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6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茹娜怀孕是假,这是功劳,只要俄格侯老实,皇上对俄格部有几分情面的,如果折腾,皇上的情面可是说没就没的。
  昌义无语,“有妹子在宫内,还折腾什么,现在不老老实实的窝着培养后辈,越折腾越惹皇上不快。”
  周书仁摸着胡子,“因为人心不足。”
  次日早朝,周书仁第一个站出来,将手里的折子递上去,声音沉痛,“去年双边战争毁了我朝多少家庭,让多少孩子没了父亲,臣近几日每每想起抚恤银子,就想到保家卫国逝去的儿郎,臣夜不能寐啊。”
  其实满朝的大臣有些懵,听了这些话,也没弄明白周书仁的想法。
  周书仁顿了下继续道:“臣出生在乡间,对百姓如何生活,臣最清楚,一个家中无支柱,日子十分的艰难,家中有长子能担起养家之责还好,就怕妇人年轻,孩子年幼。出嫁从夫,夫逝从子,子若年幼,一个妇人只能听从长辈改嫁,当然也有性子烈的担起女户,可少之又少。”
  皇上已经看完折子,将折子递给太子。
  众位大臣有的还是没想明白,有的抓到了一些周书仁的想法。
  周书仁继续道:“妇人改嫁,孩子该如何?虽然可留族亲家中,也可跟娘改嫁,但去年全国粮食减产,全国缺粮,族亲帮助又能持续多久,跟娘改嫁又能得到多少口粮?这些孩子可都是保家卫国英雄的子嗣,他们理应得到更好的照顾,理应向父辈一样成为为国有用之人。”
  现在都明白周书仁的想法了,有的人很动容,当然大部分是武将居多,文官就少了一些,谁让文官大部分为世家出身,体会不深,不要指望权贵世家多有同情心!
  汪老爷子今日上了早朝,昨日周书仁与他通过气的,他认为是好事,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民望。
  汪老爷子上前,“不能寒了逝去英雄的亡灵,臣附议。”
  随后又有人附议,户部掌管粮食和银子,户部带头,银子和粮食不用他们操心,明眼人看的出来,皇上是同意的。
  皇上的确同意,他想的更多,世家和权贵占据着资源,寒门读书难,全国读书人看似很多,其实并不多,大部分读书人被世家占据。
  收拢孩子教导,从小洗脑更忠心于皇室,还能培养出人才,日后争夺世家手里的资源。
  而且这些将士遗孤,也是对朝廷的宣传,日后征兵也能顺利一些。
  周书仁了解皇上想法,折子就偏重于养育这些孩子带来的好处,古代封建百姓被控制思想,他就慢慢埋下种子,种子早晚能发芽长成大树的时候。
  现在时机很好,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了,缺少一样,他想办孤儿院都会有很多阻拦,现在方方面面对皇室都是好处,又有保家卫国的大旗在,容易很多。
  等世家反应过来,皇上已经占据了所有主动权,皇上本就想削弱世家的影响力,自然不会让步。
  虽然他看不到未来,但是他的子孙会看到。
  早朝结束后,周书仁被皇上留下,还要仔细商讨,周书仁对皇上道:“首先要统计有多少成了孤儿的孩子,还有多少被虐待的,朝廷要心里有数,免得准备不够乱糟糟的。”
  太子皱着眉头,“被虐待?”
  周书仁关爱的眼神看向太子,“有多少有了后爹亲娘变后娘的,同理有了后娘亲爹成后爹的也不少,虐待时常发生,还有到了昧良心叔伯家被压榨的,有些孩子的成长并不美好,秦王小时候没少被虐待。”
  太子倒是虚心,“孤对百姓家了解的还是太少,孤日后会多去村子走走。”
  周书仁挑眉,不得不承认,太子作为继承人是百姓的福气,“太子大善。”
  皇上也十分欣慰,开口道:“你觉得谁负责此事合适?”
  周书仁心里算盘打得特别响,“臣觉得除了皇上没有人能胜任,皇家孤儿院?皇上觉得如何?”
