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书仁笑着:“我这就让你婶子给你收拾屋子。”
  郑扬心里不大是滋味了,以前是自己家,现在回来是客人了,回不去自己屋子住了,“麻烦叔叔了。”
  竹兰刚让明腾去找李氏回来,周老大过来,“娘,爹让收拾屋子给郑扬住,对了,爹还让我去宣传下,明个郑扬借咱家的地方收山货,娘,价格按您说的订的。”
  竹兰嘴角上翘,她就知道周书仁一定能搞定的。


第240章 大雪
  最先知道消息的是李家村,然后是周家村,周老二去周家村传消息,雪梅也跟着回去了,顺便将家里晒的干蕨菜,黄花菜等带了回来。
  雪梅是娘晒什么,她就跟着晒什么,租的房子菜园子大,也跟着种了不少的菠菜和萝卜,晒了不少干菜出来。
  竹兰给大闺女家称重后,算了银钱,大闺女在家闲着没事,真没少晒,木耳和蘑菇拿过来五斤,猴头少一斤,菠菜晒干了看着分量大没多重才二斤,黄花菜有二斤,蕨菜多一些八斤,干蒲公英二斤,萝卜干多三十斤。
  一算下来六百五十文钱,半两多银子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了,要不是雪梅还记得孩子,怕都卖了日后娘补贴她,她恨不得把家里留下来都给卖了。
  次日一早,竹兰家大门没开,知道消息的早早就来守着了。
  周老二精于计算,帮着算账写帐,李氏的娘家也卖了不少,本来多采是为了冬天当菜,能省下些粮食的,现在都换成了银钱,虽然都是蘑菇木耳萝卜干,可数量多,卖了六钱多。
  李家村的男娃多,家家户户存的都不少,高价格的没有,低价格家家真不少,尤其是萝卜干。
  郑扬也没嫌弃,来送的都收了,带回去留着吃,或是送去兵营也是人情不是。
  连续收了两天就不收了,这些干菜太占地方了,两天的量就很多了,为了防潮又不能走水路,只能走旱路,还要盖着棚子避雪水,太多了弄不过来。
  这要不是郑家有用,又有银钱,一般商人都不会干这么赔本的买卖,路费太贵了,走水路受了潮,赔的就更大了。
  而且南方冬日是能吃到青菜的,南方人家才不稀罕干菜,吃青菜多好,干菜也就在北方西北边疆等地受欢迎。
  郑扬走的时候,竹兰拿出一半的猴头和干蒲公英送给了郑扬,至于和吕老爷子谈的如何,从郑扬的好心情就知道,一定谈成了。
  郑扬回来没几天急冲冲的又走了,这是为了赶在过年前回西北。
  至于姜升娘的病,竹兰都不用问,从姜升僵硬的脸就知道装的可能性不小,姜家老两口觉得不甘培养了那么久一点好处没沾上,又后悔自己做过的,两种思想交替,可不就有些作了,只要不欺负她闺女,她懒得理会。
  郑扬走的半个月后,今年的第二次雪,天像是漏了一样,下起来没头了。
  竹兰看着外面李氏的娘家男娃帮着清雪,忧心忡忡的道:“虽然不是鹅毛大雪,可也连续下了两天一宿了,雪都到腰这么深了,这雪天什么时候是个头?”
  孙氏心里不安,“好年头才几年,今年要是闹雪灾,日子又不好过了。”
  大冬天的雪灾,房屋压塌住的地方都没有,家里有余粮多的不怕,就怕没余粮的柴火又没多少的,每次雪灾都死不少人的。
  而且还会有野物下山,就怕饿急的狼群啊!
