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6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礼的心发沉,医馆内的两个孩子一个十岁,一个七岁,十岁的是个姑娘,双腿的肉被割的露出白骨,小姑娘一直硬撑的活着,只为了护着年幼的弟弟。
  昌礼忘不了小姑娘见到他,确认他是来救他们,小姑娘露出如释重负的笑,让弟弟好好的活着。
  明辉靠着墙有些虚弱,这几日胃肠就不太舒服,今日又一直呕吐,他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昌礼扶着儿子回医馆,儿子刚坐下,帘子后就传来男孩的哭声,昌礼心里咯噔一下,急忙走进去,女孩身上都是银针,大夫正默默的收针,大夫的嗓子沙哑,“尽力了。”
  昌礼闭了闭眼睛,再次睁开,“这里麻烦大夫了。”
  明辉也跟了过来,呆呆的看着闭眼的小姑娘,他忘不了小姑娘见到他们的眼神,鼻子阵阵发酸,眼泪留了下来,同时心里涌起满腔的怒火。


第1489章 算计
  竹兰不知道早朝的事,她很忙,出宫就派人出京查看三个庄子,还要将自家捐赠的物资准备好。
  回府,周侯府已经接到了不少捐赠的单子,宁家是太后母族,自然紧跟着太后走,冉家是冉妃母族,给的也利索。
  只是冉家的底蕴还是差了些,在捐赠的单子中不显眼了。
  这一次捐赠是以家族为单位,宁氏一族低调底蕴深厚,竹兰看到捐赠的单子十分的感慨,光银子就捐了两万两。
  捐赠的单子要统计出来,竹兰交给了儿媳妇和孙女,都是她培养出来的,能力都不错,能帮她不少忙。
  刘佳回了娘家,陪着马氏回来的。
  刘佳将娘家捐赠的单子递过来,“奶奶,这是刘家捐赠的物资。”
  竹兰拿起来扫了一眼,难为刘家了,刘佳嫁过来差不多掏干了刘家的家底,去年温家带头捐了一把,她办赏画刘家也捐了一些,这一次又捐,刘家不容易。
  竹兰拿起笔在单子上划掉一些,在马氏诧异的目光中道:“这些就够了。”
  这份单子一看就超过了刘家承受的范围。
  马氏耳朵一红,哎,讲究门当户对,刘家在周侯的姻亲中还是差了一些,为了让女儿两面好看,这份单子是她绞尽脑汁想的,如果不是有二儿媳妇,单子会更不好看。
  刘佳松了口气,她不同意娘为她撑面子,娘就是不听。
  赵氏扫了一眼,低头继续记录,心里却想着女婿,哎,不在京城也要捐的,免得落下口实。
  竹兰忙到晚上,额脖子都要僵住了,看着厚厚的单子,工作量不小。
  周书仁回来拿过记录好的册子,翻看后不意外,“今日光银子就捐了十二万两?”
  竹兰揉了揉脖子,“是不是很多?”
  “的确很多。”
  竹兰冷笑一声,“现在最缺的是物资,物资中粮食最紧缺,有些人真会使绊子,光捐银子,粮食等物资一点没有。”
  周书仁挑眉,“果然不消停啊。”
  “还好我们经营这么多年打下了盟友基础,加上你的身份,得到捐赠的物资还不错。”
  周书仁放下册子,“他们一定想不到,你很缺启动银子。”
  竹兰脸上的冷意没了,笑的眉眼弯弯,“是啊,他们算错了,有了启动银子,我能买庄子,能买地,还能建暖棚等,其实我最缺的反而是银子。”
  周书仁勾了勾嘴角,“明日我再刺激刺激温老大人,银子会更多。”
  竹兰,“嗯,我相信你的演技。”
  周书仁给媳妇按摩脖子,“你也别太累。”
  “有太多人等着看我笑话,好向你落井下石,第一家民间孤儿院,我一定要办的漂亮。”
  周书仁眉眼温柔,“好。”
  次日,早朝周书仁就黑着脸,温老大人眯着眼睛,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可从轻松的态度,就能看出老大人的好心情。
  温家一派,还有不少人没捐,今日见周侯脸色难看,以为计策成了。
  太子同情的看着外公,吃了不少亏,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早朝结束后,温老大人还对周书仁点头示意,然后带着人离开了,脚步那叫一个轻快。
  周书仁站着没动,汪苣凑过来,“出了什么事?”
  周书仁淡淡的道:“有的人记吃不记打。”
  汪苣,“嗯?”
