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生,你回来得正好,平安考中了秀才,家里正为他庆祝呢。”胡长贵对着熟悉的人,话也多了起来,“舅公一家中午来过了,才刚刚走,大姑他们则要留一日,明日才返程。”
罗璟朝胡长贵笑着点点头,转头看向胡秋香一家。
“大姑一家特地来贺喜自然该多待两天。”说着话,他顿了顿,视线转向了吴浩身旁的男子,“不过,这位是哪位?似乎有些眼生啊。”
胡秋香一家的神情顿时都紧张起来。
“……呃,玉生啊,他,他是你表妹夫的表兄弟,知道平安中了秀才,就特地跟着家里过来道贺。”胡秋香有些磕磕巴巴地回答。
“小生袁振轩,见过大人。”袁振轩忙站起身子拱手施礼,“听闻望林村出了个十二岁的秀才,小生心生好奇,就顺道与表弟一家同行而来,打扰之处还望海涵。”
他的回答倒是镇定有序,只可惜袖子下的双手抖动得有些厉害。
堂屋里的人,一时面色各异。
王氏就懊恼起来,她就不该让胡秋香领着人进门。
当初,秋香曾为这个姓袁的说过亲,她当时没同意,秋香还满脸不高兴,她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
要是让玉生知道这事,难堪的可不只是他们。
罗璟没接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他,袁振轩连腿都开始打起颤来,他强制镇定才扯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堂屋内的气氛就有些诡异起来。
珍珠上完茶,瞥了眼屋内静谧得吓人的气氛。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去了后院,从林婆婆那里接过了秀珠。
“秀珠,一会儿看见了熟人要叫人,懂么。”
“嗯,知道了,姐。”
小丫头快三岁了,口齿愈发伶俐起来。
果然,她一进屋里,就眼睛发亮地朝罗璟扑了过去。
“玉生哥哥~”
秀珠记人的本事很强,罗璟在胡家的时候,总会不时跟她玩耍,她对他的印象是很深刻的。
稚气的小奶声呼唤着罗璟,他疏漠的脸立时变得柔软起来。
“秀珠来了~”
罗璟一把抱起了胖丫头,笑着掐掐她圆润的脸蛋,半年不见,小胖妞长高了不少。
堂屋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
胡秋香紧张得汗毛都竖了起来,玉生定然是知道了些什么,不然怎么会对袁振轩这副样子,不行,她得赶快让袁振轩离开胡家,惹恼了玉生,保不齐以后连罗家的大门都进不去了。
于是,趁着罗璟与秀珠逗趣说话,她给王氏递了个眼色。
王氏气恼地瞪了她一眼,这才开口说道:“玉生,你先与平安他们说说话,我带他们一家先下去安顿。”
说完,王氏站起身子示意胡秋香一家赶紧跟上。
胡秋香忙起身,笑着与屋内的人辞别了一声,便招呼一家人快手快脚地跟在王氏身后,离开了堂屋内。
袁振轩出了屋门后,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那道美丽的倩影,以后也许再没机会见到了。
一旁的吴浩吓得脸色一白,都这种时候了,表哥居然还敢回头张望,吴浩连忙拉着他的胳膊,把他拽了出去。
开什么玩笑,人家未婚夫端端正正坐在堂上,他还表现出一副痴心汉的模样,想被罗璟生吞活剥了么?
袁振轩趔趔趄趄地被吴浩拽走了。
罗璟把门外的情形看在眼里,决定一会儿就让人查一查这个姓袁的底细。
少了外人的存在,堂屋内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玉生哥,你是从边境回来的?还是从京城回来的?”
“玉生,你上战场有没有受伤啊?”
“玉生,边境的鞑子都赶跑了么?”
“玉生哥,西北大捷的战役是怎么打败鞑子们的?”
