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知秋令人传来的这?段话,得以触动他情?感的某处。
  赵泽翻开盒子,只见?盒中是两封信。
  将书?信打开,赵泽吃惊地发现,这?两封信的字迹、信尾的印章都?与那辛国?使者交给他的密信如出一辙,约莫是辛国?承天圣命皇太后的亲笔。
  只不过,谢知秋这?两封信,一封是用汉字写?的,一看便知是要与外?邦交涉的措辞,另一封却是辛语。
  前一封信的内容,与他从辛国?使者那里收到的信件相差无几。
  想到谢知秋早已看过这?样的信,他还在一本正经地思考与辛军联合的可能性,赵泽就不禁心头一跳。
  至于后一封信……
  赵泽现在看到辛语,本能的有不妙之感。
  他将信翻来翻去?,还是半个字都?看不懂,只得对小太监道:“德喜,劳你去?请一下译官。”
  “是。”
  小太监毫不迟疑,赶忙手脚麻利地去?了。
  不久,从床上被挖起?来的译官匆匆赶到。
  译官深更半夜被皇帝叫来皇宫,已猜到必有急事,不敢耽搁,连忙开始翻译。
  然而,待译官读完书?信,他却将额头碰在地上,长跪不起?,恐惧道:“臣……臣不敢说!”
  这?场面对赵泽来说,似乎有些眼熟。
  他一凝,生出某种不好的预感。
  赵泽道:“说,朕恕你无罪!”
  译官面色苍白,捏着?信的双手抖若筛糠,不敢违抗皇命,这?才颤着?声开口——
  *
  同一时刻。
  许是因为形势紧张,谢知秋当夜未眠,等待皇宫中的动静。
  雀儿同样睡不着?,索性在小姐写?字整理思路的时候,在一旁研墨。
  雀儿焦虑道:“小姐,那两封信,会不会让皇上看出破绽啊?”
  谢知秋笔尖未停:“未必不会。”
  “啊?”
  雀儿本来以为小姐动手,定然是十拿九稳,本想听小姐说点?笃定的话平复一下紧张情?绪,没想到这?么一说,她反而更紧张了。
  雀儿本想强迫自己镇定,但终究是按捺不住,又?问:“小姐,那若是皇上觉出不对来怎么办?那岂不是弄巧成拙了?”
  然而谢知秋仍旧十分平静。
  她说:“无妨。赵泽未必会相信信一定是真的,但也无法判断出是不是假的。即使他能看出信是假的,也难保辛国?一定没有我?信中所写?的心思,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必定生根发芽。”
  雀儿努力消化着?小姐之言。
  半晌,雀儿又?佩服地道:“不过,真亏小姐能想到这?样的方法,还真做出了以假乱真的信件来。”
  谢知秋未言。
  萧寻光从辛军身上搜出的密信,实则只有一封。
  那一封信,内容辛国?邀请朝廷军结盟,共同对付义军。
  只是在这?种情?形下,谢知秋想要彻底打消赵泽倒向辛军的念头,仅凭这?么一封信,威胁赵泽她已经知道两边的打算,力道大抵还不够。
  要让赵泽认为辛军的威胁大于义军,还得下点?猛药才行?。
  谢知秋自小就擅长模仿他人的笔迹,至今几乎不曾有人识破。
  到了北地以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民俗、百姓,也为了更好地了解辛国?和辛军,谢知秋跟姜凌学会了辛语,如今读写?都?已经非常熟练。
  于是,她根据萧寻光截获的这?封密信的内容,再加上迄今为止义军曾见?过的承天圣命皇太后的亲笔,模仿辛国?皇太后李贞儿的字迹,用辛语杜撰了一封全信的信函,用于吓唬赵泽。
  至于密信的材质、印章等可能露馅的问题,都?是交给萧寻初来搞定的。
  两人联手,最后制作出来的假密信,以谢知秋的视角来看,应该极难瞧出马脚。
  接下来……就看这?封信,是否能骗得过赵泽了。
  *
  垂拱殿中。
  只见?译官跪在地上,颤颤巍巍地向皇帝汇报——
  “此信是辛国?承天圣命皇太后差使辛国?官员之密信,她令该官员做好准备,辛国?打算假意与方国?朝廷联合,先消灭棘手的义军。”
  “但自皇上登基后,方国?朝廷主动发起?北伐战争,还屡次表露出对辛国?的敌意,令辛国?不安。”
  “承天皇太后认为,皇上过于好战,对辛国?的态度也比过往先帝来得强硬,不是可长久合作之人。”
  “故而,等义军消失后,她欲派人行?刺皇上,再扶持愿意服从辛国?的皇族宗室,施手段控制,建立伪朝。”
  “她命收到此信的官员,现在就开始物色适合为辛国?效命的方国?皇族宗室,并准备大量五石散,将来作牵制之用。”
  “如此一来,日后辛国?既可消灭棘手的义军,亦可在不违反休战之契的前提下,将方国?掌控于股掌之中!”
