汪蔚好笑的看着娘子一副过关的样子,“你其实不用担心娘,娘过几日要回溪州的。”
玉露,“你不懂。”
婆婆和奶奶关系的确缓和不少,可痕迹留下了,婆婆心里依旧会记着,她这个儿媳妇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