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氏有好女-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妈前阵子来信告诉她今上从登基后就很少踏足后宫,宠幸的妃嫔都是品级不高的,再加上宇文家有一个太后,她若嫁进宫,根本没人可以动摇她的皇后之位。可她容不得自己要嫁的男人和别的女人有孩子,至少在她嫁过来之前,有自己的皇子之前。

    他是有意的。

    宇文嘉苑突然意识到什么,紧紧地捏着指节,稳住了声音:“臣妾恭喜陛下哥哥,那待会儿我去乐妃那里看看,难得进一次宫,一定要送她些礼物。”

    苏桓未落座,肯首道:“那朕就谢谢郡主了。”

    沉默良久的太后忽地也从椅上站起身来,以宽袖掩着樱唇呵呵笑了几声,方拉着宇文嘉苑的手道:

    “送什么礼物?你是那丫头的阿姊还是妹妹啊?这礼物可要谨慎些。”

    几句话说的宇文嘉苑又红了脸,“姑妈……”

    太后走到苏桓面前,直视他道:“昨夜先帝托梦给哀家,说陛下满了二十,早该成个家了。你虽不是哀家生的,这些年哀家也把你当做亲生来看,这大事还是要问过你。不知陛下心中可有人选?上次的秋狩,我就告诉陛下要留心诸位闺秀。”

    苏桓敛目道:“儿臣对这些事一窍不通,但凭母后安排。”

    太后叹了口气,道:“你这样子,倒显得是我在逼你。”她用手摩挲着宇文嘉苑柔滑的发丝,“我和你舅舅思来想去,那些个小姐女郎们你见是见的多,但熟识的却少。须知这做长久夫妻,不论是民间还是天家,必先要讲了解二字。嘉苑这丫头自小和陛下一处读书,是我看着长大的,论性情品貌都是京城里第一流,陛下觉得如何?”

    苏桓笑吟吟地望着宇文嘉苑道:“青邑郡主很好。只是朕朝政繁忙,担忧郡主在宫中寂寞。宫中不同于相府,规矩多得很,郡主能受得了么?”

    他唇角的笑容极是温柔纵容,宇文嘉苑的心咚地一跳,几乎忘了他甚至让别的妃子有了孩子。耳边一遍遍回响着那句“很好”,她记起了小时候跟在他后面叫哥哥的情形,脑海中的画面又与眼前这个长身玉立、修眉清目的年轻男人重合起来,羞涩地将头埋在姑母怀里。

    太后满意地揶揄道:“那郡主是受得了还是受不了啊?”

    宇文嘉苑抬起羽睫,轻声道:“受得了,臣妾不寂寞的,臣妾会陪着陛下。”

    苏桓从袖中拿出一支雕镂精致的玉钗来,亲自扶着她的额角,插在那浓密如云的发髻上,笑道:

    “等礼部的文书批过了,郡主再安心等着聘礼。今日朕没带什么好东西,这钗子就算委屈郡主了。”

    宇文嘉苑不禁扬手去碰那支钗子,恰触到苏桓的手指。那森然的温度让她哆嗦了一下,又笑颜如花地道:

    “怎么会委屈,陛下哥哥送臣妾的东西,臣妾一直都收在房里呢!”

    毕竟还是个未经世事的女孩子,她想了想,掏出一方小小的秀帕,捧在苏桓眼底,“书上说……”她赧然地偏过头去,“互赠以芍药。”

    那帕子上绣着一朵鹅黄的芍药,蜿蜒的叶,碧绿的茎,还有两只翩飞的蝴蝶。

    太后捂着胸口笑得岔气,叫侍女道:“你们倒看看这孩子,哪还有点女郎家的意思?哀家的病被她这一吓,恐怕又重几分呢!”

    她命人将药碗放到一边,“陛下对这孩子有意,哀家早看得出来,若是不喜欢,怎么这么多伴读的女孩子里头就给嘉苑封了个郡主?”

    苏桓刚要开口,一阵剧烈的咳嗽阻断了他的声音。

    *

    “臣父为给事中十七年,未尝涉私,谏言莫不忠于先帝及陛下,今蒙冤下狱,耳既无闻,目既无见,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喉中尚稍有气,谓之未死,实与死一间耳。陛下若念其忠情,臣……”

    苏桓把密折递给又瞎又哑的侍臣,“烧了。”

    入夜,偌大的玉衡殿终于没有来来往往的宫人,本朝金吾将军的第三子贺兰津一身黑衣立于桌前,看着今上将他刚递来的折子烧成了灰。

    苏桓叹道:“他父亲已经死了,让他不要再花功夫打通关节。贺兰,你既是清流一派,也不要参与进来。”

    上月给事中虞审在大街上当着百姓的面大骂左相。奸佞误国,连带着宇文太后和安阳长公主都一起没能幸免。苏桓赶在太后下懿旨前把虞审下了诏狱,镇抚司先行一步,把人折磨的半死不活,暗卫本想试着找个机会把人弄出来,结果只能喂颗药送他上了西天。虞审这些年是寒族的中流砥柱,这一死,连坐一撮人,清流又要伤了元气。

    烛火在墙上拉得老长,贺兰津解开一颗扣子,换了个话题:“听说太后打算给左相封宣平候?”

