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杂货-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为何物”罗用一听,这是有惊喜啊。

    “荔枝。”那人面上带笑,一字一句郑重说道。

    荔枝

    罗用睁大了眼睛

    眼下还是唐初,距离“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杨贵妃年代,还有上百年时间,即便是在百年后,坊间也不是人人都知荔枝的,更何况唐初这时候。

    这王家人也够生猛的,在贞观十二年这时候,竟然就给弄出了荔枝罐头

    “三郎果然知晓此物”看出来罗用识得荔枝,来人更是高兴。

    “岭南路远,这些罐头实在来之不易。”所谓岭南,便是在那南岭之南,也就是后世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对于时下很多人来说,那是十分遥远又蛮荒的地方。

    “确实来之不易,还请三郎细细品尝。”男人对罗用拱手道。

    他们王家人从前买卖也做得不小,但是说到底,也就是一个贩卖绢帛稻米的寻常商户,在离石还能排得上号,出来外面,又有几人知道他们离石王氏。

    现如今情况已是大不相同,这两年的罐头买卖做下来,不仅挣得了大笔钱帛,在这长安城中,几乎人人都知道离石有个卖罐头的王氏,不管是世族大家还是坊间百姓,说起来,大抵都是知晓的。

    他们王家能够打开今日这般局面,自然是要感谢罗用,是他当初不计前嫌,提着几个罐头到王家来谈合作,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契机。

    他们王家终归还是有一些好儿郎,也是敢拼敢闯,现如今更是从岭南弄回来一批荔枝罐头,作为王家长辈,他心里自然也是很骄傲的。

    送走了王家人,罗用心中也是感慨。

    前些时日他与王当等人说了物流的概念,王当便义无反顾领着他的那群兄弟在弄出了一个定达快递。前两年他与王怀金合作罐头生产,教了他制作罐头的技术,然后王家人现在就已经把罐头作坊开到岭南去了。唐人的拼劲和闯劲,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前些时日,罗用看到齐民要术上面一些讲牲畜养殖的内容,其中就有一段讲述的是马群的驯化和管理,那书上说,害群之马一定要除去。

    罗用当时看到这段话,心情就有些复杂。何谓害群之马,自然是那些自由散漫,桀骜难驯之马。

    马之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唐初这时候的人,大约都还没怎么被彻底驯化。

    像王当那些人,还有赵家那些人,还有王家那个敢去岭南开罐头作坊的,等等,若换作是马的话,这些马大抵都还是半野生状态。

    等不及中秋节那一日,罗用当即便开了一个荔枝罐头。

    大约是为了避免因为磕碰产生漏气的现象,在罐头瓶外,还封了一层泥封。

    敲开泥封,用布巾细细将罐头瓶擦拭干净,再用小刀一撬瓶盖,呲地一声轻响,很快的,一股淡淡的荔枝香就在屋子里蔓延开来。

    “阿兄,这是甚”家里这些小孩都没有吃过荔枝,第一次闻到这荔枝味,就忍不住馋得直流口水。

    “阿兄,这个罐头好吃嘛”四娘这时候已经麻利地拿了陶碗调羹出来,摆在桌面上。

    “谁知。”罗用笑道,这一世他也是没有吃过荔枝的。

    侯蔺乔俊林原本都在自己屋里,这时候也都过来了,阿枝就在院中,原本还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避一避,结果她这边还没动弹,罗用就招呼她赶紧过去吃罐头。

    衡致那小子也是个有口福的,平日都不见人,今日偏就在家中,自然也是分得了一碗荔枝罐头。

    罗家那几个小孩人生第一次吃荔枝,一个个都吃得吭哧吭哧的,吃完了还想要,罗用也没拦着,一人又给他们打了一碗。

    侯蔺等人吃完了一碗,便都不再要了,这荔枝既是岭南所产,在那边做好罐头,再雇了挑夫一担一担挑来长安城,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再看看罗家那几个吃得头也不抬的小孩

    算了,人家兄长养得起,旁人还能说什么,再说他们自己都还是蹭的罗用的罐头吃。

    “听闻岭南路陡,挑担不易啊。”吃完了香甜可口的罐头,候校书忍不住又要感慨一句。

    “长安城这边只要有人想吃罐头,将来自是有人修路。”罗用笑道。水果罐头的生产,对那些南方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发展的契机。

