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书仁指着大棚,“臣在看银子。”
  这些日子各种银子的花销,他满脑子都是银子,他特别后悔,早知道就不批那么多的银子给太上皇了。
  太上皇扯了扯胡子,他也没想到今年水灾这么严重,“你还看不看了?”
  周书仁咬着牙,“看,怎么不看。”
  这都是银子砸出来的,他一定要看看。
  太上皇到了一处大棚内,大棚内不少老农正在小心伺候着小麦,“这是选出良种种出来的麦子。”
  当初为了良种花了不少人力,一粒粒挑选出来的,将大小一样的种子放到一起种,又寻了经验丰富的农户照看,最近的长势不错,他就有些想炫耀了。
  周书仁站在田埂间,有句话他很想说,他对种地不懂啊,他的眼里嗯麦苗长的的确挺好,然后就没了,真看不出几块田有什么具体的不同。
  太上皇炫耀的道:“怎么样,朕就说银子花的值。”
  周书仁,“这只是初选的良种,还不知道下一代的种子如何呢!”
  太上皇,“朕知道,所以朕不急,粮食的大事慢慢来。”
  “今年的天气反常,粮食大规模的减产,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了。”
  所以别慢慢来了,他总觉得已经有了小冰河期的前兆。
  太上皇后悔带周书仁来了,没炫耀成不说,他的压力反而更大了。
  周家,昌礼道:“娘,每年买我们庄子的粮商询问儿子,今年秋天能不能卖他们一些粮食。”
  “你已经告诉他们今年不卖粮食了?”
  昌礼点头,“嗯,现在都知道各地的粮食减产,又遇上打仗,粮商也怕收不到粮。”
  周家每年卖的粮食很多,各房的庄子产出,爹娘手里的庄子,加上周家不会欺压商贾以次充好,更不会在粮食中添加砂石,粮商不想失去这门生意。
  竹兰一直秉承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想见,想了想道:“那就卖两成的粮食,剩下的粮食都存起来,辛苦你了,这些年都是你管这些。”
  昌礼憨笑着,“儿子不辛苦。”
  他很喜欢忙碌,这样会让他觉得自己也不错,虽然不能像弟弟们一样当官,他却能管好家,这些年各房的粮食都交给他处理的,这也是对他的信任,被信任的感觉很好。
  竹兰又道:“今年渔场的鱼也别卖了,都放到冰窖内冻着。”


第1441章 撤退
  “是,儿子一会就派人去渔场。”
  “还有庄子养的羊和猪,都留下自己吃吧。”
  这两年庄子上养了不少活物,书仁喜欢吃大鹅,昌礼就让人养了不少,想到大鹅又道:“让人去庄子抓些鹅回来,有些日子没吃烤鹅了,今日做烤鹅吃。”
  昌礼一一记下了,“好。”
  竹兰算着自家的人口,吃一次烤鹅,各房至少两只,家大业大花销就是大,还好有庄子自家养的。
  下午,昌礼一口气抓了四十只大鹅回来,还有不少的鹅蛋,自家留了二十只,剩下的二十只,给大闺女送去了五只,还有十五只,竹兰分给了汪家,冉家,刘家,还有独自居住的胡氏,每家还送了一篮子的鹅蛋。
  汪家,晚上汪苣回来,“今日买了鹅?”
  他不问家事也知道,市场上卖大鹅的不多,百姓家养了也很少卖,大鹅能看家的。
  陶氏夹了鹅腿给相公,“不是买的,亲家送了五只过来,还送了一篮子的鹅蛋,五只鹅都做了,爹娘一只,我们一只,汪蔚小两口一只,另外两只给了二房三房。”
  汪苣很少在家吃鹅,大部分都是去酒楼的时候才会点,吃了两口味道不错,“二房三房又该念叨了。”
  “念叨什么?念叨大房占了两只,他们也好意思念叨?这是周家送来的。”
  汪苣,“鹅蛋怎么分的?”
