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嗤笑一声,“还要给永安国公府加加筹码才行。”
太子问,“那这次儿子要不要干涉?”
皇上嘴角带着冷意,“不用,让南方世家以为永安国公府败了,也让老家伙清楚想活要加倍卖命。”
太子眼底也发冷,“这些世家每次科举都会资助寒门学子,这次为南边世家运作已经有五位官员。”
这还仅仅是寒门出身的官员,世家与世家的联系更深。
皇上想到科举心越发的堵的慌,“科举倒是成了他们选庇护的手段。”
太子心里一动,“父皇,你派周昌智主考也看重他的思想吧。”
皇上指了指自己的脑袋,“传承久远的思想越来越固化,你皇爷爷也好,我也罢,我们都受到周书仁的思想影响,就连你也是如此。”
太子明白了,父皇培养周侯的儿子不仅仅是能力不错值得信任,更在意的是思想。
皇上喜欢和周昌智聊天,政殿行走的翰林院官员,越是对比越鲜明。
皇上想到世家大族,“慢慢来不着急。”
免得扯了跨,这是周书仁说的,现在国家多了不少部门和改变,一点点的渗透不是强制而为,而是一步步的必然。
茶楼,竹兰听着清雪汇报情况,无语了好一会。
苏萱收回微张的嘴,“这就完了?赔了一千两就完事了?”
就这?就这?
竹兰道:“白瞎了定包厢的银钱。”
苏萱赞同的点头,随后有笑出声,“今日后国公府的脸面丢尽了,如果不是卓古瑜还算得些太子青眼,国公府没立足之地了。”
竹兰端起茶杯,她的茶都没喝完呢,还寻思不会结束这么快,“喝茶,别浪费了。”
苏萱笑的开心,她就是记仇,“我看永安世子夫人还怎么有脸出门。”
“国公府要闭门不出了。”
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要跟谁比,跟小官小吏比的确惹不起,对于世家而言受死的骆驼意味着快死了!
几个公子没事人似的走出来,对着吴尚恒道:“怎么样?”
吴尚恒竖着大拇指,“很好。”
一直作死,他拦都拦不住,好吧他也没管过,自从知道几位关押不消停后,他就猜到没有皇上允许他们不可能随意见人!
以为自己赢了,呵呵,不知道被皇上摸清了多少底,真是被养的自大。
几位公子还想讽刺几句,现在卡住了,几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道:“我等这就回去,等秋闱结束入京。”
吴尚恒眯着眼睛,他科举是真才实学考的,这几位有人可没这个本事,不过他也不提醒。
国公府的马车离开,吴尚恒想到国公府几位要参考的公子,算了,他什么都不知道!
一转眼就是三日,昌智一早带着皇上给的人手坐着青色的小马车离京,都不用侯府出人手,除了昌智的小厮,赶马车的车夫与护卫都是皇上的人。
竹兰心里乱糟糟,拉着没上早朝的书仁问,“这么点人是不是太少了?”
“你已经问了我八遍了。”
竹兰担心啊,“我怕昌智有危险。”
周书仁道:“我派人暗地里跟着了。”
竹兰意外儿子会这么早离开,没泄露消息还好,一旦泄露出去想想就心惊肉跳,“我明日要去寺庙。”
周书仁,“??”
竹兰,“这么说定了。”
周书仁哭笑不得的,“昌智激灵着呢!”
入官场这么多年,又多年政殿行走,昌智心机手段都不错,昨晚儿子还暗示他如果搞事情,希望他帮忙呢!
竹兰看着时辰,挥着手,“你该去衙门了。”
周书仁问,“我再陪陪你?”
“不用,你去忙吧。”
刚过年户部很忙离不开书仁,她自己躺一会就好。
翰林院,顾昇进来就听到消息,周大人去补新发现的古籍,所以要离开翰林院一阵子。
还调走了几个庶吉士一同补古籍。
顾昇眨了眨眼睛,早有猜测成真了,周大人不在的日子还真不习惯。
顾昇回到屋子,看向卓古瑜的方向,竟然来了,卓古瑜的忍耐让他佩服。
昨日国公府丢脸沸沸扬扬的,据说被告的几位公子在酒楼喝酒嚣张的很。
卓古瑜低头处理手上的差事,他以为自己会羞愤,反而特别的平静,也更清晰自己能抓住什么,该去做什么。
卓古瑜感觉到顾昇的目光,点了点头示意,随后继续办差。
顾昇挑眉,他感觉到卓古瑜的成长,终于抛去国公府光环,这对卓古瑜算是好事?
