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6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辉无语,“玩了快两年,他还没玩够?”
  昌忠,“不用管他,他心里也有气呢!”
  明瑞,“他哪一天没有气?”
  明辉和明嘉对视一样,兄弟二人都笑了,昌忠也忍不住乐了。
  次日一早,周书仁上早朝,等皇上的时候,周书仁等众位大臣都看着天空,今日天空乌云密布,都在讨论会不会下雪。
  皇上来的时候头上有雪花,显然外面下了雪,皇上阴郁的心情终于好了。
  要知道,这都要到年根了,一共就下了几场清雪。
  今日早朝的气氛很好,齐王等人也上了早朝,等下了早朝,齐王等人留下,周书仁则是和容川一起出宫。
  周书仁好奇,“今日你怎么没留下?”
  容川帮爹撑着伞,站着的位置正好挡住风,因为风有点大微微低头道:“今日是皇上找齐王等人,跟我没关系。”
  周书仁心神一转,“可是为了明年太子出行的事?”
  容川点头,“嗯。”
  他有差事要办和太子不同路,其实就算通路皇上也不会让他跟着的,怕太子对他有依赖,齐王等人就不同了,不是嫡亲的叔叔,别说依赖了,防备反而更多一些。
  周书仁想到昨日娘子的话,“琳熙和泽儿送进宫对他们好。”
  容川笑着,“雪晗回去就与我说了,的确是我忽略了,我已经答应了。”
  “嗯,不过,该准备还是准备下,免得真被欺负了,其实适当的告状是可以的。”
  容川乐了,“我记下了。”
  周书仁像是刚才不是他说的话一样,小老头伸出手接着鹅毛大的雪花,“这一场雪不小。”
  容川道:“是啊,积攒一冬天的雪了。”
  周书仁叹气,“城中改建的进度还是慢了。”
  京城这些年一直陆陆续续的改建,因为安置的问题速度一直不快,不过京城算是好的,因为是权利的中心所有的政策最先实惠的就是京城,其他各州百姓才困难。


第1353章 仁德
  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积雪的高度过了膝盖,这一场雪好像还了整个冬日的雪,从室内都难推开门。
  这样的雪天别说早朝取消了,都不能按时去衙门。
  周书仁习惯早起,他起来的门外下人们正在打扫积雪,出去转了一圈,回来见媳妇也起了。
  “今日怎么起的这么早?”
  竹兰已经换好衣服,“听着铲雪的声音就起来了,外面的雪很大?”
  周书仁,“嗯,昨天白日没清理的地方,我看着厚度过了膝盖。”
  竹兰踮着脚透过玻璃窗接着灯笼的光亮看清积雪,“也不知道只是京城这般,还是大面积的。”
  周书仁洗着手,“应该是大面积的。”
  两口子洗漱后,天依旧没亮,等早饭端上来天空才有了一些亮度,仔细看着天空才发现依旧乌云密布,看样子还有大雪。
  周老大几个吃了早饭来了主院,周老大要负责整个宅子的清雪,还要负责府门口的一段路,自从京城修路后,府门口的路就归了各家管理,增加了冬日清雪的效率。
  今日除了一些重要的衙门需要去衙门,其他的部门今日休息。
  昌义道,“爹,一会儿子送您去户部。”
  周书仁摆摆手,“不用。”
  刚才宫内的侍卫传话,他一会要进宫,他的猜测是对的,这场大雪是大面积的。
  昌智怀里抱着手炉,“冬日不下雪担忧,现在下雪直接成灾了,这见鬼的天气。”
  周书仁沉默不语,他的记忆力好,明清的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频发,南北气候异常,气温降幅明显等,可惜对小冰河他没去了解,只是有印象,具体时间没记住。
  “爹,爹。”
  周书仁回神,“你刚才说什么,我走神了。”
  昌智道:“我说您多穿鞋衣服,外面气风了。”
  周书仁笑着点头,“嗯。”
  他不记得没关系,大力扶持农业多产粮食就对了。
  周书仁进宫不算早,已经有人到了。
  皇上注意到周书仁披风上的雪,“又下雪了。”
  周书仁点头,“嗯,下的不小。”
  皇上,“看来雪灾是闭麦你不了,现在京城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附近大雪覆盖的几个州的救灾一定要要到位。”
