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珠在匣-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旨倒是来得快,仅过了两天,沈卫两家就接到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宁国公之嫡子沈轩,国之英才,厚德忠正,安平侯长女卫氏,风华正茂,娴雅端庄,今特此指婚,喜结良缘,家以和兴,国以和安,望二人同心同德,择良辰完婚。
  卫明姝接过那诏书,仔细又端详了一番。
  娴雅端庄。。。。。。
  抬头仰望,恰好看见两只黄鹂落在侯府的屋檐之上,鸣声悠扬婉转,随即飞上了树梢不见了踪影。
  那道圣旨过后,卫明姝也安心待嫁。既是赐婚,纳采也不过是走个流程,找个媒人问过也就算定了下来,嫁妆也是早已为她备好,自是不用卫明姝操心。
  按她阿娘说法,既然是定下了这门亲事,她只需要在家里安心养病,等着出嫁就好。
  如今她最常做的,就是在家看看医书,给自己的婚服绣点花样。
  时下世家勋爵的婚服自是不必自己亲制,绣花样也不过是图个吉利。
  京城之人都以为,她是个男儿的性子,自不会去学女红这些,殊不知,她绣工是极好的,从前总是卧病在床,也只能在床上绣绣花,看医书来打发时间。
  因着宁国公还要赶回北境,两人的婚礼便定在了七月初八,虽然时间紧了些,但总归两家都家底丰厚,倒也不怕筹办仓促。
  卫明姝正坐在桌前,盯着那张刚送来的婚帖发呆。
  “小姐,给你买的点心。”
  回过神来,打开油纸包,发现里面除了平时惯买的枣糕,还多了些栗子糕和梅花香饼。
  “这是?”
  兰芝一脸欣喜的模样:“小姐,这是沈。。。姑爷给你买的。”
  “姑爷?”
  兰芝在一旁笑着说:“刚才去给小姐买枣糕,恰巧在街口碰到了姑爷,我还没来得及说,姑爷就付了钱。”
  沈轩。。。。。。
  她又猛地想起来那日街头,那人问她喜欢吃什么糕点。。。。。。
  当时还以为这人是看上了哪家的娇贵小姐,急着上门去讨好。
  卫明姝不禁微微叹息,其实她不喜欢吃这两样东西,只是知道京城的许多小姐们喜欢吃,她常买那家的枣糕,也仅仅是因为吃习惯了罢了。
  筷子伸向那盘枣糕,随即顿了顿,又移向那盘栗子糕,轻轻咬了一口,眼中一亮。
  味道倒是确实不错。
  作者有话说:
  沈世子终于会说点话了(鼓掌)
  沈轩:再不说话没老婆了。


第21章 大婚
  ◎我先去外面宴宾客,等我。◎
  卫明姝正细细地嚼着栗子糕,眼睛仍盯着桌上的一纸红帖,
  她原本还没有什么感觉,直到这纸婚帖下来,才发现婚期已经近在咫尺。
  她要嫁人了。
  七月初八,还真是恍若隔世。
  约莫两个月前,她还在盘算着怎么让阿耶阿娘同意她嫁给一个商贾之子。
  而现如今再过半多个月,她就要嫁去国公府了。
  屋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卫明姝放下筷子,拍了拍掉在身上的碎屑,目光从婚帖上移开。
  “嫂嫂?”
  郑叶走进屋,看着盘中卫明姝吃了一半的栗子糕问道:“明珠近来竟是换了口味?”
  兰芝接了话,“这个是姑爷给小姐买的!”
  “姑爷?”郑叶惊讶地看向兰芝,目光又瞟向低了头的卫明姝揶揄道,“沈世子倒真是用心了。”
  卫明姝低头,不自在地打断道:“嫂嫂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郑叶使了个眼色,兰芝便匆忙行礼,关上了门。
  卫夫人身子不好,郑叶嫁入卫家之后,卫家的许多事都是郑叶在操心,就连这次婚事大多也多是由郑叶帮着准备。
  郑叶不语,却是抬手将一本册子放在了桌上。
  待卫明姝看到那书上的字,却是羞红了耳朵,脸颊微微泛起红晕。
  她双手不知道哪里安放,眼睛向四周望去,最后竟将那张婚帖盖到了书上,想了想还是不妥,又将那盘子也压在了上面,倒吸一口气。
  郑叶看了看卫明姝不知所措的模样,“明珠,你就要嫁人了,有些事该明白的。”
  卫明姝抿了抿嘴:“嗯。”
  她不是不明白,她只是还没准备好,所有的事情发生的太快了。
  她怎么就要嫁人了呢?