第二百零二章 
  ——皇族宗室; 五石散,建立伪朝。
  长夜之中,谢知秋做完所有事?后; 仍旧未眠; 反而摆出棋盘,运筹帷幄。
  她用在那封杜撰的信中的; 都是辛国曾经用过的手?段。
  再按照当下的情?形; 以及辛国立场上会产生的想法?; 进行了添油加醋。
  比起天马行空的新策略,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应该会更有冲击力。
  辛国这样做过一次,就?未必不会做第二次。
  谢知秋手?指夹住一枚棋子; 灵巧地把玩着它转了两圈。
  不知道赵泽; 看了信后,现在会是什么反应呢?
  *
  此?刻。
  听译官翻译完信上的内容,赵泽后背出了一身冷汗; 沉默地坐在龙椅上,许久动弹不得。
  辛国以前?就?有试图用五石散操控裕王篡位的前?科,赵泽丝毫不怀疑辛国会再次产生这种念头; 在得知内容的刹那,他脑袋就?“嗡”的一声。
  当皇帝可真是太难了。
  他不对辛国强硬,百姓和朝中官员不满意; 说他是软弱昏君。
  可他对辛国强硬,辛国又不放过他; 将他视作眼中钉。
  百姓、朝臣、外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一个个都对他要求这么高,一个个都要对他指手?画脚; 稍有不满就?要骂他,结果到了最后,还有一大堆人要杀他。
  赵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疲倦感。
  以前?他总觉得兄长忧心忡忡,是在自寻烦恼,如今他可算尝到了滋味。
  要是早知道这个皇帝这么麻烦,还不如让娘多给他生几个兄弟,把包袱丢给别人,自己?去当闲散王爷。
  与辛国合作无疑危机重重,可是要是继续放任义军壮大……
  赵泽的头痛起来,只觉得前?后都是死路,已?无处脱身。
  他问:“史爱卿,你可还有什么想法??”
  史守成在旁边听完两封密信的内容,先是惊讶,接着便是庆幸——
  这回他可说中了!
  辛国果然不安好心,不可与之为伍!
  但是史守成还来不及高兴太久,听到皇上的问题,他脑袋空白一片。
  史守成其?实也不希望皇帝就?因此?倒向义军,然而他动了动嘴唇,试图回答出点?聪明的想法?时,却发?现自己?没?有半点?办法?。
  史守成只得不甘心地道:“老臣……老臣会支持皇上的决定。”
  赵泽捏了捏鼻梁,无奈道:“那就?先按朕的想法?来吧。”
  *
  次日,早朝时间刚过,如谢知秋所料,赵泽便召见了她。
  比起先前?,赵泽的气势明显更弱了三分?。
  “谢爱卿,你……”
  赵泽迟疑半晌,终是开了口。
  “朕若信你,你真有办法?解决辛国之患?”
  谢知秋听他这句话,知道赵泽是打消了与辛国合作的念头,心中微松了口气,但不敢全然放松。
  谢知秋谨慎地应道:“是。”
  她说:“义军与辛国,一方主动在擎天关出手?相助,一方却出尔反尔、狼子野心,皇上圣明,自看得出谁更有诚意。”
  “……那么以谢爱卿之见,当下的朝廷,该如何?摆脱眼下的困境呢?”
  “微臣以为……”
  谢知秋说到这里,不自觉地看了眼窗外,脑海中浮现出萧条的梁城、颠沛流离的百姓、战场上堆满的尸体。
  她闭了闭眼。
  随后,谢知秋回答:“凭方国目前?的国力与士气,还是不宜久战,应尽快脱离战事?,以保障民?生为主。微臣希望,皇上能让微臣以方国之名,去与辛国商议和谈事?宜。”
  “——!”
