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禁让林素儿刮目相看,到底是老道的生意人,该赚的银子半点不放弃。
几人待在屋里还在盘算着,楼下一声巨响,让四人都惊住了。
林素儿腾地一声站了起来,她拔腿要出去,却被黄日出拦住。
“你在屋里不许出去,我跟两位伯伯出门看看,”说着,不容置疑就将林素儿关在了屋里。
林素儿在屋里急得恨不得从窗户探出头去瞧瞧,又怕因为自己的莽撞给大家添麻烦,只好强按耐住心焦。
就在她要等不下去之时,出去看情况的三人回来了。
林素儿鼻子极灵,她猛地拉住黄日出,“哪里受伤了?我闻到了血腥味。”
黄日出疲倦地摆手,他坐了下来,这才低声道,“楼下死人了。”
林素儿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她哆嗦着道,“出,出什么事了。”
赵肖冷笑,“为了一个胡饼,竟然打死了人,我赵某人也算是开了眼界。”
林素儿的嘴唇张得几乎能塞下一个鸡蛋,身子却忽然打了个颤,像是被人在大冬天兜头淋了一桶凉水。
“那,咱们的吃食没事吧?”
她轻声问着,担忧地看向黄日出几人。
“没事,放心吧,”李生安慰她,“都是在外头跑的,混饭吃的本事还是有的,你只记得不要出房门,不是我们三,谁也不给开门。”
林素儿重重地点头。
这夜,又有倭寇来攻城。
冲天的火光,刺耳的叫喊,便是林素儿他们住的客栈离城门不算近,却也听得分明。
林素儿盘腿坐在床上,手里紧紧捏着晚饭时黄日出塞给她的干饼子,煎熬地等着天亮。
等第一抹阳光洒进屋里,林素儿只觉浑身一软,整个人就瘫软在床上。
她再也没有心思去想酿酒之事,满脑子都是若是自己死在高凉,林家众人的反应。
恐惧像是瘟疫一般,飞快地席卷整座城池。
日子一日日熬下去,黄日出拿出的吃食也越来越少,能喝的水已经只剩下每人一天两口的分量。
楼下日日有响动,林素儿却不敢开门走出去,每日只有在黄日出三人来她屋里交换消息时才能知道外边的动向。
“倭寇还没死心,这是第三回夜里攻城了。”
“倭寇今日没来,不知道明日来不来。”
“有人跳楼自尽了。”
“城里的汉子今日自发组织去守城门。”
“素儿,姑父也要去守着,你莫要出门,等我们回来。”
那之后,林素儿再也听不到其他消息,除了楼下一日日的静默陪着她,便只余下那一轮东升西落的太阳从不缺席。
就在林素儿摸着尖尖的下巴想着她还能撑几日之时,房门被人敲得震天响。
林素儿一惊,飞快地跑向床头,枕头下有黄日出临走时留给她的防身匕首。
她紧紧捏住匕首,轻手轻脚地走向门前。
“谁?”
她听到自己冰冷刻板的声音在屋里响起。
屋外却回应着熟悉欢快的声音。
“素儿,是我,开门。”
第171章 解困
林素儿一阵狂喜,她飞快地去拔门闩,也不知是不是太过激动,那闩子堵得严严实实,林素儿花费了好大功夫才将门打开。
“姑父,两位伯伯——”
她笑盈盈地将外头的三人放进来。
三人都狼狈不堪,头发凌乱,胡子扎拉,衣服皱巴巴地贴着身上,若不是如今天气凉,林素儿真怀疑三人会不会浑身臭烘烘。
可即便如此,三人也像是从泥土里打了个滚回来的。
林素儿拿出最后一点能喝的水,“都喝点水解解渴吧。”
三人也不客气,咕咚咕咚就将壶里的水倒个精光。
林素儿看着颇有些肉疼,那是她省了好些天才存下来的。
黄日出仿佛是看透了她的心思,大笑道,“素儿,不就是半壶水么,不用这么肉疼,以后,你就是一日要喝一缸也使得。”
林素儿闻言心下一动,她期盼地看着黄日出三人,“外头没事了?”
