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珠在匣-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明姝将药碗放下,盯着碗中的汤药,“前些时候找到了药方,本来好多了,只是因为今日。。。”
  又回想起药铺内伤残的士卒,卫明姝闭上眼睛,晕眩感又一阵袭来。
  兰芝见她面色不好,接过她手中的碗,服侍她将汤药喝尽,“小姐先休息会儿吧。”
  卫明姝应了一声,吩咐兰芝叫邹管事给县主收拾出来一间屋子,之后便和衣而睡。
  再醒之时,房内仍微带寒意,卫明姝起身披了件披风,打开房门。
  院内满是草木的清香,战火硝烟暂歇,整个大地仿佛刚从晨曦中苏醒过来,寂静而又平和,她抬头远眺,只见天空已经微明,天光将要撕开云雾,似是要将曙光普照。
  兰芝似也刚刚起身,见卫明姝披了衣裳站在门口,迎了上去,“小姐可还好些?”
  卫明姝回过神,点了点头。
  兰芝放下手中的事,伺候卫明姝洗漱。
  战事未平,卫明姝收拾过后,便准备同兰芝一同出门去街上,刚打开宅院大门,却迎面看到一人站在门外,长着年轻的异族模样,身材高大,鼻梁高挺,有着一双淡绿色的瞳孔,然而并未找人通报,似是在琢磨怎么翻墙而入。
  作者有话说:
  县主的故事有一个大纲,尽量快些写出来,前半段大概是轻松搞笑江湖菜鸡互啄,后半段和本篇时间线交叉,大概会是个狼狗发疯追妻火葬场的故事,很刺激(有囚禁Play)
  14号凌晨更出来大结局,本篇正文完结后会修,主要是前20章免费章节婚前的发展会变动,后面主线剧情都不会变。


第151章 大结局(下篇)
  ◎正文完◎
  卫明姝杏眸逐渐眯起; 眸光微转,又打量了好几眼; “阁下是?”
  异族男子咧开嘴; 指了指门内,用标准的汉话说道:“楚仪昨晚可是住在这儿?”
  卫明姝向来心思敏感,她皱了皱眉; 又想到这人在门前鬼鬼祟祟的模样,就要关门,“你找错了。”
  男子忽然想到什么,一脚抵住门; “不对,是你们大黎的县主,应该叫。。。魏。。。魏姝仪。”
  卫明姝倏然想到魏姝仪昨日说的话; 又想到她说话时的态度; 仍是没有放人进门; “阁下可是北寒人?”
  “赫云。”他笑了笑; 也没等卫明姝回答便要进门。
  卫明姝往门前挪了一步挡住,“县主还在休息,赫云王子若要见人; 不妨先在院子里坐会儿,等县主醒了再说。”
  赫云愣住,随后连连点头,抬步便往院子里走,卫明姝来不及阻拦; 只好吩咐兰芝; 去让邹管事找些人将赫云看住。
  兰芝领了命; 找到邹管事交代了几句; 才同卫明姝出门。
  两人到城门口时,燕铭还在指挥部署,卫明姝问过后才知道昨日是北寒援军将西蕃打退回到了太河对岸。
  如今西蕃大军未至,交城守军也在等待昌河城的援军,在城池未封时,燕铭派人向远些的渠城传过信,昨日听赫云说过才知道,这批西蕃大军正是从渠城一路攻来,而且不止三万。
  如今驻守在太河河畔的西蕃大军虽顾及北寒的援军,暂时退回太河河畔,但仍未撤军,交城守卫仍不能松懈。
  药馆堂内仍有不少受伤的人,卫明姝帮着照顾了一会儿伤者,军医见她脸色仍没有恢复过来,只说这几日西蕃不会来攻,让她这几日好好休养。
  卫明姝同兰芝回到院子,又想到清晨来到别院的不速之客,当下便同兰芝去了魏姝仪的住处。
  因着偏院住满了人,邹管事将魏姝仪安排在了主院,同曾月桐也好有个照应。
  卫明姝踏进主院,却只看到谌稷趴在院子里的桌前,桌上还摆着几个空酒坛,走近便闻到桌前未散去的酒味。
  她伸手晃了晃,才将谌稷摇醒,“刚才可有一个异族人进院子?”
  谌稷嘴里还说着胡话,显然是醉的不轻,“继续喝!”
  卫明姝索性不再理他,让兰芝指了屋子,正打算亲自进去问问,却是刚好撞见房门打开,赫云从房里走出来,关上门。
  卫明姝骤然脸色一沉,听闻这人带兵来援,却又不好发作,“赫云王子可知,按我大黎礼数,女儿家的房间不可擅闯?”
