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宝姻缘-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一早,七宝忙忙地把自己那压在箱底的朱子深衣又找了出来。

    同春早察觉她从昨儿就有些怪怪的,见状忙过来摁住她的手:“这又是干什么?”

    从年前七宝就不碰这东西了,安分守己了大半年,突然间又拿出来,难怪同春惊心。

    七宝说道:“你别怕,这次管保无事。”

    同春把那些衣裳紧紧地都抱入怀中:“不成,还不安分些,年底就要嫁到张家了,若出一丁点事儿,谁担待得起?说什么我也不许你乱跑了。”

    七宝见她执意不肯,急得在屋子里转圈儿,最后终于走到书桌旁,拿了一张纸,提笔在上头写起字来。

    顷刻写完了,七宝拎起抖了抖,把纸叠起来,拿了个信封塞了入内:“你既然不许我出去,那么你就替我想法子,把这封信递到户部,送给张大人吧。”

    同春越发诧异:“难道原本是想去见张侍郎大人的?这上面……又写得什么?”

    七宝咬了咬牙,哼道:“好话,都是好话!”

    第72章

    这日张制锦来至户部,才下轿,就见一名随官陪着个工部服色的官员走了出来。

    那人远远地看见了张制锦,早紧走两步过来行礼,口中说道:“下官参见侍郎大人。”

    张制锦竟不认得他:“这位是?”

    旁边那随官忙道:“侍郎,这是之前工部外派监管河道修缮的罗康年罗大人,他是初秋才调任回京的。”

    “哦,原来是罗大人。”张制锦的记性甚佳,听了这个名字,顿时就想了起来。

    这是一年前在外负责修缮青龙河的时候出了纰漏,后来因不方便临阵撤换,便仍许他戴罪立功的那个人。

    后来听说他在水利上的确有些才能,把河道也的确修的很妥当,所以张制锦并没有再追究他之前的失职。

    近来他竟调任回京,看服色已经是五品的工部郎中了。

    罗康年见张制锦记得自己,也是满脸荣幸,笑道:“当初下官在外监修河道,多亏了侍郎宽仁体沐之情。”

    张制锦道:“也是罗大人你自己的能为。我也不过是公事公办罢了。”

    张制锦知道这人是康王殿下所用的,便简略地寒暄了两句,便进部里去了。

    这边儿户部随官自送了罗康年上轿去了。

    张制锦往内而行,边问堂官:“这罗郎中来部里做什么?”

    户部堂官回答:“这罗大人倒是个很会做人的,虽然才调任回京,却已经把六部走遍了,现如今京城内的官儿认得他的不少。”

    张制锦道:“果然是个长袖善舞的人。”

    堂官笑道:“他还说,下个月是他们府内老夫人做寿,想请大人也过去听戏喝酒呢。”

    张制锦一笑,不置可否。

    张制锦还没到自己的公房,户部高尚书那边就派了人来紧急叫他。

    到了尚书房中,高尚书便满面堆笑地说道:“先前内阁的陆大人因为称病,内阁里一直少了一个人的缺,你也知道皇上向来看中你,今日在宫内,又问起此事,几位阁老都一致推荐你候补入阁。”

    这件事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而且陆大人其实也并不是因为病,若说是病,大概也是心病。

    毕竟陆大人曾经是之前倒台的齐王殿下的侍读,虽然圣上天恩,并没有连累,但陆大人自己也无法自处,入秋之后便索性称病告老,皇帝也准了。

    而且候补阁员花落谁家,在京内其实也是心照不宣的。

    年青一辈之中最出色的、最得皇帝青眼的,自然便是张制锦,论理他也早该入阁了。

    张制锦心中早就有数,见高尚书特说起来,不免也简单地自谦几句,说些无法胜任的话等等。

    高尚书嘉许地笑道:“你就大胆的领旨便是了,你的能为是众人有目共睹的,也不亏皇上格外器重你。”说了这几句话,又叮嘱说,“你上午把公务料理妥当,下午便进宫谢恩吧。”

    张制锦领命而出,回到公房,将底下所呈送的公文一一阅览,看时候差不多了,草草吃了中饭,又忙忙地看过了几分公文,眼见午时过半,便起身进宫。

    才出了户部,就见小厮洛尘气喘吁吁地从旁边墙根跑了过来。张制锦扫他一眼,洛尘忙道:“大人,我并不是乱跑,才接了一封要紧的信,是给您的。”

    张制锦道:“谁的信?”

