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好差事,吃力不讨好,还要去边远地区遭罪,而且他怕啊,一旦离开京城,谁知道周书仁会干什么事,突然有些后悔先对孩子下手了,现在他想叫停恢复成以前已经不可能了。
  周书仁微笑,“大人别谦虚,状元郎能力一定没问题,虽然您的长孙是添头,但是不怕,只要有状元郎在一定能办好差。”
  皇上,“……”
  大臣们,“……”
  刚才夸温家长孙好品行呢!
  温老大人抬起手,“你。”
  周书仁眼底冰冷,不对孩子动手,互相牵制大家都好,千不该万不该对孩子动手。
  “温老大人比激动,现在全国缺粮,去年温老大人带头捐粮本侯就佩服的很,想来大人也不愿意看到百姓饿死,开荒种田是利民的大事,老大人就不用谦虚了,您孙子一定可以的。”
  戚大人几人对视一眼,只觉得周书仁是个疯子,戚大人深吸一口气,戚家和温家是姻亲早已经是一体的,站出来道:“周侯此言差矣,开荒种田还是需要找懂种田的人负责为好,免得到时候没收获,岂不是白费了一年的时间。”
  周书仁抬眼看着戚大人,“戚大人所言甚是,本官记得戚大人的小儿子养了不少花草,可见是个懂的,臣举荐戚大人小儿子辅佐。”
  戚大人有一瞬间的呆滞,他儿子喜爱花草和种粮食有什么关系?
  周书仁余光扫过其他的几位,大有谁敢开口,他就咬谁的的意思,对他孙子下手,他不发威日后他的孙子都危险。
  皇上拨动着珠串,温家将周书仁惹怒了,温家几房,二房侧地废了,现在只剩下大房出息。
  皇上摸了摸折子,犯人开荒种田,周书仁拿出了方法和建议,扫了一眼温大人,他希望两家互相牵制,不是死磕到底,周书仁肚子里脑子有东西,于国于民有利。
  今日周书仁的举动,也让他认识到,周书仁疯起来什么都敢想。
  戚大人还想开口,他最喜欢的就是小儿子,小儿子像他。
  皇上先一步开口,“开荒的差事对温鹤的确是历练,这些年也该有些作为,那就这么定了,温鹤负责开荒,戚栗辅佐。”
  温老大人,“皇上。”
  “行了,事情就这么定了。”
  周书仁冷漠的看着,皇室才是最利益至上的,他拿出了足够打动皇上的东西,皇上向着他,但皇上也有分寸只舍了温鹤,至于戚家,皇上早就想收拾戚家,戚家事事以温家马首是瞻,忘了该效忠的是皇上。
  其他的几位官员看了一场大戏,本来对周侯有些小心思,这回也怂了,正常人的思路一定是暗戳戳的报复回去,周侯不走寻常路正面撕,你懂我孙子,我懂你最重要的孙子,简直疯子一样。
  温老大人气的想吐血,还对上了周书仁冷漠的眼睛,瞳孔一缩,他终于认识到,周书仁以前对温家都是小大小闹的,哪怕温氏一族难为周书仁的几个儿子,周书仁依旧云淡风轻的,现在的周书仁露出了牙齿。
  还有其他的政事要讨论,只是大家各怀心思,最后周书仁留了下来,皇上要讨论折子。
  周家,竹兰问荣恩卿,“你什么时候去的孤儿院?”
  荣恩卿,“前日去的孤儿院,姚瑶去礼佛,我们路过过去看看。”
  “所以你觉得不错,你想去给孩子们上课?”
  荣恩卿是正经考过科举的,也算是书仁的半个学生,学识眼界都是有的。
  荣恩卿点头,“是,我整日也没什么事做,所以想去给孩子们上课。”
  “你怎么不去皇家孤儿院?那里也是可以教学的。”
  荣恩卿笑了笑,“皇家孤儿院不缺人。”
  谁看不出来,皇家孤儿院是皇室的,去免费教书的人太多,他不想掺和进去。
  竹兰,“你去民办孤儿院教书我是欢迎的。”
  荣恩卿喜上眉梢,他现在是个富贵闲人,时间久了也习惯了,可看到孩子们读书,他沉寂的心又跳动了。
  礼部,昌义不管耳边柳大人,继续看书学习,柳大人自己都说累了,“我不信你没想法,你和我还装什么装。”
  昌义放下手里的书,“我爹说他会处理。”
  老爷子动没动怒,他当儿子的最清楚,他等着爹出手。
  柳大人,“难怪你这么镇定,你早告诉我啊,我就不瞎出主意了。”
  昌义指了指自己的脑子,“我这里损主意比你多。”
  他爹听完他的报复主意后,一言难尽的表情,他不想回想了,他爹说太低端了,不能照成实质性伤害,还降低自己的水准让人小瞧了,起不到任何警告的作用。
  这时昌义的小厮进来,将京城传开的消息讲了。
  昌义,“还是我爹牛。”
  柳大人,“……”
  狠人啊,一出手就致命,啧啧!
