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道长相助!”
浅啜了一口茶水,云阳子不解道:“世子说笑了,镇远侯乃当今勋贵的翘楚,无论权势还是富贵,天下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即,贫道又有什么能够帮助世子呢。”
顾子轩摇头道:“道长何必如此自谦,镇远侯府未来如何我不知道,眼下就有一道迈不过的坎儿,只有道长能解,道长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见死不救?
这位世子爷当真幽默,云阳子哑然失笑道:“世子又何必如此危言耸听,有谁能够置镇远侯于死地不成?
即便真有人能做到那一步,贫道一介方外之人,闲云野鹤无权无势,安能助世子一杯之力?”
“可以的,道长堪舆风水的本领世间无双!你承诺过我,若有寻找风水宝地的需要,我可以找你的。
现在是时候兑现你的承诺了道长,我要请你杂治一处京师绝无仅有的风水宝地,能够福泽万年庇佑子孙富贵无边那种!”顾子轩毫不放松。
风水,这与镇远侯府的处境又有何相干。
云阳子懵逼道:“那日老夫的确与世子承诺过此事,不过……
不对啊,这才短短不到十日的功夫,莫非镇远侯已经暴病不行了,铁打的好汉呐,怎么能说没就没了?”
顾子轩抓狂道:“我家老头子活得好好的,道长不行了他都行。我要拜托道长的是另外一件事,请道长为永宁侯的风水宝地免费升级!”
第四十四章 斗转星移还施彼身
“咳咳咳,贫道没有听错吧,世子凛然无私,竟要贫道为那永宁侯提升风水宝地。坊间传闻顾郑两家势同水火,难到世子决心以德报怨,要化解这一段恩怨?”
顾子轩惊人的要求险些呛死云阳子,打死他也想不通,顾子轩怎会提出这般荒唐的要求。
让你放毒,顾子轩快意地看着云阳子呛咳不已,盘算着如何与云阳子交涉。
此事需要云阳子的全力配合,不能以脑残的理由诓骗他。而背后牵涉的事情又太惊人太过要命,话应该说透几分,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沉思半晌,顾子轩决定如实以告。作为万历皇帝定陵的堪舆大师,事后还活得滋润无比,云阳子不会是没有政治嗅觉的普通道士。
如果不将要害捋清楚,从而取得云阳子的精心配合,最终一定会后患无穷。
最重要的,他的直觉相信云阳子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如果他判断失误,那么……
下定了决心,顾子轩便将顾家和郑家的冲突由来详细相告,并将昨晚宫中发生的事一一道来……王公公的提醒他做了保留。
一番详情剖析,已经过去一炷香的功夫,茶水已经温热。顾子轩喝了口芬芳的茶水,他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道长,综合所有信息来看,福王这是狗急跳墙,要最后博一个翻盘了。
从目前的局势看,陛下似乎并未看透他们的真实用心,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
如今陛下已经走错了第一步,将父亲从腾骧卫指挥的位置拿下,便等同于自断一臂。
对福王来说,拿掉父亲只是搂草打兔子,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隔山打牛,东宫,甚至乾清宫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云阳子也被顾子轩撕开的血淋淋的局势惊呆了,努力消化着错综复杂的信息。
能够参与定陵的堪舆,云阳子早已不是真正的闲云野鹤,朝廷有些事他还是大体明白的。
老道士皱眉道:“若要成大事,必然兵马在握,福王已经就藩洛阳数年,朝中无论是京营还是禁卫,福王全无根基,即便拿掉侯爷,他又如何染指东宫和乾清宫呢?”
