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氏身后的梁青山早被他娘的言语吓白了脸,胡家现在出了个秀才老爷,几年以后有可能就会出个官老爷,而他们梁家祖辈都是泥腿子,来之前明明都说好的,要与胡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他娘怎么转眼又闹腾起来了。

    梁青山凑近冯氏低声劝告了几句,便陪着笑脸拉着不怎么甘愿的冯氏告辞了。

    站在院门出的刘福一直注意着这边的动向。

    冯氏被梁青山拉走的时候,嘴里还念叨着:“谁让她那般小气,我们来道贺,可是送了贺礼的,她竟然不打算给我们回礼,我这不是一时气愤,就冲上去了嘛。”

    “娘,你以后是真不想与胡家来往了么?平顺是童生,平安是秀才,再过几年,也许胡家就要出个大官了,你想断了自己的路子么?”梁青山对这个犯糊涂的娘也着实没有办法。

    “……,这,当然不想。”冯氏惴惴。

    “那你还冲上去与人家叫板?”梁青山没了言语。

    “……,这,不是一时冲动么?”冯氏也知道自己的问题。

    “你说,这下又闹僵了,以后咋办吧?”

    “……,等过段时间,青花气消了,我再去看她。”

    “……”

    一家人越走越远,罗福没再听到什么。

    原来,大房那边姻亲的矛盾不少呀。

    乡下地方也不都是质朴纯厚的人家,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也大有人在。

    罗福若有所思地看着冯氏一家远去的背影。

    “罗管家,辛苦你了。”清脆悦耳的声音从院子里穿了出来。

    罗福忙转头,就看见胡家姑娘笑吟吟地走了过来。

    “不辛苦,是小的应该做的。”

    他忙谦虚道。

    珍珠朝他笑笑,转头看向罗宣,“罗宣,把护卫们都叫回来吧,今天辛苦了,给你们留了酒席,吃完了再回去。”

    “谢谢胡姑娘。”罗宣眼睛一亮,终于又能吃上胡家的饭食了,他忙把护卫们都召集起来。

    罗福跟着一群护卫进了前院。

    堂屋门前摆着一张红木八仙桌,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一看就是新鲜做的饭食。

    “你们快坐吧,自己动手啊,家里忙了一天,可没人招呼你们啦。”

    珍珠笑嘻嘻和他们说了一声。

    护卫们纷纷道谢,随后落座,熟门熟路的从大锅里盛饭,开始大快朵颐。

    罗福落在了最后,等他上桌后发现,护卫们进食的速度实在让人啧舌,满桌的菜肴呼啦啦地就去了小半,与在府内慢悠悠吃饭的情形完全不一样,他就想起了罗宣的话,胡家的饭食做得非常好吃。

    他连忙举筷,朝最近的肉食夹去。

    一刻钟后,满桌的饭菜几乎一扫而光,盘子里干干净净,连汤汁都被人倒进饭里搅拌吃完。

    罗福摸摸肚皮,他只吃了七八分饱,这群家伙速度太快了,一个个如狼似虎般,逼得他也放开了膀子,加入抢食的行列。可惜,他醒悟得太晚,最好吃的那部分,早被人抢了个精光。

    原来,胡家的饭食真的很好吃。

    第四百六十五章 闻名乡野

    送完客人,再收拾东西,一通忙碌后,时辰已经到了戌时。

    堂屋里,终于歇下来的李氏拉着平安眼眶泛红。

    小小的人儿居然就考上了秀才,她晕头转向的忙了一个下午,到现在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珍珠端着切好的桃子石榴进来,“娘,好生生的,又哭啥。”

    “你娘是高兴。”胡长贵在一旁安慰她。

    珍珠就笑笑,把果盘摆到了桌上,用竹签插了块桃子给平安。

    “平安,吃桃子,出了半个月门,在外面有没有吃水果?”

    平安接过塞进了嘴里,嘟囔道:“没有,夫子说,出门在外不要随便乱吃东西,怕吃坏肚子。”

    “哎,杨秀才说得对,万一闹肚子,影响考试,咱家的水果不同,吃多少都不会闹肚子,平安,多吃点。”李氏就把整盘水果捧了过来。

    胡长贵笑呵呵地看着,脸上的笑容满足而自豪。

    十二岁的年纪考上了秀才,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他们去看榜时,平顺惊呼一声,“平安,你考中了!”