  昌义高兴,“怎么样,我爹出手就是狠手。”
  柳大人呆呆的点头,“周侯惹不得。”


第1502章 会错意
  竹兰知道的时候不意外皇上的态度,温瑢这个人,皇上是不允许动的,就像明云和明腾一样,皇上也不会允许温家太过分,因为会破坏皇上想要的制衡。
  温家长孙哪怕平庸,那也是嫡长孙,代表的是温家的脸面,周家只是明辉折了腿,不占长,在皇上的眼里不出众,皇上今日顺了书仁的意,这是皇上的态度,站在周家,太过分不可能。
  而对于温家来说,脸被周家打了,皇上的态度又折进去戚栗,如果又扇了一耳光,这人在京城丢大了。
  竹兰并没有多告诉,因为她知道,温家起了头就不会停止,有一就有二,周家的反击是震慑,对着李氏几个道:“等孩子们回来约束下他们,日后出门多带些人。”
  李氏真的怕了,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娘,我一定叮嘱他们。”
  赵氏也怕,她们见识太少,“娘,您写信给三弟了吗?”
  竹兰心道,还是赵氏心细,“写了,昨晚我就写了信,一遭送出京了。”
  虽然昌廉两口子身边没孩子,她怕有人动心思在昌廉身上,不管可能性多低,还是要告诉三儿子的,日后要更加谨慎别被人抓到把柄。
  翰林院,明云不管打量他的目光,依旧从容的整理资料,这些是明日进宫要带上的。
  刘颂凑过来,“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明云摇头,“不知道。”
  他没说假话,昨晚爷爷就和二叔聊过,他真不知道爷爷干了这么大的事,心里感慨爷爷的话,打动不了皇室,只能说明给的筹码不够,可见爷爷给的筹码足,加上周家自身的价值,皇上帮着周家打温家的脸。
  刘颂的爹没少分析周侯,爹说周侯护短,今日见识到了,玩笑的道:“如果哪天我算计你了,周侯也不会放过我吧。”
  明云嗤笑,“还不知道谁算计谁。”
  刘颂心梗了下,“你还真不含蓄。”
  “你先狂的。”
  想算计他,还是再练练吧。
  刘颂笑了,他也可惜啊,温瑢能离开翰林院就好了。
  晚上,周书仁回家脸上的笑容并不多,竹兰,“谁惹到你了?”
  周书仁进屋子换官服,“今日皇上单独留下我,告诉我适可而止。”
  竹兰反应很快,“皇上怕你对温家长孙动手。”
  “嗯,他怕一旦温鹤出事,温家与我们不死不休。”
  竹兰心知道周书仁动了心思,没想要温鹤的命,却也想要报复回去,不甘心啊,“对了,我刚接了戚家的帖子,今日的事,戚家不会欢迎我了,我就不去了。”
  她可知道戚栗在戚家多受宠,戚大人的小儿子,宠在心尖尖的,她去等着被围攻吧,戚家的女人不好惹。
  周书仁也不想媳妇去受气,“恩,别去了。”
  竹兰,“那我就将帖子送回去。”
  “好。”
  竹兰又问,“温鹤和戚栗什么时候走?”
