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7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书仁看了一眼太子,太子并没有跟着,对太子点点头,跟着太上皇离开。
  太上皇没往园子里走,而是往王府外走,出了王府坐上马车,一路去了培育良种的地方,太上皇示意周书仁坐,随后就是沉默。
  周书仁没吭声,这个时候的太上皇并不需要安慰,大风大浪过来的太上皇,昨日没听说太上皇悲痛晕厥的消息,说明太上皇已经平稳了情绪。
  两刻钟的时间,太上皇才开口,“儿子多了不好。”
  周书仁心道,那是皇家儿子多了不好。
  太上皇继续道:“老四死了,其实死了好。”
  周书仁头都没抬,这也就太上皇自己能说,别人说试试!
  中午,宁州府衙,玉宜下了马车一眼就看到了爹娘,刚站稳就跑过去,礼仪也不管了,“爹,娘。”
  她离开爹娘的时间最久,她太想爹娘了。
  董氏抱住大闺女,抬手摸着闺女的脸,闺女长大了,眼眶红红的,“好,好。”
  昌廉看着哭泣的娘俩鼻子酸了,大闺女长这么大了,他错过了太多。
  玉娇也跑过来,“娘,我想你和爹了。”
  董氏摸了摸小闺女,摸了摸小儿子,孩子们平安到了,她的心终于踏实了,“娘也想你们。”
  “三叔,三婶。”
  昌廉转过头看向侄子,盯着侄子的脸恍惚下,“你真像你奶奶。”
  明辉笑着,“的确越长越像了。”
  昌廉又听到伯父伯母的声音,转过头,“这位是?”
  于越阳道:“伯父,我名于越阳。”
  昌廉,“!!”
  这是他未来的女婿?见面有些突然,娘家书上没写啊!
  董氏也愣住了,随后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去说。”
  于越阳面上沉稳,心里慌的很,跟着进了院子都不敢抬头偷看玉宜。
  到了院子,昌廉坐下不是滋味了,见闺女的喜悦瞬间减少,眼睛挑剔的盯着未来女婿,心塞啊,一个男人怎么长了两个酒窝!
  董氏拉着两个闺女去了后面,玉宜走的干脆,她不担心未婚夫。
  昌廉问,“你怎么也来了宁州?”
  他不信爹娘会同意,哪怕定亲了也不该跟过来。
  于越阳解释,“我回乡看望奶奶,顺路一起走的。”
  昌廉沉默,所以一路送到了宁州城,到了未来岳父家,这小子不像长的这么无害啊!
  明辉没插嘴,心里却想着,于越阳的胆子的确大。
  昌廉能如何不能打出去,未来女婿一路送闺女回来,还不能赶人走,眯着眼睛,“你很好。”
  于越阳心想还好,没打他出去,至于未来岳父咬牙切齿的模样,他自动忽略了,反正他顺利登门了!
  室内,董氏问外面,“怎么回事?”
  玉宜笑着,“就是您看到的,他送我回来想顺便拜访您和爹。”
  董氏纠结了,“我听说你未来夫婿有两个酒窝,只是有些显得稚嫩。”
  样子担不起事一样,这样闺女会不会很累?
  玉娇插了话,“奶奶说未来姐夫胆子大着呢,这一路闺女看的真切,未来姐夫心里特别有成算,娘,您别被长相给骗了,他都敢登门呢!”
  董氏轻笑,“那我就不担心了。”
  她看女婿和相公看女婿不同,她希望有人能护着闺女,冲着一路送闺女过来,她对未来女婿是满意的。
  京城,周书仁陪了太上皇许久,直到太上皇主动说,“朕回宫了,你也回去吧。”
  周书仁也坐累了,目送太上皇离开,太上皇不敢和太后说,哎,他竟然成了太上皇唯一能倾诉的人了!
  周书仁一身的常服,今日不用回户部,一想到能休息,心里的压抑没了,只剩下高兴。
  皇宫,太上皇回来直奔政殿,进书房就就见长子发呆,从怀里拿出一封信,“这是老四给你的信。”
  太上皇没偷看内容,这是老四死前给他的,对他唯一的请求。
  皇上回神拿起信,信并不长,很快皇上看完递给父皇,“您也看看。”


第1629章 回京
  太上皇看过信长叹一口气,他看向长子,老四信上写了对不起还有不后悔。
  皇上捏着珠串,“父皇也累了,儿子送您回去?母后很担心您。”
  太上皇拿起信,“好。”
  皇上伸出手抽过信,“这信放在儿子这里可好?”
