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看过书的确是周氏一族藏书,胡亮脸涨红着。
明辉语气带刺,“可还要借书?”
胡亮已经进退两难,硬着头皮,“要的。”
昌忠,“你想借哪本自己拿,不过,这里可没有中秀才的直通书。”
胡亮的心思被揭穿,指尖有些僵硬,不敢去看周昌忠。
明辉接话,“可一定记好借什么书,别到时候因嫉妒背后诋毁,我周氏一族家风清正容不得人诋毁。”
胡亮这时才怕了,周氏一族已经成了本地的庞然大物,不仅如此,周氏一族的名声也特别好,每月开放藏书赢得了读书人的好感,而且心里有不解,还可以请教周氏一族的举人和秀才。
只要诚心请教,周氏一族有功名在身的都不会拒绝。
明辉等人走了,“小心思真多。”
昌忠轻笑一声,“小地方的私塾也不都是清正的,每个县给的秀才名额有数,私塾的学生不仅是同窗也是竞争对手,你我回来占了名额,没什么可生气的。”
明辉眨了眨眼睛,“京城的书院勾心斗角也多,反而更直接一些。”
书院结派很直接,反而是小地方私塾机会少算计多。
京城,户部,邱延道,“二皇子的府邸选好了。”
周书仁知道,“你想说什么?”
邱延笑着:“重修的银钱走皇上的私库真是太好了。”
周书仁也笑了,“的确不错,皇上私房很多。”
皇上当太子的时候是苦逼,继位后腰就粗了,捏着皇家的来钱渠道,他只有个大概猜测,一个大概就让他眼红了,皇上这么有钱自己儿子的府邸当然自己负责。
邱延小声的道:“二皇子的府邸离我家并不远。”
周书仁真不知道二皇子府邸选在哪里,他从昌义嘴里知道婚礼准备的顺利,昌义顺嘴说了二皇子有了府邸。
邱延道:“宅子不小却不精致,唯一优点够大。”
周书仁摸着胡子,“户部还压着不少房契没出手吧。”
邱延,“嗯,您说不急着出手,等再涨一涨。”
这京城的房价一天一个样,一直是涨的趋势,每次抄家得来的好宅子一直没舍得卖。
周书仁翻出京城的地图,又找出了房契,“我找到好买家了。”
皇上的儿子都不小,皇上从太上皇手里继承的宅子不少,但面积够皇子府邸的没几处了。
邱延,“啊?”
周书仁揣着地图和房契站起身,“我要进宫。”
邱延,“……”
皇宫,皇上看着地图和房契,瞪着眼睛,“你一直捏着房契没卖?”
周书仁,“嗯,等着涨价。”
皇上无语翻看着登记房契的册子,指尖点着一处,“父皇在位抄家的房契你留到现在?”
“只有两处房契没卖。”
最好的两处宅子,他留着救急的。
皇上哗啦啦的翻看着册子,“你和朕说没银子?”
“这是以备不时之需的家底,京城宅子不仅保值还增值。”
皇上,“……你现在将底子给朕看是什么意思?”
周书仁勾着嘴角,“皇上买宅子吗?您看这几张房契是挨着的,只要打通就是一个王府的规格。”
皇上冷漠脸,“你很好。”
卖宅子卖他这里了!
周书仁幽幽的道:“其实臣也可以拆开卖,朝中知道臣户部压着抄家宅子的不少,有不少人向臣打听什么时候卖了。”
皇上看着京城的地图,孩子多也愁,京城规格够的宅子有数,他不愿意让臣子搬家,二儿子成亲,三儿子的也要选出来,“留下朕仔细看看。”
周书仁,“按市场价。”
皇上,“……”
明明天下都是朕的!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到了县试,明清不放心昌忠叔和明辉,亲自来县城坐镇。
昌忠和明辉真没负担,他们二人很从容的去考试。
京城周家也记着日子,李氏问,“娘,我想去寺庙为小弟和明辉祈福,您要不要一起去?”
第1763章 安家
竹兰许久没出门了,现在天气好大地有了绿意,“好。”
李氏站起身,“我现在去准备。”
结果在家的女眷都要去寺庙,侯府的马车好几辆出城。
竹兰一行人出行算是晚的,寺庙的人不少,许多祈福的人。
先去祈福,巧了,竹兰见到卫馨怡,“你自己来的?”
