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团宠家有萌宝小锦鲤捡了锦鲤妹妹后,他全家都旺了-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池塘就是谭老爹捣腾了好几个月的小鱼塘。
  里面的鱼儿瞧着小七月他们的来了,一个个来个鲤鱼跃龙门跳了起来。
  这满池子的鱼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纷纷跳起。
  满池的水溅了不少水花。
  把钟慕白给吓到了,愣了好一会儿,本打算要去唤谭大妈他们的,可一转身,那些鱼又突然安静下来了,乖乖地在水里游着。
  她连忙揉了揉眼睛,只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小七月拉着她来到池边,坐下来把脚放进清澈的池水里,晃了晃。
  还好这水池的水离着岸边比较高,不然小七月那短短的小腿还够不着。
  而钟慕白坐在她旁边的石阶上,脚往下放,也刚刚好。
  随着她们二人这么一晃一晃,一群小鱼儿游了过来,咬着她们的小脚板心。
  起先钟慕白还有些不适应,没想到小鱼儿咬着不痛,痒痒的,还挺舒服。
  小七月受着痒,忍不住笑了起来,头上两小啾啾跟着一抖一抖。
  田里的谭三元和谭二钱时不时地朝这边看着。
  谭老爹朝他们二人唤道:“看啥呢?快些干活,等会儿太阳要晒了。”
  “是,爹。”
  二人忙应着低头继续插秧。
  谭大妈抱了一些秧苗过来,朝谭二钱问道:“对了,二钱,这钟姑娘的爹找到没有啊?”
  谭二钱一边弯腰插秧,一边回道:“现在只确定了白掌柜是她的外祖父,至于她爹是谁依旧毫无头绪。”
  “二钱,其实你们有没有换个思路,这钟姑娘叫钟慕白,跟着娘隐姓埋名姓钟,跟着外祖父姓白,那他爹的姓是不是和慕有关呢?”
  “和慕有关?”谭二钱手一顿,喃喃跟着念道。
  谭大妈笑着应,“没错,我以前听过戏本子里说过有姓慕容,说不定她爹就是姓慕容。”
  谭二钱蓦然一惊。
  这慕容可不是普通的姓。
  最先原是外族之姓,后来子子孙孙都在中原,便在中原落了根。
  现在富甲天下的京城首富就是姓慕容。


第280章 少年郎是有情的
  钟慕白的爹怎么可能是京城首富?
  谭二钱听着,只当是谭大妈说笑。
  这钟慕白的爹当真是首富,那她娘怎么可能还过得那么凄惨?
  所以啊,一定不是,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谭二钱想罢,继续弯着腰插着秧,很快把这事抛之脑后。
  一家人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是把一半的田地插好了。
  明个只要再忙活一天,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夜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
  谭大妈把家里的腊肉腊鱼拿出来炒了两盘子菜,再加上谭二钱带回来的新鲜猪肉又炒了一盘莴笋炒肉。
  再把猪骨头做了一碗芋头骨头汤。
  对于普通农家来说,已是十分丰盛的一餐了。
  只不过,由于回来得比较晚,所以等饭菜烧好了,天已经全黑了。
  家里点了一盏暗黄的油灯,坐在一起,也还算是热闹。
  叶九儿和钟慕白虽然是头一次见面,但是可能因为都是女娃娃的关系,所以是一见如故。
  一向对外人冷淡的叶九儿对着钟慕白十分热情,一边给她夹菜,一边说道:“钟妹子,来,吃,吃,甭客气。”
  她在老谭家虽然是外姓人,不过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早就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了。
  谭老爹和谭大妈也把她当做了亲生女儿,所以啊,叶九儿没有了以前刚来时那般拘谨了,爽快随和的性子,简直就是随了谭大妈。
  谭大妈给钟慕白和叶九儿都夹了菜,笑道:“今个啊,辛苦你们了。”
  叶九儿和钟慕白一起摇头,笑着道:“不辛苦,不辛苦。”
  这时,谭二钱拿出一封信,说道:“爹,娘,大哥到京城了,给我们捎来了一封信。”
  叶九儿一听,夹着菜的手一愣,抬头看向他,“是一两吗?他的信上说了啥?”