    那些士族也总说百姓苦,劝君王要轻徭役轻赋税。

    轻徭役轻赋税也是没错,但是往往也并不能改变大部分百姓的生存现状,只有发展,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百姓,就算是赋税徭役略重一些,大抵还是要比蛮荒之地的百姓活得好。

    像岭南那样的地方,一年到头又能有多少赋税,收不收的上来都还两说,但岭南那边的百姓生活得好吗

    那些地方天高皇帝远的,都不知道要滋生出多少贪官污吏,土匪豪强。时人皆言岭南人野蛮凶恶,他们若是不够野蛮凶恶,又如何能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你中秋节那一日可有安排”罗用问乔俊林道。

    “没有。”乔俊林这时候吃完了罐头,正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陶碗里的调羹。

    “那你便来与我帮忙吧,那日我要在马氏客舍办一个自助晚宴。”罗用笑道。

    这几个荔枝罐头,也不能白吃,帮忙做点宣传总要的,再说罗用这边原本也是准备再推广几道辣菜出去,干脆趁着这个机会,一起了。

    “你们几个到时候也到那边去吃。”

    “嗷”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评论区有筒子说古代的西瓜是白瓤多红瓤少,还有隔瓣的。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好像是因为十七世纪一个名叫giovanni stanchi的画家,他的几副油画。

    因为几幅油画就认定过去几千年的西瓜都长那样,未免太过草率,再说这个画家生在十七世纪,距离现在也没几百年,而西瓜的种植历史,从古埃及开始,至今已有四五千年。

    我看他那西瓜就是不太熟而已,也可能是他们那里晴天太少西瓜长得不好。没有充分成熟的西瓜,基本上就是他画的那样,就算到了现在也差不多,我在微博上贴了个图片,感兴趣的筒子们可以去看看。

    另外,我搜索了一些中国古代描写西瓜的诗词,大家自己体会判断吧。

    南宋范成大:食西瓜:“缕缕花衫唾碧玉;痕痕丹血掐肤红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

    明代翟佑: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结成唏日三危露;泻出流霞九酝浆”

    清初陈维崧:洞仙歌西瓜:“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清代徐锦华:咏西瓜诗:“水晶球带轻烟绿;翡翠笼含冷焰红”

第253章 待我消消食

    

作者有话要说:  塎:yong第三声。

    八月十三这一日下午; 户部郎中姚塎刚刚回到家中; 便听到家里的仆从跟他禀告说; 中秋节那一日订在马氏客舍的位置没有了,问他要不要另寻一处地方。

    “好好的怎的就没有了”姚塎抬起手臂让婢女帮他宽衣,对于订好的位置突然就没有了这件事,他倒也不是很生气,就是心中多少有几分不喜。

    这种事也没什么稀奇; 长安城中贵人多; 难免也有一些霸道不讲理的,这些商贾不敢与他们硬扛; 只好调头拣个好说话的得罪,姚郎中官职不高,家族背景也不够显赫,会遇到这样的事倒也不奇怪,只是心中对那马氏客舍的印象已然差了很多。

    “言是那离石罗三郎要在马氏客舍设宴; 那马家人送来两个竹签子; 向郎君赔礼道歉。”仆从说着,双手托着两个竹签子行到近前。

    姚郎中换上一套舒适宽大的居家道袍; 往那木榻之上一坐,又从仆从手中接了那两个竹签子过来看。

    小小的一枚竹签子; 也就比他的手指长一点,上面雕刻着还算比较精美的花纹,上了清漆,中间刻了四个字中秋小宴。

    这倒是一个意外之喜; 中秋小宴,大概就是小而精的意思了,那罗棺材板儿这回八成又要弄点好东西出来。

    原来他这回不是被人给踩了,而是运气好,赶上好事了。

    “夫人呢”这两根竹签子,就是两张入场券,姚郎中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那糟糠之妻。

