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不管那个朝代都拼爹,古代更是代表,不仅拼爹,还拼家族,拼爷爷,拼祖宗十八代!
李家村,明瑞和上官琉没在赵家吃饭,他们回到里正的宅子吃早饭。
早饭后,齐王开口道:“昨日下的大雨将山上路冲毁了,所以我们要在李家村多停留一些时日。”
齐王按着眉心,哪怕修好了,他也不敢让太子走,山路本就不好走,又刚下过雨,他赌不起太子的安危。
温煦听后脸色变了变,昨晚他住在里正家,好的屋子自然要让给太子和齐王,他也捞到一个不错的屋子,可他依旧睡不着,竟然要在这鬼地方多停留,晦气。
太子要去村子里走走,昨日下雨没仔细看过,现在不走了,太子想走访村子里的农户。
明瑞没跟去,温煦等人屁颠的跟了上去。
齐王对周明瑞是照顾的,荣明腾没少照顾他的长子,加上他对周家孩子感观不错,还是关心的,“可是有事?”
明瑞点头,“王爷,在下没带多少纸,想问王爷是否能给在下一些纸,等能采买在下还给王爷。”
齐王询问身边的人,知道有些纸,大手一挥,“都给你不用还了,不过,你要告诉本王你要这些纸做什么?”
明瑞没隐瞒,“我住的农户孩子想认字,我们停留在村子,我想教孩子认些字,所以想默写一些千字文和三字经。”
书籍是宝贵的,整个村子识字的不多,就算认识也认识不了几个字,村子只有里正家有几本书。
齐王不得不感慨周家会教养孩子,带出来的世家公子,别说教农子识字,恨不得躲着农户走,昨晚他没少听下面汇报各家公子的表现,“你很好。”
明瑞笑着接过纸,出来就见上官琉在等他,“我以为你跟着太子去走访了。”
“我更好奇你要干什么?”
明瑞将要干的事说了,“你可要一起?”
上官琉愣怔了,他是随性的性子,所以不嫌弃住宿条件,可也不会过多的接触农户,他能感觉到,周明瑞不是做给太子看的,周明瑞是真的想教孩子们识字。
明瑞继续道:“我爷爷说知识开拓思想,识得真理,我没办法教孩子们更多,却想尽力让孩子们多识字不受骗。”
上官琉,“好,我也帮忙。”
明瑞和赵家的孩子说了教他们识字,赵柏忐忑的问,“我可以让别的孩子来吗?”
明瑞笑着,“当然可以。”
他很高兴孩子们有学习的意愿,爷爷说过不识字不可怕,可以慢慢的学,可怕的是思想不愿意。
章州,玉霜看着丫头将带来的物件一一摆好,终于有了家的样子。
小县城的好处,本地的关系没那么复杂,县衙的官员知县最大,玉霜不用急着见人,她能一心安顿家。
玉霜抱着儿子,“儿子,这就是我们的家了,高不高兴?”
兆元拍着胖手,以为娘在和他玩,“啊。”了一声,随后咯咯的笑着。
玉霜亲了亲儿子的脸,见相公一身灰尘的回来,“你这是去了哪里?”
流枫要换衣服,他这身衣服特别的脏,“我骑马去附近的几个村子转了转。”
“情况怎么样?”
流枫摇头,“土地不肥沃,百姓一年中的地交了税不剩下多少,日子过得十分难。”
他去的几个村子情况都差不多,衣服都是补丁又补丁,很少有没补丁的衣服,现在野菜多,山上和田野间不少妇人和孩子挖野菜,大人和孩子都是一脸的菜色。
还要农耕,很多的村子牛都没有,全靠人翻地耕种。
玉霜等相公换了衣服,“那可怎么办?”
流枫,“这几日我要找一些有经验的老农询问询问。”
别指望他懂得种地,自家的田地都是也有人打理的,他要想一想其他的办法,全都是事。
京城,玉娇喝了安神药,睡了一觉,今日就没事了。
竹兰看着玉娇不断的挑战玉宜的底线,默算玉娇多久会挨揍。
小孩子就喜欢试探底线,玉娇在作死的边缘疯狂的试探。
玉宜低头看着裙子上的染料,她最喜欢的一条裙子毁了。
玉娇这回害怕了,“姐,我错了,我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那就是有意的?”