    洛尘早躬身将信呈上:“您看了就知道了。”

    张制锦把信接过来,封皮上并没有一个字,于是只得先揣入怀中,躬身上轿。

    等起轿往前之时,张制锦才又把信拿出来,打开看时,里头有一张薄薄地信笺,抽出来,却见上头写得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意思是:一个人若是不讲信用,那真的不知他还能干什么。

    张制锦看着这没头没脑的几个字,眉头微蹙,这字迹极为熟悉,他倒是认得的。

    将轿帘微微掀起,果然看洛尘就在旁边,张制锦问:“哪里得来的?”

    洛尘笑嘻嘻地小声回答:“是威国公府的一个家奴送了来的。”

    张制锦将帘子放下,慢慢将信纸合上。却就在这时候,又见底下隐隐有些墨渍,反过来一看,见写得是:你骗人,骗子!

    底下还有一行字,却又给一笔浓墨给抹去了。

    张制锦把信举起来在眼前仔细看了半晌,依稀还能认出几个字。

    大……我再也不相信你。

    ——

    且说七宝叫同春把那封信送出去后,在暖香楼里坐立不安。

    原来这送信到威国公府来的,不是别人,正是玉笙寒。

    七宝本来想立刻去见谢老夫人,或者询问苗夫人,但定神细想,就算去见了又有什么用?府内的人把消息瞒的密不透风,自己一点儿风声都不知道,此刻贸然去问,只会让她们更为不安担心。

    突然想起周绮前日跟自己旁敲侧击的话,七宝心头一动,忙带了同春往周绮的院子而来。

    周绮正在窗前坐着,不知道在写什么连七宝进门都不知道,还是小丫头叫了声“七姑娘”,周绮才蓦地醒悟,忙把那张纸抓了起来。

    七宝原本没有留意这个,却给她这突兀的动作惊了一跳。

    周绮也察觉自己露了行迹,便索性把那纸揉成一团,随手扔在旁边的字纸篓里,然后若无其事地问七宝:“怎么突然就来了?”

    七宝扫了一眼,也看不出什么来,便道:“我打扰了四姐姐吗?”

    周绮笑着上前握住她的手,引着她在桌边坐了:“我刚才胡乱写了两个字,很不像话,正想扔了呢。你来找我可是有事?”

    若按照七宝往日的性子,是写的什么一定得翻出来瞧瞧,可今日因心里有事,便没去计较这个。

    七宝说道:“四姐姐前日跟我说,咱们老太太跟太太送了补品给静王府去,倒不像只是为了区区风邪那么简单,四姐姐觉着是怎么样呢?”

    周绮听她提起这个来,才说道:“好好地怎么又问起来了?”

    七宝说道:“我疑心三姐姐的病另有内情。现在想想,上回老太太跟太太回来后,他们的样子的确有些古怪,必有缘故。”

    周绮不便多言,就只说道:“你问我,我也只能跟你一样猜测,有个现成的知道真相的人在,你怎么不去问她?”

    七宝一愣,顷刻间醒悟过来:“我只顾着急,竟然忘了叶姐姐!”

    周绮笑道:“什么叶姐姐,叫三嫂。”

    七宝点头道:“很是,她是跟着去的,一定知道内情。我这就去问她便是了。”于是忙忙地起身往外一阵风似的去了。

    周绮本还想叮嘱她两句,她却已经跑了。周绮无奈,叹了口气,回头看看那字纸篓。

    这会儿丫头正捧着要去倒了,周绮忙制止了。

    让小丫头退出去后,周绮才又将那字纸捡了起来,慢慢地打开,上面却并不是什么诗词,而是个气宇轩昂的人像。

    且说七宝忙奔去周承沐跟叶若蓁的居处,将屋内丫鬟婆子都打发了,就问叶若蓁静王府的事。

    叶若蓁起初不肯说,却抵不过七宝的纠缠逼问,终于一一吐露了实情。

    但叶若蓁到底也不敢十分说孔王妃的不是,就只说周蘋身子不好,怕在王府调养不当之类的话。

    七宝听说是小产了,果然吓得脸都白了,眼中就泪盈盈的。

    原来玉笙寒在那信上并没有直白地说周蘋到底如何,只说她病的另有内情,不能等闲视之。

    叶若蓁见七宝如此,忙说:“老太太跟太太不愿你知道,就是怕把你吓坏了,你可千万别胡思乱想,老太太已经在想法子了。”

    七宝的泪本来已经涌了出来,听到“想法子”,才醒悟过来:“又想什么法子?”

