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九龙争着叫我娘-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景仁宫去到太和殿的距离不短,因着册立大典的严肃性,他们一行人不能乘车乘轿,只能步行,而皇帝考虑到保成年幼,特许保成由侍卫抱着前行。
  保成被高大的侍卫抱在怀里,表情严肃,眼神却在搜寻熟悉的身影,果不其然,苏怡就等在外面,对他挥了挥手。
  明明苏怡也没做什么,可一见到苏怡,保成的紧张情绪就缓和了许多。
  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苏怡等他们走得远了,方才乘了腰轿,慢悠悠往太和殿而去。
  “石清,你回去准备一下,一会儿打火锅,食材可要提前备下。石绿,你去皇子所一趟,把保清和荣宪接回来,若是纯禧和端静愿意,也把他们接来一起吃个火锅。”苏怡坐在腰轿上,不仅不紧张,甚至还考虑起吃什么,不由得让人张目结舌。
  苏怡并不在意这些,吩咐完了就开始闭目养神。她头一晚上熬那么晚,其实也困得紧,腰轿晃晃悠悠的,就越发催眠,不知不觉见,苏怡真的陷入了浅眠之中。
  太和殿。
  一众大臣仍旧跪着,太子小小的身影慢慢走进来,一步比一步稳当。
  康熙端坐龙椅之上,看着自己的幼子,满眼都是欣慰与欢喜。
  保成跟着手捧金册金宝的太监进来,而后听得赵昌宣布太子向皇帝行礼之后,他方才跪下行礼,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说道:“儿臣感念皇阿玛恩德,此后必定潜心向学、友爱兄弟,为陛下分忧!”
  “好!”其实保成说的话并不算漂亮,但康熙看着自己的儿子,怎么看怎么顺眼,当下大声应下来,笑道,“朕册立元后嫡子胤礽为皇太子,正位东宫,胤礽天资卓绝,心智纯善,可继大统。”
  皇帝对太子的看重和喜爱溢于言表,众臣再度恭喜皇帝,而后向着太子行礼。
  四位使臣携带御杖离开,要将御杖送至乾清宫内,再折回来汇报庆典完成。
  整个册立大典中,需要皇太子胤礽参与的环节至此已经完全结束,按理说他也可以离开太和殿,但皇帝却道:“给皇太子看座。”
  皇帝亲自下令,留下未满两岁的皇太子亲自位列朝堂,开始听政了!
  众臣们低下头,内心各有思量,其中尤其以明珠一脉与索额图一脉反应最为强烈,接下来例行汇报中,两派人马的唇枪舌战更胜往常,几乎称得上是剑拔弩张。
  只是皇帝却不愿意看到这幅情形,他清了清嗓子:“吴三桂此人罪大恶极,孙延龄尚且迷途知返,他不仅不反思自己,竟然派人袭杀孙延龄,简直胆大包天!索额图,朕命你明日上朝之时,想出对策,定下征讨桂林之人。”
  “明珠,吴三桂罪不可赦,然其子吴应熊和其孙吴世霖尽皆伏法,和硕恪纯长公主却是无罪,你代替朕前去公主府,慰问公主,且告诉公主,吴应熊诸子留在宫中,朕并未亏待他们。”
  两位名臣收了剑拔弩张的态度,态度恭敬地领受皇帝旨意。
  皇帝又挑拣了几封奏折,回应臣子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游刃有余地将全部大臣的不同意见料理好,提前结束了朝会。
  他主动牵着保成,回到乾清宫去。
  散朝之后,明珠和索额图之间仍旧言笑晏晏,仿佛之前政见不和的不是他们二人。
  明珠笑得温文尔雅:“陛下如此爱重太子,也这般看重索大人,想来要不了多久,索大人便又要升官了。”
  索额图也嘿然一笑,说着言不由衷的奉承话:“陛下同样爱重大阿哥,听闻大阿哥在骑射课上一骑绝尘,太子殿下远不及大阿哥,我才要恭喜叶赫家族呢。”
  两位重臣下朝之后相处和谐,各自夸了太子和大阿哥一番后,分头去完成皇帝下发的任务。
  皇帝带着保成离开,甚至让保成与自己同乘一驾车舆。在乾清宫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御驾从乾清宫出来,驾临宁致宫。
  康熙来宁致宫向来不让人传报,次次都杀苏怡个措手不及。奈何这次康熙却扑了个空,正殿空无一人,莹儿养儿两个也不见人影,唯有石清等候着保成。
  保成咳了一声,装作没看出来皇阿玛的尴尬:“阿娘呢?”
  石清行礼道:“娘娘带着几位殿下在雪湖围炉。”
  康熙笑道:“她倒会享受!也不等你,自己就先吃上了?走,咱们找她去!”