“玉生,……”
堂屋内七嘴八舌,罗璟笑着一一回答。
半响后,看着屋外的夕阳慢慢斜下,金黄的阳光散满了院落。
李氏急忙起身,去厨房开始准备晚饭。
阿青从虚掩的院门窜了进来,一同过来的,还有已经变成大块头的毛球。
一人一狗都活蹦乱跳的。
“玉生,你小子回来了。”
阿青从来不叫他哥,照他的说法,按照入门的顺序,他才是大师兄,他们都排在他身后。
罗璟朝他咧嘴一笑,他与阿青的情分是打出来的。
阿青对他的态度,罗璟一向很宽容。
“阿青哥,玉生哥说这次西北的攻城战,他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鞑子打得落花流水,弃城而逃了。”
平顺迫不及待地把听到的事情分享了出去。
阿青眼睛一亮,男孩子对两军对垒热血沸腾的战争总是充满了好奇的心理。
他立马跑了过去,兴致勃勃的加入了他们的谈话。
珍珠看着被孩子们围着的罗璟,心中一片柔和。
前几日来信说,会在中秋节前到,如今却提前了好几日,定然又是日夜兼程,一路急赶,所以才会提前赶了回来。
自他回来,两人没能说上几句话,他就一直被人包围着,珍珠无奈。
偶尔视线隔空对上,也只能相视一笑。
男孩子们聊得热火朝天,胡老爷子他们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咳~”珍珠轻咳一声,“爹你们看着点秀珠,我先去厨房帮忙了。”
胡长贵忙点点头,示意她不用担心。
罗十三他们的车队酉时才驶进望林村,天色已经有些暗沉。
一到村头,就被罗福迎了上来。
“罗副将,你们可算来了。”
罗福差点就老泪纵横了一把,少爷一进村就直直拐去了胡家的方向,他们一群等候主人的人,伸得脖子都长了,还是不见少爷的影子。
好不容易看到罗十三的身影,他能不激动么。
“罗管家,少爷呢?”罗十三问道。
“……”罗福一噎,无奈地指了指胡家的方向,“少爷下午直接去了胡家,现在还没回来呢。”
罗十三笑了笑,“罗天,你带人先回府里去吧,罗管家,麻烦你安排一下他们的食宿,少爷那里,你就不用管了。”
他们车队有里有三辆马车,还有十名随行护卫。
罗十三领着其中两辆马车去了胡家。
院门虚掩着,小黄与毛球正在院中玩耍。
听闻马蹄声就跑到了院门前,看见是认识的人,也没有朝他们吠。
平安听到了动静,从堂屋跑了过来。
“罗副将,你们来了,快进来,正好,准备吃晚饭了。”
罗十三一听,就不自觉的咽了口唾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呀,哈哈。
“平安少爷,您稍等。”
他转身对着车厢敲了敲,“王嬷嬷,到地方了。”
王嬷嬷?是谁?
平安有些疑惑。
车厢拉开,一个眼熟的老嬷嬷走了出来。
第四百六十八章 突然很想做一件事情
这不是尤姐姐身旁的那个王嬷嬷么?
难道尤姐姐来了?
平安不由往车厢里看了一眼,却没有发现别人的身影。
“平安少爷好。”
王嬷嬷下了马车后,端端正正地行了个礼。
“王嬷嬷好。”平安忙回礼。
大约是因为赶路的原因,王嬷嬷脸色有些发白。
平安把人往堂屋里领。
正往前院端菜的珍珠就看见了他们。
“王嬷嬷,你来了。”她笑着招呼道。
“胡姑娘好。”王嬷嬷躬身行礼。
“啊,不必多礼,你脸色可不大好,是赶路赶得太急了吧。”
这个罗璟,他身强力壮熬得起日夜兼程,可王嬷嬷都多大岁数了,早知道就不让他护送了,看把人折腾得,脸色多难看。
珍珠就把托盘递给了平安,自己领着王嬷嬷去了后院的厢房内。
给王嬷嬷端了杯掺了灵泉的温开水,王嬷嬷客气的道了声谢,这才喝了下去,好一会儿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
“辛苦你了,王嬷嬷。”珍珠不好意思地朝她笑笑。
王嬷嬷摇摇头,是她老了,不中用了,坐在马车上,也经受不住颠簸了。
想到她来这的目的,王嬷嬷神色有些复杂莫名。
小姐派了马车从庄子里把她接回府里的时候,王嬷嬷心里还有几分欣喜,以为小姐又让她回府伺候了。