  赫云一笑,“知道知道,这不是她伤刚好些,反正回到京城也是要提亲的,我们这些江湖儿女也向来不拘小节。”
  “你。。。”卫明姝心中讶异,又听到谌稷嘟囔,脸色又阴沉下来,“所以你就给一个小孩子灌酒?”
  他慌忙摆了摆手,“这可不是我要灌的,是他非要同我比酒量。。。”
  卫明姝咬牙,显然是不信这般说辞,正打算质问,却是听到房门扑通一声被踹开,“你别听他说话。”
  卫明姝转头,只见魏姝仪已经穿戴整齐,狠狠剜了一眼。
  赫连见她走过来,站起身腾了个座,“你坐。。。”
  魏姝仪抿唇,似是无奈一叹,坐在卫明姝对面,看了看桌上已经烂醉如泥的谌稷,又狠狠瞪住他。
  卫明姝挑眉,仔细打量着两人的关系,她从前也和沈轩大吵过,翻墙这些死缠烂打的招数她都是亲身体会过,心里也明白了几分,只叫兰芝将谌稷先带回房中,熬碗醒酒汤。
  又仔细观察了一会儿两人举止,见到赫连沏茶的动作,卫明姝开口问道:“赫连王子似是经常来大黎?”
  赫云刚准备开口,却是被魏姝仪接过话,“他从小就一直在大黎。”
  从小。。。。。。
  卫明姝一时转不过来,见到魏姝仪罕见少言寡语,似是不想再说关于赫云的事,也没再多问,“那你们是怎么来交城的?”
  “这个我来说。”赫云抢过话来,“我呢,本来打算是带着她回大黎说亲的——”
  魏姝仪眼睛骤然睁大,脸上气得通红,“你死了这条心吧,我父亲是不会同意的。”
  赫云面上尴尬,只呵呵笑着,“闹脾气而已。。。咱们继续说。”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着,“我们带兵本是打算去沙州,等帮这边平了战乱立功后再去长安,谁知道快到渠城时却是听到渠城城破的消息,据说自乌卓战败后,西蕃其他部落便不再听其号令,斡惕联合牧泽,两族想要趁大黎攻打乌卓,一举杀入都护府。”
  “幸好那些西蕃人不懂什么攻守,也没派多少兵在沿途驻守,我们一路过来还算顺利,只是刚刚赶到太河就听到他们在攻打交城的消息,就一路赶过来了。”
  卫明姝若有所思,许久之后才开口,只是眉间染上了些忧色,“那你们现在多少兵力?”
  “不多。”赫云终于面上浮现出肃然,“这一支只是我们部落的军队,那些西蕃人从渠城边界而来,若只是三万尚且能抵挡,可照这个形势,估计要不了三四天,他们的援军就能赶过来。”
  院内渐渐没了声音,魏姝仪也紧皱眉头,却是问向卫明姝,“大黎可有援军?”
  “有。”她攥紧了手中的茶盏,“燕将军已经向昌河城调兵了,估计也要三四日。。。”
  可如今大部分精锐都在沙州附近,若是符耕沛守着太河还好,但如今却是带了兵去渠城,倘若赫云说的是真的,那恐怕符耕沛带向渠城的那支军队早都已经被吞灭。。。
  如今曾将军已经不在,留守在交城、叶城的大部分都是常年驻守各地守军,能领兵主持大局的将领亦是不多,胜负难说。
  “沈将军呢?”县主问道:“听说沈将军派人去了沙州,可有找人传信?”
  卫明姝低下头,缓缓点头:“已经找人去了。。。”
  可西境地域辽阔,沙州只比渠城离得更远,就算沈轩能立刻带兵回来,恐怕他们还是得在交城抵挡两三日。。。
  她沉默许久,看向渐渐升起的烈阳,长舒一口气,“郎君他会回来的,我相信他。”
  “你叫沈将军什么?”赫连却是站起来问道。
  卫明姝愣了愣,魏姝仪这才想到两人还不认识,声音仍是闷闷的,“这位便是沈将军的发妻,从前常说的,京城的那位朋友。”
  赫云盯着她看了好一阵,脸上抑制不住喜悦,“久仰大名,幸会幸会。”
  卫明姝不明状况,歪头看向赫云。
  只见赫云在院里走了两圈,碰了碰魏姝仪肩膀,“七七你可能不知道,那位沈将军,少年英雄,年纪轻轻就擒了那北凉头子,我们北寒人可是无人不晓。今日见到他夫人,就当见到本人了!”
