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杂货-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兄你又睡着了”

    罗用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那两个小的觉得有几分百无聊赖,在炕头上滚了滚,寻了个舒服的地方各自窝着,没一会儿,就都打起了小哈欠。

    三个人这一睡,就睡到了日上三竿,四娘五郎两个起床的时候也没喊他们,大伙儿都说阿兄在关内道那边修路可辛苦了,出去没几个月,整个人都黑了好多,不过个头好像是有变得稍微高壮一点。

    马家人赶着牛车过来送米的时候,罗用他们几个才刚起来,正坐在杂货铺那间屋子里,就着粟米粥啃菜饼子。

    “怎的今年又有白米送过来”听闻对方是来送白米的,罗用也是有些吃惊,去年他将占城稻的稻种卖给了马家人,所以去年秋冬马飞阳他们送白米过来,罗用也不觉奇怪,怎的今年又送。

    “倒也没多少,四郎与九郎还在山南道没有回来,家中便让我二人送来。”说话这人看着倒像是马家的一名管事。

    “何需这般客气。”罗用笑道。

    “并无多少。”那人说:“白米就只有两袋,于下的皆是稻谷,你们要吃的时候再自己舂来,早早舂好,后边就怕放坏了。”

    这两人帮罗家把那一车的稻米稻谷搬到屋中,也不肯多留,与罗用道过别,当即便又赶着牛车回去了。

    自打从西坡村到离石县的这一条水泥路修好了以后,来往于这两地的时间也就缩短了不少,从前要大半日才能走完的路程,现如今只要小半日就能到了,他们这时候回去,待到了离石县的时候,天色应该也还早。

    看着那一大堆的稻米稻谷,罗用想了想,便对一旁的六郎七娘他们说道:“今日咱不吃煎饼馃子了,阿兄与你们做一样新吃食。”

    “甚”一说到新吃食,这两个小孩就都来劲了。

    “你二人先去取二升豆子泡上。”罗用对他们说道。

    “阿兄,要做甚吃食”四娘这时候也进来了。

    “豆折。”罗用说道。

    “豆折是甚”这几个小孩都是一脸的好奇。

    “待我做来你们便知晓了。”罗用蹲身将一袋米包起来,拆了袋口的一根细线,将其倒在墙边的一个陶瓮里。

    这个陶瓮原本就是用来装米的,早前他家那些米都被四娘她们给卖了,然后这陶瓮就一只空着,倒是不脏,四娘前些天还擦过一次呢。

    “阿兄,豆子泡好了”六郎七娘那两个出去没两分钟又回来。

    “可是放在炕头上泡着”罗用问他们。

    “嗯”那两个直点头,阿兄老早便与他们说过了,那豆子若想泡得快些,就得放在炕头上泡着,因为那里有热气。

    “那你们再端个木盆过来,咱们把白米也泡上。”罗用又道。

    “哦。”那两个小的蹦蹦哒哒又去了。

    豆子泡上了,白米也泡上了,然后就等着这两样东西泡开了,好上磨去磨浆了。

    罗用去羊舍那边与人说事,家里这两个小的就守着一大一小两个木盆,眼巴巴等着,阿兄说白米要泡到用手都能捻开的时候,才好上磨去磨,他俩不时就要从盆里摸一粒白米出来试试,试来试去,越等越是觉得这时间过得真慢。

    好容易等到天色渐暗,阿兄从外头回来了,这俩就跟他说:“阿兄,这米还未泡好呢。”

    “我瞅瞅。”罗用过去看了看,好像也差不多了,伸手捏起一粒白米试了试,确实还是硬了些,不过差不多也能磨了,不行就多磨一两道。

    这一天晚上,罗用在院子里点起了火把,兄弟姐妹几人先是磨了米浆,又磨了豆浆,然后在院门口那间屋子里烙豆折。

    罗用那技术实在不怎么样,烙出来的豆折啥形状的都有,不过滋味还是挺不错的,刚烙出来的豆折还是饼状,放凉了以后切一切,才会变成丝状,这豆折跟粉丝也是差不多的吃法,能煮能炒,还能打火锅,不过口感比粉丝更加绵软一些。

    这时候刚烙出来的豆折热乎乎的,家里这几个小孩卷着咸菜吃,一口气能吃好几个,刚开始那时候,罗用烙一个他们就能吃一个,罗用再烙一个他们再吃一个,那一个个的,肚子里都跟无底洞似的。

