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珍珠的悠闲生活-第6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他们嘉晋城这片,近十年里,考出的举人,一个巴掌都能数得出。

    考中的还都是那些有条件聘请西席的大户人家子弟。

    他们教了半辈子书,都没能教出一个举人,那凭什么觉得晨曦学堂的课程不对,而且,本来学习本身就不是只为了考举入仕才学习的,三百六十五行里,哪一个行业里,能识文断字,博闻强识,都比大字不识一个的人强多了。

    既然谁都不能保证以后一定能教出多少个举人,那么,他们当然没有资格对晨曦学堂的教育课程指指点点。

    那几个老学究被堵得哑口无言,只能拂袖而去。

    晨曦学堂在嘉晋城的风头又旺了几分。

    第九百五十五章 淡定

    至此之后,就没人再来找晨曦学堂的茬,虽然依旧有人对学堂指指点点,不过都是小范围的议论了。

    珍珠表示很淡定,无论什么新鲜的事物一开始出现,都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只要不带恶意,随他们议论好了,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韩馨月临行之前,给学堂捐了不少书籍和笔墨纸砚,珍珠让杨秀才他们一一记录起来,放在学堂专用的小图书馆里。

    这个时代,书籍都是属于比较贵重的物品,在西北这边也是一样。

    这么多学生,笔墨纸砚所需的费用不小,所以,新学堂照样延续了望林学堂的风格,一开始用石板石笔学习,等渡过了初级阶段,再开始用纸笔学习。

    这也是被人们不停议论的重点,不少人酸言酸语,说诺大的罗府,居然抠门到让学生用石板石笔学习练字,不想花钱,还办什么免费学堂。

    杨秀才很是气愤,都是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那么多学生,如果一开始都要用笔墨纸砚来学习,那光是纸张的耗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在望林学堂教书多年,学堂运行的模式早已证明了石板石笔的可行性,听到这些不负责任的妄语,杨秀才很是气不过。

    珍珠反过来劝他,以平常心待之,其实,热衷于讨论的也就是那么一小撮人闲人,你越理他,他越蹦哒。

    不理他,漠视他,当他们不存在,过三五个月再回头看他们,已经不知道蹦哒到哪去了。

    杨秀才被她的话逗乐,对她的从容淡定深感佩服。

    给晨曦学堂捐款捐物的人不少,李呈翼李将军府就率先给他们送来了一批书籍和学习用品。

    李呈翼是李钰姣的父亲,从小就特别偏爱女儿,李钰姣上次在京城出事,如果他当时在京城,鲁辰智哪里会那么轻易被原谅,后来在屿兽山的事情,也传到了李呈翼的耳朵里,他对罗璟就多了几分感激,毕竟,他也不希望,女儿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所以,他与罗璟最近来往得很是积极,学堂一成立,就派人把东西送了过来。

