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那小娘子倒是个泼辣的。”杜七郎幸灾乐祸:“没瞅着也无事,我们可以先囤些羊毛,待将来”
    杜七郎这一路很是畅想了一番屯羊毛发大财的美好钱途,他却不知,织那毛线袜子所用的羊绒,就只有冬日里才有,待到开春之后,随着气温升高,山羊也就渐渐褪绒了,只剩下一身羊毛,没有绒。
    四月初的时候,那朔州的赵琛把第二批羊毛也给运了过来,这也是今年的最后一批了,他早前就让家中下人前往草原去收购羊毛,上回过来罗用这边的时候,这些收羊毛的手下还没能赶回朔州城,这回倒是赶上了。
    看着那一牛车一牛车的羊毛,罗用也很高兴,这么多的羊毛,应是足够他消耗大半年了,做出来的东西,到时候想来应该能卖不少钱。
    这一回杜惜只留了三两银子,就从他这里搬走了那么多东西,罗用也不是不心疼的。
    要不是因为对方是京兆杜氏的人,要不是自己想让他赶在春季结束之前帮忙把袜子推广出去,罗用绝对不能这么轻易就让他赊账,有玉佩压在这里也是一样,横竖他又不能真拿这个东西去换钱。
    现在广告已经有人去打了,材料也已经到位,罗用这心里头就比较安定了。就算现在手头上流动资金少了点,赚钱肯定也是早晚的事。
    让他没想到的是,赵琛这回竟然不要腐乳要大酱,上回他不是说腐乳的名声已经传到他们朔州城去了  ,所以这东西比较值钱吗怎的这回又不要腐乳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家伙竟也是想要卖炸酱面,认为把大酱加工成炸酱面再卖出去,利润应该更高,而且说不定还能经营出一家有口碑的老店。
    而且他还和罗用说,自己这一次并不把所有大酱拿走,因为担心拿太多回去放坏了。所以他这一次就只拿一部分回去,等到差不多用完的时候,再让仆从赶着马车过来取。
    罗用听着,却感觉并不靠谱,路途遥远,成本太大。
    “大郎此来,在路上花费了多少时日”罗用问赵琛道。
    “二十一日。”赵琛苦笑,自从头一回来到西坡村,见识过罗家这几样好东西以后,他就不停在离石县与朔州城之间奔波,这几个月,几乎所有时间都被他花费在了路上。
    罗用默然,赵琛就算不说,他也能猜到对方这一路过来的辛苦,在这个工业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一切都要依靠人力畜力,长途跋涉,自然是十分艰难。
    “如此,我便将这豆酱的制法传授于你,如何”罗用说道。
    “当真”赵琛睁大了眼睛,放在桌面上的手掌不自觉攥成拳头。
    “自然。”罗用说道:“只是在之后的两年,你须得继续向我供应羊毛,只要和今年一样多的数量便好,换取羊毛所需的腐乳,我也会提前准备好。”
    “如此,便谢过三郎了”赵琛起身,像罗用拱手作揖。
    “明后年羊毛若是涨价,你也须得记得今日的承诺才好。”罗用也站起来,伸手托起对方的手臂。
    “那是自然。”
    赵琛家里也是做买卖的,自打见过罗用做出来的羊毛毡坐垫以后,他就猜想之后羊毛这个东西肯定会涨价,只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人收购羊毛,所以这一批货,他依旧送来罗用这里。
    但是等到今年秋冬,别处若是有人能出得起更好的价钱,那他们赵家肯定就会选择和新客户做交易。
    只不过在今日之后,情况又有了变化,既然答应罗用明后年依旧会向他供应这么多的羊毛,他就肯定会做到,至于其他买家,那就要看到时候他家收来的羊毛有没有富余了。
    他们朔州赵氏虽然比不得那些太原长安的大家族,但也是在草原上经营多年,要说和牧民打交道,他们就比别人更有优势,明年后年就算羊毛涨价,对他们来说,想要收购这么多的羊毛,应该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实在不行,就派几个人到草原深处去走一趟。
    之后几天,赵琛就开始和罗用学做酱,而他带来的那些手下,则出去收粮去了。
    离石县这边的粮价还是比较便宜,比朔州太原都要便宜一些,他们这千里迢迢的赶着牛车过来了,空车回去太不划算,好歹运些价格低廉的粮食回去,就算是运到太原城去倒卖,多少也能赚一笔。
    至于住宿,刚好罗家附近那个院子也修好了,这些天便让他们都住在那里,只要在屋里多铺几张床,挤一挤