  太上皇嘴唇微动,最后松开手,自己养的儿子自己知道,老四死了,一切恩怨也没了,儿子不会为难梁王府。
  皇上目送父皇离开,又看向信,虽然没写请求却表达了自己想说的,叹了口气示意张公公收起信。
  梁王去世对朝堂影响不大,真正影响的是齐王和楚王,两位王爷在梁王下葬后就闭门不出,容川的影响是最小的。
  梁王下葬后,雪晗两口子回了侯府,竹兰道,“最近你们忙坏了,怎么没好好休息?”
  容川,“我们并不忙都是下面人忙碌,有些日子没回来看您,娘最近可好?”
  竹兰摸了下自己的胖手,“我好着呢。”
  雪晗开口道:“娘,我和王爷打算去庄子住一阵子,您要不要和我们一起住些日子?”
  竹兰惊讶,“这天还没热你们怎么就去庄子小住?”
  容川对养育他的岳父岳母不会说假话,“我与梁王没有太多的接触,也就没有什么太深的感触和感情,我装不出伤感,我思前想后觉得离开京城一阵子。”
  反正他手上没有什么重要的差事,不如在庄子待的自在。
  竹兰,“我就不和你们去庄子了。”
  她老了越来越离不开书仁,她想陪着书仁。
  雪晗就知道娘不会去的,“娘,我们后日去庄子。”
  “好。”
  雪晗又道,“算着日子,玉宜几个应该到宁州了吧!”
  竹兰,“水路顺利应该到了,哎,来往通信太不方便了。”
  她一直等着宁州的家书,家书不送回来,她这心一直提着。
  宁州,玉宜几个今日出了州城去寺庙上香,玉娇是个闲不住的,到了寺庙就拉着明凌去了后面。
  今日董氏没来有邀请,因为大闺女已经定亲,董氏没想带大闺女露面,至于小闺女也不会定亲宁州这地方,所以也没带。
  玉宜和于越阳单独相处,于越阳见未婚妻求了平安符,“这是给我的?”
  玉宜眼里带笑,“嗯,明日你就启程了,这个带上。”
  于越阳高兴又心虚,他厚着脸皮说请教未来岳父,才在宁州多住了几日,昨日岳父终于忍无可忍的撵人了,“我会时常过来看你的。”
  玉宜失笑,“你还拿请教我爹的理由?”
  于越阳摸着鼻子,“伯父的教导让我受益匪浅。”
  玉宜才不信,受益有,匪浅没有,未婚夫又不是没有长辈教导,不过,爹能容忍未婚夫住这么久,可见爹对未婚夫是满意的。
  玉宜二人往山后的亭子走,“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多照顾好自己。”
  于越阳耷拉着脑袋,酒窝都没了,闷闷的道:“嗯。”
  玉宜耳根红了,她最受不了未婚夫这个摸样,特别想抬手揉了揉未婚夫的头发,最后趁着没人指尖点了下酒窝,“笑一笑。”
  于越阳贼兮兮的趁着丫头婆子看向别处,手快的握着未婚妻的手,“等我来看你。”
  玉宜飞快的抽回手,“嗯。”
  二人静静的看着景色,等到玉娇找过来,他们也该回去了。
  玉娇玩的很高兴,“姐,宁州的景色真美。”
  玉宜轻笑,“小疯丫头。”
  玉娇晃了晃脑袋,这里不是京城,她不用严格要求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嘿嘿,我采了不少花,回去插在花瓶里。”
  回了府衙,昌廉知道闺女回来了,心里一遍遍的默念,明日就走了,明日就走了,忍住冲动别动手,可还是好气啊!
  时间飞逝,日子过的很快,竹兰已经收到了宁州第二封家书,家书很厚,孙子孙女的都有,上面有在宁州的见闻。
  这一回玉娇写的信是最厚的,竹兰看过失笑。
  李氏好奇了,“玉娇都写了什么?”
  竹兰递过去,“你看看。”
  李氏快速的看完心信,拧着眉头,“竟然打主意打到玉娇的身上。”
  竹兰没生气,她早有预料,“玉宜已经定亲,哪怕玉娇小也是侯府孙女,宁州知府的嫡女。”
  李氏,“哎,咱家未定亲的只剩下玉雯和玉娇了,娘,玉娇不会遭算计吧。”
  竹兰摇头,“他们不敢。”
  敢算计就要承担后果,哪怕京城的事没传到宁州,书仁在就不敢使用龌蹉的手段。
  李氏将信一一收好,“最近永安国公府又热闹了起来。”
  竹兰真没关注过,“如何热闹?”