    苏桓的手颤了颤,沾了朱砂笔的终究狠狠扔在纸上。

    “凡为相者必封侯……朕如今处处受掣肘,下一步他们是要让这大梁江山——”

    贺兰津皱眉道:“陛下不若小声些。”

    苏桓再无心批折子,“朕心里怎么想,他们难道不知道?只是朕愧对太皇太后。朕五岁入沐园读书,太傅教了一课朕至今记忆犹新,元封至太初年间见候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可就算现在朕和先帝两人加起来,让他们坐法都困难!皇室凋零,外戚干政,内外朝皆听命于宇文家,朕夜夜难眠。”

    贺兰津的桃花眼在昏暗的灯下灼如曜石,“陛下得往好处想想。南齐的使者正在路上,可臣猜书信已经到了吧?”

    苏桓撑着额头,“太后有意与洛阳联姻,安阳眼下跑到洛阳去了,贺兰,你故意将她气走的?”

    贺兰津拾了一处干净的地砖坐下来,捡起地上从他身上掉落的草叶,“臣真不是存心的,一见长公主那样子,臣就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据臣看,洛阳若是求亲,太皇太后是不会同意的,宇文氏面子上拒拒,背地里定然欢欣鼓舞,齐军迎亲逆女的军队往边关叩上一叩,来个里应外合,就成了。”

    他说的轻描淡写,听得苏桓苦笑无言,“你说要朕往好处想想。”

    贺兰津莫名其妙道:“洛阳求亲,陛下不得不答应,但太后要把安阳嫁出去,那可是难上加难!谁敢要安阳啊,传闻那王放通晓百家之术还令行禁止的,想必脑子正常,是个正常的男人就不会娶了她当自己的棋,你走一步,她反吃了你。”

    苏桓轻扯嘴角道:“还有传闻朕作太子时先帝要立皇太女呢。”

    贺兰津屈起一条长腿,“依臣看,陛下再忍一时,等宇文氏领的军队在北边吃了败仗回京,就有机会在朝堂上提了。其一,陛下如今还是须稳住左相,右相原想不日乞骸骨的,陛下这当口可不能允。其二,这南来的齐使,陛下只需把他叫来谈谈,安阳要是嫁过去,那是代表苏氏而不是宇文氏,而且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太后自是不忍心的,可陛下这个做兄长的可没有在国事上疼妹子的理。其三么,陛下恕臣斗胆,南齐将起波澜,内乱必生,使臣的文书上是否为国主亲笔?臣揣测若是他们真开了战,大批的铁和马匹都得从草原和我大梁买入,开春时齐军助西突厥大胜东。突厥,马匹是够了,只是这生铁……那么臣想知道,王放对宇文氏的态度也不怎么样吧?”

    苏桓肃然道:“先帝在世时,将盐铁权控在苏氏手中,贩盐权虽逐渐流给了大商人,但采矿冶铁,还是尽量避开外戚爪牙的。洛阳若想购买大批的铁,朕本人就容易在文书里给回复了,太后无可奈何。”

    窗外的雪粒被风卷着扑打在墙面上,铁马叮叮当当的碰撞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两人听着这声音,心中不约而同地泛起浓重的怅然。

    “贺兰,宇文氏领的是你家的兵,死伤也算在你父亲的头上。”

    贺兰津斜睨他笑道:“我又不领兵,我是文臣。”他望了望幽幽的烛火,“不说这个了,太皇太后身子好些了么?”

