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灰女配不干了-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你要下场入考,可是已准备好了?”皇帝提起另一件事。
  谢丕应喏,手指无意间拂过腰间的荷包,想到里头的金花生,道:“昳中绝不会让您失望。”
  皇帝摆手,“朕不是担心这个,你的学问朕不是没考过,只是朕的意思是,不若再缓个几年为好。”
  这件事他也与谢迁提过,不过并未确定下来。如今看到太子往好的方向走,难免想着多考虑些。
  若是谢丕明岁春闱高中,难免要授官,若入詹事府,恐怕只会埋没良才,届时与其他人无分别,也管束不了太子。
  还是如今更好,与太子有师生之名,至于功名,可以缓几年再考,再有崔老先生在,也不怕压不住太子。
  谢丕有些沉默,他原本是打算一路考至春闱,如了贞贞所愿,如今皇帝有令,他却也不得不从。
  “昳中遵旨!”
  “你也不必担心,今岁乡试你可自去参加,三年后,朕在殿试等你。”
  谢丕还能说什么,只得应下。
  出了宫门,他回到家中,将此事自家父亲说了遍,谢迁并未惊讶。
  “皇上有意为太子留下班底,既让你缓几年,也是为了太子着想,于你也并无坏处。”
  谢丕点头,“儿子明白!”说着,他看了眼风轻云淡的谢迁,“还有一件事,儿子想与您商议一番。”
  “哦?何事啊!”他这二子自小便最是聪慧,什么事儿都不需他人操心。
  也是他最疼爱,最骄傲的儿子。
  能让他与自己商议的事,还真让人好奇是什么,他笑眯眯地端起茶碗呷了口茶水。
  “儿子与崔大姑娘两情相悦,还望父亲替我向崔家提亲。”
  “噗……”
  谢迁刚入口的茶水喷了出来,谢丕一挥折扇,嫌弃地挡住。
  “父亲,君子端方,当从容不迫!”
  “什么从容不迫,你、你……”谢迁抹了把嘴,“你怎么敢……”
  忽地,他想到什么,只觉得耳边犹如雷鸣奔腾。
  “上回在谢家,不会是你做的吧?”谢迁担忧道。
  难道,儿子这是夺了人家未婚妻了?
  谢丕一脸冷漠,“与儿子何干,那二人早有私情,在崔家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听他这么说,谢迁放心了,不是就好,不然他还得担心哪日被参上一本。
  谢丕不知他所想,不过,即便知晓也不会在意。
  王家可不敢参他,毕竟是他们自个儿德行有亏,崔家碍于情面,没有参他们就不错了。
  “你怎会与崔大姑娘……”说着,谢迁想到那回自家夫人突然问起崔九贞,难道说。
  “此事,你母亲也知晓?”
  “是!”
  “你、你们……”
  合着都瞒着他呢!
  这么说,上回那事,确实也有他们的手笔了?
  现下看来崔老先生并不知晓此事,但儿子与崔大姑娘的事一旦摆到明面儿上,以崔老先生的脾气。
  他默了默,袖子一拢揣上手,开始思索起来,该怎么保住儿子。
  若是贸然上门提亲,恐怕被扔出去的多,还得徐徐图之才是。
  思及此,他看向谢丕,“此事急不得,为父得与你母亲好生商议一番。”
  谢丕颔首,“劳父亲母亲操心了。”
  谢迁哼了声,“去看过你婶婶没有?近日回府,该多去看看才是,毕竟往后还是承那一房香火的。”
  “是,儿子一会儿就过去。”谢丕应下。
  隔日正好休沐,谢迁带着夫人备了厚礼颠颠地跑去崔家。
  谢夫人先去看了温氏,至于谢迁则是与崔恂见过后,一道儿往东苑而去。
  行至院内,就瞧见躺在树下躺椅上悠闲吃茶的老太爷,在他身边还坐着正说着什么的崔九贞。
  谢迁捋了捋胡子,转而道:“大姑娘钟灵毓秀,端庄静雅,也只有那等人中龙凤,容姿卓然之人才能相配了。”


第102章 试探
  崔恂颇为赞同,与有荣焉地点点头,“那是,我儿之姿堪配龙凤。”
  谢迁笑眯了眼,“不错,不错,就是这上京中要找出这样的顶顶儿郎,还真不多。”
  崔恂噎了下,也是颇为头疼。
  京中确实不好找,不是已有婚约就是还小。
  这一代能拿得出手的也并不多,何况还是最好的。
  等等,最好的?