    结果,引来了大批看榜的学子们围观,纷纷询问这个十二岁的小秀才是哪家学堂的学子?上了几年学?夫子是哪位?有什么好的学习途径?

    放榜墙边被围得水泄不通,场面一时有些失控,胡长贵与杨秀才护着孩子们想要离开,却怎么也挤不出去,慌乱中,他的鞋子还被踩掉了一只。

    好在,护卫们及时分开了堵塞的人群,把他们拉了出来。

    胡长贵光着半只脚狼狈地上了自家马车,杨秀才也被激动的人群挤歪了发髻,两人都心有余悸,几个孩子也有些后怕的看着汹涌的人潮。

    他们的马车离开后,人群才渐渐散开。

    “呵呵,平安,你以后可是秀才老爷了,出门在外,人家都得叫你一声胡秀才了。”珍珠就笑道,中了秀才就等于有了功名在身,成为了正式的生员,也是迈入仕途的第一步。

    秀才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还能享有各种特权,比如免除徭役,见县官不必下跪,县官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直接禀见县官等等。

    平安小脸一红,别扭地瞥了她一眼,“姐,你笑话我。”

    “哈哈~”珍珠就一乐,“咋是笑话你呢,姐是恭喜你。”

    “就是笑话我。”平安嘟着嘴放下竹签,抱着李氏的胳膊撒娇告状,“娘,姐笑话我。”

    李氏被他们姐弟逗得哈哈直笑,把儿子搂在怀里,整个人像喝了最醇厚的美酒一般,被满心的喜悦熏得有些醉了。

    她的孩子们都这么懂事贴心,李氏觉着自己很幸运,那些艰难困苦的往昔似乎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如今,只要能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李氏就觉得无比的幸福与满足了。

    望林村出了少年秀才的事情,再次引来了外村人对望林学堂的兴趣。

    村口的岔路口,从一大早就有人往河滩跑,一群人在学堂附近四处观望,很是影响孩子上课,有些人贪小便宜的人,还偷偷摘下路旁的果子,吃完了不算,还往衣兜里塞。

    扫地的马氏立刻找到了珍珠。

    珍珠无语,只得又让罗宣罗巢他们把路口拦了起来。

    那几个偷摘果子的外村人被赶出了河滩,嘴里骂骂咧咧。

    罗巢他们面色一冷,围了上去,吓得那几个人忙四下窜开。

    结果,他们又发现了村子路边的果树,顿时就转移了目的,直接踩到花圃上,摘起了果子。

    这下,他们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村民一发现,嚷了一声,“有人偷果子啦——”

    村子口附近的村民立时涌了出来,呼啦啦地围住了那几个偷摘果子的外村人。

    赵文强赶来的时候,那几人已经挨了一顿揍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是广元村的村民,听闻望林村出了名少年秀才,特地跑过来凑热闹的,看见他们村果树长得丰硕又美味,就忍不住摘了些。

    赵文强冷着脸教训了他们几句,让他们把摘下的果子都拿了出来,这才撵了他们出村子。

    随后,有外村人告诉赵文强,那几个是广元村里的泼皮无赖,惯是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

    赵文强也无奈,每个村子里,都免不了有这样混不吝的人存在。

    看热闹的人很多,总有些浑水摸鱼的人混进来,可又不能不让别人入村吧,他只好嘱咐村民,随时注意村里的动向。

    镇上太平书院的院长亲自过来贺喜,顺便参观了闻名乡野的望林学堂,院长对望林村这样小的村落,居然建了三个学堂,惊讶万分,在得知全是胡家出资免费让村里的孩子上学后,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村子虽然小,人口亦不多,可是三个学堂的运行,每年花费的钱银可不少,胡家看着不过是稍微殷实的农户人家,竟然如此善心善德,免费让村里所有的孩子上学。