  李氏笑着,“咱家没接到帖子,我听人说的永安国公府要办赏花宴,目的为长孙相看。”
  竹兰心道这回真老死不相往来了,永安国公上次一场大病许久才好,太上皇还亲自去吓唬过,再也不敢打周侯府的主意了,“就是不知道相看了哪一家。”
  李氏心道自家不稀罕,有不少家稀罕的,谁让卓古瑜没上任就被叫进宫一回,“到时候就知道了。”
  竹兰想到了顾昇,“算着日子都该上任了。”
  李氏,“是啊,姜笃和沐帆也走了几日了。”
  竹兰,“他们两人从老家回来走得急,也不知道孩子受不受的住。”
  李氏安慰着,“有丫头婆子在您别担心。”
  竹兰如何不担心,她其实挺意外的,她以为江茗两口子会跟着沐帆去上任,没想到二人留在了周家村,江茗喜欢在族学教书,他们已经习惯现在的生活,并不想跟着儿子走。
  下午的时候,昌忠拎着几个盒子回来的,竹兰问,“你买了什么?”
  昌忠将盒子打开,“顾昇兄弟回京了,他们带回来不少家乡的酒,这几盒子是特意给我的。”
  竹兰只见盒子内摆放着密封的瓶子,拿起来闻了闻,“味道不错。”
  昌忠,“我已经在顾昇的院子尝过,的确不错,爹一定喜欢。”
  竹兰将瓶子放回去,“还有事?”
  昌忠点头,“儿子今日才知道纪德明留在了京城,还进了礼部。”
  竹兰想到礼部分出的新部门,恍然,“这是靠向了二皇子。”


第1630章 打压
  一转眼就到了状元等人入职翰林院的日子,昌智因为闺女对顾昇很关注,入职第一天,昌智难得站在外面看着。
  昌智身边的熟人基本调离翰林院,只有他依旧在翰林院,大部分的时候,昌智都在忙着修书,今日难得不忙出来。
  状元郎三人先入职,卓古瑜是圆滑之人,没入职的时候就拜访不少人,对翰林院不陌生。
  状元三十多岁见识更广,又得皇上看重,笑着打招呼纷纷应着。
  最后就是顾昇这个寒门探花郎,顾昇比不了前两位圆滑,又因为出身对翰林院了解不多,亦一下子就显了出来。
  昌智站着挑了挑眉头,卓古瑜有些打压顾昇,还有状元郎过于圆滑,卓古瑜出身国公府,对比寒门的顾昇,状元朗更亲近卓古瑜。
  昌智出声,“顾昇?”
  顾昇茫然抬头,“大人。”
  昌智见都看他,出声道:“我在家排行老四,我没少听小弟说起你,昨日还喝了你送的酒味道不错。”
  顾昇反应过来眼前的是谁,“下官听周公子说起过大人。”
  昌智,“日后同在翰林院,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本来周昌智开口就让翰林院的众位同僚吃惊了,谁不知道周昌智的性子,现在一听对探花郎多了几分探究,到底是入了周侯的眼,还是因为周家小公子?
  顾昇心里感激,他刚才就感觉到卓古瑜对他的打压,他不想刚入翰林院就被孤立。
  皇宫,周书仁默不作声的站着,前面站着二皇子,过几年三皇子也要办差了,时间过得还真快。
  皇上了解二儿子的一举一动,礼部分部也是他同意的,这也是他给儿子办差的第一个考验,显然他失望了,将手里的折子丢过去,“你自己看看。”
  二皇子慌忙的接过折子,这是参他的折子,参他私心重,他承认有私心,但父皇也同意了,抿着嘴。
  皇上目光幽深,“日后你在礼部的老实学习。”
  意思不许继续插手礼部的差事。
  二皇子抬头,“父皇。”
  皇上轻声清冷,“三年,老实学三年。”
  三年后会与入职礼部的这一批官员一起考核,考核过了留下,考核不过就算是他儿子也要老实的回宫继续读书,反正他不怕丢脸。
  二皇子不敢吭声了,他还是没想明白。
  周书仁心道,他就说皇上怎么会痛快的答应礼部分出个部门,原来是考验二皇子的!
  皇上又对太子道:“你也多去六部转转。”
  太子知道父皇转过六部,心里一动,随后又叹气,他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