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点菜啦。”平安的呼唤惊醒了沉思的珍珠。

    一旁的伙计报好菜名,正等着他们点菜。

    “你们点就好了,想吃什么自己点,老规矩,吃多少点多少,别浪费。”珍珠摆摆手,让他们自己随意。

    “烤鸡!”

    “烤鸭!”

    两男孩一人点了一样。

    “姜姐姐王嬷嬷,快,到你们了。”

    这一路,他们大多是这样,每人点一样,凑齐后,饭菜就差不多了。

    姜书媛犹豫了一下,点了份蘑菇丸子汤。

    王嬷嬷则点了道酱肘子,那是两个男孩子最喜欢的肉食之一。

    “姜姐姐,蘑菇丸子汤在家的时候,不是老吃着么?”平顺嘟囔起来。

    “王嬷嬷,那酱肘子你也不爱啃,不用老顾着我们,点你喜欢吃的。”平安也嚷了一句,王嬷嬷老是点他们喜欢吃的,他们心里都过意不去了。

    姜书媛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别的肉菜都挺贵的,蘑菇丸子汤的价钱算起了比较平价一点。

    王嬷嬷也笑,她吃什么都可以,主要是考虑到两个男孩子正长身体,多吃点肉才能长得更壮实些。

    珍珠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事情,一路上已经重复很多次了。

    她没有过多干涉,每个人都有她们的立场,反正也不起冲突,没什么好纠结的。

    珍珠多添了一份粉丝老鸭汤,凑齐了一桌饭菜。

    进入二月,惊蛰已至,鄂州的天气虽然依旧是冷,不过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而至。

    空气中还带着寒冬未消的丝丝寒气,但是,路边的野地里,稀稀落落的浅黄嫩绿铺散一片,树枝上的枝丫也冒出了一两片小嫩叶,肃冷寂寥的冬日即将离去,人们将迎来温暖朝气的春日。

    车轮“辘辘”向前滚动,路旁是熟悉的景物,车上坐着的人和马背上骑马的人,心情都格外高兴。

    “姐~”

    还没到村口,已经听到小女娃娇柔的呼唤声。

    珍珠拉开车门一看,平安的马儿从村口慢悠悠溜达过来,他身前坐着的小人儿,可不就是胖乎乎粉嫩嫩的秀珠么。

    平安平顺一出了太平镇就策马狂奔,早早回到了望林村。

    得知消息的亲眷们都到村口迎接他们的归来。

    马车停在人群前,大伙七嘴八舌凑了过来。

    “珍珠啊,你们可算回来了。”王氏笑脸带了几分激动,她想念几个孩子了。

    孩子们这趟远行去了太长时间,过年的时候,两家的宅院都显得有些冷冷清清的。

    “奶,爷。”珍珠笑着招呼。

    王嬷嬷先下了马车,珍珠跟着下车。

    胡长贵和胡长林并肩站着,脸上带着熟悉而憨实的笑容。

    一旁的梁氏看了她几眼,就不感兴趣的撇开了视线,眼睛朝车上的东西瞄去。

    翠珠站在梁氏身旁,余光瞧见她娘的样子,心中叹了口气。

    后面姜书媛的马车旁,吕素青与姜书媛正抱着喜极而泣,姜书晴在一旁亦是眼眶泛红。

    二牛与土旺、阿青那几个都过来了,不过,他们正围着平安平顺,听两人讲着一路的趣闻。

    罗福与米香米兰恭敬地立在人群后,没有凑上前来。

    “娘呢?”

    与众人招呼一遍后,珍珠敏锐的发现,李氏居然不在。

    往年,她出行而归,李氏都会到村口迎接,这次,大伙都来了,反倒没了李氏的身影。

    她话一问出口,大家的眼睛就都看向了胡长贵。

    胡长贵脸色微僵,扯了个尴尬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

    “你娘,在家等着你呢。”

    “……”

    胡老爹的笑容有些古怪,珍珠眨了眨眼睛,目光扫向了其他人。

    居然发现大家的笑容都有些古怪,特别是梁氏,羡慕嫉妒中还带了几分忿忿。

    王氏走近她,拉着她的手,笑吟吟道:“你娘她啊,现在不方便走动。”