  周书仁的声音太低,没人听见,示意汪苣跟上,等二人出了宫,周书仁才将捐赠的情况说了。
  汪苣,“这是等着看周家的笑话呢!”
  杨氏当差,随着传播的速度早晚会传遍各州,民间孤儿院办好了是功,办不好,对周家的打击不小,什么都是双刃剑,尤其是女子当差,现在刚开始就风波不断,如果真的没办成,他真为周家担心。
  周书仁见汪苣一脸严肃,“怕了?”
  汪苣按了按眉心,“我派人回去再准备一些物资。”
  周书仁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不用,其实民间孤儿院很缺银子作为启动资金,温家的算计反而帮了我娘子,不过,的确需要汪家帮忙,我娘子已经派人去各州买庄子,汪家人脉在的州帮忙打点下。”
  汪苣回神了,“你是怕温家回神私下阻拦?”
  “嗯,现在先让他们洋洋得意,趁机打时间差,先将庄子都采买了。”
  昨晚他和媳妇写了不少信,哎,周氏一族起来的还是太慢了,周氏一族要是有子弟在各州当官,他们办事也更轻松一些。
  汪苣对杨氏的信心并没有多少,从小养成的观念轻易不会改变的,汪家信任的是周书仁,认为周书仁背后操控,哪怕周书仁各种吹杨氏如果好,汪苣听得多了,认为是周书仁太爱重杨氏吧了。
  现在听周书仁说都是杨氏的主意,愣住了,“你没骗我?”
  周书仁翻白眼,“我娘子真的一点都不比我差。”
  娘子用自己的能力让整个皇室信任啊,皇室再信任他,也不会因为他信任娘子,娘子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汪苣有些恍恍惚惚,尤其是听了后面的一些计划,心里复杂极了。
  周书仁哼了哼,这才哪里到哪里,娘子编的书还没公布天下。
  周家,李氏皱着眉头,“娘,今日捐银子的更多了,你看看银票。”
  竹兰挑了挑眉头,对苏萱道:“你派人带着银子去采买玻璃,然后找建暖棚的工匠。”
  苏萱,“我这就安排下去。”
  随后竹兰又对女官道:“还需要你坐镇去庄子收物资。”
  女官得了太后的旨意,听从周侯夫人的话,她代表着太后,由她盯着物资入库,没人敢在物资上动手,“是。”
  李氏扶着娘坐下,“儿媳以为办个孤儿院很容易呢!”
  这才两日,她就忙到头晕了。
  竹兰,“万事开头难,日后就好了。”
  顿了下,对赵氏道:“将账册都记录清楚,每一笔银子都要详细的记下出处。”
  赵氏的心最细,记账最合适了。
  酒楼,昌礼一晚没睡,救下的男孩发烧了,儿子昨晚也发了热,喝了汤药,他不敢休息的守着,抬手摸着儿子红红的小脸,心疼极了。


第1490章 麻木
  昌礼拧了帕子给儿子敷额头,小厮进来,“世子,县令来了。”
  昌礼起身,“你看着公子,有什么事随时通知我。”
  “是。”
  昌礼到了酒楼包厢,县令忙起身,“听闻小公子病了,现在可好一些?”
  昌礼示意县令坐,脸上并没有多少笑容,“本世子有些疑惑想问县令,此地没有得到朝廷的鱼饼和粮食?”
  县令心里一紧道:“得到了。”
  昌礼冷笑一声,“可有分给百姓救命?”
  县令额头上冒出了细汗,“分了,每户都有领到粮食和鱼饼救命。”
  昌礼已经调查过,眼前的县令也不是个好的,救命粮的确分了,分的却不多,更多的私下卖了。
  县令不想继续谈论粮食,转移话题继续道:“现在很难买到肉,山上的野物又不好猎杀,丧尽天良的吴家就将主意打到孩子身上。”
  说着,县令自己胃里又一阵恶心感,太恶心了。
  昌神色幽深,还是顺着话题聊下去,对于吴家,他已经气过了,现在反而很平静,“刘家卖了守家卫国英雄的遗孤,其心可诛,本世子已经写明情况送回京城。”
  县令小腿肚子都哆嗦,又安慰自己,他给每户都发了粮食和鱼饼,他不怕被查,不敢看世子的眼睛,“刘家人已经入了大牢,等待发落。”
  昌礼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茶,“县令大人还是好好调查为好,我爹说过,人的道德底线一旦突破,很容易传染,我想吴家买孩子并不是个例。”
  县令懵了,嘴唇子都有些打哆嗦,他脑子嗡嗡的,一旦查出来还有,不用查私吞粮食和鱼饼的事,他的仕途也到头了。
  昌礼放下茶杯,“生而为人不容易,既然有的人不珍惜非要披着人皮当畜生,那就将他们当畜生对待,县令你说呢?”
