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跑偏的1618-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勘的结果基本已经决定了方阁老的下场,政治前途完蛋是一定的,至于能不能保得性命在,接下来就得看皇帝想得到的东西了。

    ……

    顾子轩看着兴高采烈又不无担忧的王体乾,又看了看面如死灰的方从哲和集体黑脸的三位大佬,淡淡道:“查勘已经结束想必结果也已经出来了,为了避嫌,我想还是劳烦刑部尚书黄大人宣布结果吧。

    黄公有劳了,请!”

    黄克缵心头有一万句MMP偏又不能讲,因为顾子轩的理由和请求合情合理,他作为刑部尚书在文官首脑出事的时候负有监督对方是否用刑、作伪的责任,结果出来以后自然也有宣布结果的义务。

    黄尚书只得黑着脸满口苦涩地上前奏道:“陛下,经臣等严密勘验仔细排查,右上所呈交供状不曾作伪,人证等亦未遭受任何严刑拷打,供词真实有效可为呈堂证供!”

    黄尚书的铁口直断,顿时让方从哲失去了最后的支撑,他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看着那些往日里熟悉的面孔竟然那么地不真实,他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一时之间却再也张不了口。

    方阁老终于确定了一件事,自己完了,纵横官场一生的首辅大人,竟然如此荒唐地栽到一名半桶水锦衣卫手上,更加荒诞的是对方以同归于尽的声势诓骗皇帝,第一步矫称造反、第二步兵谏,最后却是以文明办案的手段完成了最后一击!

    文明办案的锦衣卫啊……

    栽在这样的对手屠刀之下似乎不算冤枉,方从哲钦服而又怅然地看着顾子轩一眼不发,抬头看了看苍茫的天日,入目一片青天白日没有半分阴霾……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可沽名学霸王

    片刻以后万历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供状,然后脑子充血得厉害大脑一片昏沉。

    他惊讶于这位自己曾经寄以厚望的内阁首辅隐藏地竟如此深沉,大明官场的糜烂他早有体会,鉴于自己的消极对抗在其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部分作用,因此他对那些腐。败行为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为一名成熟的君主,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比谁都清楚。

    在他看来,大明官员还没有烂到骨头里,整个官僚系统效率的下滑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否则当年也不能获得三大征的胜利,贪婪无度的大多是基层官员和胥吏,高层的大员毛病虽多却是以贪名为主,骇人听闻的腐。败定然不会出现在九卿的行列。

    直到今日方从哲的事情发了,终于彻底击穿了万历最后的一丝幻想,原来他自认为整体可控的大明官场,竟然糜烂如斯无可救药。

    首辅推波助澜对抗矿监不过是起步价,最可恨的是他在背后大力操控谋划切断朝廷商税和海贸的收入,即便这个帽子有些大,不过他为不法海商充当保护山却是触目惊心的事实。

    朱家缺粮草方家吃个饱啊,方从哲的作为导致朝廷年年亏空,以致无力面对重大灾情和兵事,甚至连官员的俸禄也经常拖欠。

    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政治困局之下,方阁老和他背后的势力竟然肥到流油富可敌国,这让万历狂怒到窒息,看完了供状以后狠狠一把扔到地上,剧烈地咳嗽了一阵以后,他推开了大呼小叫咋呼不止的王体乾,恨恨道:“

    不愧是朕的擎天之柱啊,好一个大象无形的方阁老,好一个生财有方的方湖州!

    朕是真的蠢啊,这么些年以来朕之所作所为虽然略有建树,却也深知不是明君之道,为了给天下万民一个交代,朕宁愿自己个儿受些委屈。

    朕裁撤了宫中的用度,朕收敛了厂卫的爪牙,就连矿监收上来的银子名义上的确入了内库……

    可你们这些国之干城当真便不知这些银子最终的去向吗?

    天日昭昭,这些银子朕可有三成是消耗于宫中用度?!

    绝大部分的银两还不是用于各地赈灾的意外险情以及全国无年不有的内外战事,朕和后宫的开销能俭省一些便俭省了!”

    说到激动处,他费力地躬身捞起了裤腿,寒声道:“这,便是朕这个至尊的用度!”