  十二月正是隆冬天气,宁致宫内有一处小湖,因着落雪凝冰之故,被荣宪叫了一次“雪湖”,此后这名字就流传出来,成了通用称呼。
  雪湖当中有一处小亭,经过改造,又扩建了些许,足以容纳二三十人之多。
  康熙老远就看到中间的桌案上摆了几个矮锅子,除了端静斯斯文文坐着,就连向来沉稳大方的纯禧都站起来,自己用长长的汤勺往锅子里加菜。
  “皇阿玛!”保清往锅子里加了一大块肉片之后,扭身去拿牛肉丸子,视线正好就看到了康熙和保成,“弟弟!”
  虽然保清先叫了康熙,但康熙看长子瞬间舍下了肉丸,奔着自己过来,眼睛却只盯着保成时。
  皇阿玛心情十分微妙地酸了。
  “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摆手让保清起来,果然见到保清毫不犹豫就去牵保成,一面兴奋地跟他说:“弟弟,你来得正好!我们刚刚把土芋这些要煮久一些的捞上来,正往里面下肥牛呢,弟弟来了正好可以吃,不会烫的!”
  “哦,皇阿玛也一样!”长子跟幼子絮絮叨叨说了半天,牵着他走了两步才想起来还有个老父亲在身边,他回头补了一句。
  康熙呵呵一笑,心道:你还不如不补这句。
  保成的心思也早就到了火锅那边,康熙跟着两个孩子的步伐,慢悠悠到了亭子里,在众人行礼之后,他当然不让地坐到了主位:“大家不必拘束,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虽然有康熙这句话,但他没动,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动。
  见状,苏怡便笑盈盈看了一眼荣宪,荣宪顿时会意,主动起身问康熙:“皇阿玛喜欢吃什么酱料?我给您多装点酱油好不好?还有辣椒酱!对了,小娘娘还准备了芹菜丁,颇有些爽脆,拌在辣椒酱里很是鲜美,你要不要试试?”
  小女儿这般体贴,康熙自然欣慰,他笑道:“那就你亲自来调,若是调得不好,当心朕罚你……”
  “罚我什么?”荣宪顿时紧张起来。
  看小女孩儿紧张的神色,康熙哈哈大笑:“朕罚你多吃些牛羊肉,瞧你,尽吃些素材,脸上都没肉了!”
  康熙拧了拧荣宪的脸蛋,荣宪两手捂住脸,气哼哼撒娇:“您欺负人!”
  荣宪借着调制酱料,一溜烟跑到苏怡那边,磨蹭着不肯过去。康熙看得好笑,又看几个娃娃终于没那么拘谨,头碰头的窃窃私语,不由得笑道:“冬日从来是吃火锅的好时节,只是这般边赏雪边吃锅子,倒是新鲜。”
  苏怡用手碰碰荣宪,令她把调好的酱料端给康熙,一面答道:“我闲来无事,就琢磨着这些闲事,陛下日理万机,无暇他顾,自然觉得新鲜。”
  康熙接过荣宪手上的酱料,看见鲜红的辣椒上面洒着葱绿的芹菜丁,视觉冲击之下,辣椒酱的香气都清新了两分,他道:“你的花样倒是不少,御膳房里都只用那老三样的大酱,看起来远不及你这里小厨房出来的。”“我只是按照各人的口味,把酱料调和到一起罢了,这样自然就比单纯的大酱味道多些,吃个新奇,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苏怡夹了一筷子烫好的牛肉片到康熙面前,“陛下请。”
  康熙动了筷子,吃了一口,点头赞许:“味道确实不错,看来以后朕也要这般吃了。”
  保清十分捧场:“好呀,皇阿玛以后经常和咱们一块儿吃火锅,弟弟妹妹们都会很高兴的!”
  康熙先动了筷子,几个孩子们才敢动筷,他们先前还有点拘谨,苏怡借此机会,分别给不爱吃肉的荣宪和不爱吃青菜的保清多上了点儿菜。
  荣宪扁着嘴,委委屈屈戳了戳碗里的肉片,到底还是勉强吃了。
  而保清虽然不喜欢,却从不拂了苏怡的好意,三两下闷了。
  至于保成……
  康熙看着第一时间把碗捧在手里,默默啃空气的小儿子,憋笑不已:“保成啊,你这碗里都吃完了,不如让贵妃给你再加点菜?”
  “不敢劳烦阿娘!”小家伙警觉极了,他脱口反驳之后,看着似笑非笑的苏怡,深觉危险,便护住自己的碗道“我自己来!”
