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晗的心也沉甸甸的,她的身份施压给太医,一遍遍的询问太医确认情况,太医也没有不耐烦,恨不得指天发誓周大人并不是急症,只是太累引起的病重,他们守着不会有事的。
中午的时候,汪苣来了,汪苣想进屋子看看,因为竹兰也在熟睡,汪苣不好进去。
汪苣问周老大,“需要静养就能好?”
周老大,“太医这么说的,说我爹太累了,我爹病来的有些急,只要不继续反复发热,日后好好休养一些时日就没事了。”
汪苣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你们没出府不知道外面传的有多凶,恨不得传你们爹明日就,呸呸。”
周老大脸黑了,这些人的嘴太毒。
昌智也冷着脸,周家有今日占了不少的利益,有些人巴不得周家没了爹的庇护。
汪苣见周老大几个脸色不好,说道:“你们要多孝敬你们爹,周家有今日全因为你们爹。”
周老大眼眶红了,他们都是看着周家一步步走到今日的,爹的头发变化,他们做儿子的最清楚,“我不孝身份老大不能帮爹分担。”
只要一想起今年爹弯下的后背,他的眼泪就控制不住。
昌智心里更不是滋味了,爹告诉他,让他按部就班慢慢来,他就真的安心在翰林院窝着,“大哥,我才最不孝。”
二哥和三哥已经能帮爹分担,明云也入了仕途为周家谋划,只有他。
汪苣不得不承认,周书仁的几个儿子教养的好。
汪苣走了没一会,竹兰心里惦记周书仁,喝了安神药也醒了,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摸书仁的额头,现在已经是下午,额头又热了起来。
雪梅和雪晗一直守着,二人伸手扶娘下床,雪梅小声的道:“中午爹醒来过,让我们不要吵到娘,爹喝了粥和汤药又睡了。”
竹兰问,“太医怎么说?”
雪晗回着,“太医来看过说还会反复发热,让我们不用太紧张。”
竹兰简单的擦拭了脸颊,丫头已经端上来粥和小菜。
雪梅递过筷子,“娘,您也吃些清淡的。”
竹兰嗯了一声,喝了粥又喝了降火的药,竹兰也睡不着了,示意两个女儿去休息,自己亲自守着,女儿们出去,竹兰道:“以前都是我吓唬你,这一次你真的吓到我了。”
竹兰念叨了很多,周书仁醒了,竹兰,“我吵到你了?”
周书仁浑身没力气,躺着不愿意起来,抬起手摸着竹兰的眼泪,“吓到你了。”
“嗯,我去叫太医进来。”
周书仁忙拉着,“我心里有数,不用叫太医进来,我就是太累了,所以睡的有些多,现在睡够了就想你和呆一会。”
竹兰拿着拍子给书仁擦手,“好,我们呆一会。”
周书仁挺害怕的,他怕自己真的要完,他有太多的舍不得,舍不得年幼的小儿子,舍不得培养的几个儿子,他们还不能独当一面,至于竹兰,他反而不担心,他们是一体的啊!
晚上,周家的下人最严,姻亲等也不会乱传消息,两位太医没走,本来是皇室对周书仁的看重,反而让有心人觉得周书仁真的要不行了。
家中的儿女都在府内,玉露这个出嫁的孙女也回来了。
次日早朝,哪怕温老大人装,也能让人感觉到老大人的好心情。
今日汪老大人也上朝了,老大人看了一眼,随后不再多给温大人一个眼神。
皇上和太子到了,皇上上来就道:“战争已经结束许久,因大军没回返,朕还未论功行赏。”
众人的心思全被吸引到论功行赏上,他们早就算过功绩,只是为何今日提起?