  他看了眼身边的谢迁,脑海中突然闪过什么,不等他抓住,前者已经去跟老太爷寒暄了。
  崔九贞退到一旁让了坐,命小厮又置了另外两个杌子。
  素手翻转,皓腕轻抬,行云流水般地泡好了茶,她斟上三杯奉上。
  谢迁目光慈爱地点点头,怪不得儿子喜欢这姑娘。
  合该给人喜欢。
  “咳,先生近来如何?”谢迁说道。
  老太爷睨了他一眼,舒舒服服地躺在躺椅上,“你说如何?”
  “瞧您这般自在,没有太子在,果真悠然。”
  “哼!你们都头疼,避之不及,倒是会折腾我。”
  “这不是也只有您能治得住么!”谢迁笑道:“那日我等见了太子,着实稀奇,连刘健也没多说什么。”
  不能说太子真的学乖了,但确实是比之前好上不少。
  老太爷掀开眼皮,“太子年幼,心性未定,若是潜心教导,往后也不是不能稳住朝堂。”
  但也只是稳住朝堂江山罢了,想要做出一番政绩,却是太难。
  提起这个,谢迁叹了口气,确实如此啊!
  当初他们三人也尽了力,结果哪个不是被气得七窍生烟。
  便是脾气最好的李东阳,都生生折了戒尺,再不教太子。
  而脾气最爆的刘健更不用说了,哪日不听他那大嗓门直吼,都觉得稀奇。
  也就他,嗯,还算稳得住。
  崔九贞听得无趣,行了礼后便退下了。
  谢迁见她离去,眼珠一转,又起了话头道:“大姑娘的婚事如何了?先生可有中意的,这么好的姑娘,婚事可不能再疏忽了。”
  老太爷一顿,气闷地哼了声,“你有不错的人选?”
  “这我哪儿有啊!昳中的婚事我也愁着呢!便想问问您,可有合适的?”
  老太爷皱眉,能与谢丕相配的,倒也挺多,只是因着之前那三头婚事,恐怕那些人家不太会愿意了。
  谢丕如今是他的学生,谢迁过来询问他也不奇怪,况那第二桩婚也是他牵的线。
  想着,他道:“若京中没有好的人家,可择选各地方世家女子,也不会差了去。”
  谢迁一僵,笑了笑,“是这个理儿,不过还是熟悉些的好,免得识人不清。”
  这点老太爷深有体会,睨了他一眼,道:“是得好好相看。”
  “那此事还得劳先生帮着物色物色了?”谢迁说着,看似是在请老太爷帮着择选。
  “可!”老太爷应下,“此事我会多注意些。”
  不能说的太多,否则崔先生必然能察觉出他的用心,谢迁谢过后,便不再提此事。
  在一旁许久未语的崔恂看了看谢迁,又看了看自家父亲。
  端着茶思索着。
  另一边,崔九贞遇上刚从正房院子里出来的谢夫人,上前行了一礼。
  “快别多礼了。”谢夫人伸手握住她,叫她面容姣好,神采奕奕,便知这些日子过得不错。
  再看这府中打理得井井有条,眼中愈发满意了。
  二子往后是要另承一脉,能有个聪明能干的贤内助帮衬,自然再好不过。
  崔九贞引了谢夫人到会客的颉芳斋内说话,进了屋里,谢夫人这才询问起温氏的事。
  “怎伤成这样,外头起初还道是教你给逼的,好在昳中提前布置,扭转了这些不利于你的谣言。”
  闻言,崔九贞笑了笑,“还真是不放过一丝机会。”
  谢夫人赞同,可不是么!这一心想抹黑大姑娘,真是令人不耻。
  这样惯用的手段,崔九贞不必猜都知道是谁。
  看来即便是关在院子里,那颗心也不甘寂寞的很呀!
  看出了什么的谢夫人心中叹息,这大姑娘也真是不容易。
  万事都得谨慎小心,旁人都觉着崔氏的大小姐风光,其实也不过是吃着苦出来的罢了。
  她拍了拍崔九贞柔嫩的手背,“往后若是有需要,可同伯母说说,我虽不能帮你多少,可也能给你出出主意什么的。”
  崔九贞应下,哪里帮不了多少,这是已经帮了太多了。
  她不是个不知恩图报的,谢家对她的好,她都记得。
  陪着谢夫人闲话了会儿,直到有丫鬟来禀报,谢夫人这才打算离开。
  临走时,嘱咐道:“我瞧着你母亲身边儿的那个嬷嬷不大好相与,平日里可要多防着些。”
  崔九贞感激应下,“伯母放心,九贞明白的。”
  谢夫人点头,出了二门乘轿离去。
  回到东苑内,崔九贞询问了玉烟,“二小姐近日都好好地待在院子里?”