  “不过,主动与辛国和谈,不意味着示弱。”
  谢知秋继续说了下去。
  “义军如今在前?线还有些优势,微臣认为可以趁这个机会,让辛国同意新的和谈条件——停战,方国不再给辛国上贡,同时辛国归还北地十二州。”
  谢知秋之言,让赵泽听得一愣。
  自从开战以来,方国输多赢少,实在没?什么议价权。
  其?实他不是没?试过向辛国要求停战,但辛国势头正劲,根本不愿意停。他们不是完全无视停战要求,就?是狮子大开口,开出天价赔偿或者?进一步割让领土这样完全无法?答应的条件。
  赵泽觉得只要能停战就?很好了,若是辛国愿意让步一下赔偿数额,他还是可以继续缴纳岁贡的。
  他知道义军肯定比他有底气得多,但他没?想到谢知秋如此?有自信,竟然连让辛国归还北地十二州的条件都敢开!
  要是真能实现,那简直像做梦一样。
  赵泽第一反应是这不可能,可毕竟是谢知秋,从她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总觉得或许真有可能实现。
  赵泽忍不住问:“谢爱卿,当真有这般信心?”
  “……”
  谢知秋说:“要说把握,并非十成十。”
  谢知秋稍作停顿,道:“但微臣以为,值得一试。”
  *
  而谢知秋与赵泽交谈时,史守成亦在旁边。
  他看着谢知秋与赵泽交谈,心中便十分?烦躁。
  他绝不认同赵泽与辛国合作,但若是谢知秋再次势大,对他来说也绝不是好事?。
  尽管他昨晚没?有答出赵泽的话,可从昨晚到现在,他仍在绞尽脑汁思考可以自救的方法?,希望能找到谢知秋的破绽,阻止她再次势起。
  听到谢知秋说出“和谈”二字,史守成先是皱了皱眉头,觉得谢知秋不过是在说大话,就?算义军状态不错,又怎么可能在辛军险些攻下擎天关的情?况下,以方国的名义说服辛国归还十二州?
  但接着,他脑筋一转,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来——
  尽管朝廷现在没?什么议价权,但义军和辛军双方都在试图拉拢朝廷对付另一方,就?说明他们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既然双方都不可全心信任,那他们何?不将计就?计,令其?两虎相斗,自己?隔岸观火?
  辛国对义军的忌惮,显然大过对朝廷。
  谢知秋提出想出使辛国议和,正是时机。
  辛国对义军如此?顾忌,若辛国皇太后知道谢知秋是义军军师、是义军中的核心人物,只怕不会放过除去眼中钉肉中刺的好机会。
  义军出使辛国,无疑可以拖延时间,给朝廷军喘息的时机。
  若是辛国真对义军使者?下了手?,那同样没?有坏处,既可以削弱义军,又能激化?他们之间的矛盾,可谓一举两得。
  这个念头方一冒出来,史守成便心中一动。
  *
  这日,赵泽先送归谢知秋,与史守成讨论时,史守成如此?上谏道——
  “皇上,老臣思来想去,还是认为辛国固不可轻信,但外面这群乱臣贼子,同样居心叵测。”
  “他们的军队不听朝廷调令,又意欲挟持朝廷。纵然谢知秋当下似乎愿意保持友善,可义军是一个足以掌控数城的大军队,军中其?他人的想法?,又如何?呢?”
  “朝廷若被他们牵着走,必是养虎为患,后果不堪设想!”
  史守成之言,未尝不是赵泽所担心的地方。
  赵泽说:“可是眼下,义军已?经围城,若辛国不可协助,朕恐怕少有选择。”
  “皇上不必非要倒向哪一边。”
  史守成道。
  “谢知秋既然想去辛国,那就?让她去。”
  “谢知秋想向辛国提天方夜谭的条件,那就?让她提。”
  “不过,我军可以提前?向辛国通风报信,推说这都是义军的主意,朝廷不过是被挟持的一方,并没?有想向辛国如此?不敬。”
  “如此?挑拨他们两方关系,必能逼得辛国咽不下这口气,与义军陷入纠缠。”
  “让谢知秋以方国之名出使辛国,她若真能成功,朝廷也能分?一杯羹;但她若是失败,趁他们双方互相削弱牵制之时,我等坐山观虎斗,寻找挣脱牵制的可乘之机。”
  赵泽闻言,心头一惊。
  这倒也是一种思路。
  不过,史守成给了个切实可行的办法?,赵泽反而有些陷入迟疑。
  半晌,他问:“可若是如此?行事?,谢爱卿……她出使辛国,会有性命之忧吗?”
  在史守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