皇上继续道:“朕思前想后决定年期论功行赏,让有功之臣过个热闹年。”
汪老大人眯着眼睛,自从粮草和大军是相辅相成的,周书仁的功劳不小,想到这次周书仁病重,汪老大人嘴角上翘。
汪老大人能想到,都是朝堂上的老狐狸,自然也想到了。
皇上继续道:“全国缺粮,现在救命的鱼饼等良策,救了困苦的百姓,功劳甚大,此次也一并行赏。”
温老大人脸上的笑意没了,只剩下僵硬,温家带头捐粮,什么都没得到,皇上是要大赏周家了。
温老大人运了运气,心里想着,说不准周书仁真不行了,皇上才会封赏,对,一定是这样的。
皇上将众位爱卿的神态看在眼里,呵,有的人心里只有家族,哪里有天下黎民百姓,为了牲畜的繁殖,宁愿杀了也不卖给朝廷,想想他就窝火。
牲畜的繁殖,不仅解决肉食,还能安抚草原百姓,日后形成书仁说的良性循环,一想书仁心怀百姓,皇上眯着眼睛,赏必须要赏。
第1466章 捐粮
下早朝,周家就知道了消息,皇上派小公公传的消息,大意等书仁能下床选个吉日封赏,而皇上对百官的话则是会选个吉日封赏没提周书仁。
书仁醒的时候,竹兰说了此时,“你要是没这一场大病,皇家习惯你的能力,一直以为你无敌呢!”
她对封赏不关心,只是心疼书仁,这些年熬的是书仁的心血。
周书仁靠着枕头,“这一场病好处真不少,如果按照以往皇上习惯,哪怕我功劳高,也不会给我太多的赏赐,深怕日后没了施恩的奖赏,现在提前封赏,还特意告诉我,说明封赏不小,而且日后也不敢过分的压榨我,我也能轻松轻松。”
他到古代这么多年,今年是他最疲惫的一年,身上担子重,还不敢生病,深怕病了耽误战机,怕将士们过多的牺牲,他觉得自己身上担子人命,他真的累,这一场病他能好好休息了。
竹兰看着书仁毫无血色的脸,心里一抽一抽的,“咱不说糟心事了,多喝点粥。”
周书仁嘴里一点味道都没有,不对,也有味道,中药的苦味,喝了粥又想睡觉了,他觉得中药里也有安神的药性。
周老大进来,小声的道:“娘,温家来人了。”
竹兰问,“谁?”
周老大道:“温家的长孙带着礼物来看爹的,要见他吗?”
竹兰嗤笑一声,“见为何不见,送上门的礼物,你不用过去,让明云去就行。”
周老大点头,“是。”
竹兰给书仁掖了掖被子,听到脚步声见到李氏,“娘,降火的汤已经熬好了,我给您端了过来,您趁热喝。”
竹兰示意李氏坐,“这两日辛苦你了,我和你爹的三餐都是你做的。”
李氏摇头,“我没有两位妹妹辛苦,她们一直守着您和爹。”
爹娘不让她伺候,她其实更想守着婆婆的,可惜两个妹妹都在府上,妹妹直接接手了。
竹兰叹气,“你小妹还需调养,我说不用她守夜她还不听。”
闺女犟起来,她这个当娘的都没法子。
李氏笑着,“妹妹们最孝顺了。”
竹兰心里是感动的,人老生病的时候最喜欢儿女在身边,她是喜欢静的人,可儿女在身边,她只觉得高兴,喝了汤身体里暖洋洋的。
“你们也多休息。”
李氏昨晚一晚上没休息,可以说整个周家除了几个最小的扛不住,基本都没休息,公爹是周家的天,公爹病重周家的天都昏暗了。
前院,温鹤等的有些不耐烦,见到周明云忙收敛脸色,“我替爷爷来看望周尚书,这是温家的一点心意。”
明云扫了一眼桌子上的几个盒子,温家在送礼上大气,叹气道:“爷爷没醒,让温公子白跑一趟了。”
温鹤道:“我可以等尚书大人醒来。”
“爷爷什么时候醒,我也说不准。”
这话在温鹤的耳朵里自动成了,周尚书一直昏睡不醒,见周明云脸上愁容和眼底的青色,心里有数了。
温鹤起身,“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了,我替爷爷祝愿周尚书能早日康复。”
明云语气多了一点轻松,“借温公子吉言了,我相信爷爷会尽快康复的。”
温鹤笑着点头离开,出了周府的大门,还望了望周府,撇了撇嘴,周家没了周尚书,日后可没底气和温家对上,语气里得意的很,“走,回府。”
明云开了盒子,对过来的爹道:“送的都是瓷器和摆件,补身子的药一点没有,这是多不希望爷爷好?”
周昌礼看着温家的礼物就烦,“收到库房,别让你爷爷看到。”
明云笑着,“爹,爷爷不会不高兴的,爷爷一定高兴礼物的贵重。”
昌礼的脸上也难得有了些笑容,“嗯。”
周家村,姜缪听着姜丽的话,一刻钟后,姜缪道:“说完了?”
