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那个注定要位极人臣的女人-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姓有了生计,就会?安定?下来。
  有了义军的保护,不?用担心抢掠,城外的田地也能开始耕种,在城内做工得?到第一笔钱后,又有大量难民得?以回归田地。
  粮食在这种岁月里?就是命脉,谢知秋对此极为重视。
  在城内招来的工匠,第一批就送去修建水车、水渠能有助于?农业的设施,还会?让义军中有农业经验的人整理农业技巧,然后去城郊指导刚刚归田的农民提高耕种技术。
  熬过最为艰难的第一年,第二年十有八。九能够丰产。
  粮食有了保障,生活安全,百姓手中有了余钱,商业紧随着就能繁荣起来。
  义军掌控此地,他?们实际已是此地的朝廷。
  谢知秋征收的税与朝廷相比很低,但纵然如此,税收总额仍在短时间内涨了上来,正如梁城改革当年。
  到这种时候,谢知秋便?可?以结束不?断往城中砸钱的过程,开始得?到整座城的回馈。
  利用这些?回馈,不?但可?以提升军队的战力,其?他?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
  谢知秋站在窗边,望着集市里?亮起的灯火。
  五年过去,事情比她想象得?更加顺利。
  半晌,她又回过头,看向桌案之上,雀儿刚送来的文书铺开,上面?有一些?是她的字,还有一些?是雀儿的字。
  谢知秋顿了顿,道?:“你的字,写得?又比以前漂亮了。”
  雀儿现在得?了小姐的夸奖仍十分高兴,她雀跃了一番,又有点不?好意思地道?:“我好歹也算是第一批义塾出来的人,是现在那帮小孩的大师姐呢,得?做好表率才行,怎么还能总写丢小姐脸的狗爬字。”
  谢知秋笑了一下。
  她离开位于?楼台上的书房,楼下正是墨家术的钻研工坊,比过去临月山亦或是萧寻初的院子都要大许多,设施亦完善,里?面?分两个区域——
  一块区域专门用于?钻研武器,一般是萧寻初和?叶青两人在使用,属于?机密之地,设有复杂的机关,等闲不?可?擅入;
  另一块则是各类实用器械,有改良了一半的纺车,还有尚未改进完的水车模型,甚至有种种难以辨别用途的怪异工具杂乱地堆着,能看得?出经常使用的痕迹。
  而在这块区域之外,还有一个小型学堂。
  谢知秋经过学堂,就看到知满和?她的三个弟子席地而坐,知满正在一本正经地考核弟子——
  知满对第一个弟子道?:“……你给推车装六个轮子干嘛,推车两个轮子完全够用了,甚至设计合理,一个轮子都可?以。这是推车又不?是蜈蚣,六个轮子难道?能推得?更快吗?纯粹浪费材料,也算不?得?创新,完全是在糊弄我,重做!”
  她又对第二个弟子道?:“你这个水力筒车倒是改得?还不?错,只可?惜慢了你师父我一步,你师父我上个月新设计了一种三组齿轮的多力翻车,可?以根据需要转换水力、风力、畜力进行浇灌,你这个效率远远低于?我……不?过你毕竟是徒弟,还行,算你良好吧。”
  言罢,她又看向第三个弟子交上来的功课。
  然后,知满微微愣了一下。
  “你这个……我觉得?还不?错。”
  知满端详了一下,说:“不?过,火器这块,还是你师祖更熟悉,反正他?应该快出来吃饭了,你不?如去问问他?吧。”
  话音刚落,最里?面?那扇门发出机关被打开的声音,不?久,果然见?萧寻初从里?面?走了出来。
  那小弟子连忙捧着自己?的火器模型过去,恭敬地唤道?:“师祖,我观近日战事密集,实在想为军中尽一份力,故而作业选了设计新型火器。师父说她觉得?还行,想请您帮我看看。”
  萧寻初听到对方?的称呼,呆了一下。
  他?显然还不?太?适应“师祖”这种辈分,摸了下后脑勺,方?抬手去接:“可?以,给我吧。”


第一百九十四章 
  萧寻初拿上那弟子设计的火器模型准备讲解; 方一抬头,便瞧见谢知秋倚门站在?外面。
  他当即对她一笑,桃花眼弯起; 挥手打了个?招呼。
  谢知秋颔首。
  二人不必言语; 彼此也有默契。
  萧寻初见谢知秋来了,心情明?显变好; 对旁边的弟子愈发?和颜悦色; 教导时格外耐心; 搞得小弟子受宠若惊。
  谢知秋则自行走?进学堂,拿起学生们近日做的作品观看。
  云城的义塾是两年前开始办的。