云阳子的态度让顾子轩欣喜不已,只要你还有好奇心,就证明你不愿坐视。
清了清嗓子,顾子轩振奋道:“我的道长,自古宫禁之争,只要时机得当,掌握数百精兵便足以成就大事。
汉末宦官势大,曹孟德进言以精兵猛士一举解决祸患,何进、袁绍不听良言,引入西凉董卓大军,最后反而坏事。
如果福王背后的高人胆识谋略非凡,定然会在父亲卸甲后寻找漏洞趁虚而入,在关键的位置安插福王的人马,只需掌握一个千户甚至百户的力量,在合适的时机发动,就能搅动风云一举安定乾坤。
呵呵,咱们可以想一想,或许过不了多久东宫就会出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金刀玉玺,比如天子袍服,比如与重臣大将勾结的密函……
道长可以合上你的嘴了,当年刘瑾一个死太监,他的住处尚能搜出金刀玉玺,太子当了这么多年的储君,搜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东西当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到了这一步,我父亲,甚至我顾家便是长短大小刚刚好的祭品。
至于太子性情仁厚老实,呵呵唐宣宗登基以前能够隐忍三十六年,以致朝野上下莫不认定其患有脑疾,十足的蠢货一个。
如此来看,太子的仁厚是为了谋图大事的伪装,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云阳子后背凉飕飕地道:“可陛下已经时日无多,太子如此弄险的动机呢?”
轻轻放下茶杯,顾子轩怒其不争道:“正是因为陛下时日无多,而至今没有彻底巩固东宫的地位,想必满朝文武都还记得,年初首辅方从哲请立皇长孙为皇太孙,陛下不允。
而后四月,礼部左侍郎何忠彦请求皇长孙出阁读书,陛下再度拒绝!
一次是偶然,两次……谁能保证陛下没有旁的心思?
这,便是东宫弄险的最大理由!”
政治果然是肮脏的,我要潜心修道,云阳子老心肝儿吓得扑通扑通地跳。
挥袖抹了抹额头,云阳子心有余悸道:“即便世子的判断都对,可这跟我一个方外之人有何干系?”
顾子轩眼神灼热道:“当然有关系,福王和郑家兄妹祸国殃民,照此发展,他们成事的可能很大,咱们得有反制的东西。
这个东西的分量,一定不能比他们玩弄的手段差,而道长你,就是咱们反击的关键!”
心有所动,云阳子似乎抓住了重点,惊呼道:“世子不会是想要?”
顾子轩狠狠点头道:“正是如此!
我已经掌握到郑国泰寻到一处勘作王公之墓的风水绝佳之地。
既然如此,咱们何不成人之美,让王侯之幕变成帝陵,不收一文钱的哦,毕竟助人为快乐之本嘛。
嘿,京师的风水堪舆之术,道长认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这点火候,相信道长不会让人失望吧。
他们不是喜欢玩阴的吗,咱们到时同样玩一招隔山打牛,看福王如何洗清他的浪子野心!”
颤悠悠地喝了一口茶水,云阳子轻声道:“那是你们王侯权贵之间的争斗,何苦让贫道这把老骨头死无葬身之地?”
顾子轩沉默了,良久道:“此事令道长遭受无妄之灾,的确是我的过错。
不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只能保证全力保护您的安全。
道长啊,你可知郑国泰找到的那处王墓之地在哪里?
实不相瞒,正是普济道长的慈云观!
再说了,福王和郑家兄妹是什么货色,道长还能不明白吗?
一旦福王成就大事,定然大肆清洗满朝文武。
当今朝堂虽然纷乱不堪,东林和四党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但在支持东宫一事上,双方已然达成共识,有分歧者,不过是未来朝堂利益的瓜分。
福王发起报复,这满朝文武精英将十去九空,血流成河也未可知。
道长是方外之人不假,但当今大明局势已经危若累卵!
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内有天灾不断流民遍地,如果朝廷还不能集中所有的力量应对内忧外患,反而因为自己人的内斗将血流干……
敢问道长,苍生何辜,社稷何辜!”
云阳子痛苦地闭上了眼,顾子轩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默然一声长叹,顾子轩重重地跪下了。
咚一声沉闷的响,云阳子睁开了眼,眼前一幕却让他手足无措。
第四十五章 上了东宫的贼船
云阳子伸手想要扶起顾子轩,这个名闻京师的纨绔却是足下生根纹丝不动,老道士叹道:“世子,这又是何必呢?”
顾子轩缓缓抬起头,眼中似有泪光划过,他坚定道:“我这双腿,跪天跪地跪父母!
