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回教坊司,她绝对不愿意。
也许简夫人有办法,她有生意,还有个女儿是官夫人,日后赎出去或者找人脱籍都行,可她要是回去了,谁会管她?
别听当年东安侯府说的好听,可真正能帮到她,就不会退婚了。
顾望舒吃饭时也不怎么看她,吃完饭,放下筷子,才静静的端详了她一眼。
像,却不是很像。
若是那个女人,绝对不会这样惴惴不安,肯定立马反客为主。
那是个前脚被人挟持了,后脚还闹着去看梅花,谈笑风生,完全不受影响的人。
简凝初倒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见顾望舒搁下筷子,她也立马搁下筷子,站起来道:“顾指挥使,我……我多谢您对我的照拂。”
她还是说不出为奴为婢的话,到底是大家小姐,说这些比杀了她还难受。
顾望舒却道:“我也不是特地照顾你,谁让你长的和她很像呢。”
他说的很直白,其实就是因为这张脸,让他想起来那个人,才动了从来没有的恻隐之心。
简凝初脸色突变,她只有跟一个人很像,那个人差点就成了她的嫂子的阮氏。
那位阮氏在堂妹简月华眼里就是个妖孽的存在,听说她丈夫张敖对她很是欣赏,张家人甚至感叹当初为何不娶阮氏,这不仅仅是男人喜欢,连张家长辈都很喜欢,听说她擅长书画,这让简月华很不舒服,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阮氏和张敖一点关系都没有,分明是男人自己喜欢她。
所以当初简凝初没觉得阮氏如何,反而认为是简月华自己管不住自己的男人,反而怪别的无辜的女人。
都是美女,当然会相互比较一二,但因为她和阮氏生的很像,头一次见面,她就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听闻顾望舒因为阮氏而救她,她觉得这些臭男人实在是太不要脸了,一个个的觊觎别人,到时候还怪女人的错。
因此,简凝初有些嫌弃的看着顾望舒:“我所知道和我很像的那位姑娘已经成婚了。”
这是在说顾望舒觊觎人家有夫之妇,很不要脸的新闻。
顾望舒嗤笑:“你真以为你像她,如果她在这里,绝不会像你这样。她有骨气会反抗,她就是成婚了又如何,如果是她和你一样的境况,不用我出手,多的是人愿意救她。你要搞清楚,你只是个赝品,赝品就要发挥赝品的作用,你不会以为我白白养你吧?”
说到最后,顾望舒见简凝初面上又恢复了顺从不发一语,他又觉得心里有点烦躁。
第102章
从瀚海公府回去;蜜娘一路在想,到底是谁这么无聊透顶?这样的笔触写出来应该不是男子,而是女子。
喊方惟彦表哥的人还不少;叶佳音和金淑琴姐妹甚至还有贺滴珠。
叶佳音首先排除,她品行高洁,虽然平日有些小性儿;但是也从不玩这种阴招;不喜欢谁也最多嘴上就说出来了;况且她去年成婚,过的还不错。
因为身子孱弱,蜜娘和徐氏都送了大夫过去亲自调养她的身体,她人都开朗了很多。
金淑琴倒是有可能,徐氏之所以从外面选人,就是不想选金淑琴叶佳音;她都没看上;但听说金淑琴在侯府下的功夫可深了;不仅把方雅晴笼络的很好;全府上下不少下人都受过她的恩惠。
而且徐氏其实对金淑琴也很不错。
难道是她?
毕竟金淑惠是个笨拙的样子,常常都藏在金淑琴背后;贺滴珠也差不多,秉性懦弱。
再想想这次的所谓《春花秋月》,写的寡妇再嫁,倒是有些意思。
这里边只有金淑琴最符合。
她心中大抵有了个人选,当然;也不能完全确定。
本来准备问方惟彦的时候;方惟彦结果有个一桩绝好的差事;他轮值内阁;虽然只轮值半年,但是连阮嘉定都知道了,岳父亲自上门送钱,这个是蜜娘都没料到的。
蜜娘还道:“爹,您怎么也来了?”