玉娇咽了下口水,“没有,我刚才真不是故意的。”
玉宜笑着招手,“你过来,我不生气。”
玉娇,“……”
骗谁呢,撒腿就往奶奶身后躲,缩在奶奶的身后死活不出来。
玉宜,“我特意喜欢一句话,躲得了一时多躲不了一世,玉娇你说呢?”
玉蝶磕着瓜子,今日的戏太好看了,她等了这么久,就等现在呢!
玉雯也十分的精神,看向玉娇的眼神是幸灾乐祸的,玉娇真胆大,孩子还是小,记吃不记打。
竹兰抬起头,“今日的阳光太足,哎呦,这上了年纪就是愿意犯困,我回屋睡一会,你们姐妹玩。”
玉娇傻眼的看着奶奶,不是,奶奶,您真是亲奶奶吗?
玉宜的笑容就没变过,“玉娇过来,姐姐给你擦手。”
玉娇退后一步,寻求三姐姐和五姐姐的帮助,结果,三姐姐数着盘子里的瓜子皮,四姐姐瞬间犯困打哈欠!
玉娇的小丫头想捂脸了,小姐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竹兰在屋子里压根没睡,听着玉娇求饶的声音,噗呲笑出声,玉娇真不值得同情!
第1409章 任重道远
一转眼就是五日,竹兰示意姚瑶坐,“快坐,让我看看双胞胎。”
姚瑶因为荣裕愓的关系,她没有必要的事,很少来周府,她不愿意惹老爷子不快。
姚瑶推了下双胞胎女儿的后背,笑着道:“这两个丫头在家还念叨想您了,到了又不好意思。”
竹兰搂过双胞胎,稀罕的不行,挨个亲了亲道:“这两个孩子越长越好区分了。”
“是,大的像我,小的像她们的爹。”
竹兰稀罕够了对着姚瑶道:“前些日子老爷子还念叨几个孩子来着,我让清雪带双胞胎过去看看老爷子?”
姚瑶自然是愿意的,“好。”
竹兰等孩子走了,询问着,“可是有事?”
姚瑶点头,“两个丫头该识字了,我寻思给她们请先生,您也知道,我很少出府,所以厚着脸皮求到您这里,请您帮着介绍个先生。”
其实她更稀罕周府的先生,或是送闺女来周府,如果能得到老夫人的指点就更好,可惜她的脸皮再厚也不敢开口,这些年周家帮侯府太多了。
竹兰以为什么大事,请先生她最有经验,家中的先生都是她找的,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竹兰沉吟着,“明日我请先生来府上,你过来看看合适就留下,不适合我再帮你找。”
姚瑶不好意思的道:“这些年太麻烦您了。”
竹兰摆手,“不麻烦。”
都是一些小事,荣恩卿两口子又不是贪得无厌的人。
李家村,太子一行离开村子,明瑞在马车内听到孩子们背三字经的声音,推开车窗往后看,村里的孩子基本都来了,用三字经送行。
明瑞心口涨涨的,伸出手挥了挥手,短短的几日,他和孩子们共同进步,孩子是识字,他是思想的进步。
上官琉没坐在自己的马车上,蹭上了明瑞的马车,“感动了。”
明瑞,“嗯,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事,对这些孩子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大事。”
上官琉点头,“是啊,孩子们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的时候,我永远忘不了孩子们的眼神。”
他的感触很深,他生在上官家,出生有责任,读书识字是必备的教育,而天下有太多的孩子,他们不是没有读书的天赋,而是生来就没有机会,别说识字,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太子的马车内,齐王听到三字经就看着太子,这几日他没事也会去听周明瑞教课,周明瑞不是做样子,他很用心的教孩子们识字和算数,教的都是运用最多的字,不教课的时候,他还会给孩子们讲一路的见闻,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变化。
周明瑞面对孩子们的提问,也会耐心的回答,啧啧,周家真会教养孩子。
太子心里触动不小,他的身份决定想法的大局观,他从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全国的情况,寒门难出贵子!
全国又有多少大字不识的人,不,应该说全国有多少识字的人?