    还有宣慰使司一家,也就是徐菁菁家,同样也赠送了一些书籍用品,同时还送来一批衣物。

    主要是徐菁菁看到上学的孩子们大多衣衫褴褛,看着很是让人鼻酸,所以,她就磨着她娘捐了一批给孩子们的衣物。

    活波好动的徐菁菁还有这么细心善良的一面,大家都对她更为友善亲近起来。

    八月末,西北的天空开始刮起了秋风,这就预示着,寒冷的冬日即将来临。

    学堂里修了地龙,第一道勤工俭学的活就出来了,从三个班级里,各挑出八名家境困难的孩子们,以城内的市场价格收购冬日所需的柴火。

    这批学生都是挑选了三个村里年纪比较大的孩子们,加上他们家里还有亲眷帮忙,每日早晚都能送一大捆柴火过来,称重过后计数,五天发一次银钱。

    男孩子们都很积极,附近山林不少,只要勤快些,砍些灌木枝干晾晒干后,就是现成的柴火了,入冬前是能攒到不少钱银的。

    晨曦庄园里的果树大多都成熟了,有些晚熟的作物也要开始收割了,庄园里调任了一批人手去城内,干活的人就少了很多。

    珍珠又让杨秀才挑从各班里挑出十人过来帮忙采摘,当然也是要付工钱的。

    而后,采摘的果实,给整个学堂的夫子和学生都分了一份。

    “嗯,这里的苹果和我们村里的好像,都很甜呢。”阿云啃着苹果,不住点头。

    “哪有,我家里的比较甜。”秀珠反驳,她觉着家里的才是最好的。

    “村里的苹果确实更好吃一些。”姜书晴抿嘴一笑,附议秀珠的话。

    秀珠得意地仰起了头。

    众人失笑,珍珠好笑的瞥了小丫头一眼。

    望林村的果树是她从小用灵泉滋养大的,而这边的果树,她才用灵泉浇了几次,当然是有区别的。

    李氏削了个苹果,分成两半,一半给了平彰,一半给了平善。

    两孩子都乖巧地接过啃了起来。

    李氏看了看一手叉腰,一手啃苹果咧嘴直笑的秀珠,又看了看两个小口吃苹果的安静男孩,她就有一种想叹息的感觉。

    秀珠这孩子自从和方师父习武之后,身形迅速抽长苗条,但同时,也更淘气捣蛋起来,仗着手脚灵活,身强体壮,在同龄孩子堆里,简直就像个小霸王一般。

    同样是胡家的孩子,平善就一点都没有像她那般张扬的性子,学文也好,学武也好,都是受到夸奖的那一个,聪明又乖顺。

    相比之下,秀珠淘得都没边了,珍珠不在家,两口子又狠不下心约束她,好在,她还比较听吕先生和方师父的话,要不然,他们还真拿她没办法。

    也幸好平彰没有像秀珠那么淘气捣蛋,不然的话,家里两个熊娃子一起闹起来,天都要吵翻了。

    “这个留给爹回来吃。”秀珠从筐里挑了个大苹果,放到了茶几上。

    “还记得要留给爹吃,不错,不错,没白疼你。”珍珠乐不可支,胡长贵从小把她捧在手心里,果然,她也最心疼她爹。

    李氏心里有些欣慰,又有些泛酸,胡长贵疼女儿,秀珠做错事情,从来不舍得责罚,珍珠不在家里,李氏只好充当起黑脸,时间长了,秀珠自然就偏向了胡长贵。

    秀珠皱了皱小鼻子,得意一笑,“爹去学骑马,他说,等他会了,就带我骑马去玩。”

    胡长贵到了嘉晋城后,日子过得很是清闲,让他感觉浑身不自在,每日总想找些事情来干。

    罗璟看不过眼,找了事情让他忙活起来,胡长贵不会骑马,罗璟就让属下负责教他骑马,最近,每日都会到城外专门练习。

    这让秀珠羡慕不已,她也闹腾着要学骑马,李氏当然不许,珍珠只说等她满十岁以后,个子够高腿够长了,才可以学骑马。

    秀珠掰着手指数,她今年七岁,还得等上三年,顿时气馁。

    只好每天缠着学习骑马的胡长贵问东问西的。

    “四姐,我也要骑马。”平彰突然跑到秀珠身旁,奶声奶气地接了一句。

    秀珠咧嘴一笑,伸手拍拍矮个子的弟弟,豪气地应着,“好,等四姐学会骑马,就带平彰一起骑马。”

    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的平彰就跟着笑了。

    一屋子的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第九百五十六章 严阵以待西北的秋风刮得比鄂州大,不时还会夹杂着风沙,这让腹地来的一干人都有些不适应。

    一到起风的日子,就不好往外跑了,不然,出门一趟回来,满脸满身的尘土。

    每日依旧出门的只有罗璟和杨秀才他们了,还在练习骑马的胡长贵都暂时停止了练习。

    厅堂的门窗都关得紧实,风吹着窗棂有些“呜呜”直响。

    “哎,这边的风刮得也太大了些。”胡长贵听着窗外的风声,有些担忧。

    “入秋后,风沙天会多一些,不过还好,刮两三天也停了,不是时时有的。”珍珠说道,这种程度的风沙还算是轻的。

    “你买了那么多苗木,是打算种在哪里?”李氏问道,她们刚来那几天,她听见珍珠吩咐吴远山采购一批苗木,照珍珠的说法,多种树可以防治风沙,虽然李氏听不大懂,不过意思她是理解的。