可没想到,小姐却问她,愿不愿意去鄂州的望林村,胡家姑娘缺一个经验丰富管理内务的嬷嬷。
望林村,那个偏僻却安宁的小村子。
王嬷嬷当时怔然半响。
小姐给了她一天考虑的时间,说她要是愿意去鄂州,就把她的身契还给她,胡家姑娘是雇佣于她,并非采买下人,要是不愿意去,那就继续回庄子里荣养。
当然,小姐没强迫她,府内还有不少合适的嬷嬷,只是她跟着四小姐去过望林村,与胡家还算相熟,所以小姐第一个考虑到她。
王嬷嬷没想到,自己临老了,还有重获自由身份的一天。
虽然,只是换了种身份继续待在内宅帮着管理内务,可是,心态上似乎有了中微妙的变化。
她那夜几乎一夜未眠。
第二天答复的时候,小姐脸上的笑容是欣慰的。
“珍珠妹妹为人很好的,嬷嬷你也知道,她和罗璟定了亲,以后是要嫁入罗府的,她身份不同,对内宅的杂务也不大通透,你去了,可以帮着她理顺内务管理内宅,现在,罗家的案件也平反了,等他们成亲后,珍珠妹妹应该会到京城定居吧,到时候,嬷嬷又可以跟着回到京城了。”
就这样,王嬷嬷拿回了自己的身契,跟着罗璟的车队带了鄂州。
“胡姑娘,这是小姐给您的信。”
她从怀里掏出了信封。
珍珠笑着接过,“王嬷嬷,你先歇息一会儿,休息好了咱们再详谈。”
王嬷嬷点头应下,看着她离开厢房后才慢慢坐在了红木椅子上。
她微微打量了厢房内的陈设,一水的红木家具,有炕有床,衣柜书桌齐全,架子床上挂着浅紫色的纱帐。
并不比她在庄子里住的条件差,胡家虽然只是农户人家,吃住方面都是很大方的。
王嬷嬷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有些奇怪,刚才下车的时候,还感觉头晕眼花,昏昏沉沉的,喝了杯温水坐了一会儿后,那种难受的感觉就慢慢消失了。
厨房里依旧忙忙碌碌,家里的客人一波接一波,灶台的火苗都没熄灭过。
晚上的宴席,因为罗璟的归来,附近几家相熟的都请过来了。
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凑了两桌。
吕素青母女三人也受邀而来。
她们是第一次见到传闻中胡家小姐的未婚夫婿。
果然是丰神俊朗仪表堂堂,与阿云口中的描述如出一辙。
吕素青不由感慨,胡家小姐的命可真好,如此佳婿是多少少女心中的良人。
姜书媛默默吃着饭,胡家的饭食虽然美味,吃到嘴里也带着一丝苦涩,母亲托了村里的媒人给她说亲。
那媒人说,望林村是个小村落,适龄的男子并不多,这两年因为村里的条件好了不少,所以好些男子都早早定了亲,余下未定亲的,不是条件太差就是门槛太高。
姜书媛是女学先生的女儿,本身条件也不差,媒人就试着帮她们探了一户人家的口风,那户人家的孩子是今年刚考中童生的赵正杰。
人家却是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们一家是外来户,又是孤儿寡母的,即便是胡家请来的先生,他们也不做考虑。
吕素青强打起笑脸送走了媒人,关上院门后,母女两人泪流满襟,这样的拒绝,她们在章远县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不少次。
姜书媛抬眼看了一眼同桌而坐的胡珍珠。
那少女螓首娥眉,巧笑倩兮,微扬的唇角漾着幸福柔美的光彩。
她又看了眼主桌上,俊逸非凡仪态矜贵的翩翩少年。
两人的身份也并非那么般配,一个只是家境富裕的农户人家的女儿,一个却是少年得志的四品官员,门不当户不对,可就是这样,他们依旧定了亲,成了未婚夫妻。
多么让人羡慕!
姜书媛眼神落寞地看向主桌,发现上次见到的那个罗副将就坐在罗郎将身旁,他正大口的吃着饭菜,作态豪爽却不显得粗鲁。
他们刚从京城赶过来,怕是都饿了吧。
也许是她的眼神太过认真,罗十三抬眼,对上了她的视线。
姜书媛顿时脸颊一烧,慌乱地垂下了眼帘。
红霞染上了她白皙的脸庞,微微颤抖的睫毛暴露了她的不安与紧张。
罗十三有些看愣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