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栖皇-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的内容很简洁,唯一句而已——“谢十三身份有异,我曾试图取他性命,未果,你当自察。”
  李郁来回看了两遍,才轻声道:“萧陵?”
  得到李缙无声的应答,李郁蹙眉道:“若刚开始收到这封信我倒不会理会,可当谢玹真的来李府之后,我便有些怀疑了。爹,你说谢玹会不会真如萧陵所说,是太后的另一枚棋子?”
  “说了多少遍了,不是证据确凿的事,不要贸然定论。”李缙不悦道,“萧陵与我们虽是盟友,但保不准何时会反水倒戈。想要掌握主动权,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谁才是真正的棋子。”
  “那……”
  “谢玹那边自有人去盯,而你,给我把李徵看好。”
  说到他那位不肖子孙,李缙眉心的纹皱得更紧了。他回身问李郁:“近日他可有异动?”
  “不曾。”李郁摇摇头。忽而他动作一顿,“不对,半月前谢玹来府内时,曾在我眼皮下消失过一段时间。”
  李缙目光幽深:“谢玹……”
  *
  据十皇子回忆,余杭秦氏是文人世家,虽也是跟随谢氏先祖打下这片江山的功臣,但到如今这一代已然没落。权势旁落之际,唯有嫡系一脉仍留在汴梁,其余的早已移居故里杭城,做起了苏绣生意。
  秦家人在大周,犹如旧时的王谢二家,世代出文士之大儒,亦有功高之权臣。
  而在一众书生为主的秦氏子孙之中,当代家主秦槐序的存在,就显得犹为出挑了。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他文武双全。因幼时喜爱看大侠行走江湖的话本,被爱子的父母送去蓬莱山学了一身的功夫,十岁家族遭逢变故,故赶回汴梁,继任家主之位。
  便也与遍地之乎者也的秦家格格不入。
  少年时便为一世家之主的英姿,令汴梁城中诸多女子心驰神往。
  然而就这样一个霁月清风的人物,偏偏爱喝酒。
  “爱喝酒有什么稀奇的,我也爱喝。”谢玹道,“若有机会,我要令天下所有精于酿酒的手艺人同住一屋,我天天去夜夜去。”
  “……”十皇子无言,憋了半晌憋出一句,“那你和他还挺志趣相投。”
  谢玹故意逗他:“你怎么对这些坊间传闻如数家珍?这些年净翘首搬弄人家的是非去了是吧?”
  “?”十皇子怒道,“我这是未雨绸缪!在提前为皇祖母分忧做准备!”
  谢玹笑了笑,原本目视前方的他忽而面色一静。
  长长的队伍里,六皇子本来走在首位,眼下却调转方向,朝着他们走来。
  寂静的宫殿里唯有他们这群人走在日光之下,这是去往上阳宫的队伍——皇帝又病了。
  这一回他的病亦是来势汹汹,也比之前格外凶猛,然而宫内上下却少有人慌乱,皆有条不紊地坐着自己的事。
  按照惯例,皇子们需要被传唤到上阳宫,跪在殿外听候指示。大多数人都知道,皇帝因这一身的病,手上的权势早已旁落,分散在各个权臣与太后的手中。
  皇帝,本该是紫鸾殿上发号施令的人,如今却成了关在笼中的精致的鸟。
  而鸟儿,总有被折断翅膀的一天。
  他羽翼之下护着的幼崽,便是这四方眼睛盯着的香馍馍。
  皇帝谢青山的病情总是反复,既不会夺他性命,也不会让他多么好受。一来二去,皇子们再遇到这例行惯例的时候,也不见得有多紧张。
  然而六皇子此时却站在谢玹二人身前,声色俱厉:“絮絮叨叨的说什么呢!父皇生病,你二人却还顾得上嬉笑打闹!成何体统!”
  这架势,俨然是把自己当成兄长了。
  谢青山原本育有十三子,谢玹是最小的一个。除去四位公主,剩余的都是能争夺皇位之人。只是皇子大多不长命,数年以来,有害病离世的、未长大便夭折的、甚至有睡梦中离奇死亡的。算来算去,如今也只剩下五位仍健全地活着。
  六皇子是仅存之中,年岁最大的。
  可这皇子二字的分量,可不是按照年纪来称量的。
  他话音刚落,十皇子当即反唇道:“六哥生好大的气,我竟不知六哥这般关心父皇的病情。前些日子春猎,是谁不顾父皇体弱,偏要父皇拉弓引箭,说什么彰显天子之威的?”