户部,周书仁忙了一上午,活动着脖子,谨言这时走进来,“大人,汪大人派人送了个盒子给您。”
周书仁挑眉,“拿过来。”
谨言将盒子放到桌子上,随后退出了屋子在门口守着。
盒子并没有上锁,周书仁打开盒子,盒子里有几本笔记,他认识笔记的字迹,拿起来翻看着,竟然是老爷子生前的笔记。
周书仁没急着看,反而拿起盒子里的信,然后无语了,一共五个字,“借给你看看。”
老爷子留下最宝贵的不是财富,汪氏一族财富已经够多了,最宝贵是老爷子的感悟和心得!
第1751章 祖籍川州
晚上,周书仁抱着盒子回来,换了官服也不休息,示意清雪拿笔墨纸砚过来。
竹兰一直注视书仁忙碌,这时才出言,“你要写什么?”
周书仁摸着盒子小心的打开,拿出汪老爷子的感悟与心得,“这是老爷子留下的财富。”
大世家的精华所在啊!
竹兰眼睛瞪大了几分,“你怎么拿到的?”
周书仁失笑,“开始以为是汪苣显摆,后来一想不对,应该是老爷子留了遗言,我这辈子无师领路,老爷子算是我的半师了。”
竹兰感叹,“老爷子对你的确不错。”
周书仁拿出笔记摸着,“日后我也会留下我的感悟和心得。”
“嗯。”
两口子简单吃了晚饭,竹兰也帮着写,不说周书仁,竹兰边写边默念都感悟甚多,笔记中句句都是精华,句句金玉良言,宝贝啊!
次日,周书仁没时间写,竹兰接了过来,两口子脸皮没那么厚一直不还,不如写下来早日还给汪苣。
而且写下来只自己看,日后会销毁的,老爷子给书仁看是情分,他们不能得寸进尺。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秦王府,容川翻看着调查的信息,“川州?”
泽儿点头,“安家祖籍川州,只是在宾州任职。”
容川知道的多啊,他虽闭门守孝,有时也会进宫和亲哥哥聊聊天,四哥去了哪里,皇上和他说过,他也是看过密折的人,“川州啊。”
泽儿疑惑了,“爹,川州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不小,看来要好好查查工部的安大人了。”
“啊?”
容川笑着,“剩下的交给我。”
至于卢嘉清的事,只有安家的信息,安家并没有丢过孩子,后宅没有任何问题。
泽儿心里痒痒,却也只能忍着,他还是太小了,“那卢嘉清呢?”
“围绕着安家继续查。”
目前的消息没有查到关于卢嘉清的信息。
泽儿哦了一声,“爹,如果查不清楚,您还要推荐卢嘉清进宫当护卫吗?”
容川揉着儿子的头,“你要知道雁过留痕,没有查不到的。”
泽儿,“爹说得对。”
容川问,“最近几日在宫中学习可吃力?”
泽儿摇头,“并不吃力,儿子还是喜欢听外公讲课。”
只可惜外公太忙了,只有外公休年假的时候,他才能多请教。
“你外公很辛苦。”
国家有如今的发展,爹在背后付出了太多。
泽儿满眼的崇拜,京城羡慕嫉妒外公的人太多,对外公的能力却说不出违心的话!
周侯府,郑伯爵夫人带着女儿拜访,竹兰疑惑,两家除了年节送了年礼,并没有过走动。
郑伯爵夫人道:“周四公子在翰林院,我想打听下翰林院的顾大人。”
竹兰,“!!”
还真有眼光!