“你以为是我自己要来的,是我们工部曹大人派我来的。这也是照例送的,正经走的衙门的账,你就放心吧。”阮嘉定赶紧解释。
连东安侯知晓了,也特地过来,翁婿和父子都在书房畅谈,还有什么户部主事也登门过来,蜜娘哪里还有功夫想什么闲书。
“书香、墨香,茶房那里只有俩个小丫头子在那儿忙,怕是忙不过来,你们俩去帮忙,再有让厨下备好菜,万一有人留下来用膳,咱们可不能招呼不周。”
现下家中公中都是徐氏管家,但是各院还是奶奶们管着,蜜娘无意于管家,因为这个家以后反正不是她当,她是真的懒得管。
但是方惟彦的前途她要上心。
东安侯也是个场面人,尤其是在阮嘉定面前,他是更游刃有余,阮嘉定属于技术官僚,做官就少了那么点圆融,但是阮嘉定是个听别人吹牛,会很捧场的那种,因为他是真的很多事情相信别人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样东安侯就更爱说话了,在蜜娘送了酒席过来时,方惟彦都默默吃饭,让两边爹爹自由发挥,还好户部主事过来,方惟彦赶紧溜了。
其实蜜娘还不是很懂:“不就是轮值内阁吗?怎么这些大人们这样子。”
方惟彦摇头:“自古阎王好过,小鬼难缠。可能是怕我们这些文书在中间做什么手脚,我推脱反而让人觉得害怕。”
他说着从袖口递了几张银票给她:“给你,这个是咱们自己的体己。”
交给公中的俸禄方惟彦自然不会吝啬,但是像这种私下的什么润笔费还有这些,那他都是一分不少的给蜜娘攒着。
蜜娘忽然就像通了,就是金淑琴写的又如何?
她要是气急败坏的闹上门去,反而是让人觉得她对号入座,方惟彦对她的好,她才不告诉别人呢。
万一旁人都来和她抢丈夫,那才不好。
就像很多有钱人,宅子表面看起来普通,内里是别有洞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而且金淑琴早已经跌到谷底去了,嫁给了一个年纪颇大的人做填房,之前徐经没有要她,她生的儿子听说也傻了,蜜娘觉得也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报复她。
她这也活着比死了更难受,写这些书就像是一种宣泄一样,就像是不少失意的文人喜欢写文,还有那些写话本子的也大多数是仕途不得意的人,像方惟彦这样每天忙成狗的人,陪她吃饭的时日都没有,更何况是写话本子这种事情。
“好,我存着,给你儿子到时候娶媳妇用。”蜜娘笑眯眯的,完全不客套的就拿了过来。
方惟彦摇头:“好男不吃分家饭,给儿子做什么,这些给你打头面,我看你今春穿的都是家里做的那几身衣裳,还有胭脂水粉也多买些。那天我看到你戴的那根银簪子好像有点旧了,不如换一根,银的用久了就容易发灰,不好看。”
每天最关注她的一举一动,最贴心的人就是方惟彦了,而且他不是那种婆婆妈妈似的,而是很细心体贴的。
蜜娘听了很是受用:“好,我知晓了。惟彦,你怎么对我这么好,什么都想着我。”
“我是你的惟彦啊,我不想着你谁想着你。”方惟彦觉得好笑。
你要出头,别人给你机会固然是一回事,但是你能不能把握住这就很重要了。
方惟彦地位越高,徐氏的地位就越稳固,因此梅姨娘有孕的事情完全没有引起一丝波澜。
蜜娘去徐氏处请安,正看徐氏漫不经心的跟唐妈妈道:“梅姨娘那里再拨个小丫头过去吧,她也不大容易。”
也没有什么特殊待遇,无非就是多添个人,份例多一份汤。
见到蜜娘,徐氏方笑道:“羡哥儿怎么样?一日不看到他,我吃饭都不香了。”
现在因为方惟钧还未成婚,方雅晴也还未生产,名义上徐氏的亲孙子只有羡哥儿一个,徐氏对羡哥儿是真的很好,隔辈亲不是开玩笑的。
蜜娘在长辈们面前向来很少说对自己儿子严格,此时也只是道:“他还在呼呼大睡,我舍不得叫醒他,等会儿晚饭时再带他过来给太太看看。”
“唔,你大嫂将要过门了,家里又是一大摊子事情,我是真的忙不过来。你若是有空也过来帮帮我才是。”
这话蜜娘就不接了,只是推脱自己要带孩子。
既然方惟彦不准备继承爵位,她又何必管家,现在管家将来方惟钧的媳妇进门内,看到蜜娘在管家会不会觉得鸠占鹊巢呢?人跟人之间有时候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要避嫌些。