  “春猎之事,本就应由天子开弓引路,祈求来年丰收,我有何错?”
  “六哥,我看是你另有图谋吧。”十皇子故意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讥笑道,“知道父皇身体不好,所以找借口让自己代替父皇开弓,可惜打错了如意算盘。”
  春猎之时,谢玹还没重生,对此前世唯一的印象就是鹿肉的味道不错。
  当时自己为了躲避是非,连春猎的队伍都没上。春猎结束后,只听说皇帝的春咳又严重了些,但也不忘将打猎来的东西分发到各个宫中。
  另一边十皇子见六皇子气得七窍生烟,却偏偏说不出一句话,愈发嚣张道:“皇祖母亦为谢氏皇族,为何皇祖母就不能做那开弓引路之人?六哥,野心勃勃是好事,但也要当心害自己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
  六皇子额头青筋暴起,低吼道:“区区一女眷……”
  谢玹骤然出声打断他:“六哥,慎言。”
  队伍中的皇子们虽眼观鼻鼻观心,但耳朵却竖得一个比一个长。六皇子在暴怒中竟然敢说出这样的话,也是他们没想到的。
  待谢玹出声一提醒,皇子们便纷纷转过头,权都当作自己耳聋眼瞎。
  六皇子也反应过来,他看着十皇子得意的神色,心道上了当。当即闭了嘴挥袖离去,临走还不忘扔给十皇子一个阴狠厉的眼神。
  队伍继续浩浩汤汤地往上阳宫行进而去。
  十皇子收敛表情,转过头与谢玹咬耳朵:“你不知道,当初在练武场……”
  “就是他激将你让你杀我的?”谢玹道,“猜到了,你俩半斤八两,谁也别嫌弃谁。”
  十皇子:“……”
  谢玹又问:“你知道他为什么在这时突然发难吗?”
  “还能为什么。”十皇子满不在乎道,“我与他虽亲如兄弟,他却恨我如仇人。我那句‘为皇祖母分忧’戳到了他的痛处呗,可那又如何,皇祖母宠爱我,我亦爱戴敬重皇祖母,这般情意,岂是他这种满脑子都是权势的人懂的。”
  见谢玹不语,十皇子以为他亦生出如六皇子般的心情,忙安慰道:“其实比起他们,我更喜欢你。虽说你偶而开口就能把人气得半死,但比起虚伪的诸位兄长们,你要真实得多。”
  边说,十皇子边搂着谢玹的肩膀,哥俩好似的拍了拍:“你放心,只要你不与我争,我便对那些过往既往不咎了,只拿你当幼弟爱护着。”
  那手掌贴在肩头,犹带人体滚烫的热度。
  谢玹垂眼看去,看见一双未经世事,未尝苦痛的少年的手,一如他那天真的话头。
  *
  迎着春日和煦的阳光,他们一行人终于到达皇帝的寝宫——上阳宫。
  一进殿内,从后院吹来的幽冷气息便如同穿堂风般,裹住了所有人,也将室外的温暖尽数隔绝在外。
  王太后已到达多时,她坐在殿上,手中握着一杯茶盏,身后不时有宫女于里屋与大殿之间进进出出。皇子们到达之后,她也不说话,以至于一时之间,不知是身体上更冷,还是心理上冻结得更严实一些。
  许久之后,六皇子终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开口道:“皇祖母,父皇的病情如何了?”
  王太后正在饮茶,闻言放下手中茶盏,淡淡道:“你父皇向来如此,说不上好与坏。”
  六皇子点点头,脸上还未做作地露出宽慰的表情给她看,就听得王太后又道:“太医说,若没在春猎中耗费心神拉弓,今日这凶猛的病情,你父皇或许还能扛得住一二。”
  “噗通”一声,六皇子径直跪了下去:“皇祖母恕罪,孙儿并未……”
  “这么紧张做什么?”王太后笑道,“我又不曾怪罪于你。”
  她一颦一笑雍容又华贵,艳丽如初的面孔看起来便是真的所说如所想——但所有人都不敢笃定。
  皇祖母掌权多年,虽为少有亲政的女子,但依旧将朝廷上下打点得井井有条。无论是朝中制衡权臣,还是朝外尽心于民,都丝毫不逊于皇帝亲自上阵。
  若没有点手段,如何能教上下服气。只是近些年来,到底还是有些蠢蠢欲动的心思浮上水面。
  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中,王太后又开口了:“谢端。”
  “孙儿在。”十皇子挺直腰板,“皇祖母有何吩咐?”