    “夫人在老夫人处。”仆从回道。

    “老夫人这两日可好”一说到自家老娘,姚郎中的心情便有几分沉重起来。

    今年开春以来,他老娘的身体便是一日不如一日,入夏以后吃得就很少了,现如今天气凉爽起来,竟也不见她有什么好转。

    “老夫人今日便只用了一碗米粥,精神头还是不大好。”仆从低声道。

    “我看看去。”姚郎中叹了一口气,起身找他老娘去了。

    到了自家老娘跟前,看到他妻子果然带着最小的女儿在那边屋里与老人说话。

    姚郎中问过安,也在屋里坐了下来,说过几句闲话之后,便道那离石罗三郎要在马氏客舍设一个中秋宴,他手里头有两个竹签子,问自家阿娘去不去。

    “不去不去。”老人摆手道:“你带媳妇去吧,他们那里的东西甜腻腻的,我也不爱吃。”

    “这回这个中秋宴,与他们铺子里卖的那些物什应是不同,都道那离石罗三郎最会整治新鲜物什,阿娘你便当去散散心,瞧个新鲜。”姚大郎劝道。

    一说到瞧新鲜,老太太多少也来了几分兴致,再说这就是个晚宴,也不用她大热天的出去外面晒太阳,加上媳妇和孙女又在旁边劝个不停,老人最后便答应了。

    待到了八月十五这一日傍晚,姚郎中带着他老娘出门。

    老太太临出门的时候还与家中那些晚辈玩笑说:“你们吃慢些,待我过去那边瞧瞧,若是没甚吃食,便回来与你们一道吃。

    结果她这一去,直接就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畅游在中华五千年的美食文化之中,哪里还舍得提前回家。

    “大郎,你再与我取一碗蚬子蒸蛋来。”

    “喏。”

    “那个叫甚酿豆腐的,也与我取一块过来。”

    “喏。”

    “大郎,你看他们吃的是甚”

    “听闻是叫芙蓉鸡片。”

    “我们也取些过来尝尝吧。”

    “嗯。”

    “你再去与我夹几块水煮鱼片过来。”

    “那个太辣,阿娘你少吃些。”

    “也就一点点辣,开胃。”

    “好吧。”

    “大郎,刚刚端上来的那个糖醋排骨闻着真香,你快去取来。”

    “”

    这一晚的中秋宴,罗用确实也是精心准备,拿了不少干货出来,几乎每一道菜都是从前没有出现过的新菜式。

    这些菜式不拘都是辣菜,有一些是微辣的,仅仅只是用少量辣椒略作调味,有些干脆就是不辣的。

    虽说他这一次之所以搞这么一个自助晚宴,主要就是为了推销辣椒种子,但也未必就要把每一道菜都整得那么辣,那么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罗用的想法是,通过打造一个菜品新鲜口味绝佳的晚宴,让这些吃过的人以后每每回想起来,对这场晚宴上的每一道菜都念念不忘意犹未尽。

    想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不过从现场这些人的反应来看,效果还是很到位的。

    说实话,今天这些菜,连罗用自己都觉得好吃得不得了。

    从前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虽然烹饪技术发达,商业也很发达,但是想要吃到真正的美食,却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真正的好食材也是难得。

    今天的这一场宴席,真正是结合了七世纪的高品质食材与二十一世纪先进烹饪技术。

    “阿姊你歇了吧,原本今年中秋还想叫你吃个现成的,结果又是一通忙活。”

    好容易等到最后一道热菜上完了,罗用他们终于也能停下来歇口气。

    “与我倒是客气起来。”罗大娘笑道。

    她这两年没少钻研厨艺,现如今手艺也算不错,这两日没少过来给罗用帮忙,从前期的准备到今晚的正式开宴,她都全程参与。

    “可都好了”乔俊林今晚也在头上扎了一块头巾子,捋起袖子在厨房帮忙。

    “都好了,待我再把荔枝罐头送上去,我们便也吃饭去吧。”今晚的菜品预配得充足,估摸着这会儿上边人那些也都吃得差不多了。

    待罗用他们抬着一罐用清凉的井水浸过的荔枝罐头上楼的时候,果然看到那一大厅堂里的人,一个个都吃得东倒西歪的,倒不是喝醉了酒,而是吃太饱,端坐的姿势已然维持不住。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