    众人随即看到万历的脚上赫然穿着一只褪色的袜子,从颜色来看,这双袜子至少已经穿了三年以上。

    一双袜子穿三年,这严重出乎了众人的心理预期,各位大佬以前对万历狠抓矿监颇多怨言,不论清流还是干吏无不认为这是与民争利的残暴举动,损了天下肥了皇帝。

    现在万历这一双袜子让众人叹为观止,今日之事出于偶然,万历绝无可能为了作秀刻意如此,因此即便是李汝华等清流也不得不感慨皇帝如此与民同苦的作为,更难得的是因为皇帝的骄傲或者对百官的失望,这件事居然无人知晓。

    顾子轩也咂了咂嘴,万历的懒也算得皇帝里面拔尖儿了,如此亲民的举动竟然深藏宫中无人得知,换做后世各国的大掌舵,还不发动宣传部门满世界宣传去。

    万历身为堂堂超级大国的一把手,这般高风亮节委屈自己为天下表率的举动,整个大明居然一无所知,然后在文官集团有心无意的宣传下,十足成了一个贪婪无度醉心享受的死胖子。

    这里面的原因,除了万历自己的懒惰和高傲,文官集团绝对掌握了舆论主导也是重大的原因。

    他目光闪烁盯着万历的袜子沉思,建立一套全新而不受文官操纵的宣传机器,也是时候跟万历提出建议了,接下来东印度公司的行动如果不能掌握舆论风向,就会让整个计划陷入被动之中……

    ……

    万历缓缓放下了裤管,冷冷道:“方阁老,朕不能不承认你比朕会享受啊,朕绞尽脑汁让大明渡过难关的时候,作为大明首辅,你慷慨激昂地表示要与朕共度时艰,并倾尽全力消弭财政亏空。

    甚至在顾子轩提出彩票计划以后,你也能做出为了朝廷大局不计前嫌的姿态,所有的这些,朕感到非常的欣慰。

    呵呵,回到府上以后你便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誓言,然后官商勾结、驱逐矿监,打着为民请利的旗子挣下好大一份家业、捞足几辈子的名声,大明的国库却在你对朕阳奉阴违的时候,空旷得连一只老鼠都快养不活了,百官的俸禄亦是时有拖欠,以致人人都在唾骂朕这个昏君!

    哈哈,哈哈哈哈……”

    万历蓦然一阵畅快的大笑,笑声中的辛酸凄楚,即便是跟皇帝向来不对路的清流重臣亦是闻之心酸。

    方从哲终于面色大变老泪纵横,他仿佛瞬息间苍老了十多岁,跪下叩首道:“陛下,臣有愧皇恩呐……”

    万历终于笑够了,他笑到喘气不止,看着方从哲此时有些佝偻的背影,眸子里透出一抹深深的悲凉和嘲讽,而后他笑声渐渐止歇,眼神渐渐冰冷,而后平静如同一潭死水。

    他重新坐上了顾子轩招呼校尉搬来的椅子,无喜无悲、不怒不嗔道:“黄尚书,大明律对官员贪。腐如何惩处?”

    黄克缵暗道不好,皇帝情绪宣泄完毕以后单刀直入,放过了方从哲其他的所有问题直接从贪。腐下手,这就是痛下杀手的信号。

    在大明,贪。腐问题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皇帝要放过心腹爱将,便会饶过他所有的十恶不赦的罪名而以贪腐论处,因为如何量刑弹性可以商量。

    如果皇帝要一个大臣的命,也可以贪腐入罪,因为大明律明文规定对贪腐的惩罚最高可以剥皮实草。

    以皇帝现在的心情而言,很明显方阁老的处境属于后者。

    黄克缵为方阁老默哀以后,只得实实在在答道:“回禀陛下,大明律规定凡贪。污白银六十两者即可砍头并籍没家产!”

    刑部尚书宣布刑律众人自然无话可说,方从哲亦是心如死灰,忙活一世落得如此下场,富贵到头一场空啊……

    空气似乎陷入了真空,没有人敢为方从哲求情,皇帝的情绪方才几近崩溃,堂堂九五之尊却让手底下头号马仔耍了猴,换了谁也受不了。

    这是真正要命的时刻,这些人都是官场老油条,官职也做到了尽头,早已过了邀直沽名以求上进的年纪,谁也不会拿自己的乌纱和性命开玩笑。

    万历正要下令将方从哲严惩,蓦然却响起一个不和谐的声音质疑道:“黄尚书果然通晓律令下官佩服,不过大明律对贪腐的惩处似乎不止于此呢。

    贪渎六十两便可斩首,那么六百两呢,六千两呢,六万两呢,甚至六十万两、一百万两又当如何?!”