  陶氏哼了哼,“我没给二房和三房,他们喜欢吃就自己去买,你就说说周家送来的东西,他们吃了多少?还好意思挑刺。”
  汪苣安慰娘子,“等分家就好了,话说回来,我也见过不少疼闺女的,还真没有哪家像周家这么疼闺女。”
  陶氏,“是啊。”
  汪蔚吃着鹅,“这鹅养的真好。”
  玉露笑着,“你喜欢吃就多吃一些。”
  “娘子也多吃,你照顾孩子辛苦了。”
  玉露因为这句关心弯了眼睛,“我在家有婆子和丫头帮忙,我不累,反倒是你刚进入工部,最近都累瘦了。”
  汪蔚抬了抬胳膊,“我也结实了不少,你看看胳膊。”
  玉露认真的听着相公说话,适当的接上一句,小两口的晚饭吃的其乐融融的,最后汪蔚吃了不少的鹅,玉露没吃多少。
  汪蔚看着自己面前的骨头,“这。”
  玉露笑了,“我爷爷喜欢吃鹅,我爹就在庄子养了不少鹅,我在家的时候没少吃。”
  没出嫁的时候,家里的厨子将鹅做出了花样,她的嘴巴也养叼了,汪家做的鹅没有娘家做的好吃。
  东北的战事消息不断的传回京城,这一日急报,边境要塞被攻破,梁王带兵正不断地后撤。
  急报到了京城,本来信心十足的众位大臣有些傻眼,建朝多年,还是第一次被打的后撤。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的,有人将矛头指向梁王,认为梁王带兵不利,都是梁王的错。
  梁王身子骨不好,成了被攻击的话柄,虽然没说明,却认定了梁王逞能。
  周书仁心里翻白眼,叫的越凶的,越是只会耍嘴皮子找存在感的。
  皇上,“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朝堂安静了,的确,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是要拦住敌人不能继续南下。
  齐王皱着眉头,梁王不应该被打的后撤,不说大炮的威力,就说十五万大军的支援,也不该被打的丢了要塞,梁王指挥不当?呵,他比谁都清楚老四的能力。
  而且老四是个能下狠手的,为了梁王府,老四也不会败的这么利索,真逼急了,老四能玉石俱焚。
  齐王看向皇上,能让梁王听话的只能是皇上。
  楚王扯了下二哥的袖子,小声的道:“不对啊,这不是老四的性格。”
  齐王当没听见,继续看着皇上,朝堂上的大臣们议论,皇上面无表情,再看淡定的太子,齐王垂下眼帘。
  梁王退守的消息传开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东北各州,边境逃难过来的百姓太多,各州的恐慌加剧。
  周家村,明清来到江家,进门就看到了姜家几个伯伯。
  姜缪按了按眉心,“族长,你来了。”
  姜大伯是真急了,“你不跟我们走,我们也要走,你也听到了,梁王兵败退守,谁也不知还能守多久。”
  姜缪,“大伯,我还有事,你们要走就走吧。”
  还是那就话,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走的,如果真的有意外,她相信外公外婆会给她传消息的。
  明清看着姜家几个伯伯离开,坐下道:“你真不走?”
  “你希望我走?”
  明清点头,“我倒是希望你能回去,你要是真出事,我也不好交代,不过,你不走周氏一族还能继续等等。”
  姜缪问,“最近上门问你的人很多吧。”
  “嗯,就连县太爷都询问过我。”
  “辛苦了。”
  “你也不容易,这些日子向你打听的更多。”
  姜缪喝茶润了润嗓子,这些日子比她一年说的话都要多。
  梁王所在的大帐内,梁王看着密报,勾了勾嘴角,要说狠还是皇上最狠,伊旗部借兵三万,加上追击的各部兵马,竟然想都给留下。
  梁王放下密报,询问着,“伊旗部还有多久能到?”
  钱将军道:“还有两日能到,呵,他们走的可真够快的。”
  梁王勾着嘴角,“传令下去,该准备起来了。”
  钱将军兴奋了,“是。”
  又过了一日,草原部族突袭边境,却吃了败仗,迎接他们的是陷阱和炮火,大炮的炮弹不要银子一样,草原部族的兵马根本冲不到城墙下,西北要塞城中的百姓听了一日的炮火声。
  急报送进京城,缓解东北梁王退守的担忧。
  随着急报一起进京的,还有乱起几州的情况,周书仁亲耳看到皇上下的命令,容忍多日终于清算,死士已经集结在几州。
  周书仁回家情绪不高,竹兰关心的问,“怎么了?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吗?”