  郑叶轻叹一口气:“明珠,既然决定嫁了,就要想想,怎样和那人好好过一辈子。”
  卫明姝轻叹,“我知道,可我还是觉得,这桩婚事不合适。”
  “明珠可是心里还有我那表弟?”
  卫明姝摇了摇头。
  自她答应了这桩婚事,就再也没在药铺见过阮文卿,她也便明白了他的态度。
  她从小便没有几件顺心事,可即便万事不合心意,人也总该向前看。
  既是无缘,便该彻底放下,总要想着怎么把将来的日子过下去。
  卫明姝抬眼看向郑叶,又想起沈轩酒楼上的一番话,犹豫地问道:“嫂嫂,世上真的有一见钟情吗?”
  郑叶叹笑道:“怎么会没有呢?”
  她嫁入卫家五年,却仍然记得卫君咏和她相遇的那日的情形。
  卫明姝垂下了头,手指轻轻拨弄这那一纸婚帖,若有所思。
  “明珠,很多人瞧了一眼,便是喜欢上了,可日子过得好不好,靠的可不是第一眼的喜欢,日久生情未必比一见钟情差些。”
  ——————
  大婚前夕,乞巧节。
  长安乃大黎最繁荣之地,七夕之夜,未婚姑娘游街赏灯,若遇到俊俏郎君,赠花一枝,以表心意,倒也是常事。
  卫明姝本就不爱去凑热闹,往年乞巧节都是任玉荷拉她出去,她也没向什么男人抛过花。
  明日便是婚礼,她也自是不会出门,只坐在院内卫直给她做的那架秋千上,听着远处街巷的喧哗,仰望高挂弦月。
  去岁这个时候,她的喜蛛应巧,如今看来,或许这便是天命?
  “小姐,都摆好了。”
  七夕向来有拜织女的习俗,沐浴焚香,以祈求将来能找个如意郎君,和和美美。
  卫明姝走到案前,仰望稀星银砾,跪于蒲团叩拜上香。
  “小姐明日就要出嫁了,为何还要拜织女?”
  “自是祈求神明保佑。”
  前路不易,但她仍希望这段姻缘能长久一些。
  ————————
  七月初八,京城比往日更热闹了些,长安城内都知道今日沈卫两家联姻,申时刚过,就有人早早站在了街上,翘首以盼。
  大婚当天流程非常繁琐,卫明姝起了个大早,被生拉硬拽着泡在满是香料的浴桶中沐浴,全身都染上了一些甜腻的花香。
  平日里跟着她的三个小姑娘伺候她换上婚服内衬中衣,兰芝引来位老妇人帮忙绞面。卫明姝这副身子娇嫩得很,轻轻磕碰一下,就会紫青一片,家里人也便商量着,这绞面也就走个过场。
  卫明姝被拉着坐在妆台前,如瀑的长发披肩散开,身着华服的卫夫人拿着一把红木梳轻轻地梳着。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
  卫明姝很少见到阿娘这般打扮,卫夫人从前也是京城有名的美人,却因为身体不好,常年不出门,虽贵为侯府夫人,平日里也只身着一身素衣,面容憔悴,这般一打扮,倒也显现出了从前的几分倾容。
  卫明姝从铜镜中静静地瞧着阿娘,微微侧头:“阿娘,你今日真好看,以后也要多打扮打扮才好。”
  一旁的兰芝忍不住轻笑没有做声。
  卫夫人将她头摆正:“傻孩子,阿娘这般岁数了,打扮做甚?你可休要胡说,今天你才是最好看的那个。”
  卫夫人又端详了一番,似很是满意地站起了身,“叫人进来,给姑娘梳妆吧”,她拍了拍卫明姝的肩膀,“阿娘先去外面了,等一会儿叫你嫂嫂进来陪你。”
  卫明姝慌忙拽了拽阿娘衣角,
  “阿娘,你再陪我坐着说说话吧。”
  “孩子脾气,平日里跑得都找不见影儿,也不见你想着在父母跟前孝顺,快嫁了怎的还离不开人了。”卫夫人看着卫明姝那双与自己相似的眼睛,叹笑着摇了摇头,又坐在旁边,虽是嘴上仍说道着卫明姝的不是,声音却是越发柔和。
  说着说着,卫明姝眼睛开始泛红,泪珠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好了好了,大喜的日子,可千万别掉眼泪,这可不吉利。”
  说着,就见到几个妇人走进来,手中托着的妆奁盒中装满了簪花钗环,从宫中专门请来的嬷嬷帮她绾好发髻,周围几个侍女环绕着她簪着金钗,戴上一副白珠镶金的耳环,扑了脂粉,画上精致的花钿。
  卫明姝就这样端坐在梳妆台前,看着自己被装扮成一副待嫁新妇的模样,头上金饰已经开始随着周围人的摆弄叮当作响,她眼珠不停转着,仔细打量着自己闺房里再熟悉不过的摆设。
  “夫人,迎亲的队伍已经在南巷口了!”