馨怡脸微红,“我与嫂嫂一起来的,嫂嫂去还愿了。”
竹兰看着未来小儿媳妇心里高兴,馨怡来寺庙也是为昌忠祈福,示意馨怡坐下说话。
馨怡搅动着帕子,“伯母,昌忠最近可有来信?”
竹兰笑眯眯的,“来了,也给你写信了吧。”
馨怡耳朵尖红红的,轻轻的点头,“嗯,说了不少周家村的景色。”
还说等日后带她回去,信上还写了不少见到的趣事。
竹兰心里感慨,小儿子特别会撩,瞧瞧馨怡的模样,对小儿子死心塌地的。
馨怡的二嫂还愿后找过来,竹兰才知道这位有孕了,说来馨怡的娘也是好婆婆了,二儿媳妇嫁过来只得一女也没催过。
卫家的两个儿媳妇,竹兰挺喜欢卫家大儿媳妇,眼前这位的性子太软,如果不是冯氏人不错,只有被欺负的份。
下山回京的途中,李氏突然道,“娘,您看是不是罗家的马车?”
竹兰看过去,“还真是。”
“看着车队像是搬家,这是要搬到哪里去?罗家不是京城人吗?”
竹兰见主人的马车只有一辆,“应该是致仕的罗老搬去庄子。”
罗家老夫人一直住在庄子没回来,现在罗老致仕追去庄子,估计也有躲避的意思。
这位属于最没脸面致仕的官员,留在京城窝在宅子出不了门,不如去庄子修养。
李氏一言难尽,“罗家老太太好不容易得清静。”
竹兰心道有些东西不是割舍就能彻底断开的。
李氏又换了话道:“娘,我见到未来二皇子妃了。”
“李姑娘?”
“嗯,特别虔诚的拜佛。”
竹兰叹气拜佛也没用,除非李家势力大,否则婚姻依旧不幸。
川州,昌智终于到了川州境内,翻出皇上给的名单,“要忙起来了。”
小厮问,“公子,我们先去哪里?”
昌智指尖点着名字,“先去州城。”
他要去州城看看,他对州城的知府很好奇,顺便打听川州世家的分布,还有世家科举的情况,他有很多的事要查清楚。
小厮,“依照现在的速度,今日能到州城。”
昌智嗯了一声,继续看着名册,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带着血,深吸一口气,此地太猖狂了。
马车行驶一会停了,小厮问,“怎么了?”
车夫回着,“前面两家车谁也不让将路给堵住了。”
小厮得了暗示,推开车门去前面打听消息,没一会就回来了,“前面两家在川州很有名,一家是安家出嫁女回川州城探亲,说安家已经有人进京为官,另一家是沈家,两家多有争斗才会谁也不让的堵了路。
昌智,“安家啊。”
小厮,“大人知道安家?”
昌智还真知道,去年进京的几位官员就有一位姓安,“查安家。”
爹说以小看大,一个安家出嫁女都如此嚣张,可想而知安家的家风。
小厮得了话又出了马车,在外面和护卫小声说了几句,才与车夫站在一起看前面的热闹。
京城,秦王府,泽儿拧着眉头,“爹这么久了还没有查到关于卢嘉清的消息。”
容川没有儿子这么急,“慢慢查不着急。”
泽儿有些郁闷,这是他第一次办事,“不过,倒是查出不少安家在川州的情况。”
“说说?”
泽儿,“安家在川州张狂的很,在当地名声十分的不少。”
容川依旧没多大的兴趣,“好了别想了,好好看书。”
“哦。”
还是有些不甘心没查到关于卢嘉清的消息。
时间很快,一转眼县试结束成绩也出来了,昌忠的名次榜首,县太爷十分的高兴,他可没放水,有感慨不愧是周侯的儿子。
明辉的名次也不错是第三名,明辉也不意外,他从小接触的资源摆着,他考的不好才奇怪。
所以说考生没考试前就已经拉开了距离。
明辉也看到了胡亮的名词,“竟然是第四。”
昌忠不意外,“从他请教的问题就能看出来他的学识很扎实。”
明辉找到了胡亮,胡亮皱着眉头,显然对自己的名词很不满意。
胡亮的确不满意,他清楚与周昌忠的差距,他竟然连周明辉都没考过,周明辉在他的眼里纨绔一个!