  谭大妈和谭老爹也一同朝他看来。
  小七月谭三元老四老五他们也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谭二钱连忙将信摊开的念。
  上面大致是说,皇上给他封了官,有个头衔的小将军,不过这个将军和吴将军的那个将军完全不一样,只不过是听着好听罢了,在军中还是相当于吴将军的二把手。
  不过谭一两却已经很开心了。
  现在夷人是彻底休战了,大概近几年内,是不会来犯,不过皇上又派他们去了南下治水,所以算起来,估计也要一两年才能回来。
  叶九儿和谭大妈听到这里时,一下都满是失落。
  本还以为休战之后,一两就能回来了。
  谁知道还要等。
  谭二钱连忙安慰道:“娘,这南下洪水泛滥,大哥也算是行好事。”
  谭大妈一听更急了,“洪水泛滥,那一两会不会有危险?”
  这回安慰她的是叶九儿了,“婶婶,我们就相信一两吧,他说能平安回来,就一定能回来,我们且先在家安心等着。”
  她这话说得真心实意,自从选择到老谭家来开始,她就打心底的坚信,谭一两会回来。
  等他回来那一天,她一定会穿着大红嫁衣,嫁给她。
  这时,谭二钱又拿出了一份信,递给了叶九儿说道:“九儿姐姐,这是我大哥给你的。”
  叶九儿意外得很,欣喜地接过信,笑着问道:“这,这真是给我的?”
  谭二钱点头笑道:“是的,大哥差人送亲的时候,特地嘱咐了,这一封信要给九儿姐姐,还好我之前听娘说了九儿姐姐就住在我们家,不然我还当真不知道要去哪里找。”
  叶九儿忙将信揣到怀里,心里喜滋滋的。
  一旁的谭四文和谭五贯一脸好奇地看着叶九儿,兴奋笑道:“九儿姐姐,你也拿出来读读,读读。”
  叶九儿将信摊开来看,脸顿时一红,忙又揣进了怀里。
  谭四文谭五贯年纪好小,只知道起哄,“九儿姐姐,快念,快念。”


第281章 姜氏来求帮忙
  一旁的谭大妈提起筷子朝他们二人的头一人就是一下,说道:“念啥念,那是你大哥只写给九儿姐姐的,快,吃饭,吃饭。”
  谭四文和谭五贯受着这一下,立马老实了,埋头继续吃着饭。
  叶九儿瞧着,忙笑道:“也不是什么不能念的信,是一两说,让我好好待在家,等他回来。”
  虽是一句简单的话,却也道出了所有的情义。
  尽管只是仅仅了认识了数天,但这个少女还是走进了那个少年的心里。
  叶九儿在送走谭一两之后,一直以为是自己一厢情愿,所以在见到这句话后,忍不住脸红了起来。
  这脸红并不是害羞,而是数不尽的欣喜和激动。
  更也让她多了一些孤注一掷的决心。
  叶九儿就是这样一个人,认定了认定了,就算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只要谭一两敢上刀山,她就敢下火海。
  当然所有的前提是那人必须值得。
  好在谭一两就是那个值得的人。
  她将信紧紧揣在怀里,明显饭都吃不下了。
  谭大妈毕竟活了大半辈子了,一眼就瞧出来了,朝着她笑道:“好了,好了,这信我们也听了,好好吃饭吧。”
  “是,娘。”
  大家忙笑着应道。
  小七月眯着眼睛,大口大口嚼着饭,看着他们一家人笑得可开心了。
  好像看着他们吃,比自己吃还要开心。
  而在一旁的谭三元目光总是时不时地看着小七月。
  好像啊看着小七月吃,他就能饱了。
  随着油灯越烧越暗。
  忙了一天的人,也渐渐各自睡下。
  谭二钱带着钟慕白在这里住了几天,等着家里的田都插好秧了,才带着谭大妈做好的酱菜回了平阳县。
  这天谭二钱和钟慕白刚走。
  姜氏忽然来到了老谭家。
  谭大妈瞧见失魂落魄的姜氏时,愣了一下,忙朝她问道:“姑娘啊,你不是去平阳县了吗?怎么突然又回来了?”
  姜氏脸色苍白,比之前瘦了许多,所以显得憔悴得很,她一把跪了下来,哭诉道:“谭婶子啊,你们一定要帮帮我啊!”
  谭大妈正洗了菜,怎么回去却,被她这么一拦着,有些累手,“姑娘,姑娘,你先让我把菜放下。”
  姜氏听罢,微朝后退了几步。
  谭大妈进门将端着的菜放下。
  “姑娘,你说是发生了什么事?”