  幸亏道路修葺完,清雪方便许多,运送物资过去也方便。
  皇上一条一条的命令下去,周书仁是负责掏银子的,这两年算的上风调雨顺,没有战事粮仓的粮相对富余,各州粮仓赈灾粮是够的。
  粮仓的粮以前有人敢动心思,比如以坏充好,粮食中添加砂石,或是直接用放不住的粮食入库。
  太上皇没退位的时候,周书仁隐晦的和太上皇提过,粮仓是底线,谁碰谁死,这个尺度不能开。
  当时的太上皇听了,开始没发作布局后才发难,杀了好几只鸡,终于让大家意识到粮食不能碰。
  当时太上皇还为此更改了法律,诛三族绝不姑息。
  因为一系列的动作,结果就是粮仓富余,有灾情朝廷也有底气。
  外面的风雪不小,大臣们领了命令出宫,周书仁被皇上留下。
  皇上道:“朕想让太子去灾区看看,周爱卿,朕希望你带队。”
  关于救灾很多都是周书仁提出来的,现在朝廷能逐渐完善的救灾体系,周书仁功不可没。
  他和父皇的直觉,周书仁还有其他的想法,只是没提。
  所以他希望周书仁带太子四处看看,让太子了解灾情的严重,也是希望周书仁多教一些太子。
  周书仁胡子抽动,户部拿出银子,户部一些官员盯着就好,他这个尚书反而闲了,他还想在家多休息几日,皇上倒是不放过他休息的日子。
  皇上继续道:“太子与朕不同,朕小时候国家刚建立,朕与父皇都时刻紧绷着,太子比朕幸福,所以他没朕小时候成熟,朕不能为了培养太子让朝廷动荡,而未来的国家也不需要一个满是野心的储君,国家需要的是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所以多教教他,让他将百姓放在心里,让他成长能担起国家的担子。”
  周书仁内心是动容的,太上皇也好,有野心的皇上也罢,他们两代不可否认对百姓都是好皇帝,“是。”
  皇上嘴角的笑容扩大,为何是揪着周书仁不放,因为父皇和他都知道,周书仁脑子许多的想法,周书仁的能力可能并不是最顶尖的,但是想法却没人能超过周书仁。
  周书仁出宫风雪已经很大了,他身边有人撑着伞,出宫的时候街道已经清理出马车行驶的道路。
  周书仁先回了户部,将事情安排下去,随后叫来邱延和刘大人一起看着户部,他这一次要出京一些日子了。
  下午,竹兰惊讶,“你怎么突然回来了?”
  周书仁拿下帽子,帽子上残留的雪掉入脖子冷的缩了下,“我明日要和太子离京,此去至少十天,你帮我收拾行李吧。”
  竹兰皱着眉头,“太子离京?”
  “嗯,皇上让我带着太子学习。”
  竹兰眉头依旧没松开,“这大冷天的出去太遭罪了。”
  “皇上都舍得让太子遭罪呢。”
  竹兰不吭声了,“我多你给带一些衣服,你出去要照顾好自己。”
  她明白皇上的用意,只是心疼丈夫。
  周书仁笑着,“如果太子继位,有一位仁德的皇帝,对国家对百姓,对咱们家族都是好的。”
  竹兰叹气,“我这就去给你收拾行李。”
  “嗯。”
  昌忠听到爹回来了,从前院书房跑回来,“爹,你今日回来的好早。”
  “你小子在家认真读书没?”
  昌忠仗着聪明的确会耍一些小聪明,但他和明瑞住过一段时间后,他对读书的态度就格外认真了,“儿子可认真了。”
  周书仁拉着儿子的手,已经能够摸到指尖的茧子,这是从小练字留下的,心里感慨,如果在现代,他一定不会这么去要求儿子。
  可是在古代,昌智身份他的小儿子,打小就带了光环,享受带来的顶级资源,就要付出十分的能力去学习,“累不累。”
  昌忠摇头,“不累。”
  周书仁摸着儿子的头发,“你跟我说的事,我同意了。”


第1354章 送果子
  昌忠眼睛亮晶晶的,他提出来爹一直说考虑考虑,然后就多日没回复他,今日竟然同意了,“真的?”
  周书仁看着儿子心情就格外的好,笑着,“真的,爹什么时候骗过你?”
  昌忠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爹,儿子记性很好的,你在儿子小时候没少骗过。”
  周书仁似笑非笑的,“你可想好了说话。”
  昌忠的动作僵住了,“爹的确没骗过儿子。”
  周书仁满意的点头,“这才乖。”
  昌忠心里哼哼爹欺负他,脸上却很兴奋,“爹,我明年真的能和姐夫一起出京?”