    顾子轩目光咄咄逼人地看着黄克缵,他对黄尚书建议对方从哲一刀砍头的暗示非常不满。

    既然已经开战不死不休,在对手已经倒下取得了初步胜利,而这个对手又有很多同党的前提下,为了震慑一些蠢蠢欲动的潜在敌人,那么将已经倒下的对手连根拔起永绝后患便是最好的选择,伟大领袖曾经在未来教导过我们万万不可沽名学霸王!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君不似君臣不似臣花样作死三百年

    黄克瓒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呐,明面上看他毫不犹豫地对皇帝提出方从哲可杀,家产可以籍没的建议,似乎这是对顾子轩背后勋贵的屈服和对文官集团的背叛,但实际上这个建议完全体现了他资深政客的素质。

    做为刑部尚书,在眼前关键的时间节点,他提出的所谓建议十有八九便是最后的执行方案,他之所以提出斩立决的建议,便是因为他看透了目前的局势。

    皇帝处于暴怒之下,如果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比如抄家流放三千里之类的和稀泥办法,反而会激怒皇帝下更重的手,比如剥皮实草之类的选择。

    大明是一个奇葩的王朝,好多封建社会习以为常的规矩,在老朱家坐江山的时候全然无用,比如刑不上大夫之类的讲究朱家天子全然不予理睬。

    相比前宋不杀士大夫的优渥待遇,朱明王朝的读书人虽然和老百姓比起来天上地下,享受着堪称另一个高级人种的待遇,但在朱家皇帝面前依然狗屁都不是。

    遇上脾气好的皇帝还好,比如宣宗、仁宗、孝宗这样的明君,待遇都快赶上前宋了。

    若是摊上个脾气不好心理阴暗的皇帝,比如太祖、世宗这样的,管你啥名臣、干臣,丞相还是小吏,只要碰到皇帝的底线那就一概杀了干净,李善长、刘伯温、夏言,这些人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干臣能臣,惹怒了皇帝都是一刀咔嚓了事。

    大明朝的臣子们都看淡了,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坐上了三公九卿便滋生金刚不坏的错觉,大明的丞相首辅死了也不是一个两个,如果今天多了一个方从哲,那也不是什么开先河的举动。

    有名一代给人的画风便是任性,无比的任性,以儒家的传统观点来看,君不似君臣不似臣,文臣可以无比凶悍,揍特务揍勋贵上朝时间聚众斗殴。

    皇帝可以斯文全无,不顾昏君的骂名可以把大臣脱了裤子当众打屁股,甚至把官员剥了人皮挂旗杆,公然施行国家恐怖主义,这是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

    如此作死的王朝竟然能够稳坐江山三百年,他的底气何在?

    很明显这不是梁静茹给了老朱家皇帝们勇气,而是因为他们老朱家有作死的本钱。

    自古得国之正者,无有出朱明之右!

    华夏道童延续数千年第一次沉底沉沦于蒙元,是一个叫做朱重八的放牛娃重拾山河还华夏民族一个朗朗乾坤,这份天高地厚的功劳,都被所有淳朴的百姓们牢牢记着。

    后世有一些无耻的专家和键盘侠,他们共同编造传播了一个流传深远的谎言,他们声称百姓都是愚昧而又多变的,只要能够填饱肚子活下去,他们不会在乎谁坐江山谁封侯,即便是异族也不会在乎的。

    这些无耻的东西,他们全然忘记华夏先民的普通百姓们的一次次血泪抗争,从古到今,那些吃不饱肚子的华夏先祖们,在一次又一次民族道童的危亡面前,哪怕是饿着肚子穿着树皮拿着棍棒,也要跟异族的败类们抗争到底。

    所以我们的民族才有了北府军,有了宁愿冒着下一次难产不能活命也要摔头胎的蒙元南人百姓,有了崖山投海的十万军民,有了扬州城下宁死不剃发的柔弱百姓,有了饿着肚子穿着蓑衣也要把日寇赶出国土的川军将士……

    华夏先民从来便将守护道统的传统看得比生命还重,经历了蒙元失而复得的道统,百姓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天下,他们对大明的拥护亦是后人不可想象的。

    有了这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民心基础,大明的君臣们,公道得说更多的还是皇帝花样作死的举动远超从前的朝代,要换其他的王朝这么玩儿,早他娘的亡了十七八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