姜丽说的口干,喝了两杯茶水润了润口,“我是真的为你好,你看现在缺粮,周家村又是数一数二的村子,你带头捐粮,你的名声好,周家村的名声也好不是。”
姜缪,“这是县太爷的意思?”
周家村因为她没卖粮,自然不缺粮食,十里八乡因今年粮食价格高卖粮的不少,现在市面上的粮不多,本来不缺粮的县也缺粮。
周家村是县里的大户了,还有李家村,大舅母的娘家,李家村帮着外公管庄子,今年也没卖粮,她知道不少人盯着李家呢!
姜丽脸色有些不自然,公爹为粮食发愁,相公几次提了周氏一族和李氏一族,两族都有不少的存粮,相公想让公爹另眼相看,她自然要想办法。
她有自知之明,她可不敢去周氏一族劝说,他公爹只是个没有家族的县太爷,未来的前途有限,而周氏一族这几年秀才举人不少,她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
她的主意很好,只要说通姜缪,姜缪捐了,周氏一族自然会跟着捐粮,李家也不会落下。
姜缪见姜丽迟迟没回话,闭了闭眼睛,这是将她当傻子?
姜丽,“朝堂上的大人们都捐粮,你是尚书大人的外孙女不捐不好,我也是为了你好。”
姜缪轻笑,“县太爷捐了多少?”
姜丽僵住了,“你也知道我公爹没什么根基,这家底也不太厚实,只捐了十石。”
姜缪无语,县太爷到底有没有家底真当她不知道,外公早就将县太爷查清楚了,她回家乡就告诉了她,这是自己不舍得捐粮食不好看,想从别的地方找粮食。
粮食是一定要捐的,不能直接捐给县衙,姜缪打算等相公回来与相公一起去族长家商量。
一转眼就是几日,太医才离开周府,几日的时间已经能让京城冷静下来,周书仁不是急症。
昌义就是在这个时候回京了,他一进府门就听管家说了这些日子发生的事,一路跑回的后院。
将管家和赵氏等都甩在了身后。
昌义进来的时候,周书仁正坐着自己和自己下棋,昌义扑通跪下,周书仁听着都疼,“你这是干什么,赶紧起来。”
虽然屋子里有地暖,跪久了膝盖也受不了。
昌义眼眶红红的,“爹,您生病儿子没在您身边尽孝,儿子不孝。”
“多大的人了还哭,你也不怕孩子们笑话你,而且谁说你没尽孝,明瑞不是你儿子?”
第1467章 全是真的
昌义心想幸亏将儿子留下了,否则他更过不去心里的一关,“谁敢笑话儿子?”
“我。”
昌义,“……爹。”
“好了,赶紧给我起来,别让我说第二遍。”
昌义很想继续跪着,腿很诚实的站起来,“爹,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周书仁指了指小炕示意昌义坐,“我好多了。”
两位太医守着他,这待遇可以了,何况两位太医还有一位是院首。
昌义仔细打量爹,爹的脸色依旧发白,心里就更难受了,“爹,您瘦了好多。”
周书仁,“等病好就能补回来。”
话音落下,赵氏和玉蝶几个进来,又是跪下,周书仁无奈,媳妇去看雪晗的次子了,儿媳妇和儿子不同,儿子能骂能数落,语气温和的道:“赵氏你们都起来吧。”
赵氏也吓坏了,她没想到家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昌义见爹看他,起身扶着娘子和孩子起来。
周书仁道:“雪晗的次子染病,你们娘在秦王府,你们刚到家早些回去休息。”
昌义心提了起来,“孩子怎么会染病?”
周书仁叹气,“这孩子出生肺部就留了病根,这几天冷的很,孩子受不住病了。”
昌义关心的问,“孩子现在如何?”
“已经控制住病情,哎,孩子太小不好用药。”
他心疼外孙,也心疼小闺女,先是他生病,他好些了,孩子又生了病,她就怕现在小闺女硬撑着,过后再病了。
秦王府,竹兰见闺女睡下,对着容川道:“你别什么都听雪晗的,她的身子熬不住。”
容川也憔悴的很,小儿子体弱,出生小病就没断过,娘子又需要静养,他十分的自责,“都怪我太忙了,我。”
竹兰抬手,“这跟你没关系,你身上的担子不轻。”
容川做的已经够好了。
容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