  竹兰惦记雪梅,“也不知道老宅子如何了,家里只有姜升一个顶事的,上房顶扫雪都费劲。”
  孙氏安慰道:“你家的老房子结实,压不塌的,而且姜升也是个能干的,又有周氏的帮衬,不会有事的。”
  竹兰在现代对各种灾情不陌生,可现代机械化,救援效率高,医疗等设施齐全,古代不行啊,什么时候有流民了,什么时候才会重视,而且本地救援靠县衙的衙役,做梦吧,谁管你啊。
  灾情严重了,一层层上报指望京城了,拨款救灾还层层贪污,剩下的能支起粥棚就不错了,别的别奢望了。
  竹兰不希望发生雪灾,古代不管什么灾难,死的人都不会少的,死亡比重最多的就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了。
  大雪又下了一天才停了,当天晚上,竹兰就听到了狼嚎的声音,李家村靠近山林,大雪封山没吃的,大型野物下山觅食了。
  竹兰和周书仁点了蜡烛披着衣服站在院子里,家里的狗一直叫着,外面狼嚎的声音特别的近,这是进村子了。
  竹兰家不怕,院墙高,院墙外的雪也都清理了,半人高的雪没了,没有踩力点不怕狼跳上来。
  不一会,周老大和周老二拿着火把过来了,周老大身后跟着李氏和赵氏,二人抱着孩子,明云则是拉着明腾和玉霜,李氏将孩子送进去子,出来脸上忧心忡忡的,担心娘家,可这个时候没人敢开门出去,谁知道下来多少狼。
  竹兰握紧了周书仁的手,害怕了,这些狼不是动物园驯养的,古代的狼十足的野性,是真吃人的。
  周书仁还绷得住,不过心里也沉重,李家村的男人再多,总有看顾不到的地方,真冲进了院子破了窗户进去,死伤是一定的,大雪天受伤去县里的路又不通,感染发烧也是要人命的。
  现在村子里都紧闭了着门户,依稀能听到喊声和狼嚎声。
  竹兰担忧的道:“李家村男人多,狼会不会绕道去周家村?”
  一刻钟的路程也不远,周家村可不像李家村一样都是高墙,有些人家没有墙都是木头栅栏。
  竹兰再次感谢,去年自家新建了围墙,围墙不矮,倒是安全一些。
  周书仁能听到狼的惨叫声,有些拿不准,狼是很聪明的动物,“现在担忧也没用,明天早上就知道了。”
  杨大勇蹲着抽着烟,“动物的直觉最准了,这才刚下雪封山没几天,狼就下山找食了,看样子今年一定有雪灾了。”
  目前的情况算不上雪灾,他记忆里,小时候发生的才是真的大雪灾,死了好多好多的人。
  周书仁道:“郑扬的运气还真不错,根据路程,现在应该过了京城了,至少没困在路上。”
  竹兰的嗯了一声。
  周书仁一看得了没转移成注意力,对着周老大周老二道:“你们两个牵着狗,你们看上半夜,昌廉和昌智容川三个看下半夜,其他的都回正房屋子休息吧,一家子守在一起也安全一些。”
  一夜,竹兰和周书仁无眠,等天亮了,周老大和周老二牵着四条狗出的门查看。
  竹兰和周书仁等着消息,两人很快就回来了。


第241章 麻烦
  周老大带着笑回来的,“村子里没死人,只有几个人被狼咬伤了。”
  周老二接话,“不过,村子里的鸡基本都没了,还有几家栅栏不高,养的猪被狼咬死分食后,剩下的叼走了,村子里还死了一头牛,吃的没剩多少了,能叼走的都叼走了,只剩下牛头和骨头了。”
  村子里养的家禽基本都祸害没了。
  杨大勇问,“没打死狼吗?”
  周老二摇头,“没,这次狼下山奔着家禽来的,没撞门撞窗户进屋,受伤的几个也是为了救家禽被咬伤的。”
  竹兰知道狼的协作能力强,还特别的听指挥,还很有谋虑,真没想到,在古代见识了,这是有预谋的啊!
  杨大勇抽着烟,“狼群很听头狼的话,而且这头头狼很聪明,这可不是好事,有了一次经验,狼学的很快,下次会继续这么干的,好消息是李家村家禽没了,李家村安全了。”
  坏消息,别的村子就遭殃了。
  剩下的话没说出来,大家心里都明白。
  接下来几天没下雪,道路通了,消息也能交流了,这些接连扫了好几个村子,真的为了存食物的,周家村也没幸免,不过再厉害也是畜生,狼也死了不少,人也有死亡的。
  又过了大概七天,天又下起了雪,雪下的不小,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特别的渺小,尤其是在古代,没有任何的科技去预料和防御。
  大雪下了两天就停了,随后就没在下过,竹兰有喜欢屯物资,本来入冬就买了不少盐等,上次下大雪后又去买了一些,路通了,竹兰让周老二回李家村看看雪梅,拿了十斤肉和几块大骨头,还有一只鸡,自家母鸡冻死了三只。
  肉是竹兰家自己家的猪,郑扬走了后,竹兰就把家里的两头猪都给杀了,一点肉都没卖,全都留下了,留着自家吃和明年的婚宴用。
  周书仁则是去县里打听消息了,下午,周书仁和周老大才回来。
  竹兰问,“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周书仁道:“咱们这边受灾小,京城附近受灾严重,不过已经有办法救灾了。”
  周书仁最怕的是东北和外族受灾严重,冬季东北边疆本就不安稳,真要都受灾严重,外族为了活命一定会挥兵发动战争,到时候东北局势就不安稳了,新王朝新建立还不完善,主要精力在安稳国内局势上,完善统治上,没有多余的精力彻底解决边疆问题,从王朝建立边疆就没安稳过。
  竹兰道:“如何解决灾情?王朝建立十二年,旱灾,洪水,一直多灾多难的,好不容易风调雨顺几年,又来了雪灾,现在连年边关不稳,每年的粮草花销就极大,国库也没多少银子吧,粮食也不会有多少,如何救灾的?”