  周书仁,“皇上下令清算乱起的几州。”
  竹兰明白了,清算意味着会死很多无辜的人,“宫内也要不平静了。”
  “嗯。”


第1442章 捷报
  次日,李氏因担心娘家病了,对于很少生病的李氏,这一次病的有些凶。
  竹兰看着一晚上憔悴不少的李氏,“你不是能藏事的性子,难为你这么久没提娘家。”
  这憋在心里憋出火,这病来的凶,一晚上火泡都鼓了出来。
  李氏鼻子边起了一层的泡,嘴边也坏了,一动就疼,可怜兮兮的道:“娘担心的人更多,我不想让娘替我担忧。”
  竹兰真不担心东北的战事,哎,知道太多也寂寞,她不能说也憋得慌,“你日后可不许憋在心里,有什么话就说出来。”
  李氏眼泪汪汪的,“嗯。”
  到最后还是让婆婆担心了,嘴角一动就疼,擦了眼泪不敢动了。
  汤药端进来,一股冲鼻的味道,下火的药没少放,李氏痛苦的喝了汤药,吃了糖也没压下苦味,一阵阵的干呕。
  竹兰伸手拍着李氏的背,“你也放宽心,我看不会打到平州。”
  皇上为了诱敌深入的确舍了边境几州,却不会舍了平州,真打到平州,意味着舍了东北一半的州,今年粮食本就减产,这样的损失朝廷承受不起。
  李氏,“嗯。”
  竹兰知道安慰不了李氏,事关李家所有人的命,李氏不会盲目信她的话,哪怕她的话是真的。
  李氏等婆婆走了,趴在床上不动了,她很想信任婆婆的话,可东北一直没有捷报,李家上下四十多口人,现在都看着周氏一族,周氏一族没人走,爹娘是不会走的。
  山村,容川隐藏很好的行踪暴露,刺客锲而不舍的追杀,只能躲在山村内。
  昨晚下起了大雨,掩盖了痕迹,死士首领巡视回来,“刺客没追上来。”
  容川放心了,又道:“我们行踪隐藏的很好,刺客还是发现了行踪,他们不杀了本王不罢休。”
  死士首领,“臣一定护送王爷平安回京。”
  容川叹气,这两日的追杀,护送他的死士死了不少,就连死士首领都受了伤,“既然小山村安全,我们就在这里多停留一些日子,你们也好好的养伤。”
  “是。”
  容川转身回了屋子,见娘子没喝几口粥,“没胃口?”
  雪晗摸了隆起的肚子,“嗯,没什么胃口。”
  容川也看向妻子的肚子,连续的追杀,孩子又动了胎气,“这孩子受罪了。”
  雪晗心里阵阵的疼,“我真怕孩子出生身子骨不好。”
  两次动胎气流了血,这孩子还在她肚子里,这是不舍得她这个娘。
  容川心里也不好受,“这一次在山村修养,养好了身子再启程。”
  雪晗,“这里安全吗?”
  “安全。”
  雪晗呼出口气,安全就好,她和孩子受不住奔波了。
  容川握住妻子的手,“孩子会平安出生,他会健康的长大。”
  雪晗回握着,“他会健康长大的。”
  次日,昨晚宫内出了事,伊旗部公主谋害皇嗣,阿茹娜公主的孩子胎死腹中,皇上震怒,连夜审问伊旗部公主,问出伊旗部假意归顺,借兵是假与东北部族前后夹击才是真。
  此次被阿茹娜发现伊旗部谋害皇嗣,阴谋败露,草原部族进犯边境挑起战争,狼子野心,此次绝不姑息。
  周书仁站在大殿上,听着皇上细数绝不姑息的理由,他不知道伊旗部的公主进宫带没带任务,他只知道,这些都是皇上的算计,皇上站在正义的一方。
  于此同时,远在北方,伊旗部王子骑在马上,目光凶狠的看向梁王,“梁王围了我们是何意?”
  梁王把玩着手里的马鞭,“伊旗部假意借兵,暗地里与东北部族联合夹击本王,你说本王为何围了你?”
  伊旗部王子心下发沉,“王爷可是听信了谣言,我部族已经归顺,我妹妹是皇上的妃子,我们怎会联合东北部族。”
  梁王嗤笑,“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来人给咱们的王子看看。”
  王子接住甩过来的信函,一张张的看下去,什么都不用说了,伊旗部的一切一直被监视,丢下信函,抽出腰刀喊着,“杀出去。”
  梁王骑马退后挥手间,盾牌挡在身前,弓箭手箭头绑着燃烧的药包,再次挥手,万箭齐发浓烟起。
  梁王已经骑马到了高处,目光冷然的看着伊旗部兵将接连摔下马,两刻钟后,盾牌撤下,伊旗部只有马匹拱着躺在地上的主人,地上有毒发身亡的,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