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8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厮也激动,“没,的确是周大人,周侯府的四爷。”
  自从主考定了后,川州谈论最多的就是周大人了,结果周大人早早的来了川州,真让人意外。
  钱江也反应过来了,周大人来的过于早,回想大人问他的话后背出了冷汗,对着小厮道:“让知道周大人的嘴巴都闭紧了。”
  小厮脑子也活泛,想想就后怕,“是。”
  马车上,武春问,“川州还有认识你的人吗?”
  昌智知道表哥担心他,笑着道:“认出来也没事,我要的就是他们惶恐,反正改查的都查的差不多了,他们不敢轻易对我动手,京城有我爹在。”
  安家也有些束手束脚,谁让安家唯一出息的进京了,安家敢对他动手,他爹按死安大人太容易了,安家才该害怕。
  武春皱着眉头,“姑父写信让我选些人手,我已经选了二十人,现在看来还不够,你留下的几日我再选些人出来,你一起带走。”
  昌智,“我爹什么时候写的信?”
  武春,“前些日子,姑父担心你。”
  昌智鼻子发酸,“我身边有皇上的人,不仅仅是表面的几人。”
  武春笑着,“姑父清楚,只是姑父怕你搞事情。”
  昌智,“……”
  武春一看笑的更大声了,“本以为你是个死读书老实的,现在才知道看走眼了。”
  真老实,皇上不会派表弟去川州。
  昌智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他请旨的加急信已经送回京城了,有些心虚啊,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告诉他爹!
  武春十分的感慨了,“一别多年,我许久没看过姑父和姑姑了。”
  他想见见姑姑和姑父,可惜不能离开,姑父到了现在的位置更不能离开京城了。


第1781章 底蕴
  京城,周侯府,竹兰有些意外陈氏族长来侯府,陈太妃的娘家啊。
  陈族长进来见礼,“老夫人,今日是在下唐突了。”
  竹兰心里打鼓,陈家是真低调,尤其是这位族长,上次见到还是陈氏一族女孩入学的时候,心里思量着问,“陈族长可是有事?”
  虽然陈族长没提前递帖子,可陈族长有陈太妃身边的女官陪着,陈太妃的面子竹兰要给的。
  陈族长从怀里拿出报纸,“我今日见到报纸感触颇多,在家中左思右想求了陈太妃,正因有些想法所以才冒昧前来。”
  竹兰明了,学院有不少陈氏一族的女孩子,“陈族长有什么想法?”
  陈族长想法太多了,本该是他妻子前来,后一想还是他来更好,他从今日报纸看到了太多的东西,“夫人,我很关心入学的女孩,每隔一段时日会考校一番,她们不比男儿差。”
  有聪明伶俐的女孩甚至比男孩强。
  竹兰笑着道:“她们很珍惜学习的机会,每个孩子都十分的用功。”
  陈族长知道的,他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清楚,“夫人,学院只教医药等方面的知识吗?”
  竹兰目光深深的看着陈族长,当然不止教医药等,只是目前没想过开专门学习的女子学院,要一点点的来,“没有一触而就的改变,陈族长觉得呢?”
  陈族长目光幽深,所以周侯夫人想开办专门读书的女子学院,笑着道:“我们陈氏一族有医术了得的医女,她们从小跟着师父,如果不是性别限制,她们能独自开医馆,我听说学院缺医术不错的医女。”
  竹兰心道学院何止缺医女,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她现在什么都缺。
  陈族长又道:“我陈氏一族不仅有医女。”
  竹兰听的羡慕死了,周家起来的时间太短,她一直培养人才,可惜想成才需要时间积累,瞧瞧陈氏一族这样的大世族,想要什么人才都有!
  竹兰眯着眼睛,“陈族长想要什么?”
  没有免费的午餐,得到什么就要想想能付出什么。
  陈族长也没绕弯子,因为没必要,周侯夫妻都是聪明人,直接道:“陈氏一族可以出力,只希望夫人未来办学习的学院别落下陈氏一族。”
  竹兰了然,“陈家看重学院先生的身份?”
  陈族长摸着胡子,“我也要为家族考虑。”
  陈家不能单指望齐王府,在不显眼又能得皇家好感,他在今日招工报纸看到了机会。
  一旦如他预测的未来,陈氏一族参与了进去,只有好处,还不会惹人忌惮,眼前的机会一定要抓稳了。
  竹兰等陈族长离开后,静静的坐了一会,都知道周侯府有皇上的人,陈族长借着此次谈话向皇上表心意呢!