  “是,奴婢都派人盯着呢!”
  “派人盯着还能做出手脚,看来即便祖父将那院子的人都换了,也还是总有疏漏的。”
  她觉得有些奇怪,似乎温氏那边的人手还真不少。
  可她梳理了几遍,也探不出再多的人了,只能等着往后那些人自个儿露出马脚来。
  东苑书房里,崔恂与老太爷说着话,“……父亲,您教导昳中这么长时间,觉着此次乡试能排第几?”
  老太爷拈着棋子落下,“不拿个解元,出去就甭说是我崔璇的学生。”
  崔恂笑道:“您对这孩子可真是看好。”
  老太爷睨了他一眼,“行了,想说什么就直说吧!瞧你憋的。”
  崔恂讪讪地摸了摸鼻子,试探道:“父亲,您对贞儿的婚事怎么看?”
  老太爷顿住,扔了子儿,倚靠在榻上。
  “你瞧中谁了?”
  崔恂默了默,小心翼翼道:“您觉得,谢丕如何?”
  见老太爷不说话,忙道:“这孩子虽在婚事上名声不大好,可容貌,品性家世都是上上等,儿子觉着……要不试试?”
  老太爷神色淡淡,瞧不出什么,只道:“可他克妻,传言虽说不能尽信,但也不能说不信。”
  【感谢亲爱的们打赏和票票支持,爱你们,确定时间13号会爆更】


第103章 惊乍
  崔恂皱眉,这确实是个问题,他自然也是担心的。
  毕竟这谢丕克死了三个未婚妻,所遇女子还大都落不得好。
  可他瞧着他家贞儿并未如何……他顿了顿,突然想到之前受伤以及落水的事,惊出一身冷汗。
  这……不会与此有关吧?
  “父亲,此事还是再看看吧!就当儿子今儿个没说过。”崔恂正色道。
  老太爷抬起眼皮,“你抽的什么风,一惊一乍的。”
  崔恂委屈,可又碍于谢丕是自家父亲的学生,不好明说。
  “咳咳,无甚,就是想到些事儿,觉着还是得看贞儿的心意不是。”他道:“实在挑不到,那就按您之前的意思,从寒门中择个好的入赘也成。”
  总归他肯定比自己亲爹能活,届时好好看着,不怕闺女被欺负了。
  老太爷不想理他,看着便烦,让他赶紧滚了。
  待他走后,老太爷看着棋盘沉默了会儿,良久,才移动一颗黑子。
  霎时,两方便势均力敌起来。
  “还太早了些。”他喃喃道,收起了棋。
  临近仲秋,崔九贞接到了首饰铺赵管事的消息,第一批成品已经打造出来了。
  她想着,决定亲自去瞧瞧。
  这日,与老太爷报备了声,她便带着玉烟和如云出府,因着担心她的安危,老太爷又让梁伯派了四个护卫跟着。
  马车出了府门,一路行至,丹桂飘香。街头巷尾也热闹的紧,却不至于像过节时,会挤得慌。
  崔九贞撩开了车帘,微微摇晃间,仔细打量起来。
  日头下,各色行人来来往往,路边的摊子吃食物什尽有。
  街边铺子酒楼林立,偶有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路过,也是面色和善,不见多少锋芒。
  她瞧见一小摊上卖桂花酒酿圆子的娘子,身边跟着一个稚童,正抬头对她说着什么,娘子闻言,柔柔一笑。
  那稚童也笑了起来,露出的粉嫩牙床,颇为可爱。
  崔九贞觉得,盛世该是如此。
  “停下。”
  马车停住,玉烟询问道:“小姐,可是有吩咐?”
  崔九贞抬了抬下巴,“我闻着香,给我买几碗上来尝尝。”
  玉烟立即应喏,“奴婢这就下去。”
  听到了她的声音,那摊上的娘子看过来,崔九贞没有放下车帘,对她笑了笑。
  那娘子惊讶,受宠若惊对她地行了一礼,朝走下来的玉烟道:“这位姑娘,可是要碗酒酿圆子?”
  玉烟点头,“来三碗吧!”
  “是,您稍等会儿。”
  应了声,她便立即盛了三碗出来,碗虽简陋,却不妨碍味道。
  玉烟先端了一碗给如云,让她递给崔九贞。
  再端了碗给她,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