    便能住下。出门在外的,这些人也都没有那么多讲究,能在这村子里休整几日,吃得饱睡得香,就比在路途中的时候强了不知道多少。
    待到这一行人离去,时间已经是四月中旬,春已深了。
    长安城中,四月飞花,正是踏青好时节。
    近日城中士族子弟人人皆知,那杜七郎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些色彩各异质地柔软的袜子,听说十分地保暖,若是穿上那样的袜子再套上一双皮靴,那脚底下就跟揣个暖炉似的。
    只是那杜七郎说自己总共也才弄回来没几双,轻易不肯分给别人,然后近两日就有一些人拿着礼物找他换袜子去了,有人换着了,有人却没换着,不知是拿去的东西不合那杜七郎的心意,还是拿东西的人不合杜七郎的心意。
    乔俊林的舅舅姓候名蔺,就职弘文馆,任校书一职,从九品上。
    虽为微末小官,但好歹也算是在这长安城立住了脚,早前又把他那外甥给接了过来,打算放在身边好好培养。
    这一日,侯蔺也像往常一样去弘文馆上班,他自觉并无什么不妥,只不知为何,不少同僚和弘文馆中的学生,却个个都盯着他看,看的侯蔺心中一阵纳闷。
    平日里百般表现都不见有人这么注意他,今天他也什么都没做啊,一个个的都盯着他看什么呢。
    “候校书,来来,我们问你个事。”
    “甚事”
    如此这般一番交流过后,侯蔺总算是弄明白了,原来这些人看的不是他,而是他脚上那双袜子。
    近些时日他花费了许多功夫在自家那外甥身上,也不怎么跟这些人出去交际饮酒,消息倒是有些滞后了,那杜七郎的事情,竟是到现在才第一次听说。
    现在他们的这些同僚们就问他了,是不是知道这个袜子的出处,能不能帮他们一人也弄一双过来,至于为什么,那自然是为了出风头了。
    在这个年代,选官大多是不靠科举的,科举制度在这里还只是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北鼻,根本不是那些士族大家的对手。这时候的人想当官,一个是靠家庭背景,还有一个就是靠名声了,名声越响的人越容易得到上层的关注,然后就越有机会出头。
    同僚们既然都这么说了,侯蔺自然也不好推拒,事实上他也不想推拒,因为他既想和同僚们打好关系,又想出风头。
    然后这一天晚上,侯蔺回到家中以后就对乔俊林说了,他和他的几位同僚商量好了,要安排两个仆从去西坡村买袜子,叫乔俊林最好给他们一个信物,免得等人到了那边,又生出别的波折来。
    “这一来一回,怕是就要入夏了。”乔俊林抓了抓头发,他这时候正啃书本啃到头昏脑涨,完全想不通这些长安人究竟想干什么。
    “无碍。”候校书表示入夏也不妨碍他们要穿羊毛袜决心。
    至于信物什么的,乔俊林伸手摸了摸怀中那张纸条,想想又有点不舍得,于是他便弯腰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那双袜子脱下来,给他舅舅递过去。
    “”候校书默了默,伸手接过了那双袜子。
    这样的袜子他自己也有一双,但他却并不打算拿去给人当信物,因为他还得接着穿啊,京兆杜氏家的七郎可是长安城中的风流人物,那杜七郎有的东西他也有,这是一件多么露脸的事啊。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这一更来得有些晚了
    今晚又抓到6和13,最近和这两个数字好像特别有缘,第27章的红包已送,祝大家看文愉快。
    天才本站地址:。龙坛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
318 豆子
    
最后; 罗二娘就让那几名胡商先在常乐县这边的羊绒作坊看好货物,下好订单; 再把货款给付了; 然后罗二娘就给他们各自开具了一张订单明细; 一张收款证明,最后再按订单数量给玻璃珠。
    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交易; 罗二娘最终还是安排了一名管事一名护卫,与这些胡商同去凉州城。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顺便再给凉州城那边的羊绒作坊带了一份各色玻璃珠样品过去; 写明了每一个颜色的玻璃珠所代表的货物数量。
