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相信温家,她还不如相信自家祖父养的猪,放出去遛一遛自个儿还知道回圈。
温家呢?
真要让他们得了势,难保不会背叛崔家。
“不同心,那便让他们同心。”三太太淡淡笑道:“人总归离不开一个利字,他们想要,我们能给,便只能乖乖臣服。”
第321章 恶劣
崔九贞明白了,三太太这一出,怕是已经打算好了。
今日这番话,也是秉着教导的心。
再看崔云缨,她本就不笨,这会儿明白她的意思,也乖乖地听着。
“你舅舅原配犯了那样的错,说起来,想要再回温家,已是无可能了,但就怕日后那两兄弟若是挣了个功名……”
崔九贞眼中微沉,想回去?她怎会让她如愿。
“还请三伯母教我!”
三太太颔首,欣慰道:“你懂就好,我在你祖母的娘家里挑了个表亲,那一家子人丁稀少,好掌控。她家的姑娘今岁已有二十,三年前定亲的夫家落难,她便为着守了三年,在当地有贞洁之名。”
有了这层,即便年岁大了些,但想要求娶的人也不少。
这样的家世,想要嫁入温家确实有些不够看,但,胜在名声好。
三太太与她们仔细掰开了说一遍。
起初崔九贞还以为是要配个温慆或是温悸,但前者有未婚妻,只怕今年年前也会迎进门。
至于温悸,谁知道他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那便只剩一个了。
崔九贞吃惊,三太太竟然不声不响地把主意打到了温大老爷身上。
“三伯母,这件事恐怕那三兄妹不会答应吧!”
“答应不答应,不是他们这些小辈能决定的。”三太太神色淡淡,并不将他们放在眼里,“只要你舅舅想要就一切都好办!”
毕竟,没有哪个长辈的婚事,是由小辈插手过问的。
三太太敢这么说,实则早已想妥了,因着温夫人的事,温大老爷必定会对有着这样贞烈贤德美名的女子刮目相看。
届时,她再从中斡旋几分,不怕不成事。
至于那温徐氏,谁知道她还能活几年。
这人总有生老病死,或是再有个意外什么的,谁又说的准呢?
见着两人沉思,三太太拍了拍她们的手,“好孩子,这利益要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有底气做其他事。”
至于那姑娘家,崔九贞听三太太说完后,不得不感叹,真是什么都考虑到了。
对方家底清白,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人口更是简单,一弟一妹,父母均在,家中和睦。
这样的人家,的确是个好选择,尤其是对温大老爷来说。
儿子可以娶名门闺秀,但他不必,自然也不会太苛刻。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人家,还容易掌控。
“此事,三伯母打算何时安排?温家舅舅如今还在孝期,这婚事定是不成的。”
“女方那里,我已派人暗示过,明岁我会再派人将那姑娘送来。”三太太说道。
崔九贞点点头。
温怡与崔氏脱不了干系,温大老爷与她也脱不了干系。
可以想象,往后温家必然是得依附着崔家的,再加上这两门婚事,即便往后温家两兄弟出息了,也只有被捏在手里的份儿。
三太太这招儿真是教人佩服。
说完了崔九贞,三太太也没放过崔云缨。
这么大的人了,还由着性子胡来,往后嫁入旁人家,也吃亏的多。
崔云缨乖乖受训,也将她的话听进去了。
她想着,看在温怡算自己人的份儿上,她便大发慈悲地稍稍放过她吧!
晚上在潇湘馆用过饭,崔九贞才回了东苑,听说自家父亲也在,正与老太爷商议着什么,便没过去。
此时,厅堂里,崔恂皱着眉头,提及张璟实在不喜。
“……人都抢了,如今还想要人家的命,此事已被言官告到皇上跟前。”
说着,他顿了下,看向太子。
“你说什么便说,不必顾虑孤在。”
太子挥挥手道。
见着老太爷也颔首应允,崔恂继续说着:“此事影响恶劣,那张璟本该得到应有的罪责,但就怕皇后娘娘从中阻止。”
张皇后有多偏着娘家,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这回张璟犯了错,难保她不会又跑去皇帝跟前哭哭啼啼地闹上一闹,缠的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想到这里,老太爷脸色也不好了。
但也没法子,自个儿教出来的重情重义的学生,也只得认了。
“太子,你怎么看?”老太爷突然问向他。
十三岁了,也该试着处理了。
太子塞着蜜饯的嘴动了动,看向谢丕,见着他不准备帮自己,只好硬着头皮道:“孤……孤觉着……”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京中难得又出现这么桩乐子呢!