  纯禧终于没忍住笑出了声。
  她生得白皙圆润,笑起来更是讨喜。
  康熙见状,也笑眯眯问:“纯禧呀,你跟保成荣宪相处得挺好的,他们平日里有没有欺负你?”
  纯禧摇摇头:“回皇阿玛,保成和荣宪都很乖,虽然保成话少,但保成其实也很乖的!而且保成对端静妹妹也很好,特别像个做哥哥的样子!”
  端静乖乖坐在座位上,面前的羹碟汤碗从没空过,都是来自兄姐的投喂,团宠地位一目了然。
  康熙欣慰道:“嗯,你们兄弟姐妹感情好,朕也放心。端静如今住在东妃那里,可还习惯?”
  端静声音小小的,回答时却并不怯弱:“东妃娘娘对我很好,只是娘娘身体弱,时常与我相处不了多久就疲惫了,我也不好总是烦娘娘,皇阿玛,能不能把我额娘迁过来,也住在东妃娘娘这里呢?”
  小女孩的话音才落,康熙凝视她的目光就停顿了一瞬,他想了想,又问苏怡:“贵妃以为如何呢?”
  苏怡闻弦音而知雅意,听出康熙已然退让,只是想要一个更好的台阶,便主动请求:“三公主思念母亲,也是人之常情,再有,她说的不无道理,东妃这半年来越发体弱,吃了无数的药也不见好,三公主一天大过一天,东妃在她身上耗费的心力越来越多,对她的身体也没什么好处。不如就应了三公主所请,把布贵人迁去与东妃娘娘一处,平日里也好陪东妃解闷。”
  康熙笑道:“端静都只说了一句,你倒为她说了一箩筐好话,可是偏宠端静胜过荣宪啊?”
  “才没有!”荣宪顿时不服气地反驳康熙,拉着苏怡的手往自己肩上一搭,“小娘娘最喜欢我!”
  保成瞥了荣宪一眼,脸上露出一副暂时不跟她计较的表情。
  而保清则挠挠头:“好像小额娘也挺喜欢我?”
  纯禧左右看看,抿住嘴笑起来。
  翌日,布贵人迁去与东妃同住的消息,静悄悄淹没在册封太子的余波当中。
  十二月十四日,皇帝正式颁发诏令,将嫡皇子胤礽册封为皇太子一事昭告天下,他在太和殿接受了朝臣们的祝贺,下朝之后,又亲自前去慈宁宫,向太皇太后行礼。
  直到得到了太皇太后的赞许之后,这次册封太子的大典才算彻底结束。
  太皇太后看着身穿皇太子礼服的保成,见他面色镇定,并未流露出太多的惊喜或是惶恐,甚至在如此漫长的大典之后,也没多少倦色,心下越发满意,主动招呼道:“好孩子,到老祖宗这里来!”
  小保成走了过去,被太皇太后搂在怀里,一阵揉搓之后,太皇太后看着康熙,十分感怀:“你如今也算是后继有人,将后来呀,你可要好好教导保成,不,胤礽!”
  康熙幼年时仰赖太皇太后的照拂,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他用力点头:“请老祖宗放心,朕定然会将胤礽教导成一代明君,继承我大清江山。”
  保成窝在太皇太后怀里,对康熙露出憧憬崇拜的笑容。
  一会儿,太皇太后忽然叫了纯禧:“纯禧,你带保成去读书吧,这两日你们都没去皇子所,课业可不能落下。”
  纯禧应下,牵着保成离开。
  见两个孩子被太皇太后支走,康熙不由得问太皇太后:“老祖宗可是有话要嘱托朕?”
  太皇太后面色沉肃,问康熙:“你如此急着立储,可是三藩之乱已经严重得你自认为无法处置了?”
  康熙面上笑容不改:“吴三桂等人虽然看起来势大,但这几年间,消耗巨大,朕以一国之力,镇压一地之乱,若还是无法取胜,岂非可笑?只是朝廷户部空虚,若是大兴征伐,则内耗太过,是以朕多派人诏安叛军,以减少消耗,并非朕无法应对。”
  “至于册立太子,则是顺应天意,”康熙脸上笑容少了些,“老祖宗,宫里已经一年多没有任何嫔妃传出有孕的消息,之前朕的孩子又没了那么多,朕登基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四年,膝下却唯有二子,若不早立太子,恐怕朝臣都心中不安。”
  “你理他们作甚!”看着一手带大的皇帝露出颓然之色,太皇太后又是心疼又是生气,“你还年轻,将来孩子多的是!这些嫔妃不能生,就再选一批人进来!何苦听信闲人的话!”
  康熙笑了笑:“老祖宗莫生气。朕亦有私心,胤礽乃是先皇后所出,当年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