  卫夫人握了握她的手,不禁又多看了两眼,满满都是留恋,“明珠,阿娘可真得出去了,你莫要哭,咱们两家也就隔了几条街,想回来咱家随时都有人。”
  “嗯,阿娘你先去吧。”
  郑叶走进来接替了卫夫人,一眼便看到那面容姣好,浓妆艳抹的新嫁娘眼角挂了一滴泪:“怎的要掉眼泪了,快挤回去,刚上好的妆。”
  卫明姝仰头,让眼珠不再掉下去:“嫂嫂,我舍不得。”
  郑叶嗤笑道:“哪有姑娘离不开娘家的,说出去叫人笑话。”
  说着郑叶用娟帕轻轻点了点那滴泪水,兰芝递过来一颗药:“小姐,把药服了吧。”
  郑叶拿起梳妆台上的凤冠给她戴上,“好了好了,快把药吃了,今天可是要忙活了一天,再哭小心哭过了劲,新郎官要抱你上花轿了。”
  卫明姝嗔道:“嫂嫂休要胡说!”
  此时,外面一声大喊:“迎亲的队伍到了!”
  侯府外锣鼓喧天,队伍已经到了门口,沈轩一身红衣,头戴金冠,比起平日的装扮平添了些风流潇洒,他翻身下马,脸上全然洋溢着笑意。
  侯府的女客们站在门前:“快,堵门堵门!”
  “新娘子不愿出门!新郎官可作首催妆诗啊?”
  迎亲的队伍中有人朗声喊道:“我们这些行军的粗老爷们,作诗可真是难为我们啊!”
  “作不出来,那就不让进门喽!”
  迎亲的人堆齐齐推出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子钰这边你文采好,快快快作首诗!”
  “这诗不好,再作一首。”
  “不作!走走走,进去抢人喽!”
  卫明姝和兰芝在房内等着,郑叶也已经出了房门,此时她已经穿好了外裳,正在房内涂着胭脂,便看到一人跑进来,送来了一纸简短的小诗,字迹凌乱潦草,惹得卫明姝不禁轻笑。
  卫夫人敲门,递来一把团扇:“快拿好,该出门了。”
  卫明姝又看了眼阿娘那双已经布了些褶子的眼睛,接过扇子,却是不舍得拿起来遮住自己的视线。
  卫直站在卫夫人身旁,向她嘱咐着:“明珠啊,嫁过去以后照顾好自己啊!”
  “知道了,阿耶阿娘。”卫明姝抿了抿嘴,又看了看他们:“大兄。。。。。。”
  卫君咏站在一旁,“小妹莫哭,嫁过去以后好好过日子,他要让你不高兴了,我我我就。。。。。。”
  卫明姝噗嗤一笑,“放心,这个京城没人欺负得了我!”
  卫夫人仍是不放心,“你要记得,你是侯府之女,即便是高嫁,也切不可处处委曲求全,无论如何你身后都还有卫家。”
  卫明姝声音有些颤抖,她终是遮起扇子,掩住模糊的视线,“女儿知道了。阿耶阿娘,女儿走了。”
  大婚当日,本该由家中兄长背新娘出门,卫君咏身子弱,背不起她,却也坚持要走着送她出门。
  卫明姝遮着扇缓缓走出大门,那金色的凤尾步摇随着轻盈的步伐微微摆动,青绿婚服上绣满了金丝云纹,长摆拖着金丝缀,腰束红色攒花宫绦,纤细窈窕,比那日百花宴一身青衣华服更光彩耀目。
  门外的人群早是翘首以盼,“来了!来了!”
  “这是卫家那个小姐吗!”
  “可不!这卫家小姐,也是个难得的美人哩!”
  卫明姝一步步走近,沈轩看着举扇的皓腕上那只金玉手镯,微微出神。
  “你看,就那沈家小公子也一动不动了!”
  沈轩缓过神来,牵住了她的手想将她送上花轿,却听到周围一片哄笑。
  “你瞧瞧,这都等不及了!”
  “难不成,新郎官还想抱着新娘上花轿不成?”
  沈轩忽然想到了什么,面上也略有些尴尬,他松开她的手,又看了几眼,转身利索上马,又回头望去。
  “新妇出门!”
  卫明姝拿着扇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