只是这话他不敢在老太爷跟前说,那铜尺离他可不远。
“孤觉着,张璟确实该问罪,掠夺人妻,伤人子弟,眼里简直没有父皇,没有孤!”
他义正言辞地说完,看向老太爷,后者没什么表情,只缓缓点头。
太子见此,却是松了口气。
不过,他说的倒也不勉强,张璟死活与他有什么干系,上回没弄死他,已是格外开恩了。
“这件事,就由你出面,明日便进宫!”老太爷说道:“谢迁会在东暖阁等你一块儿。”
太子缩了缩脖子,“孤不、不去行不行……”
老太爷微微扬了扬胡子,笑眯眯地吐出两个字:“不行!”
太子泄气。
他还是个孩子啊!
隔日,天还没亮,太子便被老太爷揪起来扔给了崔恂。
早朝过后,皇帝召了谢迁在东暖阁,正稀奇太子竟然会过来,少不了要一番唠叨,再考考学问。
好在来之前他也有所准备,对答的不算差。
“……儿臣此次过来是为着张璟的事儿。”
皇帝微顿,想到昨晚被皇后闹了一宿,不禁有些头疼。
“怎么,你这是为他求情来了?”皇帝还没决定怎么处置他。
但正如言官所说,打伤旁人还好,但夺人妻子却是要不得。
此次不仅张家,连焦家也被牵连了。
已经不仅仅是私事!
“儿臣怎会如此是非不分!”太子停着胸膛道:“父皇,此事影响恶劣,请您务必秉公处理,不能放任张家!”
皇帝温和了双眼,很是难得,一向不理朝政,不关心国事的太子,竟然能够说出这番话来。
太子知道是非对错了,不容易啊!
他心中甚是欣慰。
“那你说说,如何处置为好啊?”他有心要锻炼他,便想瞧瞧他的看法。
太子忍不住朝谢迁看去,见他揣着手老神神在在地站着,也不说话,便有些不得劲儿了。
第322章 包庇
人老了,就是没眼力劲儿。
太子求不到人帮忙,只好道:“儿臣觉得……就伤人一事应当先予以惩戒,否则真教他觉着能仗着身份胡作非为。”
皇帝笑了,忍不住高兴,眼中还带着揶揄。
这话从太子嘴里说出来实在好笑。
“父皇~”太子鼓着脸颊,哼唧哼唧的。
“咳……”皇帝收起笑容,正色道:“说的不错,张璟的确该罚。”
他也不能总寒了臣子们的心,张璟不是寿宁侯,也不是建昌伯。
不过一个毫无官职的白衣,即便是皇后的侄子,也没有不将皇权放在眼里的道理。
他宽容的已经够多了。
“那么夺妻一事呢?”他又笑眯眯地问道。
太子皱起两道眉毛,眼珠一转,道:“按本朝律令,强暴妇人不是都得服劳役之刑吗?”
“太子殿下英明,皇上圣明!”谢迁俯首,笑眯眯地说道。
皇帝点点头,“太子说的不错,谢爱卿,这件事便由你去办!”
谢迁领命,“微臣遵旨!”
太子见着皇帝满意,总算松了口气。
原本还想多留留太子说话,但怕皇后派人来,皇帝又要处理政务,便让人直接出宫了。
这回回去,竟是连皇后也没去拜见。
等皇后的人来到东暖阁请时,人早已走远。
皇帝叹了口气,许是昨夜没歇息好,竟是猛然咳了起来。
“皇上——”
一旁伺候的戴义面上露出担忧,忙换了杯温水,又拿出个盒子打开,递上一枚丹药。
就着温水服下,过了会儿,皇帝总算舒服些了,摇摇头:“朕无碍,不必担心。”
“皇上,龙体要紧,您千万保重啊!”