    “哎呦,我吃不下了。”五郎抱着肚子在炕头上打了个滚儿。

    “哎呦,我也吃不下了。”六郎也学他阿兄那样,抱着肚子在炕头上打滚。

    “这就吃不下了,这边还有好多呢”罗用与他们玩笑道。

    “吃不下了,阿兄,留待明日再吃吧。”七娘看了看那一大桶米浆豆浆,顿时觉得肚子里更撑了,当即讨饶道。

    “吃不下了吃不下了”六郎也在那边嚷嚷。

    “呆子,谁叫你们一顿就吃完了”

    四娘坐在炕沿上,手里捧着一个热豆折卷咸菜,一口一口慢慢咬着,这玩意儿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贵了,白米要用那么多,豆子只能放那么一点点,若能多放些豆子进去就好了。

    “阿兄,这个做起来可以留着明天吃吗”五郎这时候也凑过来。

    “嗯。”罗用这时候正挥着木头锅铲在锅里铲豆折,这年头他们这里的白米着实精贵,就这么一个豆折,若是烧焦了,他也是要心疼的。

    “待放凉了以后,切成丝,放在笸箩上晒干了收起来,往后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炒着吃。”铲起一个豆折之后,罗用又用一块猪皮在锅里抹了抹。

    “好吃吗”几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

    “好吃。”罗用点头。

    “咕嘟。”那几个小孩又咽口水了。

    刚刚还喊吃太饱了,这会儿一听罗用说好吃,就又馋了,罗用觉得过一会儿他们几个八成还得再来一轮,等到了明天,真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豆折的了。

    若不是罗家现在经济条件还行,怕就要被他们给吃得嗷嗷叫。

    作者有话要说:  端午节快乐呦

第208章 太学助教

    

作者有话要说:  刚刚把上一章的豆丝也全部改成豆折了,豆丝和豆折是一样的东西,因为豆丝这个名字比较容易跟豆腐丝混淆,还是改成豆折,更有辨识度一些。

    其实我原本也没听说过豆折这个东西,早前在这篇文的评论区看到的,百度了一下,然后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非常感谢那位提建议的读者么么哒

    第二天下午; 罗用抓了一些半干的豆折到许家客舍那边; 叫许三郎炒了; 端出来大伙儿一起尝尝。

    这豆折放了肉丝下去一起炒,还加了青菜,一点点辣椒,一点点酱油,炒出微辣的口味; 豆折的口感绵软又很入味; 吃起来着实很不错。

    那一大盘的炒豆折也不够大伙儿一人夹个一两筷子的,吃得很是意犹未尽; 那些小孩更是馋得嗷嗷叫唤。

    于是罗用的那些弟子们便都决定,回家做豆折去。

    眼下这时候秋收已经基本结束了,羊圈那边有几户种了占城稻的人家,这时候稻谷早已经收回家中。

    去年开春马家兄弟来找罗用买种子的时候,把罗用当时手头上所有的占城稻种子都买走了; 但是罗用的弟子那里可还有不少呢; 这年头大伙儿的日子也都好过了不少,在他们这里种植占城稻虽然也没多少优势; 但大伙儿还是挺愿意种些白米自家人吃吃,虽然这个白米不比南方过来的一些好米软糯; 但好歹也是白米不是。

    这些人家里做豆折的时候,罗家那几个小孩也过去看热闹,人家的小孩吃豆折的时候,他们也都跟着吃。

    罗用那些弟子的家里人; 对罗家这几个小孩都特别好,七娘那丫头都连着吃了好几个豆折了,那家的阿婆还可劲儿问她:“还吃不吃了咸菜还要不要了”

    “不吃了,阿婆,我吃饱了。”七娘这小丫头嘴还是很甜的。

    “呦,吃饱了啊,那玩去吧。”阿婆笑得一脸褶子都出来了,人年岁大了就是稀罕小孩子,尤其是嘴巴甜又懂礼的小孩子。

    “我一会儿帮你们切豆折。”七娘一本正经地说道,总不能白吃人家的不是。

    “你会切啊”屋子里那些大人都觉好笑。

    “我帮你们卷起来,你们切。”她在自家就是这么给阿姊帮忙的。

    “那行,你帮忙卷,我们切。”大伙儿笑道。

    屋子外头,五郎六郎他们正跟着男人们在外头搭架子,先在地上竖起两根杆子,然后再在上边横一根竹竿,到时候那些晒豆折用的笸箩就可以挂在这根竹竿上,吊起来晒,不容易沾灰。