但现在的这一跪,我并不觉得屈辱或者不甘。
我家老头子虽然荒唐一生风流半辈子,可从未做过欺男霸女恃强凌弱的恶事,也从未媚上辱下为求富贵不择手段,更没有残暴不仁草菅人命。
他虽然混蛋了一些,总还算得是一个好父亲,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去死。
如果要让父亲活,道长是那仅有的一线生机。
佛家说因果,道家论缘分,我与道长的缘数早已天定,‘一线天机一线天地’,道长可还记得?
如果道长愿意出手,还会有无数个我这样的子女能够保全完整的家,能够不沦为乞丐,能够不流落到教坊司成为他人的胯下玩物……”
说完他狠狠地磕了一个头,他不知道能不能改变云阳子的心意,但他没有回避心声,他愿意为了老顾那个可爱的老混蛋做这件事。
直起了腰,他要再次磕头,云阳子却是扶住了他,悔不当初道:“贫道答应你便是!
早知今日,贫道断然不会去见你。
一线天机一线天地,原来如此,贫道竟然也沦入其中,当真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啊。”
……
六月十四,卯时初至,太和门外,SD道监察御史严继澄领头,户科给事中徐善、工科给事中贾继春压阵,一群言官沉默着捧着奏章而来。
太和殿本为百官早朝之地,不过本朝由于万历几十年不上班,太和殿的光景那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既然皇帝不上朝,百官也无需上殿,而文渊阁作为内阁办公的地点,便顺利成章地渐渐成为整个朝廷的运转中心。
百官有奏章一般都是送往文渊阁处理,原本应该最庄严繁忙的太和殿,反而成为了不得势的太监发配边疆的地方,与浣衣局等著名苦逼单位有得一拼。
值守太和殿的值殿太监几乎以为眼睛花了,一群十多个言官成群结队来到太和殿,这可是好多年没有出现的景象。
莫非今日陛下要早朝,不应该啊,没有得到司礼监和内官监的任何通知呢。
值殿太监一路颠颠儿地迎上前去,对严继澄施礼道:“各位大人,今儿太和殿不上朝啊,如果有本上奏,理当前往文渊阁才是,你们这是?”
严继澄厌恶地瞪了一眼值殿太监,冷然道:“老夫当然知道今儿不上朝,不过我等皆是言官御史!
若是奏本内容非为朝事,而是弹劾奸佞,奏本便无需经过内阁票拟,可直送司礼监上达天听!”
奏章的处理的确有这个规定,若是上奏朝廷和国家大事,必须经过内阁票拟,而后经过司礼监批红才能上奏。
而言官御史拥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他们的奏章可以无需内阁票拟直接呈送皇帝,很明显,这是为了防止权臣堵塞言路。
不过一次十多人,清一色的言官风闻上奏……值殿太监心头一颤,这些人好容易安生几年,这是又要搞大事的节奏吗。
如此规模巨大而又整齐划一的行动,如果没有统一策划和严密的纪律,老太监愿意用消失了几十年的鸡儿发誓,那就是扯蛋。
值殿太监竟然迎来了一个见证历史或者乱局的机会,他强抑激动,慎重道:“规矩是这样没错,不过各位大人可要想清楚了……”
一个年轻的御史不耐烦道:“少废话,你自将奏折收集呈上司礼监便可。咱们的事,还轮不到你一个阉人说三道四,真以为自己是刘瑾复生了吗!”
“你!”
值殿太监气得不轻,自己好心提醒一些注意事项,这群狗东西毫不领情也就罢了,居然大骂出口。
刘瑾那是什么人呐,被活剐上千刀的太监界的奇葩,这不是咒人不得好死吗。
太监因为缺少了男人最重要的零件,因此大多格外敏感自卑而又极度好面子。
怨毒得看着御史,值殿太监冷冰冰地道:“既然如此,各位大人,那就留下折子,一跪三叩首,拜退吧!”
众人怒视着这个死太监,风闻奏事要一跪三叩首不假,不过那是皇帝上朝时的礼仪,虽然现在皇帝不早朝,但规矩却是传了下来,如今已经形同废纸无人在意。
不过这位公公心情不太好,一定要较一较真,跟这些眼高于顶的言官们讲一讲规矩。
大家伙儿也没有办法,只得纷纷朝着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