    苏桓疲倦地整理着桌上的书,语气柔和了不少,“祖母对我恩重如山,我却眼看着她一天不如一天。昨日晚膳时才去看望她的,她在榻上躺了一个月,贴身的嬷嬷说她还是睡不好,做噩梦,想那孩子。”

    贺兰津愣了片刻,“那孩子?……是叫罗敷吧,小时候还在我们家住过几天。安静,一根筋,不讨人嫌。”

    苏桓道:“她和安阳明明是一个祖母,却在玉霄山长大,山野里也不知她被养的好不好。若她父母在天有灵,就不要让她再回来了。我记得祖母曾说过她派了人把她圈在那一块,十几年了,朕没得到过音信,宇文氏也疏懒了,也算好。”

    贺兰津耸了耸肩道:“太皇太后就是想,怕也不愿召她回来。我想起来了,陛下五岁时掉下冰潭去,就是她叫人来救的吧?是个好孩子,可惜了。”

    苏桓也想起了什么,嗓音带了丝暖意:“她那时很小,总是叫我哥哥。”眼神倏地转冷,落在桌上那方绣芍药的帕子上,“再后来,青邑也跟着她那么叫。”

    贺兰津摸了摸下巴,“宇文嘉苑啊……这也是个不好惹的,总之陛下小心些。陛下答应了太后的撮合,娶了她后更要谨慎。”

    苏桓冷笑道:“朕永远忘不了她对安定郡王挥来喝去的样子,和她的族人一模一样。”

    安定郡王,今上的生父,前年就已入了土,然而今上不能去参加他的葬礼。今上是先帝宇文皇后的儿子,太皇太后亲自选定的天子。

    贺兰津又看着年轻的君上如同烧折子一样把那精致的手帕放入火盆里,鹅黄的芍药花瓣一卷,蝴蝶的翅膀一扬,半张帕子就化为了飞灰。

    火星溅到苏桓素色的软袍上,他在彤红的火光里抬起脸,似悲戚似隐忍的表情,却依然微微地笑着。

    他轻轻地开口道:“贺兰,你还没恭喜朕呢。”

    第91章 龙困

    流玉宫的掌事宫女希音指挥着小太监把窗子都打开,浓郁苦涩的药气顷刻间溢出了屋,熏得外面荷塘里的花摇头晃脑。 几声虚弱的咳嗽似有似无地飘到走廊上,令引路的宫女加快了步子,额上冷汗涔涔。

    “院判请快些,殿下的病情好像又加重了,凌御医照看了一晚,本来我们都看公主已经睡着了,可半夜又咳了起来。”

    卯时的天空微微发亮,罗敷揉着胀痛的太阳穴,睡得好好的被叫起来也不是什么愉快经历,但她答应了全权负责小公主,不得不立马动身。

    才进了暖阁刘可柔就焦急地迎上来道:“秦夫人,公主殿下发热了,下官正想方设法把温度降下来。”

    罗敷看时,只见一名宫女半跪在榻边,端着小碗一勺一勺地给初霭喂着药。孩子披着头发,靠在软枕上坐着,小脸苍白苍白的,不时还冒出一连串急咳。

    “你开的什么药?”她利落地替了那宫女的位置,舀了一勺药汁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初霭迷迷糊糊地撑开眼皮,见是罗敷在跟前,又无精打采地耷拉下来。

    “下官看小公主舌苔发黄,汗多口干,眼下又兼发热,应是痰热交阻、壅塞气道的热哮证,就临时开了副麻杏石甘汤宣通肺气。公主睡觉前感到不适,脉相只是有些虚,下官觉得是风寒,就开了常规的药方。公主喝下后能够睡着,但醒了几次,越到夜里咳的越厉害,带着的两个吏目又不太通小方脉,下官心中总有些不安,再诊一次弄清是哮喘后便立刻将秦夫人叫了过来。”

    小孩子身体弱,换季时容易引发哮喘。刘可柔接手小公主的时间不长,还是第一次遇到她这个样子,哪有半点平日的调皮活泼,面上稳得住,心里总有点不安。反正陛下说了秦夫人担着公主健康,他不如先叫来探讨探讨。

    罗敷搬了个凳子凑在床沿,将药碗一放,从被子里拉起初霭圆润的手腕探了探脉,语气带了点严厉道:

    “你连风寒和哮喘都分不清?用错了药事小,等你脑袋落地就事大了!”

    刘可柔从未听过她这么说话,吓了一跳,忙辩解道:“确是风寒,下官诊个风寒还是诊的出来的,之后才咳得厉害。”

    “明知道是风寒还用清宣法?”

    刘可柔环顾左右,压低了声音道:“秦夫人你不是没看过公主脉案,向来就是风寒我们也不敢用太热的药材,公主胎里带来的热毒,之前前辈说犯了哮喘开的也不是温宣的方子……”

    罗敷按住眉心,招手示意宫女呈上纸笔,“我自然看过。你既然胸有成竹,还把我叫来做什么?”

    刘可柔当即改口道:“幸亏下官留了个心眼,大人一来,下官总算能松一口气,没铸成大错。”

    他嘴上这么说,眼睛紧紧盯着罗敷刷刷写着的笔,将信将疑地盘算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