李生嘴巴一擦,笑呵呵道,“当然没事了,那些倭寇抵不住咱们兄弟,望风而逃了。”
“你倒是会给自己脸上贴金,”赵肖斜了眼李生,笑眯眯地道,“小丫头,莫听有人吹牛,好像是倭寇在城外的驻点被人端了,人家这才逃命去了。”
林素儿忙问细节之处,三个大男人像是孩子一般手舞足蹈地描绘那倭寇如何狼狈溃逃,城内之人如何欢庆。
“这么说,城门今日就能开了?”林素儿笑吟吟地道,“城里都会恢复正常了吧?”
“那是,小丫头,”李生大腿一拍,“今夜里,城里还会有庆祝活动,”说到这,他神色又有些黯然,“还有那些遇难的人,也会有人悼念。”
这次高凉被困十几日,倭寇并没能闯进城,守城的守军不过是有些因疲劳过度而倒下,那丢了性命的,反倒多是外地来的行商之人。
被杀,自杀,不一而足。
几人都想到了前些日子发生的事,大家脸上劫后余生的喜悦少了大半。
还是林素儿见状不对,故意逗趣道,“那我今夜里可要好好在城里逛逛,听人说夜里的高凉更热闹,几位长辈可不能心疼银子。”
三人都笑了起来。
到了夜里,果然如传言中般热闹,灯火通明像是在白昼。
各种吃食忽如从地里钻出来一般,都热腾腾地摆在各个商贩的摊上。
在这一片喧闹中,最惹人注意的是那在护城河边上烧纸钱之人。
白晃晃的烛火映照着,低低呜呜的哭声混杂在湍湍的流水中,失去兄弟丈夫妻儿的幸存者木然地喃喃低语,好不凄清。
林素儿只看了一眼就转身了,她最受不了这样的悲戚。
等到第二日的太阳升起,高凉又一副歌舞升平,似乎那十几日只是人的幻觉。
黄日出等人回程的货物已经备好,他陪着林素儿又在城中走访名医。
结果很让人失望。
高凉最有名的几位郎中,其中还有一位擅长治疑难杂症的番人,都被县衙的人请了过去,说是几日都不会回来。
林素儿失望间,却也知道不能再等下去。
因为天越来越冷,他们需要赶在隆冬来临之前赶路回家。
离开泰安镇快一个月了,林素儿虽有些遗憾却也归心似箭,当最后一次采买结束,林素儿一行人踏上了归程。
回去的路上太平许多,那些空了的村子也渐渐有了人烟,只是越往北走,天气越冷,路途上,众人遇上了第一场雪,好不容易等到雪化能通车行走,一行人又紧赶慢赶,总算到了泰安镇。
此时的泰安镇寒风阵阵,黄日出将林素儿送到林家铺子门口,掉头与众人往县城里去了。
他们车上的货还需要出手呢。
林素儿抱着一大包东西还未进门,就见林东子炮仗一般冲了出来。
“二姐,二姐回来啦——”
随着他的一声欢呼,林家众人都从屋里出来了,林果儿更是一把抱住她眼圈都红了。
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就在门口说起话来,还是林芝儿最细心,她一把接过林素儿抱着的包袱,笑着道,“进屋里说话吧,外头冷。”
大家就进了堂屋。如今天气冷了,林家的订单都赶得差不多,家里就只剩下林家自家人外加个屠山。
堂屋里烧着炭盆,刚进屋,一股热气都朝林素儿涌来,她再也穿不住裘衣,转身回屋换了件稍薄的衣服。
“素儿,你怎么瘦了这么多,”脱了裘衣的林素儿显得人更小了,一路赶路的辛苦自然不肖说,加上在高凉受的那场惊,她比去时瘦了不少。
王氏摸着她的胳膊,仿佛是要确定她的女儿有没有少一块肉。
林素儿忙解释道,“娘,我没吃苦,就是路上吃不惯,这才消瘦了点,”她把那个大包裹打开,“看看我给你们买了什么好东西回来了。”
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包袱吸引了过去。
鼓囊囊叠起来比被褥还要大几倍的包裹被打开,暖和的裘衣,鲜艳的头巾,香气扑鼻的香膏子,香胰子,耀眼的首饰,还有就是各类全然没有见过的小玩意小零嘴。
林东子抱着那一堆属于自己的东西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一会摸摸那个会跳的鸭子,一会去抓咕噜噜到处滚的珠子,只忙得额角都渗出了汗水。
王氏摸着厚实无比的裘衣,嘴上喃喃地道,“花了不少银子吧,太浪费了,”眼里的笑意却是怎么都掩不住。
林果儿却是摆弄着那串亮晶晶的珠子,显得有些局促。