伯爵夫人眼睛不错的等回话,她打听过顾大人,只是打听的越多越觉得不对,今日打听是试探。
竹兰笑了,“顾昇啊,这孩子是个有主意的,还很会过日子顾家,我家老四一直护的紧。”
伯爵夫人长叹口气,好不容易选的女婿人选,“伯爵听闻顾公子的画不错,所以想买一副,我就厚着脸皮来打听了。”
竹兰心道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顾昇一定高兴,他一直攒家底。”
伯爵夫人笑着,“周四公子眼光好。”
竹兰想说是她孙女眼光好,随后又道:“时间过的真快又是一年秋闱,等冬日京城又热闹了。”
伯爵夫人心思微动,“夫人说的对。”
竹兰扫了一眼静静喝茶的郑姑娘,小姑娘长的温婉一点都不像武将家的姑娘,话说回来,郑家人长的也不像武将出身。
又说了一会话,伯爵夫人带着女儿离开。
竹兰对清雪道:“郑家是打算选无根基的寒门女婿啊。”
清雪,“伯爵府的选择并不多。”
竹兰心里道都不容易,郑家深怕走错一步留下祸患。
家中昌智和昌忠都离开了,熟悉顾昇的人不在,竹兰示意清雪和玉雯说一声,到时候画送来侯府,侯府帮着卖了。
玉雯示意知道了,等清雪离开,大丫头道:“小姐,盯上顾大人的不止郑家。”
玉雯,“说明我眼光好。”
“您不怕啊。”
玉雯才不怕,第一她相信自己的眼光,第二顾昇不是随意能摆布的,“你去送消息。”
大丫头愣了,“小姐不亲自去?”
“不去,我答应爹了。”
大丫头一言难尽,老爷离开让小姐答应不能见顾大人,要等老爷回来!
玉雯继续看报纸,对于爹给顾昇的考验,她不会插手的,翻看着报纸上的事实,报纸甚得她的心。
翰林院,顾昇坐上自家马车,小厮说了侯府传的消息,“大人,伯爵府都求买您的画!”
语气里都是与有荣焉,自家大人就是厉害,最厉害的是得周侯府青眼!
顾昇没觉得多高兴,反而后背出了一些冷汗,伯爵府想买画直接寻他就可,何必饶一大圈子,明显是去周侯印证消息去了,侯府会不会认为他不安分?
随后放松下来,如果侯府有想法就不会帮着卖画了!
小厮道:“大人?”
顾昇回神,“没事,今日有些累了。”
翰林院周大人在不在,对他的影响太大了,周大人在他做好分内的事就好,不会有人给他添加差事,他还能有时间和周大人喝喝茶。
周大人不在翰林院后,他的工作越来越多,最近都不能按时下衙门,今日晚了小半个时辰才出来。
这些也就算了,差事多不怕,他有真才实学能完成,最大的变故他进宫的次数少了,最近都是卓古瑜进宫。
他并不嫉妒卓古瑜,清楚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看重,他深刻认识到他的顺遂来自于侯府庇佑。
周家村最近的县城,明辉问,“眼看着到家了,真不趁着没关城门赶路?”
昌忠,“不,我要留在县城休整两日。”
说好慢慢走,结果道路修的好,还是比预期早回了家乡。
明辉语气有些兴奋,“正好明日逛逛老家的县城。”
昌忠已经下了马车,“嗯。”
第1752章 书迷
明辉摸了荷包,他的底气十足,这次回来不仅带了全部的家底,爹娘还给了他不少银钱,“我明日去买些贡品。”
昌忠也要祭拜,“多买一些回来。”
二人说话间进了客栈,两个人的穿着县城中没有,不说衣服料子,就是佩戴的玉佩等,一看就是名贵的。
加上外面庞大的车队,纷纷猜测着。
店小二带着车队去后院,掌柜的压低声音问,“可打听出来了?”
小二摸着袖子里的银角子,满脸的激动之色,“周家,不对,周侯的小儿子和孙子回来参加考试。”
掌柜的嘶了一声,虽然有些模糊的猜测,得到证实还是愣了片刻,瞄着店小二,这是得了赏,“给了多少赏?”
小二心里警惕,还是如实告知,“摸着差不多有一两的银角子。”
“你小子幸运。”
随后消息就传开了,房间内昌忠对小厮道:“不用理会,反正早晚会知道。”
小厮道:“您明日不离开会有人来拜访。”
昌忠不想在客栈见拜访的人,改变了想法道:“明日一早就回周家村。”
等都安顿好再逛县城也不迟。
明辉心里有些遗憾,对着自己的小厮道:“去多买些纸钱和贡品。”
小厮,“是。”
不能说下消息传的快,有心人盯着车队,县太爷很快就知道了。
县太爷有自己的小心思,却也不得不承认,周氏一族没给他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