太子陷入了沉思,现在朝廷每月的宣传图册,都会带上一些简单的字,小叔叔说给想识字的人能识字的机会,虽然每月图册只有几个字,日积月累也不少,小叔叔还说虽然成效慢,但是不做一点效果都没有。
太子想到周尚书教导他的时候,提到过各州的一些恶习,想到周尚书说的教育,太子心里沉甸甸的,目光看向马车外,只觉得任重道远。
蕲州,昌廉站在窗边,皱着眉头担忧的看向窗外,外面狂风肆虐,院子里的树枝折断不少,风中夹杂着豆大的雨滴,打在玻璃上噼啪直响,让人听得担心玻璃会不会打碎。
董氏抱着儿子,忧心忡忡的道:“来蕲州几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风。”
门外挂着的灯笼早就不知吹到哪里去了,董氏听着呼啸的狂风,眼睛忍不住抬头看棚顶。
昌廉安抚的拍了拍娘子的肩,又将儿子抱在怀里,小家伙吓坏了。
别说小家伙了,家里的下人都吓坏了,心惊胆战的。
狂风来的急走的也快,古代没有预警,城中没来得及躲避的百姓,不少人被风掀起的瓦片砸到。
昌廉从屋子里走出来,精致的院子已经一片狼藉,院子里的花有的直接折断,有的花瓣都没了,盆景也倒了,还好府上只有两个下人受了些轻伤。
董氏心有余悸的拍着心口,“吓人。”
昌廉道:“我去衙门看看。”
董氏担心的道:“你小心一些。”
昌廉点头,“你也回屋吧,现在还下着雨,别凉到。”
“好。”
昌廉坐马车去衙门,看着街上的情况,城中的情况问题不大,他更担心附近的村子。
京城户部,邱延看着窗外,“今年的气温比去年同时段要低一些。”
周书仁,“是啊。”
邱延,“你说今年,呸呸,我想什么呢,今年一定是风调雨顺的好年头。”
周书仁没邱延那么乐观,他记得历史上是有小冰河期的,“你来不只是与我讨论天气的吧。”
邱延自然不是为了说天气来的,“皇上这个月已经建了四个玻璃棚子,我看账册又支出了两个棚子的银子。”
周书仁,“你想问什么?”
邱延想问这些棚子做什么用的,几个棚子户部支出不少银子,可见每一个棚子有多大了。
周书仁的确知道,这些棚子是太上皇要的,棚子内是用来培育优良粮种的,现在太上皇一门心思在农作物上。
邱延并不是为了好奇,而是心疼这么一大笔的支出,“我就是心疼。”
周书仁却一点都不心疼,“你也别问了,过一阵子就知道了。”
邱延一听,户部最抠的尚书大人不觉得心疼,可见是大好事了。
汪家,玉露的肚子很大了,再过一阵子孩子就要出生,玉露想回娘家住几天,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大世家就是不好,顾虑太多了,玉霜姐姐成亲后随时能回娘家小住,她却不行。
她一旦回娘家小住几日,还不知道会传出什么话,是不是在汪家受了气等等。
周家有太多人嫉妒了,巴不得多些周家的流言。
玉露郁闷的叹气,以前玉霜姐在京城,还能时不时来看看她,现在她连说话的人都没有,至于汪华就算了,她宁愿自己待着。
汪蔚进来就看到娘子叹气的模样,“不开心?”
玉露摇头,“我就是有些想念大姐,也不知道大姐在章州过的好不好。”
第1410章 心大了
汪蔚知道娘子没说实话,他们这样的世家顾虑太多,枷锁多不自由,娘子嫁给他就要背负他的枷锁,语气心疼的道:“我陪你回娘家看看爹娘?”
玉露眼里惊喜,随后反应过来,“你到工部上任,这些日子一直忙,你好不容易休沐一日,还是算了。”
“没事,我不累,我们吃完晚饭回来。”
玉露想回家占了主导,站起身欢喜的去换衣服了。
她的肚子大了,为了不让婆家担心,她已经有些日子没回娘家了,哎,谁让汪家太宝贵她的孩子,深怕有一点意外。
玉露小两口回来,还是突然回来的,竹兰忍不住多想,确认玉露是想娘家了,并不是受了气,这才放心。
周老大没在家,这几日一直在庄子住,李氏知道闺女回来高兴的不行。
李氏笑眯眯的道:“你今日不回来,我过两日也要去看你,现在你回来我就不用去了,你正好将我给你准备的东西一起带回去。”
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