只有屠山眼巴巴看着林素儿。
林素儿哪里会忘了他,只见她从包袱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瓶子,“大哥,这是给你的。”
屠山搓了搓手,忙不迭就接过,他摇晃着瓶子,对那黄橙橙的水状物很是不解。
“是番人的酒,我买回来给你尝尝。”
屠山听明白了,是酒,妹妹真好。
他宝贝似的将东西塞进了衣襟里,一副生怕别人抢了去的模样。
众人都逗乐了。
林东子就冲他翻白眼,我的更好呢,是我二姐。
分完东西,林和安这才有机会问林素儿这些天发生的事,一家人和和乐乐,很快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第172章 融融
寒冷的冬日,不说人不愿意出门,就是一身厚厚毛发的小黄都趴在炭盆前不肯起身。
浑身肉却仍是怕冷的屠山最聪明,他干脆窝在后头那装了火墙的存酒库房不肯离开半步,就是林素儿用烤红薯也没能诱惑得他出来。
他紧了紧身上新做的棉衣,一脸可怜地道,“好,这里好,妹妹一起来。”
逗得林家众人大笑,东子显然也听明白了,他极其不屑地冲屠家傻大哥翻白眼,“夜里就喜欢粘着我睡,我背心都出汗了。”
他这是趁机告状呢。
小家伙这些日子耍了不少滑头,就是为了在他二姐跟前争宠。
林素儿不由好笑地去拧他的鼻子,“你夜里不许闹大哥,听到没有。”
屠家出事后,宋婆子就有些神智恍惚,路上碰到人就当成屠海,村里也没有人理会她,后来还是她娘家的弟弟那边来了人把她接了过去,林家人陪着屠山回去了一趟,只道他爹娘弟弟都出远门了,让他安心住在林家。
屠山像是知道些什么,他什么都没说,闷闷地跟着回来了,过了好些日子才缓过来。
他如今的境况,林家众人对他多有同情,也就格外照顾了些,林东子却是不懂,只知道屠家傻大哥分了他的宠,经常捉弄人家。
是以,林素儿才会这般说话。
东子告状不成反被二姐教训,一脸受气小媳妇模样,却是不敢反驳,只好委委屈屈哦了一声应下。
整个泰安镇仿佛都在猫冬,等林家送走年前最后一笔大订单,便真正清闲起来,只偶尔有几人上门来打散酒,一家人不是围着锅子烫菜吃就是王氏领着几个小的在厨房里做烤饼,只馋得东子都顾不上与屠山别苗头。
日子就在这样的惬意中溜走,吃过腊八粥,很快就接近了年尾。
王氏领着一家人将屋里里里外外打扫个遍,又给各人做了过年穿的新衣裳,粘糖瓜,祭灶扫尘,很快就到了年底。
腊月二十八这日,林和安与王氏商量好一同回老家过年。
不管几个小的乐意与否,一家人穿着新衣,拎着送回老家的米面猪肉等物就关门回上丰村。
屠山裹成个大粽子坐在驴车上显得有些不安。
林素儿自然懂他,一旦去往陌生的地方屠山便会如此,一路上,她故意拉着他说话,两人越说越高兴,待到进了上丰村,屠山还一脸意犹未尽,只气得林东子瞪红了眼。
一家人先回了一趟后山的屋子,将这几日要用的衣物被褥吃食放下,这才拎着东西去了老宅。
冬日里树木都光秃秃的,院子里一点绿意也见不着,老宅便显得有些萧条。
虽然是到了年关,林家老宅却是冷冷清清。
林素儿等人不禁有些奇怪,林老爷子这辈子最是讲究,谁若是在过年期间苦着脸,那都是要挨骂的。
今日真有些反常了。
几人进了堂屋,恰巧碰到徐氏从上房屋里出来。
一行人都与她打招呼,徐氏看着几人手上拎着的东西,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都回来了,屋里坐吧,”又高声喊着二媳妇,“老二家的,老大他们回来了。”
很快,张氏就擦着手从屋里出来了,她身后跟着的人却让林素儿等人大吃一惊。
“蔓儿,你怎的在家?”林果儿开口就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林蔓儿的脸色有些苍白,此时被曾经瞧不起的野丫头质问,顿时就满血复活了。
“我回娘家咋的不行了,这好歹是我家,你们可是分出去的。”
她一双红通通的眼睛瞪着林果儿,仿佛她若是再多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