    “还得用绳子系一系,莫要被风吹倒了。”大人们说着就开始支使小孩:“去,去找几个绳子过来。”

    一群小孩儿们呼啦啦跑开了,没一会儿就给他们找了各式各样的绳子过来,大人们拣两根能用上的用了,剩下的叫他们从哪里拿来的再拿回哪里去。

    这两日天气不错,刚好又是秋收后比较悠闲的日子,男人们大多还是要去杜仲胶作坊或者是水泥作坊那边做工,老幼妇孺基本上就很闲了,在家里做做豆折,享享天伦之乐,那也是很不错。

    特别是一些老人,从前的穷日子过怕了,这时候难得生活变得富足了,也都愿意给自家儿孙多弄几样吃食,看家里头这些个大大小小都吃得高兴了,他们也就很高兴。

    罗用作为这些人的师父,每日都有鲜豆折吃,鲜豆折炒肉丝,他一顿能吃一大盘,另外还能喝下去一大碗粟米粥。

    这每户人家做出来的豆折,口味也不尽相同,虽然都是以占城米为主要材料,但辅料略有不同,有放黄豆的也有放绿豆的,还有一些人为了增加韧劲,在里头加了黍米的,那黍米就是大黄米,用来做粘豆包特别好,粘性特别强。

    这豆折要如何做,才能做得好吃又省米,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在研究的课题,有些家庭解决得好,有些家庭解决得不太好。

    那刘活的兄嫂做出来豆折就很不错,最近这几天他们还专门做了一些,放在邻家铺子里寄卖,罗用觉着自家以后可以不用再做豆折了,直接去他们那儿买现成的就行,横竖做得也没他们那个好吃,用的还是上好的白米,家里这些好白米,省下来可以留着慢慢煮粥喝,好白米熬粥也是很养人的。

    许家客舍也有豆折,近几日那炒豆折的销量都快赶上饺子了,每日都要卖掉好些。

    近来,听闻罗三郎回来了,又要开始在许家客舍教人算术,原本已经显得有几分冷清的许家客舍,很快就又住满了人。

    倒是白二叔以及他带着的白以茅等人,一直住在许家客舍没走,之前罗用离开的那些日子,白二叔大多时候都在研究自己先前学到的算术知识,罗用教的那些算术法看似简单,细细研究起来,那里面也是很有一些门道。

    至于白以茅等人,不是在白二叔的监督下做数学题,就是在白二叔的监督下背书习字,这几个小青年从前太过闲散,蹉跎了许多时光,现如今在这个地方好容易能够静下心来学一点东西,白二叔一时便不肯让他们回去,这几个年轻人的家里基本上也都是这么个态度。

    长安城这边,在陈博士等人回来以后,将自己从西坡村学来的算术法又教给了许多人,这其中最主要就是太学与算学这两个学校里面的老师们。

    越是学得深入,众人就越是能体会到这种算术法的简单和便利,十分便于推广。但是在太学这边,也有很多人认为,陈博士从离石西坡村那里学来这种算术法,他们又从陈博士那里学来,私下里学习交流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若要将它搬上课堂,也不是自己的东西,也没有经过那罗三郎的许可,直接这么干的话,那着实也太不讲究了。

    在太学内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上书朝廷,请朝廷给罗用封个太学助教的官职,让他来太学任教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就等于让朝廷承认罗三郎的才学,对罗用自然也很有好处,而他如果来太学任教的话,太学师生使用从他那里传出来的算术法,也就成了比较名正言顺的事情。

    当然,文书是呈上去了,接下来就要看朝廷那边是个什么态度了。

    如果他们太学自己就有直接任免教师的权利的话,事情自然也就没必要搞得这么麻烦,问题是太学助教是从七品朝廷官员,他们自己哪里来的这么大的权利,这个学校里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的。

    不得不说,这个文书献上去的时机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先前长安城已经出现了两所私立学校,而且人气还很旺,近来又有一些人蠢蠢欲动,搞不好过几天又会有新的私立学校冒出来。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竞争,现在也已经是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了,朝廷方面自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