  她不得不佩服陈族长,这位在陈家女孩入学就一直关注着,才出报纸就当机立断亲自登门,为了登门还请出陈太妃,果然族长不是谁都能当的。
  清雪斟酌的道:“夫人,这是好事,有陈家帮忙不仅能解决夫人的难题,学院也能快速发展。”
  陈氏一族啊,皇权交替保存完好的大世家,积累的底蕴深厚着呢。
  竹兰自然清楚,“周侯府还差得远。”
  周家别看现在位高权重,可依旧欠缺积累的底蕴,大世家的底蕴积累是可怕的,所以皇上哪怕有心加速改变,也要循序渐进才行。
  而陈家参与进来,皇上会十分高兴!
  杨家,昌智肩膀上有些湿,大舅母抱着他哭了好一会,昌智无奈的道:“您要继续哭,爹娘知道一定对我动家法。”
  武春疑惑,“姑父定家法了?”
  昌智点头,“定了,我爹定族规的同时将我们这一支的家法也定下了。”
  武春好奇了,“多少条家法?”
  昌智见大舅母不哭了,心头一松,“六十六条,我爹说六六吉利。”
  杨大舅本来担心老妻,现在一听噗呲笑了,“八八也吉利。”
  昌智哎呦一声,“您可别和我爹说,我爹说先六十六条,日后想到再加,他要是听了您的话,一定凑到八十八条去。”
  杨大舅笑的更大声了,“好,好,我不提。”
  昌智见舅母终于擦干眼泪,笑着道:“知道您想念我娘,等秋闱结束,我接您和大舅回京城。”
  杨大舅母摆手,“不了,我就是上了年纪情绪多,你好好办差。”
  杨大舅道:“听你大舅母的,你好好办差。”
  昌智失笑,“秋闱结束我就没差事了,您二老不用为我担心,而且小弟今年参加秋闱,顺利的话明年参加春闱,大舅不想亲自看看周家能不能出个状元郎?”
  昌智见大舅意动,继续道:“您是不知道京城不少人说周侯府是榜眼府,我爹指望小弟考个状元回来扬眉吐气呢!”
  杨大舅被说服了,他也想趁着还能动再去看看妹妹和妹夫,日后想见面难了。
  武春心里叹气,一场病爹的身子骨弱了许多,仔细调养才恢复。
  因为还有小辈在外等着,又聊了几句,小辈们才进来。
  昌智只在信里知道杨家添丁进口,清楚名字却不知道谁是谁了,等挨个介绍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
  武春,“你现在越来越心细了。”
  昌智笑着,“人都会成长。”
  武春侧头看着表弟,心里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姑父会有今日?昌智他都有些不敢认了,其他几个估计变化更大,就连昌礼都是未来的周侯了。
  京城皇宫,陈族长去周侯府的消息,陈族长离开就送进宫了,陈家再低调,那也是皇上盯着的对象,不仅因为齐王,还因陈氏一族的庞大。
  皇上对太子道:“这就是你皇爷爷一直夸赞的陈氏一族。”
  太子心塞啊,温家和陈家一对比被比没了,“陈家愿意帮忙,日后会减少许多的阻力。”
  皇上语气幽幽,“是啊,够果决,够有远见和魄力。”
  陈氏一族不会被淘汰,又有几个陈氏一族?对,荣氏一族也如陈家,可惜荣氏一族被灭了。


第1782章 入赘
  次日早朝,周书仁一到宫门口就引得不少注意,以田老大人为首的一众好像找到宣泄点一般,不敢怨皇上,只能将恼火冲着周书仁发。
  竹兰也成了田老大人恼恨的目标,可议论女子张不开嘴,只能冲着周书仁而去。
  周书仁眼皮子都没抬,直接无视了田老大人等人。
  田老大人瞪大眼睛,显然不敢相信自己被无视了,“他,他。”
  林大人离的很近,眼底闪过讽刺,他们御史都静悄悄的,这些人蹦跶的倒是欢。
  林大人看了眼周侯,又看了看皇宫,他们御史最明白,一切都是皇上的意思。
  今日早朝皇上来的很快,见到田老大人等人眼底不耐。
  皇上,“昨日加急来报,南边近日多雨,朕庆幸又害怕。”