明辉收回目光小声的对小叔道:“小叔,侄子等你得小三元。”
昌忠拿着扇子敲明辉的额头,“走了。”
明辉,“终于考完了,我们到处转转?”
昌忠摇头,“县城就这么大没什么好转的,我要回去休息。”
明辉又道:“那我自己到处转转。”
“好。”
京城,竹兰十分关注邵家两兄妹,邵荀和江姑娘定亲,明辉又没少帮邵荀,她等江玲来侯府特别问了邵荀,“他最近复习的如何?”
江玲,“多亏了明辉公子借给他的书,邵荀复习的不错,今年很有把握中秀才。”
“那就好。”
江玲心里转了几圈后问,“不知道明辉公子可顺利?”
竹兰笑着,“这小子随性的很,谁考试有压力,他都不会有。”
江玲心里有数了,将手里还拿着的名单递上前,“这是新入学的名单。”
竹兰拿过来翻看着,有二十多名新入学的女学生,其中五人已经成亲,“你和邵婷做的很好。”
江玲,“学院好,她们才愿意信任,我和邵婷只是宣传没多做什么。”
“不用谦虚,你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她已经琢磨给邵婷和江玲奖金了,这两人的确该奖励。
江玲刚走没多久,雪晗带着儿女回侯府。
雪晗一进来就打发掉了丫头下去,吓了竹兰一跳,“出了什么事?”
雪晗道:“娘,四哥已经到川州州城了。”
竹兰,“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雪晗看向大儿子,泽儿回话,“外婆,我派人去查卢嘉清,卢嘉清对安家不同,我就查了安家。”
竹兰抓到重点,“安家祖籍川州人,你调查正好见到了你四舅舅?”
泽儿点头,“派去的人认识四舅,而且四舅也在查安家!”
第1764章 人命
竹兰跟着念了一句,“安家?”
泽儿,“就是工部的安家,去年才调入工部。”
竹兰记下了安家,对外孙道:“你四舅舅调查安家,你就别调查了,免得互相暴露坏了事。”
泽儿有些蔫,“爹也说不查了,等四舅舅调查出结果。”
竹兰理解外孙没精神,第一次调查人还没调查清楚,心里指不定怎么郁闷呢!
泽儿的确郁闷,要查到真相不得不停下,这种感觉太不好了。
坐了一会,两个孩子去后院找玉蝶几人了,雪晗问:“最近四嫂很忙?”
“为何这么说?”
雪晗道:“上次在街上见到,四嫂说了两句话就急冲冲的走了。”
“她在查何家姑娘。”
“何家?”
竹兰解释道:“何家的女儿要相看,林家帮着递了话。”
雪晗挑了挑眉头,“明嘉啊。”
随后又道:“明辉这个做哥哥的还没动静。”
竹兰,“不用管明辉,这小子心里有数。”
雪晗嘴角含笑,“明辉的确是个主意大的,算着日子县试该放榜了,也不知道小弟和明辉的名次如何。”
“侯府这么多的资源,他们考不好才奇怪。”
对于儿子和孙子县试的成绩,她真不惦记,正如她说的家里的资源太好了。
川州城,昌智进城后就租了院子,院子在的地方有许多空置的院子,常年出租给科举的学子,价钱不算贵,当然对于寒门的学子价格依旧不友好。
院子并不大,一共才三间能住的屋子,外加一间厨房,一间放杂物的。
虽然没到秋闱,附近的院子也没空着,有家底的会常年租着,免得用的时候找不到地方住,秋闱的时候,离考场近的地方太难找了。
昌智来川州并没有闲着,一直记得自己的人设,他就是个游学的秀才,安顿好就去书院私塾拜访,官学没敢去怕露馅。
不去拜访的日子,他喜欢在城中的茶楼听书,茶楼消息最杂的地方,消息流通也是最快的。
今日昌智依旧坐在大堂不起眼的位置,剥着瓜子看似在听书,耳朵却听着周围的闲谈。
“你听说没,安家女不是回来探亲那么简单,听说打算和离了。”
另一人撇嘴,“自从安家出了个京官,这就瞧不上原来的女婿了。”
“都二十好几还闹和离,也不知道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