  周书仁,“嗯,回头爹会和你姐夫说。”
  容川看着昌忠,他也能放心,他从未想要将儿子拴在身边,儿子虽然小,他也是支持儿子出去走走的。
  昌忠高兴极了,“到时候我就能去找吴鸣大哥了。”
  “你吴鸣大哥也很想念你,到时候一定会考校你。”
  昌忠才不怕,扬着脑袋,“我不会让吴鸣哥失望的。”
  周书仁嗯了一声,吴鸣出京几年,再过一两年也该回京了,摸着儿子柔软的头发,吴鸣的确厉害,短短几年就收拢了一盘散沙的忻州,这位才是真的大佬级的人物。
  这几年皇上十分看重吴鸣,他这两年听皇上提起吴鸣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这对吴鸣是好事,对周家也是好事。
  次日,周书仁等太子的队伍路过府上,登上马车跟着太子离开京城,这一次谨言和慎行一起跟着。
  太子低调的出京,京城知道的人很少,此行除了周书仁跟着,还有太子的新师父严大人。
  三人出京为了低调,坐在一辆马车内,宽大的马车坐着三人并不会显得拥挤。
  周书仁是三人中最显眼的,披着厚厚的披风,怀里抱着手炉,还带了一个木质能拎的箱子。
  太子对箱子很好奇,“这里面装了什么?”
  周书仁带着手套的手仔细的摸着箱子,嘴角的笑容越发的温柔,“这是臣娘子担心臣吃不好特意带的吃食。”
  太子想打开看看,又不好意思开口,尤其是严师父正盯着他,只能压下好奇心。
  昨日负责京城道路的衙门,因为人手不够,请了不少百姓清扫道路,出了京城,还能看到铲雪的百姓。
  严大人透过玻璃窗,“干一天多少银钱?”
  这个周书仁还真不知道,见严大人看向太子,得了,人家是问太子。
  太子回着,“一日二十文不供伙食。”
  严大人嗯了一声,“太子能注意这等小事,不错。”
  太子心道被您练出来的,严师父的性子如名字,做什么都特别的严谨,最不喜可能大概等不准确的回答,还特意喜欢询问他注意不到的事情,他慢慢就养成了习惯多听多记。
  周书仁抱着手炉靠着没插话,他个人很喜欢严大人的教育方法,皇上为太子选严大人也是精挑细选了。
  京城商队多有的交易是耽误不起的,昨日没等朝廷有动作,就有商队自己边走边清理道上的积雪,现在马车走的慢却也不会堵住。
  周家,竹兰自从周书仁走后干什么都提不起劲,这次出行不是跟着皇上,而是跟着太子,跟着皇上什么心都不用操,跟着太子处处操心。
  李氏进来就见婆婆精神头不高,“娘,您担心爹?”
  竹兰,“有一些,你穿的这么多要出去?”
  李氏语气满是担忧,“玉露自从怀孕就一直吐,我做的酱菜都不好使,最近就喜欢吃果子,这不徐家前几日给送银子送了一些果子过来,因为下大雪耽搁了,今日雪下的小了,我亲自送果子去看看玉露。”
  竹兰也吃了徐家送的果子,冬日里难得见到的果子了,“我这里有不少,多带一些给玉露。”
  李氏忙摆手,她和相公省下给闺女,也不能从婆婆嘴里省,“娘,已经够了。”
  竹兰收到的孝敬多,冬日的果子难得,她还真不缺果子吃,想叫清雪进来,李氏已经撒腿就跑了。
  竹兰失笑,这哪里想当了奶奶的人。
  李氏跑出主院拍了拍胸口顺气,才慢慢的往外走,胖乎乎的脸有些发皱,这儿子成家后,她发现以前够的东西不够了,要多给儿媳妇和孙女,还要惦记闺女,当娘的时候没多大的感受,现在当奶奶了感觉到不容易了。
  汪府,汪家也不缺银子,可每年冬日采买的果子是有数的,这是规矩想要多吃就自己去买,各院的份额不会多给的。
  大宅院的事非多,宅子里玉露的辈分小,上面还有长辈,玉露不想添麻烦,奶奶要给她果子她都拒绝了。
  她可怕刚接了果子,就传出她不好的言论,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