“朕有数。”
他摆摆手,想起太子,脸上又浮起了笑意。
这厢,出了宫的太子由锦衣卫“护送”回崔家,一路臭着脸,很是不快。
这帮锦衣卫都是个吃里扒外的,连他这个主子的命令也敢不听。
好容易出个府,连多逛逛都不行。
他不知道,在他离开后,谢迁按照皇帝的意思,通知刑部去张家拿人,顺利地将张璟关进了大牢。
上回进来还能躺着,好吃好喝地伺候,这回就真的是阶下囚了。
翌日,皇宫内,刚见过皇后的寿宁侯离去,留下急得不行的张皇后。
此刻哪里还有空子管太子究竟有没有对张璟下过手,而是担心张璟。
从前也不是没有与那些个女子、妇人纠缠过,但也没闹到过今日这模样。
真真是为了个妇人连家族脸面和前程都不顾了。
“去请皇上过来,就说本宫身子不适。”
皇后吩咐身边的赵女官道。
赵玲玉领命,与内侍监几番纠缠下,终于见到了皇帝。
听说皇后身子不适,皇帝即便知晓多半是假的,也认了。
到了坤宁宫,张皇后正躺在榻上,太医诊过脉,只道体内有些火气,多吃泄火东西便可。
皇帝点点头,挥退了太医,道:“皇后既然身子不适,就好生休养,外头那些个事儿少操心。”
张皇后方才还没精神气儿地躺着,下一刻立即坐了起来,“臣妾怎么能不管,你都将璟哥儿下狱了。”
“他犯了事儿,难道朕还要一直包庇着吗?那将国法律令当成什么了?”
“可这事儿怎么能说是璟哥儿一人的错,臣妾听说是那章家孩子挑衅在前。”
“你自个儿侄子是什么样,你自个儿不清楚么?”
皇帝脸色不太好。
张皇后张了张口,硬是道:“璟哥儿从来都孝顺,这回定然事出有因,也是误会了,皇上,您可不能听信几句闲言碎语就给他定罪呀!”
“误会?那你说说,他奸***也是误会?”
“这……”
张皇后咬牙,这会儿也真是恼死了那个女人。
原本若只是张璟将人打个半死也不会有什么,更别说闹到御前。
这会儿还参杂了个女人,事情就不能善了了。
“好了!”皇帝揽住她,安抚道:“此事朕已经交代下去,会秉公办理,无可更改,他既然敢做,就该想过后果!”
“皇上……”
张皇后泪眼汪汪,心中也是凌乱一片,但是她哪里肯放弃。
那可是她亲侄子啊!
皇上不想与她再多说此事,吩咐她好生歇着后,便又回了东暖阁去。
坤宁宫里,张皇后发了一通火,唤来赵玲玉,“听说璟哥儿将那女人安置在了院里,你去趟张家,把那个女人给我查清楚,最好带过来。”
她脸上露出厌恶。
赵玲玉犹豫,“娘娘,若公子得知,会不会……”
“本宫是为了他好,难道真要看他断送前程不成?”
“是……”
赵玲玉立即应喏。
只是等她拿了牌子出宫到张家时才知道,原来人已经被张璟藏到了别处。
想来是提前安排了。
她忧心忡忡地回宫,将此事说了,气得皇后又是一通怒骂。
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
她娘家人就不能出个好的,让她省心的是不是?
一个两个的,这是要逼死她啊!
张皇后气哭了,可哭完还是得想法子。
总不能真的看着张璟被流放或是在牢里蹲个几十年的。
张家一筹莫展,崔家却是一片欢快。
三月里的天儿正适合踏春,京城里头,旧树新叶,繁花正盛。
崔九贞一早被三太太派人催促着,又因起得太早,从妆容衣饰上下折腾。
这还没出门儿便已经累了。
余嬷嬷左右看了看,紫丁香色的点翠缕金衫儿,玉色挑线金鹅黄银条纱裙子,掐得是腰身如柳,风姿绰约。
玉烟给她梳了个双刀髻,再配上这套镶宝石的头面,华贵明艳,任谁看了都要赞上一句。
不愧是崔氏的嫡出姑娘!
“四小姐那边儿可妥当了?”
她睁着迷蒙的双眼,打了个瞌睡,倒是清醒了许多。
“回小姐,连谢二公子和太子殿下都好了,就等着您呢!”
崔九贞更清醒了,瞪了眼如云:“你怎么不早说,完了完了,三伯母又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