见蜜娘没有接过管家的事情,徐氏又有点觉得儿媳妇在逃避,但同时也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她很清楚地知晓,儿子们成婚了就有自己的小家庭了,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肯定不可能。阮氏能够不反对惟钧袭爵,积极出主意就已经很不错,如果还让她殚精竭虑的为了自己的儿子,那肯定不可能。
人本来就都有私心。
不知道是不是一开始她就和蜜娘投缘,所以她在某种程度而言对蜜娘很少会觉得不好,因为人是她挑的。
蜜娘其实也觉得徐氏对她这个儿媳妇很体贴,固然也有方惟彦在中间润滑的缘故,但是徐氏也很纵容她,这个婆婆还是挺好的。
“太太,过几日是我的一位好友家里产女,故而想那日过去。”
郭瑶玉又得了一女,可谓是儿女双全,因此大宴宾客,特地让人过来跟蜜娘说怎么着都要去,蜜娘自然也要给好友这个面子。
徐氏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儿媳妇的几位朋友都见过,也都是官宦人家的媳妇,尤其是姜夫人的丈夫亦是青年才俊,还有洛大奶奶陶氏也是个很纯善之人,都是值得交往的。
蜜娘高兴地谢过婆婆。
又说方惟彦新差事是亲朋好友都知道了,连徐经新过门的媳妇都听说了,徐舅母对徐经的媳妇赵氏还是很满意的,虽然相貌不如方雅晴,但也很不错了,就是儿子对她有些失望。
但话说回来,要是像阮氏那样生的太好看的,谁都想娶进门,哪个男人都喜欢。
现在当次辅的李大人当年都能看中还是举人之女的阮氏,人家就是生的好看,而且书画双绝,无论是管事还是生子都比旁人要强。
赵氏不知道这些,她是官家女,见识还是很广的,素日虽然在家是小女儿,但是并不是那等恃宠而骄的性子,因此,她笑得:“这是大喜事啊,轮值内阁,和那些大人们往来,受益无穷。我听我爹说有的人在翰林院兴许八年十年还轮不上,防表弟这才四年就已经能够轮值内阁,足以见他的能为。”
徐舅母又何尝不知道这外甥的能耐,她和小姑子徐氏关系也很是不错,但若非是自己儿子和金淑琴混在一起,何至于此。
但赵氏也不错了。
总比金淑琴好。
金淑惠自然也听说了,她夫家的人听说她这位表哥,让她在婆家地位更高,但也因为如此,金淑惠又觉得很难受,如果当初是自己嫁给了方表哥,今天这一切都是她的。
她的这一切愤怒都只能化作文字,写在书上。
不过,金淑惠家里人都不知道她在写话本子,平日她都是躲着写的,这本《春花秋月》刚刚写完一册,还要继续写。
但还没写几个字,就说继子读书的事情要找她,金淑惠还得扮贤惠,前去关照继子。
而同为翰林院的李冠这次却没有轮值内阁,上次是张敖,这次原本轮到他了,但是方惟彦因为文辞华丽优美,尤其是这次写的御制诗很得永隆帝的欣赏,且他面圣后崔缇还替他说话,说他极其擅长青词,皇帝直接就让他轮值内阁。
因此李冠很是郁闷,李夫人见状道:“你父亲说要不然你转去六科也是可以的,先历练一二,你总是要历练才行的。”
儿子性格有些随遇而安,又优柔寡断,做事情常常不够果决,方惟彦表面看起来不争不抢只是个小翰林,但是能放下身段的同时,又手腕很够,尤其是崔缇这种得罪过得人,居然还在皇上面前推荐方惟彦,足以见他的本事了。
不过,李夫人道:“崔缇能够替他说话,估摸着也是看在蜜娘的面子上,我听说有人曾经因为方惟彦被关着写青词的事情,后来方惟彦公开不去写,不少人在崔缇面前说方惟彦的闲话,但崔缇就说方惟彦娶了一位贤妻。我看都说蜜娘得罪了他,从崔缇最后说了这句话,应该还是很欣赏她的。”
说起来蜜娘是真的旺夫,她不免觉得有些遗憾。
李冠也是如此,但他道:“我也不是没有气量的人,在翰林院这几年,我也熬得够了,现在方惟彦的事情也让我觉得还是去科道,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本来在教内官的方惟彦平日在翰林院非常的沉默,也很低调,却没想到人家该出头时,就真的非常积极。
且才学斐然,他的青词可能都不在崔缇之下。
他产生了一种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