  卫明姝这才明白过来,听闻北寒常年内斗,北凉在时,曾挑拨北寒各部落争夺统治王位,想要趁此吞并,若不是大黎后来灭了北凉,恐怕北寒也早已不复存在。
  大黎和北寒正是因着北凉的缘故,才多年结盟,如今西蕃骚扰两国边境,两国仍时不时有些交往。
  卫明姝掩面而笑,魏姝仪却是躲开赫云的手,“我说了别叫我七七。”
  赫云“啧”了一声,甩了甩头,“总之有沈将军在,这仗不怕打不赢。”
  ——————
  交城内连夜赶修着破损的城墙,又过了一日,符耕沛先前带去渠城的军队才终于有了下落,只是冒死回来传信的不过寥寥数人,其他军队早在前往渠城的途中就已经被西蕃覆灭。
  城防部守仍有序进行,百姓帮忙加固城池,连夜又赶制了些刀剑木箭,城内火油已是不多,各家将家中的酒酿都纷纷拿了出来,以代替火油,只等西蕃再次来攻。
  城内兵将为了保存体力,除了每日操练,皆在养精蓄锐,卫明姝接连几日均在药馆,不少之前受了轻伤的士卒也都斗志昂扬,皆表示还能再战。
  于此同时,先前去沙州传信的人也终于找到了沈轩的军队。
  军队已渡过乌伦古河,沈轩命人在河畔的高处扎寨,消息传到军营里时,几位将领正在中军大帐中商讨接下来的攻城之策,“再往西打便是西蕃的疆土,这里不归咱们大黎所有,过去所作舆图还不够清晰,需多去查探。。。”
  “沈将军,交城来报,说是。。。说是西蕃从渠城一路攻到了交城,如今正在攻城!”
  沈轩将要说的话生生顿住,五指渐渐紧握成拳,青筋暴起,眼中竟是泛起些红丝。
  帐内寂静地可怕,却没有一个人开口说什么。
  “徐副将,你带步兵全部退回河对岸。”
  许久之后,帐内才传来命令,那声音已有些颤抖,似是在极力克制,“各营骑兵,随我回去救人。。。”
  三日之后的清晨,昌河城的守军也集结在交城门口,与此同时,西蕃援军已至,闻说交城守军如今已如同困兽,当即决定再次渡过太河,向交城进军。
  太河失守的消息在几日前被快马连夜送往长安,如今军情才刚刚送到太子手上,东宫殿内,太子看着案前的折子,面色阴沉的可怕,身旁的杨玉瑾瞟了一眼折子,心绪也顿时乱了起来。
  西境的消息不胫而走,长安一时间无人不晓。
  二皇子自成年后便有自己的府邸,自康王祸乱后,淑妃身子一直抱恙,二皇子便向太子请命,在瑶华宫内照顾淑妃。
  桑格已与二皇子成婚数月,平日却仍身穿西蕃服饰,闻说西蕃为了同大黎鱼死网破,竟是不顾后果杀入昌河的消息,第一次穿上了大黎的服饰。
  然而却是一身素白色的素服。
  桑格会说汉话,也会写大黎的文字,可却写的歪七扭八,然而自沈轩带兵西征后却是闭门不出,认真练了些字。
  只是却用练来的字端端正正写了一封和离书。
  她身穿素服,独自走向二皇子平日所在的书房,手捧着那封写好的和离书,让门外守卫进门通传。
  皇宫中如今只有两位成年的皇子,圣上不再过问朝政,康王祸乱初平,二皇子在宫中便帮着太子处理些日常事务。
  听到房门打开的声音,二皇子抬起头,却是见到桑格穿着不常见的素白长衫罗裙,他放下手中的笔,绕过桌案,从头到脚将人打量了一遍,“公主为何。。。为何如此穿着?”
  淡褐色的眼眸垂下,桑格跪在他面前,只双手将和离书高举。
  二皇子伸出的手顿住,缓缓收回,“公主。。。这是何意?”
  “我与殿下虽是成婚,但未有夫妻之实,桑格本是为了两国和平嫁到大黎来的公主,如今国将不复,这桩婚事也该了断。”
  “桑格自知,是西蕃先挑起的战争,故而自请和离,还请殿下成全。”
  二皇子似是没想到桑格会这么说,眨了眨眼,“公主。。。。”
  桑格深深一拜,额头抵地,声音却是不用质疑的坚定。
  “还请殿下成全。”
  二皇子沉默许久,终是接过那纸和离书,面上却俱是担忧,犹豫不肯下笔,“公主可当真想好了?如今两国交战,若此时断了这桩婚事,公主的处境不容乐观。”
  “想好了。”桑格挺直腰背,抬起眼眸,看着二皇子在和离书上写下名字,长舒一口气,才继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