    不方便走动?!不会是……

    第六百二十四章 再添

    胡家的大门前,刘金叶扶着李氏站在门边翘首以待。

    她脸颊有些消瘦,小腹却微微鼓起,看到珍珠一行人走来,她的眼眸中闪着水光。

    “你怎么出来了,不是说这两日吐得厉害么?”王氏几步上前,扶住了李氏。

    胡长贵也一脸紧张地跑过去。

    “娘,我们回来啦。”珍珠步履轻快地走近。

    “哎,回来就好。”李氏很激动,牵着她的手,眼泪都快落下来了。

    “哎呦呦,荣娘啊,怀着孩子的时候,可别哭。”王氏忙劝说道。

    没错,李氏又怀上了身孕,胡家二房准备迎来第四个孩子。

    只是,李氏这一胎,怀相有些不好,孕吐严重,人都痩了几斤。

    她没去村口迎接孩子,一是孕辰反应大,身体有些不适,二是她年近四旬又怀上孩子,觉着很是不好意思。

    李氏这两个月因为害臊,基本就没出过家门。

    众人进了堂屋。

    “你娘状态不好,这次就不办接风宴了,省得太过嘈杂,惊了肚子里的孩子。”王氏忧心地看了一眼李氏,她脸色不大好看。

    大伙对她的决定都没意见。

    罗宣领着护卫把从西北采买的货物都搬了进来。

    趁着老宅的人都在,珍珠把送给他们的特产分了出来。

    “这些都是什么?都是咱们这没有的东西呢。”

    “是那边的特产,发菜、薇菜、熏马肉、腊驴肉之类的东西,还有那边的曲酒,给爷和大伯尝尝。”

    “哎,这西北的酒,爷得好好尝尝。”

    “你这死老头子,尽惦记着那点马尿。”

    王氏笑骂一句,转头继续问道:

    “那边还能宰杀马匹?”

    “嗯,那边牧民多,牛羊马养得也多。”

    土特产介绍了一遍,大伙都听得津津有味。

    李氏一开始精神还好,等看到一堆熏肉腊肉后,就渐渐变了脸色。

    忍了半刻钟后,再没忍住,开始呕吐起来。

    一屋子人皆惊了起来。

    “快,把肉类收起来,荣娘闻不了肉味。”

    堂屋里一阵忙乱。

    珍珠、翠珠和王氏扶着李氏回了她的屋子。

    “你娘这胎怀相不好,一点肉腥味都闻不了,可遭罪了,这不,都痩了好几斤了,真让人发愁。”王氏叹了口气,把李氏扶上了炕。

    “有三个月了么?”珍珠问道。“差不多了,你们刚走的时候,你娘茶不思饭不想的,你爹担心,就请了林大夫诊脉,没想到就诊出了喜脉。”王氏说着又高兴起来,长贵家两个闺女,一个儿子,说起来还是人丁单薄,等闺女都嫁人了,就只剩平安一人。

    不管李氏这胎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多添一个子嗣,王氏都是很高兴的。

    “娘,我没事,这段时间麻烦你们二老了。”李氏躺在炕上,有些虚弱地说道。

    “麻烦什么,你能为长贵,再添一个孩子,娘高兴还来不及呢。”王氏拍拍她的手安慰道,“好好养着,孩子们都回来了,你也不用操心别的事情了,过了头三个月就好了。”

    李氏扯了笑容点点头。

    翠珠站在炕沿边上,看着李氏,眼中带上了羡慕。

    她不自觉的就摸了摸自己的腹部。

    她和赵柏铭成亲已经满一年了,可是,肚子却迟迟没有动静,她面上虽然不显,可心里是有些焦急的。

    “娘,我去给你熬点粥。”珍珠说了一句,就拉着翠珠去了厨房。

    厨房里,潘雪兰在忙活着。

    “雪兰姐,辛苦啦。”珍珠笑眯眯地走过去。

    “珍珠,你们回来啦,实在太好了,你们不在家,家里都冷清多了。”潘雪兰给灶膛里添了柴,站起来后,拍了拍珍珠的肩膀。

    “哈哈~”珍珠也在她的肩膀上拍了两下,两人一起生活多年,彼此都很是熟悉。

    珍珠找了个小锅,准备给李氏熬碗白粥,翠珠帮她生炉子。

    淘好米,往锅里掺了灵泉,然后把锅架上了炉子。

    “二姐,你急啥,你今年秋才满十八,还小得很呢。”

    珍珠坐在小矮凳上,与翠珠说话,她刚才的小动作,珍珠都看在眼里,翠珠的生辰在秋天,确切来说,过了秋天,她才满十八岁。

    翠珠一愣,随即脸颊微红,嗔了她一眼。

    “小什么呀,人家和我一样大的,孩子都能走路了。”

    说着,她开始有些忧伤。

    “呸,那么早生孩子,对身体不好,你不要羡慕那些,照我说,二十岁以后养娃才比较合适。”珍珠看不得她这个样子,“你看,我娘不也是二十以后才生了我,然后隔了十七年,还准备生第四个孩子。”

    “……二婶是因为,这几年身子养得好。”翠珠语气里带着羡慕。

    “你身体也不差呀,所以,着什么急呀。”珍珠就戳了戳她的脸颊,“还是村长家说什么了?”