  周书仁算着日子,“春耕前尽量多开荒,他们二人用不了几日酒会启程,他们此去我给了最低标准,达不成会有处罚。”
  他不仅是为了坑人,还是怕这些人磨洋工不用心,到时候粮食没得到,受苦的是百姓。
  竹兰勾着嘴角,“你的建议很好。”
  “嗯,皇上也说好。”
  反正皇上听了他补充建议深深的看了他好几眼,他在折子上其实写的很全面了,开荒以农场的形式管理,种田养殖两不耽误等等,有他的建议,二人还作妖,啧啧,自找死路了。
  次日的早朝,周书仁受到了注目礼,皇上继位依赖,他是第一证明刚温家的,还成功了,有赔付的,有觉得此事不算完的。
  温老大人本想请假的,又怕他不来,好像怕了周家一样,黑着脸上朝了。
  周书仁不意外,还对温老大人笑了笑,他不打算继续说什么了,本就火气正旺的时候,没必要火上浇油,免得老爷子不冷静。
  皇上当朝下了旨意,事关粮食,又添了两个辅助的官差,都是对农业有了解的。
  下了早朝,温老大人看都不看周书仁,青着脸走了。
  周书仁摸着胡子,今日都避着他啊,汪苣走过来,“我爹说你不该这么激进的。”
  周书仁,“你们汪家中立惯了,思想也保守,但并不适合我,我要是不震慑一次,你下次就该见到侯府挂白了。”
  汪苣哑然,对,汪家的行事很少得罪人,中立不好当,“哎,你说得对。”
  周书仁走的并不快,“你不用担心,我心里有数。”
  汪苣笑了,“我爹选好吉日致仕了。”
  周书仁脚步没停,“挺好。”
  虽然比他越想的要早一些。
  汪苣小声的道:“本来今日我想让我爹上朝的,我爹说我们两家结亲,他今日站在朝堂上反而会刺激温家,所以就没来。”
  周书仁,“你还有得学。”
  “是啊,我的确有太多的不足。”
  他爹还说,周家是汪家的盟友,周家露出牙齿,汪家就要尽量低调,世家怕什么怕自己的资源被占,他们两家都强势,挑战太多人的神经,周家也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所以他爹提前致仕了。
  周书仁又问,“你们分家后,其他两房还和你们住一起吗?”
  汪苣的语气轻快了,“不会,我们汪家的规矩,分家后只有当家一支住祖宅,其他的都要搬出去。”
  他终于不用听弟弟的不甘了,他们大房有周家这门好亲事,二房和三房语气太酸了,他都听腻歪了。
  “恭喜了。”
  汪苣喜气的道:“同喜,同喜。”
  于大人本来也想和周侯说几句的,可惜汪大人抢了先,于大人只能远远的跟着,他羡慕汪大人和周侯说话的随意啊。
  同时,于大人听了儿子讲出事经过,他也羡慕周家子孙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周家,竹兰看着又拿回来的帖子,“戚家没收?”
  丁管家点头,“送过去又给退了回来,说请您一定要参加。”
  竹兰摸着帖子挑眉,李氏问,“娘,她们为什么一定要请您去?”
  竹兰,“可能退帖子的举动,她们会错意了。”


第1503章 算计
  竹兰的话,李氏和赵氏对视一眼,还是没想明白,能会错什么意,不就是娘不去了吗?
  竹兰也没解释,苏萱开口道:“娘,那您还去吗?”
  竹兰沉吟一会,“去吧。”
  戚家给了态度,哪怕撕破脸,还是要装一装的。
  苏萱拿出账本,“娘,这是孤儿院近七日的账本,您看看。”
  竹兰接过来翻看着,孩子越来越多了,津州的孤儿也过来了。
  平港是港口,最不缺的就是干活的劳力,那里谋生活的孩子也多。
  王管家查到,有几个十三四的孩子就是从平港的港口过来的,他们在港口干过苦工,来孤儿院上了几次课后,送了消息去平港,陆续又来了一些十几岁的孩子,可见几个孩子是有远见的,知道识字的重要。
  因为几个孩子是上进有脑子的,还被选成了小队长,每人负责十个孩子。
  竹兰收回思绪,放下账本,“哎,孩子太多,粮食的消耗的太快。”
  李氏去孤儿院勤快,“娘,暖棚已经种上了菜,耕地孩子们也都平整过,就等着播种了。”
  “让昌礼多看着一些,春耕要辛苦他了。”
  每年春耕大儿子最忙,现在又要兼顾下孤儿院这边,春耕时大儿子最辛苦。
  李氏笑着道:“相公不辛苦,相公每次去孤儿院都很高兴,娘,这些孩子中有几个孩子真不错,您看要不要让相公选几个人出来,日后帮着相公?”
  竹兰表情严肃了,“孩子再出色,咱们周家也不能选。”
  苏萱反应快,指了指天,“娘,您是说?”
  竹兰点了下头,太后捎了口信,船厂的师傅选好了,等孩子们有些底子,会来筛选适合学造船的孩子。
  李氏不敢多开口了,她也是听相公说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