    是真正的免费,不收分毫,笔墨纸砚亦由学堂供应。

    要知道,即使是最基础的一套书写工具也是不便宜的,更何况各种书籍的价钱更是不菲。

    这样的学堂,已经开办了四年的时间,要不是上次府试出了四个童生,加上这次院试考上了一个十二岁的秀才,谁都不知道,小小的山村里,有这么一户做善事不为名利的农户人家。

    院长满心感叹。

    杨秀才与平安作陪,带着院长一行人参观了三个学堂,太平书院的院长亲临他们是小学堂,对于杨秀才来说,是一种肯定与荣耀。

    吕素青领着十几个女学生恭敬地等候在女学院门处。

    书院院长对女学颇感兴趣,要知道,整个鄂州都找不出一个有规模的女学,有些世家大户会请女先生教育族中女孩,可多在深宅内院之内,不似望林村这般,女学男学并排设立。

    女学的人数明显没有男学多,杨秀才解释说,女学才开办两个多月,很多村民不愿意让家里的女孩上学,所以,即使是免费上学,女孩人数也不是很多。

    院长一行人皆点头,表示了解,社会风气如此,虽然不像前朝那般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对女子的禁锢还是很多的。

    他问了些关于课程的问题,吕素青一一回答。

    居然不用《妇诫》、《女训》之类的书籍作为女学的启蒙课程,院长颇为诧异。

    吕素青解释说,女学的课程是照着男学课程稍稍改动的,内容稍微简化一些,女子不参加科考,教程不需要太多深入,还有,孩子们只在学堂待三年,太过复杂的课程,她们接受能力有限。

    她绝口不提,是胡家要求的课业内容,吕素青知道,这些人表面上虽然一脸亲切和善,可内心对女学还是带着些许看不惯的。

    吕素青从小跟着父母习文认字,被人冠以才女的名称,可是,依然有不少人在背后对她窃窃私语,无外乎都是女子学得再好有什么用,老实在家相夫教子才是女子的正道之类的话语。

    男人对女人的固有偏见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女学的创办不宜太过打眼,以免被某些古板的老学究找茬。

    院长一行人在望林村停留了大半个时辰,婉拒了胡家的留饭,带着一脸称奇和满心复杂离开了望林村。

    “那些人走了?”

    珍珠坐在厨房外的石凳上,捧着碗绿豆沙一脸满足地吃着,惬意的神情就差没翘起二郎腿了。

    “嗯,走了,姐,他们好啰嗦,一直追问,我是怎么学的,是不是每日闻鸡起舞奋发刻苦,认真背书习字到半夜?我就纳闷了,他们的学生都是这样学习的?”平安一脸郁闷,“难道正常作息,就考不中秀才么?”

    潘雪兰笑着从厨房递过一碗绿豆沙,“平安,他们是不愿意承认你读书天赋好,听说,今年太平学院几十个考生,只考上了两名秀才,而咱们这么小的学堂,随便就考中了一名,他们可能觉着脸上无光了吧。”

    珍珠点头,可不就是这样,被小学堂打脸了,面上无光,打着祝贺的名义,来探查一下学堂的底细。

    “嗯嗯,夫子也这么说了,他们书院每年收的费用还不低呢,好在咱们学堂只收自己村里的孩子,要是像学院那样广收学生,那些人就更得急得跳脚了。”平安吃着绿豆沙含糊说道。

    珍珠咀嚼的动作就顿了顿,触及到某些阶层的利益时,那些人可不得急得跳脚么。

    太平书院送的贺礼是两套上好的笔墨纸砚和一些糕点果脯。

    李氏很干脆的,回了一筐新摘的水果。

    那行人看着那筐果子都笑了笑,笑容里分明含着几分轻视与不屑。

    相送的杨秀才与胡长贵两口子看得真切。

    把人送走后,不由都叹了口气。

    临近中午,王宏生一家人都赶来道贺了。

    他们刚到不久,胡秋香一家人也赶到了。

    胡家的堂屋里,又挤满一圈人。

    王氏带着翠珠过来,把梁氏一人留在家里带孩子。

    昨日冯氏闹了一场,梁氏躲在穿堂一角偷看,没有出头吱声。

    平顺没考中秀才,梁氏有些自责,她觉着是自己上次那一番闹腾,吵了平顺考试的心境,要不然,平顺肯定能考中。

    不由的,梁氏对娘家的恨意又多了几分,昨日她娘那么一闹,更让梁氏气恼,她躲着不出头,就是为了不让她娘拉着她哭丧诉苦。

    王氏对她昨日的表现还算满意,至少她没再搀和到闹剧中。

    冯氏没了梁氏的呼应,独自一人上窜下跳,不足为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