  “你去殿内看看你父皇如何了,可有什么需要搭把手的。”王太后道,“为儿为臣,当尽心尽力。”
  “是。”
  十皇子一掀衣袍,预备起身离去。
  当朝无太子,是因为立了太子,就等同于承认如今尚且年轻的皇帝即将不久于人世。更是在对外宣称,如今我大周朝的皇帝不过是病秧子一个,连能继承大统的人都平庸无几。
  十皇子从小便被王太后抱养在膝下,为的也是告诉世人,十皇子就是那个即将继承大统之人。他在刚出生之时,便已被选择了。
  虽无明说,但对此,朝中内外早已心照不宣。
  进殿照顾皇帝,身份、礼节上十皇子都是最佳人选,无可非议。六皇子虽心有不甘,但也只得默默吞下嫉恨,接受事实。
  然而也正是这时,谢玹忽然出列,规规矩矩地站在王太后面前:“皇祖母,孙儿有话想说。”
  王太后眼露诧异。
  但很快,她收敛心神,饶有趣味地颔首道:“何事?”
  谢玹俯身跪拜:“请求皇祖母准许孙儿入殿侍奉父皇。”
  大殿之内静谧如许,视线却如夹带声音的利刃,刀刀划在谢玹的背上。诸多目光中,唯有十皇子的,最不可置信,也最为震怒。


第16章 身前勇,胸中意
  “大胆!”
  在一干人等皆不敢言语之时,最先发难的,竟是六皇子。
  他义愤填膺地起身,与谢玹齐平而跪,高声道:“皇祖母的决断岂是你小小的十三便能左右的?”
  “我并非试图左右皇祖母的决断。”谢玹不卑不亢道,“我是在请求皇祖母,此事本就应当由皇祖母自己定夺。”
  “倒是你。”谢玹侧身冷笑,“此事与你有何干系?皇祖母还未发话,你便火急火燎地站出来,是想替皇祖母做这个主吗?”
  他少有这般咄咄逼人的时候。众人印象中的谢玹,一直以来都如同宫中最不起眼的尘,一阵风一吹便散了。
  被当众扣了一大顶帽子,六皇子心中一惊,迅速稳住心神道:“孙儿并非想私自替皇祖母做主,只是不满十三弟的莽撞,这才言下有失。〃
  岂料谢玹依旧步步紧逼:“是言下有失,还是心中本意如此?”
  “够了。”王太后轻喝道。
  二人迅速噤声。
  “哒”的一声,茶盏被浅浅地搁在桌案上。王太后视线微微一扫,落在二人伏地跪拜的后脑勺上。
  在面对谢青山时,王太后尚且能流露出几分慈爱;而若身前是如李缙这般位高权重的能臣,她也会处处妥帖,态度或松或紧,教人挑不出错处;而如今,跪在她身前的是一干寂寂无名的小辈,她的眼中,便只剩下彻骨的冷。
  宛若冰霜覆盖下冻结千年的枯井之水,无人能堪破她的所思所想。
  “谢玹,你说说,为何想进去服侍你父皇?”
  “皇祖母是在问孙儿吗?”谢玹呈跪拜姿态,额头紧贴手背,声音自衣袍下传来,声线沉沉,“那请准许孙儿起来回话。”
  王太后似乎是被谢玹明目张胆的无礼逗笑了,微微弯了弯唇:“那你便起来回话。”
  谢玹听从命令,直起身来。
  他原本就长得好看。配上一副从母亲身上遗传下来的碧色眼瞳,不管叫人看上几次,依旧如初见般澄澈剔透。仿佛他胸前的那颗心亦是如此。
  “孙儿其实很是不解,为何这种事还要深究原因?”谢玹抬头直视王太后,“父皇为父,我为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抛却陛下与殿下两个身份,父皇只是我的父亲而已。侍奉生病的父亲,不是孙儿理所应当要做的事吗?”
  六皇子听得只想翻白眼。可惜在王太后面前,他只能克制自己。
  与他一样,王太后也听得兴致缺缺。她原本以为会听到什么不一样的答案,当下便露出困乏的表情来:“我听闻你嘴上功夫了得,如今看来,大道理确是会张口就来。”
  耳边听多了冠冕堂皇的假话,真真假假心中早有定论,她挥挥手,想叫十皇子赶紧进去,别耽误事。
  “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谢玹再次开口,“其二是因为我的母妃。”
  “哦?”王太后骤然抬眼,心有起伏,面上却波澜不变,“你的母妃?”
  谢玹点点头:“宫中虽对其三缄其口,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