  与方朝传统的教授四?书五经不同,云城选拔管事者的标准与儒学全然无关; 自也不教这些。
  谢知秋尚为国子监祭酒时; 曾为义学改革设计过教学规划,这份规划如今就应用到了这里。
  她以当初的设计为蓝本,又加入了一些传统的启蒙内容; 作为新义学的课程。
  其中包括识文断字、墨家术基础理论、数学、天文地理以及一些谢知秋认为有益的百家杂学。
  义学针对的学生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立即就能投入劳动的成年学生。
  由于他们当下必须讲求效率,针对这类学生,基础内容都讲得不深; 只?起到扫盲作用,以专业技术为主。这部分学生,一般只?需半年到一年的学习; 就可以通过考核,然后?进入绣坊和工坊工作。
  他们一般自己也想快点开始赚钱; 会主动加快学习速度; 甚至曾有个?别佼佼者只?用了三个?月即完成学业。
  另一种?则是尚无工作能力的孩童。
  对这一部分学生; 则是正儿八经的启蒙。
  而叶青和知满又从这些尚在?学习的孩子中,挑选出一些在?墨家术方面格外有天赋兴趣且较为勤勉的学生; 收为弟子,尝试将他们培养成日后?可以接班的墨者。
  此刻在?学堂中的三名弟子,就是这种?情况。
  这三名都是知满的弟子,两女一男,年纪最大的已过十四?,而最小的才九岁。
  知满从数月前才开始招收弟子,因?此手边人还不多。
  而萧寻初的大师兄叶青,本来就有一个?弟子逆川,来到北地后?,为了尽快帮到义军,很快就选了一批工匠传授墨家术,然后?又从其中挑选可靠聪慧之人,作为嫡传弟子。
  最初能在?工坊中培训工匠,亦或是在?义学中教导墨家术的先生,几乎都是叶青培养出来的人。
  五年下来,他可谓桃李满天下,嫡传弟子就有超过五十人之多,更不要说徒子徒孙。
  如今云城内的建筑、工具都与别处不同,连随便一个?夜市都随处可见奇门巧器,随便问一个?小孩,他都能说出几条墨家术的基础规则。
  对初入云城的人来说,这只?怕是相?当奇异的景象。
  谢知秋拿起一个?弟子做的小机关,左右转转,又放下。
  这时,萧寻初指点完弟子,悄无声息地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笑问:“在?想什么?发?呆似的。”
  谢知秋一顿。
  她说:“只?是在?想,辞官一举,大抵是做对了。”
  朝廷是一条常规而保险的道路,也可得到名利。
  然而身为朝臣,她却处处受到桎梏。
  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她必须成为高?官,站到极高?的位置。
  然而为了保住这个?地位,她又不得不有所妥协。
  办义学,不能提及墨学之名,只?能将墨家术融入各类技术之中,以保证儒学的正统地位。
  招收弟子,只?能招男,而不能招收女弟子,否则就会阻力重重,还会被指责颠覆阴阳伦常。
  更不要说军事改革、武器的运用等?等?。
  朝廷如此笨重,如此守旧而沉重,那么多人固守旧路,不肯改变。
  它如同一艘巨船在?海上航行,一点点转向都要受到巨大阻碍,非得使出浑身的劲不可,要让它转航,谈何容易?
  而在?这里,就完全不同。
  谢知秋就是这里话语权最大的人,她想办什么样的义学就办什么样的义学,想收什么弟子就收什么样的弟子,不必再有任何顾忌。
  而且北地民风开放自由,许多在?汉地或许推行起来困难的政策,在?这里居然被接受得十分良好。
  如今长?街之上,孩童谈论墨家术极为普遍,女子外出做工更是人人习以为常之事。
  正如萧寻光当初所言,他们是为了家园与百姓集结起来的军队,而非为了个?人权势富贵。
  所以只?要是百姓能够接受、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在?此地便百无禁忌。
  *
  次日。
  清晨。
  谢知秋尚在?梦中,忽然感到脑袋下的枕头微微在?动。
  她浅浅蹙了下眉,略带倦意地微微睁眼。
  只?见萧寻初正小心翼翼地试图将手臂从她脖子下面抽出来。
  见她醒了,萧寻初一笑,放低嗓音:“抱歉,弄醒你了?我听到外面好像有些动静,想去看看是不是有事,看你睡得还熟,本不想吵你。”
  谢知秋尚未睡醒,十分下意识地往萧寻初的胸膛方向靠了靠,半梦半醒地问:“什么时辰了?”