  县令咽了下口水,“我这就去查,仔细的查。”
  他现在能求的是将功补过,至于灭口世子,别想了,他脑子再抽也不敢。
  昌礼等县令走了,沉默的坐着,他胸腔内满是愤怒,吴家买了刘家姐弟,并不是缺粮食,搜查的时候,吴家有不少的粮食,真是畜生啊。
  昌礼的信件送回京城,已经是两日后,直接送到了户部。
  周书仁接到信件的时候,他正和太子谈正事,书仁接到信件还很诧异,家书怎么送到了户部,打开一看,将信件递给太子,“太子殿下也看看。”
  太子疑惑的接过信件,看过信拍了桌子,“畜生不如的东西。”
  周书仁从字里行间中看出大儿子的愤怒,老实人愤怒起来很吓人,这一次的差事,大儿子会成长许多,收回心神道:“此事不会是个例。”
  太子冷着脸,“查,孤要将这些畜生全都揪出来。”
  周书仁给了主意,“开荒缺人,既然这些人不将自己当人,那就用来当畜生用。”
  太子觉得这个主意好,“死亡对他们来说是解脱,周侯的想法甚好,让他们开荒种田直到死。”
  周书仁叹气后又道:“臣觉得将士遗孤进京,最好派人疏导他们的心理,免得有些孩子心理极端。”
  信上的小男孩受到这么大的刺激,心理的问题不小,三观不树立好,等着吧,一定有报社的。
  太子沉思着,“侯爷说的对,只是派谁合适?”
  周书仁想说他最合适,他最会洗脑了,可不能提自己,“殿下可问陛下。”
  太子嘴上这么问,心里想的是周侯,“嗯。”
  周家,竹兰心情不错,两日的时间,捐赠的物资已经存放好,庄子内房子和暖棚一起建造,雇佣附近的百姓帮忙,人多力量大,进展的速度不错。
  李氏这两日瘦了不少,累的,“娘,孤儿院什么时候开始收孤儿?”
  竹兰的好心情又没了,还有太多的事要忙,“现在就可以,先从庄子附近的村子开始。”
  话音落下,女官进来,“老夫人,太后传话,东城收养的孤儿入民间孤儿院。”
  竹兰不意外,“是,我会派人去接管,等庄子的房子建好会将孩子们接走。”
  女官离开后,竹兰准备亲自去东城看看孩子们,让丁管家准备马车。
  竹兰带李氏一起去的,李氏坐在窗边,一直看着外边,竹兰问:“你在看什么?”
  李氏回头,“娘,我看看街上还有没有小乞儿。”
  竹兰,“别找了,不会有。”
  京城街上基本没有乞丐,全因京城一直在改建,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需要大量的人力,乞丐也是人力,年纪大的乞丐都被带走建房,用力气换粮食,年纪小的有的被收入皇庄种田,有的被带走培养,久而久之,乞讨为生的乞丐不愿意进京,深怕被带走出力气。
  李氏不提乞儿了,反而问,“娘,您说会有多少孤儿?”
  竹兰,“到时候就知道了。”
  到了东城,竹兰走进去就皱了眉头,怎么说呢,孩子们神色木然,并没有孩子的活力,男孩子还好一些,女孩子就更麻木了,管教的婆子说什么是什么。
  竹兰不动声色的观察后,不能这样下去,混日子可不行,她对这些孤儿抱有希望的,他们种子是传承。
  竹兰道:“太后旨意,让我接手这些孤儿。”
  管事婆子恭敬的道:“已经传话过来,这是一百七十三个孤儿的名册。”
  竹兰示意李氏接下,又去看了还剩下多少粮食,她没和孩子们说话,这些孩子们被管事婆子管着,她问也问不出什么,没待多久就回去了。
  李氏回到马车上皱着眉头,“娘,儿媳心里沉甸甸的,这些孩子一点活泼劲都没有,说话大声一些,他们都害怕的直躲。”
  竹兰,“我心里有数。”
  她已经想好怎么改变现状。
  李氏听了不担心了,她的心里婆婆最厉害,这几日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