    “你可写明了在何处提货”这一日二娘又来县衙这边,罗用如此问她。
    “自然是要写上。”二娘答道。
    这在不同的地方提货; 价钱出入可大了去了; 同样的货物; 在凉州城那边明显就要比常乐县这边卖得贵; 若是运去长安城等地; 那价钱就更贵了。
    那些商贾们付了多少价钱; 便要让他们在哪里提货,如若不然; 她们的羊绒作坊一个不小心便要亏了本去。
    “那你还得留意凉州城那边的库存。”罗用又提醒道。
    “你且安心吧,我心里有数。”二娘笑道。
    那朔州赵氏在敦煌便有商铺; 他们家人在敦煌与凉州城之间常来常往的,家中又有子弟在常乐书院读书,托他寄信; 比走驿站还要更加安全快捷几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听闻这两日城中来了不少高昌商贾。”坐下之后,罗二娘对罗用说道。
    “也就十几个人。”这事罗用也是清楚的:“乔俊林昨日便已不去书院; 改上酒坊那边去了。”
    “不知后面还有没有了”罗二娘道。
    “一时应也不会多,待他们这一拨人回到高昌国以后,赶在入冬之前,约莫还能再来一些。”眼下这个年代消息很难流通,高昌国那边的商贾不了解他们常乐县这边的情况,这千里迢迢的,很多高昌商贾这时候大约都还在观望之中。
    “待那高昌商贾来得多了,你便也不得闲了,这两日还想吃甚,尽管与我说来。”二娘问他。
    “饺子。”罗用当即便说了:“我好些时候都没正经吃过饺子了。”
    “不过就是一顿饺子,那有何难,明日我便与你包来。”二娘笑道。
    结果罗用这顿饺子还未吃上,县尉郭凤来便先给他出了一个难题。
    原因是郭凤来他们这几日收税的一个村子,有几户人家闹事,不肯好好纳税,还想当不课户。郭凤来让里正村正帮忙协调,结果竟是不管用,一通折腾下来,郭县尉这火气一上来,就把带头闹事的人给抓回来了。
    “都是一群刁民,简直愚不可及,就他家那样的情况,如何能被评为不课户”
    郭凤来这两日忙收税,工作繁重压力又大,这会儿被这件事一搅和,火气上来了便不肯轻易消下去。
    “那你打算怎么处置他”罗县令往自己嘴里扔了一个开口笑,一边嚼着,一边慢悠悠问了一句。
    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冷,那县衙大牢夜里可冻得很。
    刚刚那人他也看到了,皮肤黝黑身材健硕,手脚皆是十分粗糙,一看就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他们常乐县总共才一千二百多个编户,像这样的壮劳力,那可是冻坏一个少一个。
    “不知县令可是觉得郭某行事猛撞”郭凤来问罗用道。
    “那倒没有。”罗用说道:“只是此人虽然带头闹事,却未必就是这件事的主谋。”
    出头的椽子先烂,聪明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聪明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都会教唆别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他们自己就跟在后面捡便宜。
    郭凤来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这家伙既然敢跳出来与自己叫板,那郭凤来不抓他还能抓谁。
    “依县令之见”郭凤来问道。
    “叫他得些教训便放了吧。”不放难道还要留着过年。
    “这”郭凤来有些为难,他今日大动干戈把人抓回来,若是轻轻又给放了回去,那显得他这个县尉多么没有威严。
    “你且去吧,这件事便交给我了。”罗用说道。
    罗用当天晚上没有提审这名村人,待到第二天早上,吃过了早饭,众人皆各自去忙碌自己的工作之后,罗用这才令一名差役,把这名村人带到自己平日办公的那间小厅。
    “听闻你们村里有几户人家交不上税收,不知可是有什么难处”待这人来了以后,罗用便如此问他。
    “地里粮食欠收,又有妻儿老小要养活,家中既无粮食又无布帛,一时交不上税收,还请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