  周书仁缓了身上的凉气,拖鞋上炕道:“也不知道是谁给出的策略,将救灾的粮食分给了每个州,每州出多少粮食,然后运去救灾。”
  竹兰,“一定不是开粮仓救灾吧,州分给了每个县,县分给每个村,每个村子分给每户,说白了还是从老百姓的嘴里抠粮食。”
  周书仁道:“县太爷刚收到公文,说是上面这些年没加税,这几年又风调雨顺的,农户按照自家的土地交粮,一亩地一斤粮食,像是秀才举人等,享受了免赋税,不仅要交名下土地的粮食,还要多交五十斤粮食,举人二百斤粮,官员也都一视同仁全部娟粮。”
  竹兰拧着眉头,“那县里的商户和无田地的呢?”
  “这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这些,商户交的粮估计也不会少了,无田地的应该不多。”
  竹兰拧着眉头,“这个头开得不好,这要是尝到了甜头,日后岂不是有灾情就这么干?到时候承担最多的还是下层的民众。”
  周书仁叹气,“这次皇上一定也是被逼的没法子了,虽然刚收了税收,可连年支出也是勉强支持,征收粮食哪个朝代都有过,本朝还算不错了,连年征战也未增加过田税,这次征收也不算多,日后皇上会想办法的。”
  周书仁继续道:“我分析过皇上,难得的开过明君了,近年来的政策都不错,这次后,为了税收,压制了十几年的商,估计会放松一些了。我猜皇上本是想留给新君施恩的,可惜天灾,兵乱不断,不得不得提前了,而且一旦对商放宽政策,也就意味着快要对边疆用兵解决边疆忧患了。”
  竹兰脑子反应的也快,“那郑家和杨家赶上机会了,现在小范围战乱攒军功,等真的用兵了,武春几个有郑家看顾也不会是小兵了,至少安全一些,而且真要是立功了,也不会怕有人贪了功劳。”
  周书仁算了下自家要交的粮食,一百三十斤粮,“还好今年的粮食都没卖,明年的粮食一定涨价的。”
  竹兰,“最近几年粮食都不会便宜的。”
  第二日,里正就组织捐粮了,捐粮后等着衙门来收,多亏风调雨顺,虽然有抱怨也不会太多,但是皇帝好不容易刷的好感也降了不少。
  不是都有大义的,大部分的底层人只关心自家。
  还好没在下过大雪,京城的灾区也解决了,然后个村子贴了皇帝写的感谢信,感谢万民捐粮解灾情,这套路够深的,一张信还不是皇帝自己亲自写的,可就是一封信失去的民意反而涨了不少,底层人激动啊,这是皇帝写的感谢信,感谢他们呢!
  竹兰听着周书仁背了信,“咱们这位开过皇帝真会玩人心。”
  周书仁笑着,“哪个开国皇帝简单,这位更厉害。”
  时间飞逝,竹兰这个冬日过的顺心,没有糟心的人了,窝冬最舒服了,可能是竹兰和周书仁舒服过头了,眼看着年关将至大麻烦就上门了。


第242章 翅膀硬
  周老大后背背着人,身边跟着个头发凌乱的小厮,竹兰和周书仁对这个小厮眼熟啊,仔细看了两眼后两人对视一眼。
  周书仁起身上前,伸手扶起老大身后背着的人,看清了人脸,大麻烦,男主姚哲余啊!
  周书仁牙疼了,男主上门一定不是巧合了,瞧小厮焦急的模样,这是寻上门的。
  小厮心里急得的不行,他是背着公子从周家村走过来的,真没想到,周秀才搬家了,还买了大宅子,一路走过来耽误了不少时辰,公子的情况很不好,“秀才老爷,我们公子遇了难,现在正发热还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