  众位大人都明白,庆幸去年发现了河坝的问题,加紧工期已经竣工,害怕没发现,今年一旦爆发洪水会死伤惨重。
  众位大臣,“皇上圣明。”
  皇上继续开口,“周尚书。”
  “臣在。”
  “做好预防洪灾的准备。”
  周书仁,“是。”
  心里想着,药厂要快些扩建才成。
  朝廷多年对各种灾情的应对已经完善,并没有占用太多的时辰,随后聊了其他的政事。
  早朝结束的时候,皇上道:“学院会迎来入学高峰,秦王安排好。”
  容川早有准备,“是。”
  田老大人还想开口,被皇上一个眼神扫过去,声音卡在了喉咙里一张脸憋的通红。
  下早朝,书仁等容川一起走,今日皇上朝会提新生入学,已经表明盖棺定论,谁也别哔哔的意思。
  周书仁心里嗤笑,有些人真将自己当盘菜了,皇上手里的皇权已经达到巅峰,不发作只是不想寒了朝臣的心而已,惹恼了皇上可不会惯着谁。
  容川,“爹。”
  一声爹声音特别的清脆,明明是岳父,可秦王就喜欢叫爹。
  卫大人哪怕听了许多次,还是忍不住感慨,秦王眼里周侯是如亲爹一般。
  周书仁有事和容川说,“你娘昨日给你去了信,你有什么想法?”
  容川道:“我出宫就去陈族长家,昨日已经派人通知过。”
  周书仁心想皇上一定给容川送消息了,“嗯,到时候无需客气。”
  容川笑眯眯的点头,皇兄也是这个意思,“嗯。”
  齐王难得上早朝,一走近就听到了这几句,“……”
  周家村,昌忠早起练武,他喜欢剑,从小练身手还可以,一招一式刻在骨子里,早上锻炼一遍浑身舒服。
  小厮等公子武剑结束,拿着帕子上前顺手接过剑,“公子可要用早饭?”
  昌忠擦拭额头上的汗水,“早饭有什么?”
  “您爱吃的小馄饨。”
  “先吃饭。”
  昌忠的早饭并没有传的那么奢侈,他的早饭很简单,这个习惯来自于爹娘,才吃完早饭就有人上门。
  昌忠知道来人是谁,皱了下眉头道:“请人进来。”
  四人走进来,其中二人是明字辈的族人,这两人都是要参加今年秋闱的,而且年纪都不小了,已经三十几了。
  另外两人,一位是他不喜的胡公子,一位并不认识瞧着年纪也不小了。
  两位族人年纪大也要叫昌忠叔。
  昌忠指着椅子,“都坐。”
  两个族人不敢造次,他们还是第一次来宅子这边,以前见到昌忠叔都是在族学。
  昌忠问族人,“你们过来可是有问题请教?”
  二人不好意思了,从怀里拿出写好的文章,一人开口,“昨日叔在族学指出我二人文章的不足,昨晚重新写过今日请教叔指点。”
  昌忠挺喜欢去族学教课的,有的时候是给启蒙班上课,有的时候是秀才,说来族学还有一点出名在于有秀才班,只能是族人入学,好处是能做京城送回来的题目。
  开始是爹每年出一两道题目,后来太忙了交给了四哥,慢慢的保持了下来,一年也不多顶多一套题,又有族人中进士后,也会每年出一套题送回族学。
  一个人的秘密是秘密,人知道的多了就不是秘密,然后就传开了,可惜周氏族学秀才班不收外姓人。
  李家和董家也没这个机会,当然如果真需要帮忙会找侯大哥和三哥帮忙。
  爹认为规矩就是规矩,不管是谁一旦打破了规矩就成了摆设。
  昌忠心里想了许多,边翻看着两篇文章,文章篇幅并不长,每一篇六百字左右,昌忠低头伸出手,小厮忙拿笔过来。
  昌忠圈出了错别字,还有引用不当的地方,他的眼光高啊,“如果是这个水平,还是欠些火候,这样最近我多出些题目,引用的多也就顺手了。”
  二人惊喜的道谢,“谢谢叔。”
  只是看到错别字,二人脸又红了,“我们回去会更小心谨慎。”
  昌忠心里凄凄,“以前我也有错别字。”
  然后被狠狠的修理了,现在回想都凄惨的很。
  昌忠侧过头问,“二位来可有什么事?”
  胡公子过了秀才他想考举人,虽然秀才给家里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