  皇上挂名就是与皇室挂钩,啧啧,日后世家反应过来也不敢哔哔,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后悔当日没阻拦。


第1478章 周四小姐
  周家,因为竹兰办赏画宴才引发的捐粮捐物,几家就将旧衣服和粮食送到了周侯府,光两个宁侯府就送了三车的旧衣,四车的粮食。
  这还不是整个宁氏一族,只是两个侯府的量。
  汪家要少一些,下人的旧衣服也不多,家生子旧衣要留给弟弟妹妹穿,当然为了体面,一般五成旧后就不会在府内穿了。
  下人的旧衣不是白拿的,折合成了银钱收的,主子的衣服捐不了,布料是有等级的,捐了孩子们也没法穿。
  周家随着主子的增多,下人也不少,也有了一些家生子,周家这些年一直喜事不断,一年中下人得翻倍月钱的机会很多,都有些家底。
  等竹兰一家家看过衣服,反而是周家的下人旧衣最好,基本都有七成新,其次是宁侯府六成半,然后是汪家了。
  竹兰重点在于家,于家前朝遭了大难,积攒家财据说被抄了,回到定州一直低调,应该是藏了后路,否则于家不会发展这么好。
  于家下人的旧衣有五成新,数量不多,于家刚进京,下人带的并不多,粮食反而捐了五车,竟然有两车的细粮。
  周老大站在娘身边,伸出手去摸细粮,“新米。”
  还是没掺陈米的新粮,现在市面粮铺都很少有新粮,于家大手笔了。
  竹兰道:“于家借机感谢咱家。”
  “感谢咱家?”
  “嗯,我不请于家,于家参与不了善事,得不到好名,善事带上于家,于大人娘子借着我也能快速融入京城女眷圈子。”
  她请的都是谁,宁家是皇太后母族,汪家是世家大族,冉家可是冉妃的母族,大公主的亲外家,于家与众人有了面子情,日后在宴席上遇到,也会照顾几分。
  于家自然要感谢,多送粮食希望周家这个领头人面上更好看。
  周老大琢磨过味道,“于家倒是通透。”
  “于家能再次进京,于家什么都看得明白,行了,你这边登记好就送去户部,张大人会接收的。”
  周老大道:“娘,您出来有一阵了,天气怪冷的,您回去休息。”
  竹兰没往回走,继续交代着,“你派人去庄子摘些菜,再抓一些鹅给几家送去,大家让咱家带头得名声,咱也回些礼,礼不重在心意。”
  周老大明白,只是语气迟疑,“娘,儿子留了种鹅下蛋,能抓着吃的没多少了。”
  竹兰叹气,“我也知道,谁让鹅成了稀罕物,你看着抓吧。”
  几家都是有庄子的人,庄子上有羊和猪等,不一定会有大鹅,哪怕有也不多,早就吃没了,不像周家,因为书仁喜欢吃鹅,庄子养了不少,现在还能有存货。
  周老大对自家的鹅可宝贵了,“娘,我一会亲自去看看。”
  他现在可宝贵庄子的活物了,羊不能动,羊要留着生崽繁殖,猪还有几头能杀的,鸡鸭倒是不少,对哦,还有庄子的大头牛,牛不能杀啊。
  周老大抿着嘴,好久没吃到新鲜的牛肉了,哎,他家为了朝廷养殖贡献太多了。
  户部,张景宏接待的周老大,“世子怎么亲自来了?”
  “家中就我最闲,我就亲自过来了,我爹可在?”
  张景宏瞟了一眼车辆,呦,真不少,“尚书大人下朝留在宫内,还未出宫。”
  周老大一听爹没在,急着去庄子了,问道:“张大人这是单子,您看卸在哪里?”
  张景宏早就清理出几个屋子,“世子这边请。”
  周老大示意搬东西的小厮跟上,等都搬下来,“那我就先回了。”
  张景宏亲自送出户部大门,“世子慢走。”
  周老大带着这么多的马车去户部,在京城很惹眼,周老大没到家,打听消息的已经知道捐旧衣的事了。
  因为早朝周书仁的提议,有人嗤笑周书仁假仁假义,有人对周家佩服,然后就没然后了,没有人捐东西。
  周书仁下午出宫的,他中午和太上皇一起用的午膳,回到户部就看到一屋子的旧衣,还真不少,让张景宏找人将男女衣服分出来,按照大小归类,送来的衣服,棉衣不多,大部分都是夏衣服。
  周书仁心里已经有数,皇上从私库拿出银子办孤儿院,谁让皇上挂名呢,不出银子面上不好看,一口气拿出两万两白银,有这些银子,他能办不少事。
  于家,柳氏见到周侯府送的东西,柳氏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周家愿意带于家,回礼就是证明,“今晚尝尝周侯府庄子的菜。”
  于家刚进京,去年又打仗,京城附近的庄子没有出售的,庄子的价格反而炒成了天价,于家目前在京城还没有庄子,他们的根基依旧在定州。
  今年赶上缺粮,京城就更难买到青菜了,于家有家底,拿着银子能买到的青菜也少,今日见到青菜就欢喜,冬日没有青菜的日子太难过,尤其对生活在南方的于家人来说。
  于大公子的妻子白氏,“娘,周侯爷的孙女可有相看亲事?”