  “别担心,辰时未到,你还能再睡会儿。”
  他说。
  谢知秋平日繁忙,所以晚上通常睡得很沉,萧寻初也希望她睡得舒服点,所以若无必要,谢知秋靠在?他怀里睡的时候,他会尽量不动。
  不过,外面好像越来越吵了。
  萧寻初顺了顺谢知秋的头发?,便要起身更衣。
  谁知恰在?这时,就听门外一阵急促的步伐,随后?便是雀儿敲门的声音——
  “小姐!小姐!前线的急报来了!”
  谢知秋顿时清醒。
  *
  如今边疆的战事情况,也与过去大为不同。
  来到北地之后?,义军起先弱小,只?能以防御和游击的方式帮助方国。
  不过,自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在?谢知秋的种?种?改革治理下,义军的实力有了迅速改善,不但通过投奔的朝廷军与征募的流民壮大了兵力,还配备了种?种?先进武器。
  三个?月前,萧寻光进行了仔细清算后?,认为义军现在?装备、兵力、粮草、士气都没?有问题,已经度过了艰难的打地基时期,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开始反击了!
  辛军与朝廷军已经僵持了三年有余,逐渐显露出疲态,但义军却正是好时候,他认为现在?就是那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提议北上,夺回十二州!
  谢知秋经过反复权衡,同意让萧寻光一试。
  萧寻光遂领兵出征。
  不得不承认,萧寻光在?军事方面很有一套,在?他的统领下,义军军纪严明?、势如破竹,简直宛如又一个?萧家军。
  没?多久,前线就传来喜讯。
  萧寻光巧妙地联合了十二州内对辛国统治不满的汉民,义军团结义军,短短三个?月,竟一口气取回了其中五州之地!
  这样的速度,无疑令谢知秋惊喜。
  只?是事情太过顺利,又让她隐隐感到不安。
  谢知秋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只?要有前线的战报,就会第一时间看。
  这次,一听前线有了消息,她当即翻身而起。
  *
  须臾,谢知秋已经整装一新,干净利落地坐在?桌前,来听雀儿汇报消息。
  她道:“你说吧。”
  雀儿郑重地对谢知秋行了一礼,言道:“小姐,今早有两条急报一起到了,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
  说到这里,雀儿顿了顿,她知道小姐素来不喜欢打哑谜,便直接往下说——
  “好消息是十二州传来的,萧将军前日率军又攻下一城,十二州里有六州实际已经在?萧将军掌控之下。照这个?进度下去,或许十二州全部复归原主,也是近在?眼前的事了!”
  谢知秋颔首。
  萧寻光的确继承了他父亲萧斩石的衣钵,作战勇猛而细致,善于任用将兵又精通兵法,几乎没?有短板。
  谢知秋得知萧寻光那里顺利,松了口气,却不敢掉以轻心,又问:“那坏消息呢?”
  “坏消息……”
  雀儿凝了一瞬,才迟疑地道:“坏消息其实与义军无关,不过……”
  雀儿语气复杂地说:“近一段日子,我们这边都没?怎么遇见辛兵。萧将军北上后?,一直是姜将军在?镇守西关,她观察辛军情况觉得奇怪,就命人探了一探,谁知发?现一个?不得了的情况!
  “辛军竟是有意避开了东面的义军,直接一路往南去了!
  “他们抓住了朝廷军的薄弱之处,一路进攻,长?驱直下,看这架势,竟像是打算将被我军夺取的六州置之不理,反而要径自往梁城去!
  “朝廷军也没?想到他们会这么来,被打得猝不及防。朝廷军的情况,小姐你是知道的,他们怎么挡得住这种?攻势?
  “现在?辛军还差两百里路,眼看就要打进梁城了!”
  谢知秋原本一直在?想坏消息会不会是义军何处有疏漏被辛军攻破,同样没?想到没?想到辛军居然会有如此出其不意的一招,听完此信,不由怔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