    七宝抬手擦擦眼泪,说道:“叶姐姐,你不用瞒我,我知道王妃对三姐姐不好,是不是?”

    叶若蓁吃了一惊:“你……”

    七宝倒也不蠢,从谢老夫人送补品去静王府,到周绮的欲言又止,再加上上回在静王府的风波,她也能猜出几分。

    如今见叶若蓁如此反应,更加明白。

    七宝深锁眉头:“不成,我要去静王府。”

    “什么?”叶若蓁忙拦着她:“就算这会儿咱们都去又能怎么样?王妃未必会把咱们放在眼里,只怕还说咱们无事生非,再借机责罚一顿可怎么样呢?另外三姐姐毕竟还是要在王府内的,还得受王妃的管辖,若是一味地得罪了王妃,又有什么好处呢?”

    七宝受了这几句话,这才呆呆地又站住了。

    叶若蓁叹道:“横竖这件事不是咱们能插手的。就让老太太跟太太想法儿便是了。另外,幸而三姐姐是个能人,她一定会好好度过这段儿的。”

    七宝听到这里:“再怎么能耐又怎么样,这种事谁又能受得了?唉,怪不得这两日老太太总有些强颜欢笑之意。”

    叶若蓁低下头去,知道她说的对。

    正在此刻,外头丫鬟听诗进来,行礼说道:“奶奶,太太那边派了人来,让奶奶好生准备明日进宫谢恩的事。”

    叶若蓁应了声,打发丫鬟又出去了。

    不料七宝听到“进宫谢恩”,突然心头一动。

    ——

    次日一大早,苗夫人便带了叶若蓁跟七宝两个进宫。

    原本只是叶若蓁因新婚而向周淑妃行礼,七宝执意要跟着,且说自己想念淑妃了,苗夫人知道淑妃向来疼爱七宝,便也答应了。

    一行人进了宫,往淑妃的寝宫而去,走到半路,突然见一队宫中内侍从前方而来。

    其中一个老态龙钟,给小太监扶着,边走边不知道嘀咕些什么。

    七宝突然认出是静王府中曾见过的平妃娘娘身边的大太监高和,七宝因为想着那时候是扮了男装,怕给他认出来,远远地就低了头。

    谁知高和跟那些内侍们来至跟前儿,正要经过之时突然止步。

    高和掀动鼻子,然后抬头看了过来,当望见七宝的时候,高和笑道:“哟,是你呀,小丫头。”

    七宝吃了一惊,不知如何反应,只得屈膝行了个礼。

    高和笑道:“你不是在静王府吗,怎么又跑进宫来了,难道真的跟我老人家说的一样,也进宫来了吗?”

    七宝知道他半是清醒半是糊涂的,没想到这记性却也令人吃惊:“公公,我是进宫来谢恩的。”

    旁边的小太监忙提醒:“高公公,这是威国公府的七姑娘,是来拜见淑妃娘娘的。”

    高和又盯了七宝一会儿,才说道:“原来你没有许给我们静王殿下,可惜,可惜。”

    七宝变了脸色,苗夫人也不知怎么样。

    正在尴尬之时,里头周淑妃派了内侍过来接了他们进殿。

    直到入内,苗夫人等才明白为何这一次淑妃传的为何竟如此的慢。

    原来这会儿皇帝正在淑妃宫中。

    苗夫人又惊又有些胆怯,只忙在内侍的指引下上前跪地磕头。

    身后叶若蓁跟七宝也跟着跪地行礼。

    只听皇帝笑说:“平身,赐座。”

    苗夫人竟有些站不起来,还是周淑妃身边的女官上前扶了起来,在旁边的鼓凳上坐了。

    叶若蓁跟七宝则站在旁边。

    皇帝打量两人,目光在七宝脸上停了停,不禁说道:“早听闻七姑娘有些不俗的传闻,今日一见,果然是天生丽质。”

    周淑妃在旁笑道:“皇上能这样说,可见七宝果然还能入眼。”

    皇帝打量着七宝,心中竟也有点惋惜之感:当初本以为静王能娶如此佳人,只是平妃偏说什么体弱、内向之类的话……如今亲眼瞧见了人后,才知道那些果然是妇人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