  柳氏看向大儿媳妇,“你是说周四小姐?”
  白氏点头,“对,周四小姐,您觉得如何?”
  柳氏自然是十分满意的,周四小姐品行容貌都是好的,只是从未想过自己儿子,怎么说呢,不是觉得周四小姐不好,而是太好,那是皇后夸赞过的,周四小姐的亲爹也是厉害的,去年老爷还赞许过呢。
  而自己的儿子,柳氏再偏心亲儿子,也不得不承认,儿子一笑傻乎乎的,怎么觉得都配不上人家,周家三房的长女,周四姑娘能当宗妇了。
  白氏心里也是别扭的,她也不想找个厉害的弟妹进门,可于家离开京城太多年,于家在定州不说一手遮天也差不多了,可进京处处碰壁。
  白氏记得相公说,于家因为周侯说话,才没中了算计,还有比周家更合适的姻亲吗?
  白氏想了想道:“娘,二弟的性子需要个能当家的娘子。”
  柳氏幽幽的道:“你我说的轻巧,那是周侯府,还是能世袭的周侯府,侯爷有权,儿子也出息,盯着周四姑娘的世家多着呢,于家不出彩。”
  白氏一噎,对啊,周侯府不一定能看得上于家,白氏郁闷了,也就不再提了。


第1479章 机会
  下衙门,周书仁回家边换衣服边道:“今日让老大几个都过来吃饭。”
  竹兰心道这是有事了,“明云呢?”
  “明云也叫过来吧。”
  周老大几个来的很快,饭菜端上桌,周书仁示意儿子们和孙子坐,自己先喝了汤,喝的是蔬菜汤,他是喝不进去补汤了。
  一碗汤下肚,周书仁才对老大道:“我在皇上面前给你要了个差事。”
  “咳,咳,咳咳。”
  周老大一碗汤刚喝了一口,呛了还要捂着嘴,侧头一顿咳嗽,爹的消息太吓人,等不咳嗽示意儿子不用拍了,拿过儿子递来的帕子擦嘴,“爹,您不是逗儿子吧。”
  周书仁白了一眼,“我能拿差事开玩笑?”
  周老大傻眼,所以说是真的,他也要有差事?
  昌义比大哥镇定多了,“爹,您给大哥要了什么差事?”
  周书仁,“皇上感念保家卫国而逝去的将士,所以同意我的提议,将成为遗孤的孩子统一教养,老大你的差事就是去调查有多少成了孤儿,还有一些被虐待的孩子。”
  这差事需要耐心,还需要实心眼的人办,老大最合适,当然他给老大要这个差事并不是因为老大合适,而是因周家起头的,未来老大要继承侯爵,老大参入进去,他死后,周家也能一代代的参与下去。
  虽然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他要慢慢的将能想到的都想到,该安排的都安排了。
  周老大有些不自信,他一直管着家里的事,还是第一次领朝廷的差事,“爹,儿子能行吗?”
  周书仁扫了一眼,“你说呢?”
  周老大沉默,他的直觉告诉他,他要是回答不合爹心意,爹会收拾他,“能,儿子一定能。”
  周书仁嗯了一声,“明辉这孩子机灵,他会跟着你去。”
  顿了下继续道:“这个差事没有奖赏,你也要给我用心办好,你准备准备,后日启程。”
  昌义见爹交代完,开口道:“爹,孩子们都接回京城吗?”
  周书仁,“不都接进京,接入京城的是临近的几个州,其他的几州皇上会派人去调查,在当地养育。”
  这几年人口呈翻倍增长,去年双线战场因为火药少了伤亡,伤亡依旧不小,孩子们都接入京城不现实。
  周老大听明白了,他就负责附近的几个州,他踏实了,等回京正好能农忙。
  晚上,周书仁坐在媳妇身边,“你今晚没怎么开口说话。”
  竹兰打开被子,“我心里也琢磨事,我想进宫去见太后。”
  周书仁,“嗯?”
  “我觉得如果真是小冰河时期,没有高产粮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