    翠珠拍开她作怪的手,“没人说啥,就是我自己有些着急。”

    赵柏铭从没在这问题上说过什么,家里只有美月她奶和廖氏偶尔会嘀咕一下,翠珠倒不是受她们影响,而是觉着,嫁人后,长时间怀不上孩子,会让人戳脊梁骨,她是害怕外面的人对她指指点点。

    “别急,别急,你看,大姐不是成亲三年才怀了小芳芳,那个尤姐姐比你还早成亲呢,人家都没着急。”

    她与尤雨薇出发去西北前还通过信,尤雨薇语气轻快活波,一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翠珠笑着点点头,算是听了她的劝。

    熬好了白粥,珍珠端着去给李氏,看着她吃完没吐,大家都安心不少。

    “还是珍珠好呀,一回来孕吐就止住了。”王氏乐呵呵地笑着。

    前些日子,李氏连白粥都不怎么吃得下。

    “珍珠,你见到玉生的大哥了么?”李氏喝了粥,有了些精神,就问起了他们这趟西北之旅的事情。

    “见着了,玉生和他大哥有三四分相像,个头也差不多。”珍珠笑道。

    “那可是大将军呀,很威武吧?”王氏感慨。

    “嗯,差不多吧,他比玉生看起来老成些。”珍珠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

    “那,见到那个郡主了么?”李氏忍不住问道。

    家里人都知道,玉生他大哥与睿王府的馨月郡主定了亲,以后,珍珠要和郡主做妯娌了,一时,几人的目光都定定看着珍珠。

    “见到了。”珍珠看着有趣。

    “长什么样?”三张口几乎同时问道。

    “……呃,怎么说呢,郡主身娇体弱,所以个子比较娇小,长相嘛,脸小小的,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白的,看着还成。”珍珠比了给高度。

    看着还成?这是什么形容?屋里的三人面面相觑。

    “那,有没有见到睿王?”王氏屏住呼吸,小声问了一句。

    “咻”的一下,全部的视线又集中到了珍珠身上。

    “……见到了。”

    睿王又没长着三头六臂,珍珠无奈。

    “长啥样?”

    “……”

    等把睿王府的成员都描述了一遍,总算满足了屋里几人的好奇心。

    李氏安心睡去,大家退出了她的房间。

    “我们就先回去了,你们刚回来,还一大堆事要忙呢,明天奶再过来。”

    看着王氏和翠珠的身影远去,珍珠才打开了自己的房门。

    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知足

    “姐,我和娘把你们的宅子打扫过了,干干净净的。”

    姜书晴眼睛亮亮的,拉着姐姐邀功。

    “嗯,真能干。”姜书媛摸摸妹妹的头。

    她的行李细软,护卫们已经帮着搬到堂屋内,吕素青忙着帮她整理。

    “姐,西北好玩么?冷不冷?有没有看见鞑子?”姜书晴像个好奇宝宝。

    “那边很冷,雪下得比鄂州大多了,前些日子还遇到了暴风雪,差点连屋子都快掀翻了。”姜书媛把买回的东西分类,“嘉晋城不是边境城池,鞑子不会出现在那里的。”

    “你这孩子,嘉晋城是睿王府所在的地方,怎么可能有鞑子出现。”吕素青嗔怪地看了一眼姜书晴。

    “嘿嘿。”姜书晴讪讪一笑。

    “娘,我买了好些土产,一会儿拿些回去。”姜书媛把买回的特产一样样拿出来,“这几块尺头是给书晴买的,给她做两条裙子。”

    “姐,这颜色太鲜艳了吧。”姜书晴看了看她手上色彩明丽,图案亮眼的布料。

    “那边的姑娘多是穿着这么靓丽的裙子。”姜书媛把尺头在她身上比了比。

    “裙子花哨的话,搭一件素雅点的上衣,就好看了。”吕素青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