  自从谭老爹做了里长的之后,村里总有些鸡毛蒜皮的事来找他们。
  平常不是菜被偷,就是狗被毒。
  这些天谭老爹忙着起宅子,不在家的时候,谭大妈就听着。
  没曾想,这给休的姜氏居然也来了。
  姜氏一边哭一边说道:“谭婶子,我好后悔啊,我就不该见钱眼开,跟那个邹少爷跑了。”
  谭大妈猜就知道这事,长叹一口气,“这做了就做了,还能怎么办?好聚好散,各自去过各自的日子吧。”
  姜氏听着却越哭越厉害了,“我去老赵家看过了,赵老大重新有了,我知道我和赵老大不可能了。”
  “姑娘,你能这么想也不错,不过你这哭哭戚戚来找我们帮忙,我们又能帮你什么呢?”
  谭大妈疑惑道。
  姜氏一边擦着脸上的眼泪,一边说道:“这赵老大不跟我过,就不跟我过,我也不怨他,打算离开陆州府,去我姨母家,待上一段时间,再在他们那儿找个老实人嫁了,可是就在我去姨母家之前,发现我竟然得了花柳病。”
  “啥?啥!”谭大妈惊呆了,这病可不得了啊,治好的不多。
  姜氏嚎嚎大哭起来,“谭婶婶,花柳病啊,一定是那邹少爷染给我的!”
  谭大妈唏嘘不已,“你来求我难不成是想要我们给你去讨回公道。”
  姜氏摇头道:“不,不,我知道那邹少爷身份不一般,就不拖累你们了。”
  谭大妈疑惑道:“那你来找我们是?”
  姜氏哽咽道:“我想向你们借点银子。”
  “你想向我借银子治病?”谭大妈问道。
  姜氏摇头,“不,我这病救不救得好还不知道,这次去了姨母家,怕是就回不来了,我这条命也就这样了,无所谓了,不过我爹娘还在世,我还没尽孝呢?所以想跟你们借一些银子,让李大夫把我爹娘的腰腿病治了,我也能安心的走了。”
  谭大妈听罢,忍不住问道:“那邹少爷就没有给你一两银子?”


第282章 小七月一岁多啦
  姜氏委屈的点了点头。
  谭大妈看着她这模样,也说不上可怜,就觉得是恨铁不成钢,“你啊你,好好的日子,怎么就过成了这样。”
  姜氏跪在地上,抽泣着,“我知道错了。。。。。。”
  谭大妈早前就听说过了这姜氏家的处境,对了一下,知道她说的是真的。
  从怀里拿出几锭银子,说道:“这里是十两,借钱并不是尽孝的好办法,这十两不是给你尽孝的,是给你治病的,你好好的把病治好,留着后半辈子好好给爹娘尽孝吧!”
  姜氏颤抖着手,从谭大妈手中接过的银子,朝她重重磕了一个头,说道:“谭婶子,这次我若是还能活着,将来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
  这十两银子还是前几日谭二钱回来给她的,说是让她去买珠钗来戴的。
  她一个农妇,有什么好戴的,所以就留着一直没有去买。
  没想到碰着姜氏来借钱,借就借了吧,好歹人家也是一条命,她再怎么不对,也没有到掉命的地步。
  谭大妈怎么都没想到,不过是她一时心软的举动,在日后的某一天,姜氏果然说话算话,帮了他们老谭家一个大忙。
  此时曹县令府上的邹少爷为了治病,夹着尾巴回了陆州府,怕是一年半载,也没有空来找叶九儿的麻烦了。
  老谭家的日子日益平静。
  新宅子默默起着。
  这次宅子建得比以往要大些,所以足足用了六个月才把里里外外弄好。
  新宅子是两进的,分前院和后院。
  除了前厅和灶房,以及猪圈之外,还有九间卧房。
  这卧房谭老爹都算好了,他和谭大妈一间,家里七个孩子一人一间,还有一间是客房。
  现在谭一两和谭二钱没在家,那谭一两的就先给叶九儿住着,而谭二钱的就先空着。
  一家人住着总算是没那么挤了。
  不过小六斤和小七月现在还在,所以还是跟谭大妈睡一个屋。
  谭三元独自睡一个屋。
  谭四文和谭五贯从小就睡一个被窝,所以习惯了,不想分开,所以还是睡一个屋。
  算起来,现在还闲置了几间房子。
  等着大家都搬进去之后,谭老爹就把原来旧的三间房给改了,多加了一个灶台,这么多年来,一家人窝在灶房习惯了,除了专门给谭大妈做酱菜外,一家人也常在这里吃饭。
  也不知是不是大家吃酱菜吃腻了,这段时间,需要的量没有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