    水土丰茂绿树成荫的地方,风沙确实会少很多。

    “种在城南郊外,那边的植被太过稀少,风一刮就能卷起漫天尘土。”珍珠这段时间闲着,就把嘉晋城附近都走了一遭,对于四周的地形有了全面的了解。

    所以,她让吴远山购买了一大批适合西北土地的苗木,全部栽种在城南的郊外边上,当然,这些事情她都是和罗璟商量过的。

    罗璟对她这种时不时的突发奇想已经非常适应了,问清楚了原因,他也不反对,她想种就种,高兴就好,买这些树苗,再请附近的村民种下,也花费不了多少钱银。

    他还特地和嘉晋城城守打好了招呼,让他们在新种的苗木旁立下警示牌,不许随意砍伐。

    “就种这么些树苗,能起到作用么?”胡长贵有些疑惑,他那日和珍珠去看了种植苗木的地方。

    虽然整片城南郊区都请人种上了苗木,可那么小的小树苗,啥时候才会长成能遮风挡雨的大树。

    “爹,五年十年里,小树苗总会长大的,现在不种,永远不会有树苗能长大成林。”珍珠笑笑,“每年种一点,虽然能起到的作用有限,但总归比没种的时候好,你说是吧。”

    反正也是闲着,给附近的村民增加些打工挣钱的机会也好,挖坑种树,浇水施肥总是要请人干活的。

    胡长贵点点头,他对于大女儿的话向来信服,她既然这样说,那肯定是对的。

    “珍珠,你给平安写回信了么?”李氏想起了昨天收到大儿子的信。

    “还没,娘,你有什么事情要交待他?”珍珠咬着香脆的苹果,她最近很能吃,大约是因为肚子里的小家伙需要吸收营养,偶尔还会半夜饿醒找东西吃。

    弄得罗璟都知道要在屋里准备好各种零食,以防她半夜饿醒。

    李氏犹豫了一下,低声和她说道:“不是说有官员想给平安做媒么?这怎么办才好?”

    平安成了韩翎的陪读,一跃成为京城新贵,身价成倍增长。

    打听到他还未说亲以后,许多官员都动起了心思,纷纷拐着弯想要招平安为婿。

    平安吓得赶紧给珍珠写信。

    “那个啊,哈哈~”珍珠笑了出来,她能想象出平安慌乱的模样,毕竟,他再聪明,也才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娘,奶不是说过了嘛,平顺要等下次考完乡试以后再说亲,咱们平安怎么也得等他大哥说亲了以后,才轮到他,这事不着急。”

    “可是,平安怎么应付那些官员呢?”李氏也觉着,平安的亲事不用太过着急,男孩子过了十八岁议亲也不晚。

    “这有什么,不是说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嘛,你们又不在他身边,他们想说亲,也找不到你们,哈哈~”珍珠一乐,这借口不错,“只要平安表明态度,立场坚定,别人奈何不了他的。”

    平安现在好歹是世子陪读,谁也不会那么不长眼,敢拿身份来压平安,就算有那不识趣的,也犯不着理会,罗璟说了,京城有大哥在,不会让人欺负平安的。

    珍珠把事情分析给李氏和胡长贵听,两人互看了几眼。

    “那就听你们的,平安的事情,你们看着办好了,我和你娘也不大懂,你们觉着好就成。”胡长贵说道,他是真不懂里面的弯弯道道,平安的年纪还小,亲事过两年再说也不迟。

    平安远在京城,珍珠又远在西北,胡长贵两口子不愿意离开故土,一家人靠着信鸽维持联系,很多事情,他们相信孩子们都能拿捏好分寸。

    进入九月,罗府上下开始有了紧张的气氛。

    珍珠的预产期在九月中下旬,可是,这种事情提前和推后都有可能,所以,要早早做好准备。

    李氏和胡长贵他们要等珍珠做完月子才回去的,所以,杨秀才他们也打算到时候再一起回去,望林学堂有凌老先生帮忙代课,杨秀才也不用太着急赶回去,依旧每日往返于晨曦学堂,多带带新学堂的夫子们,毕竟,他们算是新式学堂,很多东西和私塾不大一样。

    他认真负责的态度,让珍珠心中点赞。

    珍珠自己倒是挺悠哉的,进入九月后,罗璟让她不要再随便往外跑了,她就很听话的,乖乖待在宅子里,每日和李氏她们说说话,下下棋,丝毫没有紧张感。

    她身体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妊娠反应,肚子也不是特别大,但是饭量变大了不少,一餐都能吃掉两碗饭了。

    饭后照样灵巧地四处溜达,整个人也不显得浮肿,虽然圆润了些,但光看脸一点也没觉着胖。

    这让阿云艳羡不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